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如果,Timberland
代表一个名字;
那么,踢不烂
则代表一串故事……”
第一次知道这个品牌
它就毫不讲理地闯入脑海
很久后才留意到Timberland的中国官方名是“添柏岚”。而“踢不烂”只是用户圈里的一个音译俗称。
称呼中带有用户对产品的第一印象——可信、牢靠和耐穿。却也有略接地气。
品牌方没强行扭转人们对 Timberland 的通俗印象,而是借此大做文章。于是,“踢不烂”的动人故事,得以从小众嘴边走入了更多用户的心头。
忘了从什么时候起
人们叫我踢不烂
而不是Timberland
从那阵风开始
当我被那阵风亲吻
被月光、星光、阳光浸染
被一颗石头挑畔
然后用溪流抚平伤痕
当我开始听到
花开的声音
当我不小心闯对路
又认真的迷过路
当我经历过离别
又曾被人等待
当我需要、被需要
我知道已和一开始
那双崭新的Timberland
完全不同
在时光里
我变旧、变皱
用伤痕覆盖伤痕
每天当太阳升起
我又是全新的
我走的时候,叫Timberland
回来时,才叫踢不烂
但踢不烂的故事
还远远未完成
上面是Timberland新出的2018品牌故事片内容。
这种人靴合一的自白,赋予了“踢不烂”更丰富的品格和特征。
片子以一双靴子走向橱窗中的Timberland开场。
品牌故事片第1秒走向橱窗
以橱窗前的那双“踢不烂”坚定地走向远方为结束。
品牌故事片1分40秒从橱窗走向远方
中间所有内容画面,都可看做是“踢不烂”从出走到归来的选择和经历。
离开橱窗的“踢不烂”,经历过美好,也不停遇到挫折。它的讲述内容可以分为两段:
上段说离开后,遇到的外在身体遭遇;
下段提到了自己心理和情感经历。
它在山峰上被微风轻吻,在草原上、夜空下被阳光、星光浸染。在看到“当我开始听到 花开的声音”,彻底被这条片子折服……
这不是新句子,被用到商业广告中,却需要一颗纯粹的创作心。
当然,出去闯荡中,最难面对的当然是心理上的伤痕。
它叛逆地迷失过,在职场上不被待见过,被心爱的人甩开过……
吃到上司的闭门羹
心爱人的转身踢开
来到理发店削发明志,从头再来
一路等到了被人等待
当踢不烂停下脚步,回顾出发的起点,走过的路,我想到了王石代言JEEP大切诺基的那段经典文案:
当你仰视着我
你看到的是王石,还是一个符号
这个符号充斥着被世俗反复夸耀的成功
却跟我毫无关系
真正靠近自己
你明白那些融进你生命里的
不是万科,不是珠穆朗玛
或是乞力马扎罗
而是走向他们和告别他们时留下的脚印
正是这样的经历,而非名字
决定了这个世界,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我
和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用你的经历 定义自己
Timberland和踢不烂之间
隔着橱窗、隔着山峰、隔着湖海
也隔着起起落落、聚散离合
安于橱窗,岁月静好
摆在那里的只是一个名字
一个被围观的符号
没有谁生来踢不烂
唯有闯出去,去经历
去遇见、去遭遇、去发现
经受住考验的职场、爱情和人生
才配打上“踢不烂”的标签
短暂的驻足和讲述后,“踢不烂”离开了橱窗,继续踏上前往远方的路。
回想Timberland 2016年推出的那条「 真,是踢不烂 」惊艳开场,让人们认识了一个有态度的品牌。
有人对我说
现实是踢不烂的
走在这样的现实里
让我更加确定
要从这里跨出去
跨出别人指定的路线
自然到达别人到不了的地方
「 真实的向往是踢不烂的 」
我忘了是多久学会走路的
但我记得从跨出第一步开始
我就只走在自己相信的路上
如果人们走得慢
我就走快些
如果潮流推着所有人向前
我会停下脚步
「 真实的坚定是踢不烂的 」
如果可以
我不会走在路上
如果走在路上
我选择没人敢走的路
如果在路上遇到麻烦
我不会逃走
只会走向它
「 真实的勇气是踢不烂的 」
直到你终于走向我
当你跨进来
两个我成为我们
让我们一起走向现实
走向高不可攀的山巅
走向遥不可及的溪谷
走向海浪与风
走向自由
走向爱
「 真实的爱是踢不烂的 」
#真是踢不烂#
Timberland
如果说2016年的「 真,是踢不烂」是向人们介绍品牌。那2018 年的「踢不烂,用一辈子完成」,则是一份强势的坚守、偏向和主张。
“我走的时候,叫Timberland
回来时,才叫踢不烂”
单凭这句,就能让人对一个品牌心生好感。
踢不烂的文案之所以动心,在于它把鞋子涉足地方、鞋子选择的朝向,比作了人们会走过的路。
文案让产品与人产生联系,作品带来的思考,已高出商业传播本身。我们可以少穿一双踢不烂的鞋,却少不了要过好“踢不烂”的一生。
访问文案圈书店
单击“阅读原文”或下图
▼
▼单击“阅读原文” ,访问文案圈书店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