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网络媒体走转改】“长征路上奔小康”湖南站系列报道三:
星辰在线8月31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毛伟冬)在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城西北部有个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小山城县溪镇。这里曾是旧中国通道县治之所在,80多年前,中央红军长征时曾占领这里,并在东边的“恭城书院”秘密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会上毛主席强烈反对李德、博古等人的原定作战计划,力挽狂澜,决定改变向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贵州西进,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命运。这就是攸关中国革命命运的转折点——党史上称之为“通道会议”和“通道转兵”。
(历史久远的恭城书院显得古朴而厚重。)
(牌匾上油漆脱落的字迹更显其历史沧桑感。)
(恭城书院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0多年前一场事关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会议在此召开。)
小书院里曾发生挽救中国革命的大事
坐落在小山丘上的恭城书院是一座非常宽绰的别墅式书院,二十多级台阶延伸到大门口。书院由门楼、斋舍、讲堂、通廊4个部分组成,建筑群完整而有序,两层木楼建筑以一条中轴线排列在一起,中有通廊串联,院外有桂花树两株 。一人多高的青砖院墙,层层舒卷的飞檐,重叠的阁楼,显得巍峨肃穆,不由让人心生敬畏。
“80多年前一场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独立自主、坚定信念的会议在这里召开,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度的责任感,对党对革命无限的忠诚。”走进书院大门,穿过一个走廊便到了当年通道会议召开的会议室。里面陈列了一张长方形的桌子和几把椅子,桌子上名牌写着: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李德等人的名字。通道转兵纪念馆馆长郑湘告诉大家,8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发生一场关于战略行动方针的激烈争吵,最终使得革命转危为安。
(82年前一场关于红军长征战略行动方针的争论在此展开。)
(毛主席审时度势作出了转兵西进的正确战略决策。)
(通道转兵纪念馆再现了当年的历史性时刻。)
82年前一场激烈的争论 救中国革命于危难
1934年12月9日起,中央红军兵分3路进军通道。蒋介石己判明红军将去湘西的意图,把防堵中央红军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作为兵力布置的重点。在湘桂边这个方向上,摆放了10余万兵力,企图把中央红军消灭在去湘西的路上。可是,负责中央红军军事行动指挥的博古、李德,无视敌情,仍然坚持由通道北出湘西,准备率领红军继续往蒋介石布置好的包围圈里钻。在这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1934年12月12日,红军占领湖南通道后,在毛泽东的极力主张下,中共中央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战略行动方针问题。
据史料记载:会上毛泽东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蒋介石做好了一个大口袋,等着我们去钻。谁要愿意去钻,悉听尊便,反正我毛泽东不愿意钻口袋。蒋介石在那里“请君入瓮”,我们就乖乖地去“入瓮”,岂不是傻瓜!李德被一顿抢白,加上本来就患疟疾,身体不好,浑身颤抖,就中途离开了会场。王稼祥、洛甫、朱德等纷纷表示支持毛泽东的意见。博古势孤力单,问了一句:不按原方案走,红军应往哪里去呢?毛泽东果断地说:我们何不来个避实就虚,甩掉眼前的强敌,到贵州去。为什么一定要去钻口袋?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这时会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论,经过毛泽东晓以利害的开导,经过王稼祥、洛甫的据理力争,最终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
通道转兵,对于中央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都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转折。正如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一书中指出的:“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还剩3万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通道转兵不仅挽救了3万多中央红军,还为黎平会议和以后的遵义会议召开奠定了基础,同时,“实际上开始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领导”,此次转兵是红军长征中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转折,是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起点。
(历史久远的恭城书院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复原陈列。)
(通道转兵纪念馆馆长郑湘接受星辰记者采访,讲述通道会议的历史。)
(采访团成员被长征故事所吸引,感触良多。)
(长征精神永垂不朽。图片均由星辰全媒体记者 毛伟冬 摄)
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传承红军长征精神
恭城书院始建于宋1105年,原称“罗蒙书院”,后被大火烧毁。清乾隆57年,即1792年,侗家的一些能工巧匠将“罗蒙书院”在原址重建,更名为“恭城书院”。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侗族古书院,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独具特色,最大而且保存完整的书院。2002年5月被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省委宣传部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在这座古老的书院里,随处可感受到历史的厚重,面对眼前的遗迹和文物,采访团成员们陷入对历史的回忆中,被长征路上许多人物和事迹所震撼,体会长征精神的真谛。央视网记者郭城说“这是一个有历史积淀和红色基因的地方,应该充分挖掘,让更多的人学习和了解。”
前来参观瞻仰的游客越来越多,许多江西、上海、内蒙的游客甚至慕名自驾前来。“去年游客达到40.9万人,今年到现在已经有30万人。”通道转兵纪念馆馆长郑湘介绍说,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游客量逐年增加,书院正在做升级改造和复原陈列,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文物,争取最大限度地还原当年的场景。“希望以这个书院作为依托,永远保存红军长征的精神,将长征精神继承发扬光大。”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