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
本报讯(记者任�)村里的特产、文化,有的通过微店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输向城市,有的则靠来自城市里的资源得以保护传承;有志乡村建设的村民,可以得到系统培训,为家乡制作出一份经得起推敲的商业计划……近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铜关村发布“为村开放平台”。在与会的企业家和学者看来,“互联网+乡村”不仅要连起乡愁,更要变“赞助帮困”为“授人以渔”。
“为村”之意是“连接,为乡村”,腾讯企业社会责任总监陈圆圆表示,中国农村发展整体滞后是由“失连”造成的,信息获取的不对称和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引发了离乡打工者与家乡的情感失连、留守者与信息的失连,以及乡村与财富的失连。基于此,为村开放平台为“互联网+乡村”设置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向村庄管理者和村民传授如何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移动互联网的基本功能。第二步是通过为村资源平台对接社会各界与乡村。第三步是通过社区营造工作坊打响品牌。针对已具备“一村一品”基础的乡村,腾讯基金会将牵头为乡村提供商业谈判、项目管理、领导力培养等实战课程培训。北京大学高级研究员、大数据专家马旗戟认为,“互联网+乡村”整合城乡资源的目标是营造乡村的自有品牌、建立乡村的自有管理团队,原味运作。
铜关村距离贵阳市车程约6小时,是个典型的经济落后的小山村。作为为村开放平台的第一个试点村,村务工作公众服务号、村民微信群、土特产微店等来自移动互联网的变化已经显现。
软文发稿|公关软文|软文营销|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