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广告贱人公关小人

  • 软文     2019-5-22
<返回列表

2000年初,我11岁,看着有限的杂志书报,用奔三500、64MB内存的台式机挂着56K小猫在雅虎上搜着关于Dior、Helmut Lang的信息,满心想着有一天做个时装设计师。

我爸和他当时做广告业的女朋友听了,极力反对:“做创意的人,没出路。”并且苦口婆列举各种事例外加自身辛酸史,试图警告我做广告伺候甲方的最终都得沦落成人见人踩的贱人。

我特不耐烦,心想我没想做广告啊,我要做的是服装设计啊,你们懂不懂啊!

后来他们扔给我一本书,大卫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又让我去他们公司跟着市调的大姐跑街头调研、做客户会议记录员。

当时只有一个想法,长大后绝对不做广告。

2009年,我20岁,阴差阳错没能去一门心思想要去的中央圣马丁,却偶然进了一本还不错的时尚男刊做助理。

当时想,设计师是没戏了,或许做个时装编辑也不错。凭着一心想要和当时男朋友厮混在一起必须能养活自己的大前提下,我拼命用了半年时间,从编外贴票拿工资的助理,变成了在职的编辑,但所有人都觉得我太小。

当时的老板告诉我,我们是大刊,那些品牌公关是要哈着我们要版面的,所以我必须展现大刊编辑的风范。

老板每天给我有影没影地灌输大刊思维、在乙方面前展现(小)甲方气势,其实我心里觉得很傻逼,但时间久了耳濡目染,觉得自己到了30岁,能混个杂志的时装总监当当,也不错。

但那会我才20岁,到30岁还有10年啊,慢慢熬吧!

也有同行告诉我,做不了总监,去大品牌做甲方PR更好,但当时那个环境,我老板说别看公关平时跟你甜言蜜语的,其实都是口腹蜜剑有目的,PR都是小人,你不要去做。

2018年,我30岁,天意弄人连个小刊的时装总监都没当上,却把我爸说的广告贱人、原来老板说的公关小人都做了。

这一年,正式从媒体下岗,和朋友弄的小agency开张,靠着原来做内容和小时候家里做广告的那点熏陶,从PR、Social、Digital、UI/UX Design什么都做,混口饭吃。

因为Partner是做Art出身的,所以我自然接了Account的角色,另外也要兼职Copy和Creative。

小公司嘛,请不起那么多人所以只能事事亲为,好在原来一些朋友或工作上的伙伴信任和捧场,有了一些目前还算能拿的出手的credentials;钱嘛,不算多,但维持一个工作室还算尚可;所幸服务的客户都是相当专业的,每天被甲方虐的情况不算多,但也被不靠谱客户坑过欺负过,但好歹没心思手软放过对方。

我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把工作室再往前做一步,说不定半截又得找工作了,但这一年转行的有些学到的东西,还是想说说。

做内容的人转行“正经”广告业的不计其数,自然有非常优秀的例子,但那是出了大名的,我自己观察似乎转行不适应的是多数,特别是内容向的——media buy、sales向的可能还好,但内容向的就吃亏很多,毕竟现在,10个打着专注social、digital旗号的agency,6个都说自己擅长内容制作的,什么双微托管、H5、网站、campaign通通都能做,但却缺少策略、技术向的考虑,可在广告行业,这两者恰好就是决定内容的基础。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这本奥美吃了几十年的PR campaign里,一开头奥格威就提出,杂志编辑的编撰技术牛逼,广告人要立马复制过来,而有些做市场、广告的人也的确吃媒体背景这一套,但为啥到实际情况就有出入呢?

想想原因,一来对策略和技术的不甚了解,导致制作内容时候驴头不对马嘴,结果甲乙两方一开始就都没信心:乙方觉得我那么好的创意和内容,你们傻逼甲方怎么就不懂呢?甲方又说你乙方连我brief需求都没洞察清楚,给我那么多和我产品毫无关联的方案有什么用呢?还那么贵,我怎么跟我老板交代啊!

有些个别的杰出人士,倒是会整一套策略方法、竞争对手分析之类的,但不好意思,说句老实话,有些媒体过来的人眼高手低,稀里哗啦说了半天但还是没搞懂客户生意到底是怎么回事,最终鸡同鸭讲不欢而散。

另外就是对“正统”广告行业的术语或者规范、方法不了解,什么是CPC、CTA、Message House全都不清楚,甚至有的连报价都不知道怎么做。虽说这里面有些东西也真是瞎扯大忽悠,但既然在这个圈子玩,哪怕不同意有些规则,但必要的了解还是需要的。

这点就不得不说,媒体榨取制作人员的剩余价值还是很厉害的,以前在媒体义务做的很多事情,放到上游层面都是事无巨细且巨贵的,但这个没什么抱怨的,行规而已。

二来就是沟通能力,在媒体,特别是时尚媒体,编辑还是有很强的甲方行为的(虽然这个甲方预算少的可怜,更多时候是画饼),按理说有过甲方经验的人,变成乙方时候应该好很多,但这也是乌托邦幻想,更何况国内的时尚媒体工作方式很容易把人变成专才,会写字的不会拍片,会拍片的不见得会做项目,新媒体更是一锅端地把真身是项目经理的编辑变成了专职文案,更甭说看大项目的统筹能力了。

况且啊,好多人还是看重技,而不看重艺,觉得什么account、统筹就是传个话,写几个ppt,都是该助理做的活儿,最终你还得看CD之类的脸色——结果呢,甲方和乙方就成了一个永远不能和解的局。

但account之所以能在大部分agency成为leader的角色,最核心的本事就是看全局的能力以及和客户对接的沟通力,好的account就像一根绳子,把所有单独的东西都串在一起串成成线,而且不能乱。

之前和一个客户在聊,对方也是觉得一个account要是理解和口头书面表达力不行,那就不要做广告了。但鉴于现在哪怕是大的agency,有的account也是头发胡子一把抓,脑子跟豆腐脑一样,也就不能指望太多了。

傻逼甲方多,弱智乙方更多,弱智乙方之所以弱智,多半来自这个公司最大的account——老板。

但即便不做account,继续做creative或者copy、art的专才,这个问题还是存在。为啥,因为在AI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完全取代人类前,内容出身的人最宝贵的一点还是经验带来的主观思维和判断力,好处是在于一个有敏锐直觉的人,可以穿透调研背后的数据和分析,将其转化成有效的创意成品。但坏处也是因为,缺乏全局思考能力的主观思维生产的内容,基本是无效的。

也就是很多媒体人强调的“好内容”,根本就是瞎扯,尤其是新媒体时代,渠道比内容重要的多,渠道就是流量的第一层皮。为什么渠道重要,比方你做了一个自己、朋友、同行都觉得很好的内容,但阅读量为5,你开始找朋友转发希望成10万+,而朋友就是渠道,只有渠道越多,5变10万+的可能性才更大,所谓的好内容,只是找准了潜在渠道可能性大的方向。

扯远了……

因为主观,有些人跨过了一个事实:客户找你是需要帮助他们做生意的,或者说你也得做出要帮助他们做生意的样子(心知肚明者过),虽然广告不是一切,有些生意也不是靠广告能挽救的,但说到底广告一定是目的性的。

做Luxury和Fashion做久了的人,很容易忽视这点,认为客户是不需要做生意的,是为了强调艺术性、强调美的,或者把Branding或者Marketing单纯视作一个卖吆喝的事情。

纵然有人觉得我agency就是做这些执行的啊,我管那么多干嘛,客户让干嘛就干嘛好了——那我很羡慕,我也想,请收下我。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不怕要求高的客户,但我很怕对美和高级的追求过于主观思维的合作者。必须得认清一个事实,大部分时候,商业会把创意和内容,变得索然无味。

但两者不是不能和解,去看看20年前的索尼,现在的苹果,MINI,甚至大疆——这点就不得不说回甲方了,产品没做好,广告也救不了你,更甭说有些天真的客户觉得做一个微信推送就能卖多少货、达到多少ROI了。你的产品才是最核心的内容啊,产品和营销都在一个水准上了,用户连看你官网产品介绍都得一天看好几遍。

稀拉哗啦说了一堆,最后放上一个我们工作室MAJOR MEDIA的Logo,有social、digital、PR需求的,随时聊啊!

或者对我个人有需求的,更来者不拒。

Contact Me

Homework

杂家

MUSHI QIAN


更多阅读

直击泛家居产行业20强的品牌定位策略

软文 2019-5-22
大材研究注意到,近几年来,有不少公司重塑定位,或者放大原来的优势定位。此事,如果做好了,少则省几千万,多则可省几个亿的广告费。 ...

卖家成长 选取关键词得注意 前期关键词调研更重要

软文 2019-5-22
如今在亚马逊上开个店看似很容易,但要保证出单,持续的出单却很难。原因有很多,老话说的没错,三分靠运气七分靠打拼,而做亚马逊前期...

国庆假期借势海报 杜蕾斯发挥正常 宝马海报无文案 ofo大手笔

软文 2019-5-22
文 | PR天下 今年国庆假期与去年最大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期间还要累加一天中秋节假期,共计八天,而这竟成为数家品牌借势创意的发力点。...
返回列表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Copyright © 2015-2021 发稿网

     
扫码二维码立即咨询
确 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