Menu

BFD法则 到底什么样的文案才叫走心

  • 软文     2019-5-22
<返回列表

从本周开始,我们将进入《5分钟商学院| 实战篇》的第三大模块“营销”。如果说渠道是陆军,营销就是空军。在营销这个大模块,我们会学习5周实战性很强的课程:文案、传播、品牌、媒体、和公关。今天先从文案开始。

你在房地产公司做文案,老板让你为新推出的年轻人小户型写宣传文案。你参考了很多杂志,写了一句主文“有家,就有一切”,觉得很好,给老板看。老板说:这文案不走心啊,显得很不满意,怎么办?

要解决这个“怎么办”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文案是一篇文字,一张照片,或者一段视频,唤起消费者强烈的情绪,从而忍不住购买、或者传播你的产品。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这段文案并不能唤起消费者强烈的情绪。

概念:BFD法则

那怎样才能唤起消费者强烈的情绪呢?著名文案大师迈克尔·马斯森特说,你要从人们的三种“核心情绪”开始,它们是:信念(Beliefs)、感受(Feelings),和渴望(Desires)”,简称BFD。我们来一一学习。

第一、信念。

什么是“信念”?信念,就是消费者相信什么。比消费者更准确、更有力地表达出他们的信念,就能激起“哇,居然你也这么觉得”的共鸣感。

比如,耐克的“Just Do It”:

“在你的一生中,有人总认为你不能干这,不能干那;在你的一生中,有人总说你不够优秀不够强健不够天赋,他们还说你身高不行体重不行体质不行,不会有所作为。他们总说你不行!在你的一生中,他们会成千上万次迅速地坚定地说你不行,除非你证明自己能行!NIKEJUST DO IT。”

Just Do It”。这句话说出了多少年轻人“永不服输”的信念。

再比如,阿迪的“太不巧,这就是我”:

他们说:“太粉了”“太粗放”“太放肆”“太浮夸”“太假”“太快”“太呆”“太娘”“太man“太完美”“太幼稚”“太狂热”“太懒”“太怪”“太晚”……

看到这里,很多年轻人心理都会共鸣:这不就是那些看不惯自己的人常说的话吗?文案这时话锋一转:

“太不巧,这就是我。”

简单有力,帮助年轻人反击那些什么看不惯的人,说出了多少年轻人“为自己而活”的信念。

第二、感受。

什么是“感受”?感受,就是消费者的情绪。如果互联网有性别,它一定是女性。基于情绪和感受的表达,远远比理性更打动人心。比如,你用一万个字描述食物如何好吃,都不如一句“妈妈的味道”来得走心。

曾经有一个盲人,在面前放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

我是个盲人,我需要帮助。

可是,并没有很多人给他钱。后来一位女士路过,把牌子上的字改了一下,给钱的路人突然变得多了起来。这位女士写的是:

这真是美好的一天,可我却看不见。

两句话其实是同样的意思,但这位女士用第二句话,把路人放在了盲人的“情绪和感受”里,激发了共鸣。

谈感情,而不是讲理,才是王道。

第三、渴望。

什么是“渴望”?渴望,就是消费者最想要的东西。

一个钢琴学校向家长推广自己的课程。可是,家长送孩子上各种课程,心灵最深处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真的是弹好钢琴或者小提琴吗?也许并不是。这所90年代的台湾钢琴学校,最后把文案定为:

“学钢琴的孩子不会变坏。”

这则看似和钢琴甚至无关的文案,打动了很多人。也许,这才是家长真正渴望的。

运用:

那你应该怎么办?

追问自己,买房子的年轻人们,渴望的到底是什么?真的是“一切”吗?某家房地产商,写出了这样的文案:

“别让这座城市只留下你的青春,却留不住你。”

很多年轻人看到这句话,都扎心一样的痛。“最基本的安全感”,也许才是年轻人们渴望获得的。

那对于一家三口的改善型住房呢?某家房地产商,是这么写的:

“房价能等待,但孩子的童年不能等。”

最后,我们来小结一下。文案是一篇文字,一张照片,或者一段视频,唤起消费者强烈的情绪,从而忍不住购买、或者传播你的产品。一个好的文案,是坐在键盘背后的销售。那怎样才能写出走心的文案呢?1)呼应消费者的信念;2)共鸣消费者的情绪;3)满足消费者的渴望。

作者|刘润

来源|得到

声明:感谢创作者!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权,敬请尽快联系我们处理:邮箱 17132783@qq.com,也可以通过公众号留言。


更多阅读

直击泛家居产行业20强的品牌定位策略

软文 2019-5-22
大材研究注意到,近几年来,有不少公司重塑定位,或者放大原来的优势定位。此事,如果做好了,少则省几千万,多则可省几个亿的广告费。 ...

卖家成长 选取关键词得注意 前期关键词调研更重要

软文 2019-5-22
如今在亚马逊上开个店看似很容易,但要保证出单,持续的出单却很难。原因有很多,老话说的没错,三分靠运气七分靠打拼,而做亚马逊前期...

国庆假期借势海报 杜蕾斯发挥正常 宝马海报无文案 ofo大手笔

软文 2019-5-22
文 | PR天下 今年国庆假期与去年最大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期间还要累加一天中秋节假期,共计八天,而这竟成为数家品牌借势创意的发力点。...
返回列表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Copyright © 2015-2021 发稿网

     
扫码二维码立即咨询
确 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