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龙腾灯舞祈福祥,锣鼓喧天闹元宵。3月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崇仁县相山镇林头村,感受乡村经久不衰的“板凳龙”舞闹元宵表演。纯朴的乡亲们以舞动百米长的“板凳龙”来祈盼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崇仁相山板凳龙,已经被评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知记者来采访,村名方勇标高兴的对记者说到。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从2006年开始,成为相山“板凳龙”的第二代传人。方勇标向记者介绍道,相山“板凳龙”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朝嘉庆年间,在乾隆年间开始盛行,相山“板凳龙”又称之为“桥灯,”每年的正月十四至十六为打龙灯,相山板凳龙与其他板凳龙有所不同,灯笼呈方形,寓天圆地方之意。方勇标还告诉记者,板凳龙每结长约两米,共129节,加上龙头和龙尾,整条龙的长度有300多米,并配有锣鼓手、旗手和放鞭炮等,舞龙队伍有近170人,场面十分壮观。
按照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做好一节板凳龙身段。到18时许,挨家挨户出灯到村中心祠堂集结,随着身着“龙服”护卫簇拥而出,18点30分,随着“龙头”从村口徐徐请入,全村的板凳龙开始拼接,出灯后连接成近百米的长龙。到了19时许,随着漫天烟花飞舞,一条百米长的灯火“巨龙”开始围着村子走向村外。
再次回到村里时,沿途的村民燃放烟花爆竹迎接着,走到哪家门口都有爆竹声响成一片,龙身随即起舞,接龙接福。此时的村民出门迎接,期盼龙灯能在自家门口能够多停留一会,为新的一年能够带来更多的福气和好运。漫天的烟火将整个林头村映照得同白昼一般,同时也映照出村民对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随着领队一声令下,百米的长龙瞬间化成数十段,历时小时的活动就此结束。
据了解,舞板凳龙是当地庆元宵节的一种民俗活动,彰显邻里和睦团结与村里人丁兴旺。据村里老人讲述,他们很小的时候从父辈听说,在清朝时期村里举办板凳龙灯会,每家每户都要出灯,从正月十四至十六!整整热闹三天,族谱称之为“兴灯、正灯、圆灯。”
(图/文:赵迎宪/李江)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