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1899年,21岁的艾维·李来到纽约,成为《纽约时报》的一名年轻记者。在《纽约时报》工作的4年里,这位年轻的记者留下了这样6个小故事。
1、李自己有一个报纸资料室。他经常剪下报纸上有意思和重要的内容并存档,以备自己参考。
快刀何注:
成绩来自积累。日积月累地收集弹药,才能在需要时火力全开,倾泻而出。
2、他总是全身心地把自己投入到每一条新闻的采写中。当他被派到布鲁克林采访时,(好友)芒福德叙述道,他不会像大部分记者一样,搭乘最近的有轨电车穿过东河,而是先动身去公共图书馆或者一家开放的法律事务所,在那里研究所报道的事情的背景。为了一次采访,李常常抱着半打大部头书籍,芒福德说,这样的情形简直再常见不过了。
快刀何注:
用功和用心之间,只差一线,但这是区分优秀和卓越的关键一线。
在我们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像艾维·李这样的研究和准备,难道不是过时了吗?我们倡导快速反应,快速行动,这样慢吞吞地准备,准备到什么时候呢?
这种观点很具有代表性。
把准备和行动,研究与实施割裂开了,是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
毛泽东主席讲调查时,就有一句论断: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磨刀不误砍柴工。
闪婚危害大。
记得小马宋讲过一个故事。
他刚刚进奥美的时候,很想买一本国外的广告杂志,但是200块一本,买不起。后来听说这本德国杂志有一个网站,他和两个同事忙完一天工作后,在深夜一起下载,愣是把这份杂志从创刊号到最新一期的广告案例全部下载下来,一共2万多个。
小马宋把这2万个案例,分门别类做成10个PPT,每个PPT2000个。
看完这10个PPT,小马宋功力大进,全公司都知道写文案找那个新来的奇才。在1年内,工资连涨三级。
——很多时候,你羡慕别人的成绩,但想没有想过人家的努力?
3、有一次,李的任务是采访一位拳击手汤姆如何训练。李没有单单采访汤姆,而是相约和他住在一起,与他一起在拳击场训练,甚至在他长跑时骑着自行车跟在后面。
快刀何注:
艾维·李这段故事,让老何想起韩后化妆品创始人、江西老乡王国安讲的一个故事。
王国安要找一家营销策划公司,当时来了几家公司提案。最后一轮选出来2家,策划费一家报400万,一家报480万。
王国安当即拍板,选贵的。在决定前,他听到了一个故事:报480万那家公司,专注于医疗美容行业,创始人为了调研消费者,躺倒美容院的美容床底下,听美容师和顾客对话,一听就是一整天。
希望我们都能够找到这样一张床,早早钻到床底下去。
钻得床底,万事可做。
4、李最出名的报道,是一篇埃菲尔德赌场被袭击的新闻。事情发生在夜晚,所有的记者都没有袭击的具体信息,写作报道就没有了材料。但李有。
凭借惊人的预见性,李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收集了大量与埃菲尔德有关的情报和数据。他写了一篇专栏,用大部分篇幅介绍埃菲尔德过去和现在的活动。这篇报道成了头条,当天的独家新闻。
快刀何注:
从现在起,就应该搜集你目标领域的重点客户信息。
为各个客户建立档案。
和平时多练兵。
把导弹和炮弹都准备好。
竞标不过是打开武器库的信号而已。
5、那时记者的工资根据版面计算。李在报道时把必要的事实紧密缝制在整篇报道之中。这种技巧使得校对员难以删减他的报道,从而增加了收入。
快刀何注:
专业工作的小技巧。
问个类似的技巧:BOSS回答电视媒体采访和平面媒体采访,QA的文本写作有什么区别?
做过的人应该都知道。电视媒体的访谈,是片段剪辑的,因此很可能老板巴拉巴拉说5分钟,只用了30秒。
因此,必须让老板在面对电视采访时,第一句话就完整地介绍全部核心信息。绝不要把重要的话分两次说,否则可能只播出一半。
平面媒体?平面媒体是码字的,不存在这个问题。
6、做夜班记者时,李报名参加了哥伦比亚大学白天举办的研究生班,学习政治学、文学等课程。
快刀何注:
和我们一样,艾维·李,就是100年前的北漂人。来到这个满是雾霾的大工地,我们献出了清新的肺泡和青春,就决不能再一无所有地离去。
在这个既伟大和又操蛋的时代,让我们一起昼夜前行。
顺便说一句,我们这个账号每天写一篇读书笔记,如果你是第二、三次看到老何的文章,请顺手关注一下这个账号,嗯,这对老何是很大的鼓励。
我们有一帮朋友一起在写笔记,建了3个微信群。
目前群里在读的书有《舆论的结晶》《取悦公众》《神经心理学》《金字塔原理》《消费社会》等。
对公关感兴趣的朋友,或者想要一起写笔记的,欢迎加我微信kuaidaohe,获取入口。
又到后半夜了,咱们都早点睡觉吧。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