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雅晨Show ya智能瘦身塑形仪品牌故事

两位博士喜得宝宝,妻子都忧郁产后身材走样,体型发生变化,但产后又无法通过大运动量和节食来改善,于是两人利用自己在神经肌肉电生理治疗法方面的知识为“爱”而研发了一款仿生电刺激锻炼肌肉{EMS}的产品来帮助爱人恢复体型的科技产品。

人物:

张以涛博士,毕业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工学研究科,现为中科院健康电子研发中心副研究员,中科锐骑健康电子联合实验室主任。

李海峰博士,毕业于日本千叶大学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研究室,现为雅晨生物CEO、BiomedicalJapan中国区首席运营官、中美国际创业港科协副主席。

背景:

张以涛和李海峰是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两人又都去了日本,并分别就读于日本的著名学府东京工业大学和千叶大学,巧合的是两人专攻方向都是医疗相关领域研究。但在临近毕业时两人的小宇宙轨道发生了偏离,张以涛读完博士后回国进入了中科院继续搞研究,李海峰却把博士读了一半中途退学回国创建了雅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

男人的“烦恼”:

回国后两人各自忙着自己的事业,这期间两人分别有了自己的孩子,在互相贺喜的同时,不由的聊到的各自的“烦恼”,才知道两人都是初为人父,烦恼一样:都是关于老婆的,同时这也是两人老婆的烦恼。女人十月怀胎着实艰辛,生完孩子后身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棕黑色的妊娠纹、松垮的腹部、粗壮的四肢、虚弱的人体都让两个女人抓狂,可刚生完孩子又不能通过剧烈运动和节食来锻炼身体。

有次,李海峰陪老婆定期去妇产医院做形体修复时,百无聊赖的他边观察那个笨重的大机器时边顺口向医生询问其工作原理。回到家后李海峰就兴奋的给张以涛打电话:“以涛,你知道医院常用的那种腹直肌锻炼修复的机器采用的什么治疗原理么?采用的是仿生电刺激治疗技术。这不就是咱俩原来研究的领域嘛,我真是晕死了,上学上成书呆子了。光想着现在研究的方向,天天把“以客户为中心”挂嘴边,就没有想到身边的老婆“客户“,你说咱们要是研发一款小巧型的塑形仪,让老婆天天带着使用多好,又方便又省钱”。张以涛一听李海峰的话,豁然开亮。

Show-ya塑形仪应运而生:

两个人一个是中科院的研究员,一个是开医疗器械公司的,有着丰富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两人说干就干,经过两个团队的齐心协力的研究,Show-ya塑形仪诞生了,它只有手机大小,虽然携带非常方便,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想在哪用就在那用,而且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智能控制。App里有详细的“贴法帮助图”,对那些没有医学常识的小白们,一看就懂。还有卡路里消耗统计、锻炼计划制定(特别适合比较懒惰健忘的宝妈)、专业的产后修复知识推送等丰富的功能。

目前Show-ya瘦身塑形仪正在成本价京东众筹中,上架2天已达50%,需要的小伙伴们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了解众筹详情

https://z.jd.com/project_details.action?projectId=71606

祝贺永强农业在安庆市品牌故事大赛 微电影比赛 中荣获三等奖

5月10日下午,由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广播电视台主办,市工商质监局承办的首届安庆市品牌故事大赛在市广播电视台演艺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大赛的主题为“质量提升,品牌引领”。自3月份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大支持和各行各业的积极响应。经过层层筛选,我司选送的微电影《为梦想坚持到底》在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此次大赛的参与企业以征文、微电影、演讲等多种形式讲述了自身追求企业品牌塑造的感知与收获。我司选送的《为梦想坚持到底》微电影生动展现了永强农业创始人黄永强先生从创立企业发展至今的节点性转折事件及五年战略发展目标和前景。“梦想,让路途变为旅途”这些声情并茂的口号给与会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贺 许昌沙闪牛肉荣获 第五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季军

8月14日至15日,第五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郑州赛区),经过历时两天、近三十名参赛选手紧张激烈的角逐,在郑州金质大酒店圆满落下帷幕。

许昌唯一入选企业,许穆夫人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沙闪演讲的题目《许穆夫人-会唱歌的牛肉》喜获季军。她以音乐为融入点,阐述了小企业的中国梦,点燃了在场观众的激情,评委老师吟诗一首。

许穆夫人古今亮,世界第一女诗彰,历史传承文脉乐,沙闪烧鸡牛肉香。

沙闪演讲

荣获证书

参赛单位合影

(杨华)

富途证券融资近10亿元 豪华投资团队腾讯 经纬 红杉 | 品牌故事

水皮杂谈一家之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6月12日,港股、美股互联网券商领头羊——富途证券宣布完成1.455亿美元的C轮融资,折合人民币高达9.88亿元,接近10亿元的融资再次刷新互联网证券行业的融资纪录,其估值已经达到独角兽级别。

普通的投资机构依然没有机会入场,本轮融资由富途证券此前A、B两轮的投资者腾讯、经纬、红杉这三间全球顶级投资机构完成,腾讯继续领投。

一家证券公司为何受到腾讯等明星投资机构的追捧呢?

富途证券成立于2012年,注册于香港,其创始人为来自腾讯的元老,所以出生便带着腾讯互联网基因,其提供港股、美股投资服务,国内美股和港股投资者对其几乎人人皆知,其炒股软件APP富途牛牛,更是境外股票投资者的必备“武器”。由于其炒股软件应用传承了腾讯的方便简易和实用高效,短短4年多便跻身全港排名TOP5%的B类券商行列,与高盛、汇丰、摩根等国际投行的距离日益拉近。

富途证券是非常少见的A、B、C连续三轮融资阶段没有变换过投资人的创业企业,也是唯一一家由腾讯连续三轮领投的创业企业,可见上述投资机构对其发展和团队执行力的认可程度。

投资机构眼里的富途证券是什么样子?腾讯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谈说,“富途团队有着良好的互联网基因和产品技术能力,关注用户体验,在金融方向上也表现出很好的学习能力。团队坚持务实、专注、深度地去构建和提升产品力,从而打造出自己的专属核心竞争力,并因此为广大港美股投资人群所喜爱。”

作为互联网证券行业的首家独角兽公司,富途证券在2012年率先用互联网金融科技重新定义港股美股经纪业务,埋头五年进行底层系统构建并在香港申请券商牌照主动接受规管,借助于全链条的自主研发能力,持续解决用户在开户、资金出入、行情、交易、资讯、结算等各个环节上遇到的痛点,并进一步驱动服务定制化发展。其全平台交易软件/APP——富途牛牛仅在2016年就更新迭代了52个版本,涉及到的功能点多达1298个。目前使用富途证券服务的用户数已经突破340万,累计交易额超过5000亿,其中2016全年交易额近3000亿。

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对富途的成绩十分认可:“经纬在富途创立之初就第一时间关注到了他们,从A轮到C轮,每一轮我们都非常坚定地参与了对富途的投资。富途是目前互联网证券行业中唯一做到了从前到后都自主研发的公司,我们特别高兴的看到他们对产品和技术的热爱,对用户体验的执着。”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也表示:“富途坚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团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向市场作出判断,并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和坚持。我们很欣赏富途团队的创业者精神与执行力,有梦想、相信创业奇迹并能脚踏实地的去执行和实现。我们非常愿意支持富途去实现梦想。”

富途证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作为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其已搭建起“数据采集—数据接入—数据统计及监测—数据挖掘及分析”的整套BI实践,通过对用户行为、产品性能等数据进行采集并建模分析,驱动产品的不断优化,用户体验的不断改善。

互联网“技术牛”正在颠覆传统证券行业,解决行业痛点并提升金融效率。如富途证券利用互联网技术,集中解决了港美股投资中开户难、产品体验差和收费贵的痛点。港股开户当面见证难题解决,传统港股券商长达一周或一月的开户时间缩短至2天;针对港美股炒股软件难用的痛点,打造了国内第一家覆盖港股、美股和A股的证券投资平台——富途牛牛,投资者可实现0.0037秒极速下单,成为业内最快;一般港股佣金和看行情系统收费都较贵,但富途首创邀请免佣政策,港股佣金长期低至0,且免费提供行情系统给投资者使用。

2015年4月火爆的港股行情中,多家传统港股券商系统宕机,富途证券是全市场唯一一家顶住了港股交易洪峰的互联网券商,富途证券的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均很强。

富途证券创始人李华表示,本轮融资将会继续助力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将进一步强化富途在产品研发和港股美股经纪业务上已取得的领先优势及先发壁垒;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充实资本金以促进业务的加速发展,并加大在产品、研发及安全建设等方面的持续投入,也将继续深化与香港交易所、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纽约交易所在免费即时港美股行情上的合作,以及投资于推动AI深度学习的资讯化应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更好、更快速的免费港美股即时行情及资讯,不断加强对用户投资决策的辅助。

据悉,富途证券的目标是致力于成为客户心目中的“四好”券商——好行情、好交易、好便宜、好服务。

关注

我们

1

2017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故事 奇瑞战略收缩 吉利总能创造奇迹

2017步入倒计时,又到了总结和反思的时间节点,回顾这一整年,除了要感慨时间经不起挥霍也发现很多没有说完的话即使宣之于口却找不到很好的词汇去描述,生怕自己功力浅薄只说了个皮毛,不足为外人道。今天来说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故事……

同为自主品牌,却画风各异,一个忙着战略收缩,一个开启扩张模式。今年奇瑞面临大整顿,出售了部分致观股权给宝能集团,之前备受关注的致观收购案剧情跌宕起伏,扑朔迷离,更引发了无数的猜想,有人说宝能,也有人说五粮液,再加上主人公时不时的公关说法,导致人心麻木,最终在尘埃落定宝能时,大家纷纷感慨:从此世间再无奇瑞致观!既然要调整必然不仅仅只是动动胳膊动动腿,与此同时,芜湖凯翼也变身宜宾凯翼,还是转让部分股权的情节。奇瑞很缺钱吗?并不是,这是战略收缩体现,可以集中力量建设奇瑞品牌,并且更好的资金储备也有利于上市。

另一边,有人说吉利总是能创造奇迹,2017年对于吉利来说是快速扩张的一年,根本停不下来的买买买模式。这不,刚刚吉利集团宣布了收购沃尔沃集团的8.2%的股权,并坐上第一大股东的交椅,具备了15.6%的投票权。很多人就要说了,吉利不是早就收购沃尔沃了吗?切勿以偏概全,前期收购的只是沃尔沃汽车的股权,此次是拥有沃尔沃卡车、UD卡车、雷诺卡车、沃尔沃客车、新星客车、佩沃客车、沃尔沃遍达发动机等品牌的沃尔沃集团。

细数一下吉利集团的战绩,现今旗下已经拥有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Polestar、领克汽车、伦敦电动汽车、远程商用车6个品牌,今年收购的有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除了陆地上的,还将手神向了天上,太力飞行汽车也收入囊中,李书福的购物车已经装了个琳琅满目。

今年,为摆脱一己之力俩俩做起了组合的也不在少数,华晨和雷诺成了轻型商用车合资公司,还有让人听了一遍想听第二遍确认的众泰和福特的联合,当年在经历卖掉沃尔沃和捷豹路虎后,估计都没有想到有一天和跟中国的众泰组起了cp吧。但受到新能源政策的驱动,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今年最大的亮点,非下面的的老少组合不可:蔚来与江淮、车和家与华晨、奇点与东风、小鹏与海马、电咖与东南汽车。

南方两广地区又下起了雨,和配合今天小编感慨复杂的心情,无论是怎样的车企发展举措,我们的初衷应该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中国的自主品牌能站稳站好!期待2018年的发展。

安国老锄头在人大乡建中心分享品牌故事

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余名农业企业代表相聚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培训基地,参加由梁漱溟中心举办的“头雁计划”培训活动。活动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共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本次活动交流中,中国农业大学仝志辉教授讲述了三位一体合作模式的背景与实施途径,北京农信之家谢勇模老师分享了三位一体合作社的实践与体会。汪维行老师以蒲韩社区为例讲述了服务经济与社区服务的经验,石嫣老师讲述了分享收获农场CSA的发展趋势与农业感悟。中央党校刘忱教授讲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复兴的关系,黄志友老师以爱故乡为例讲述了乡村文化的挖掘、保育及合理使用的问题。杨东升老师讲述了互联网思维及其在农业当中的应用,老锄头李锋讲述了可视化形象的塑造、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的实践经验。

本次活动实践性强,大家参加了慢食集市,切身体验了农耕实践的乐趣。大家听取了陈立雯老师的乡村环境治理的介绍,并对乡建中心的垃圾进行了分类和处理。大家参观学习了生态厕所循环原理及污水的分级处理系统。大家参观八福农园,听取了自然农业在实践当中的成果。

据了解,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以“为农民服务、为理想奋斗”为使命,开展乡村建设的试验工作及行动研究,致力于让农民过上有尊严的新生活、让农业成为生态可持续的新农业、让农村成为美丽和谐的新农村。

德裔美国佬 戏说瓦尔塔蓄电池品牌故事

【卡车之家 原创】蓄电池,汽车部件中相对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之一,但是糟糕的蓄电池可以让奔驰趴窝不起,也可以让擎天柱一蹶不振。此次,我们将与大家一起分享众多的蓄电池品牌的奇闻轶事。第一期,从品牌瓦尔塔开始。

德裔美国佬 瓦尔塔

美国的IT产品,日本的电子产品,德国的精密仪器,意大利的时尚奢侈品,总之我们喜爱的进口品牌主要源自这几个国家。品质产地都是次要的,尤其是品牌源自德国,零售价格直接秒杀100%的国产精英产品。瓦尔塔恰恰就是这样一家源自德国的知名蓄电池品牌。

瓦尔塔隶属于江森自控,是蓄电池企业中屈指可数的百年品牌。1887年,瓦尔塔成立于德国哈根,至今已有近130年历史。瓦尔塔,是倡导免维护蓄电池的领军品牌。

瓦尔塔在乘用车领域非常强势,其银标、蓝标、黑标、AGM、出租车系列共五大系列蓄电池产品可以满足乘用车的多数需求。但是在商用车领域,瓦尔特略显不足,只有轻型商用车(LCV)蓄电池。长寿命、免维护和高抗震性能,是瓦尔塔宣传的三大亮点。

瓦尔塔轻型商用车(LCV)蓄电池主要面向轻型卡车、中性卡车和客车。瓦尔塔蓄电池采用PowerFrame板栅技术,可提高蓄电池的启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SURETOP专利顶盖技术可减少酸液损失,降低蓄电池破裂或漏酸风险。

在2005年,瓦尔塔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大陆建立了浙江长兴、重庆两大生产基地。合作商用车企,包括卡特皮勒、约翰迪尔、三一重工、徐工、宇通、康明斯、山河智能等知名企业。

题外话 血统之争:

2005年后,中国市场上的美国德尔福品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德国瓦尔塔品牌。有人说因为中国人钟爱德国品牌,也有人说瓦尔塔就是德尔福。为此,不少老司机因为这个美国品牌+德国血统的辩论没有停止过,真是操碎了心。

究竟是美国电池好,还是德国电池牛,管它呢?对于卡友而言,只要好用就行。

小历史:

美国德尔福,1999年从美国通用汽车分离出来的零部件子公司。

1883年,江森创始人Warren Johnson为一款建筑设施室温控制装置“电动远程测温器”申请了专利,并在密尔沃基市创立了江森电子公司。

100年前,江森电子也曾有制造蒸汽动力汽车、消防车、豪华轿车和救护车的历史。

美国江森在2002年,收购了德国的瓦尔塔蓄电池公司,2005年又收购了德尔福全球电池业务。

探寻M.F.RACHALS德国罗切尔钢琴的品牌故事

M.F.RACHALS德国罗切尔钢琴·品牌故事

说起钢琴,人们首先会想到德国,尤其是德国汉堡,家喻户晓如Steinway & Sons(施坦威)的钢琴制造工厂就在汉堡,可汉堡另外的两家钢琴制造工厂恐怕就鲜为人知了,而这两家工厂都属于一个品牌——M.F.RACHALS(罗切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寻M.F.RACHALS的故事。

第一代罗切尔人

【1832年】品牌创立

早在1805年Gustav Adoph Bushmann就开始制作钢琴了,Mathias Ferdinand Rachals(1801-1866)在1832年师从于他开始了钢琴的制作。

Mathias(老罗切尔)于1801年6月3日出生于德国的城市Mitau,曾就读于Brix of St. Petersburg and Sachsossky of Cassel,1832年在汉堡建立了以自己名字为品牌的钢琴企业——M.F.RACHALS。他的钢琴在当时就销量很大,在制造可装卸式的钢琴方面非常成功。

实际上,老罗切尔的家族早在18世纪就已经开始从事钢琴制造业,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经验丰富的钢琴和管风琴制造师。直到这一年M.F.Rachals钢琴制造厂的创办,更加印证了罗切尔家族在钢琴制造领域所拥有的深厚技艺和传统积淀。

老罗切尔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制造出配有下制音击弦器的立式钢琴的制造商,这一技术在当时已经远远超越了所有其他同行。

老罗切尔一直从事钢琴制作与钢琴技师培养,直至1866年9月6日逝世。

第二代罗切尔人

【1889年】获得德国汉堡金牌制作荣誉

罗切尔品牌的成功还是靠老罗切尔的儿子Edward Ferdinand Rachals(1837-1902),(Edward)小罗切尔继续扩散罗切尔钢琴公司著名的声誉,使家族企业发扬光大。

小罗切尔于1837年5月4日出生在汉堡,他在父亲的琴行里学会了钢琴,然后又前往了当时有着先进钢琴制作工艺的巴黎、苏黎世和伦敦进行学习。小罗切尔很注重自己的艺术秉性的维持,他把钢琴的演奏做到了完美,并且非常享受练习各种铜管乐器。公司在他的管理下迅速扩张。

1989年,小罗切尔和他手工制作的M.F.Rachals钢琴获得了德国汉堡金牌制作荣誉。

著名的《晨间快报》做了如下报道:这一品牌因为时尚和优雅而闻名全球,它正在贵族和中产阶级中被广泛关注。

小罗切尔一直管理公司直到1902年4月24日逝世。

第三代罗切尔人

【1893年】在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1903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演奏钢琴

1892年,小罗切尔的儿子Adolf Ferdinand Rachals去了美国。在美国他在很多著名的施坦威钢琴工厂工作过。并且在纽约州的 Dolgeville 待了很长时间学习钢琴撞锤的制作。

1893年,在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Adolf制作的M.F.Rachals钢琴获得了金奖,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钢琴制作家的特别荣誉。

1902年,Adolf继承了他父亲的遗产,并回到了德国管理整个家族企业。

1903年,M.F.RACHALS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演奏钢琴。

1911年,Adolf在汉堡建立了第二个M.F.Rachals工厂。工厂拥有300名工人,每年生产1000台立式琴和450台三角琴,并畅销世界。当时的M.F.Rachals钢琴不仅在欧洲倍受欢迎,更远销于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作为当时的五公约之一(所谓“五公约”是指那时德国的五家钢琴制造厂,联合起来达成的协议,在全球范围内,只提供给经过挑战的钢琴家演奏所用三角钢琴。),M.F.Rachals为当时全球各大剧院提供超过60台大型演奏会三角琴。

十九世纪的《世界奢侈品鉴赏手册》记载:M.F.RACHALS为“奢侈级名琴”,并将其列为世界十大名琴。

不幸的是,和当时其他同水平的钢琴厂商一样,M.F.Rachals黄金的时代因为世界大战的破坏而被迫结束。

1947年,Adolf和他的儿子Johann Ferdinand Rachals熬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罗切尔钢琴的繁荣昌盛的时代又重新开始了。M.F.Rachals和Ibach公司合作,生产规模稳步扩大。在欧洲复苏兴旺的70年代末,工厂工人达到了276名。

第四、五代罗切尔人

获得德国“联邦制造”最高荣誉——德国国宝M.F.RACHALS(来自《德国文史资料馆》)

荣登《Piano and their Makers》

(这是一部介绍德国钢琴发展历史的重要巨著,Mathias Ferdinand Rachals在制造可装卸式的钢琴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为德国钢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获得红点设计奖

【2007年】获得金音叉奖

1963年,美国Aeolian公司收购了M.F.Rachals的品牌,但还由罗切尔人管理。

1985年,美国Aeolian公司将M.F.Rachals品牌出售给了德国钢琴制造大师Stefan。

1995年,M.F.Rachals品牌钢琴远销世界各地,高水平的员工素质确保着M.F.Rachals产品的恒定质量,承袭了M.F.Rachals独特音色的立式琴和三角琴更加大放异彩的展现于世人面前。M.F.RACHALS工厂德国手工制作的钢琴一直被公认为A类产品,世界顶级钢琴之一。

2003年,M.F.Rachals和中国的中雅钢琴达成合作关系,在上海生产钢琴,同年六月全球发行立式钢琴M500珠宝系列,M.F.Rachals三角钢琴的成绩同样引人瞩目。

2005年,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奖。

2007年,获得法国金音叉奖。

2010年,M.F.Rachals公司重组技术领导层,对各个型号钢琴进行进一步技术改良,这一举措再次使其优越的性价比得到大幅提升。

钢琴起源于欧洲,无论立式琴还是三角琴,只有传承与创新并举地健康发展,才能让钢琴制造这一古老的行业历久弥新,罗切尔钢琴,除了传承技术,更重要的是始终如一的工匠精神,不受名利的影响,一心一意做好琴。

在中国,罗切尔钢琴直到2013年才首次公开亮相,2014年开始公开销售并在上海设立了运营中心,2017年在上海开放了中国首家旗舰店。

现在,罗切尔每年生产的钢琴不超过400架,每一架都是经得起时代检验和值得家族传承的臻品。

(此文为看点「爱上好钢琴」原创内容,特此声明)

北美车展响起 中国质造好声音 广汽传祺讲述中国汽车品牌故事

就在国内不少车企还在忙于总结和盘点2018年的得失,并为被推断为“车市寒冬”的2019年积极备战之时,广汽传祺已派出精英团队奔赴万里之外的美国底特律。

创办于1907年的北美车展,是世界最早的汽车展览之一。得益于美国庞大的汽车市场,以及底特律作为美国三大汽车集团的总部所在地的独特优势,每年1月份开幕的北美车展已然成为了各大车企争相“亮剑”,展示最新科技和产品的最重要的舞台之一。

从2013年首次亮相北美算起,这已经是广汽传祺第五次参加北美车展了。要知道,广汽传祺也就在不到半年前,才刚刚度过了自己的十周岁生日。

在北美车展的舞台上,一个诞生才十年的新锐汽车品牌,在参展的一众国际知名汽车品牌面前,或许只称得上是一枚年轻的“小鲜肉”,但正是这位“小鲜肉”,在短短十年间,已经伴随中国汽车市场一起成长,不但成为了国内最具创新和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之一,更逐渐成长为具有代表中国质造实力的车企,成为了汽车同行关注的焦点,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在车展发布会上,广汽乘用车总经理郁俊表示,在今年北美车展期间广汽底特律研发中心正式启用。这标志着广汽在美国形成三大研发设计中心的格局,逐步建立起全球化研发体系。郁俊在发言中指出:“这三座中心为我们的产品的品质、持久性和可靠性保驾护航,确保它们符合用户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我们积极追求的创新力。它们还致力于确保我们的产品能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并专注于为美国消费者打造专属产品,以提升驾驶的乐趣。”

此外,除了成功搭建全球化研发体系外,“全球销售”体系也在搭建之中。据了解,广汽乘用车香港贸易平台计划成立,广汽传祺北美销售公司正式设立并将投入运营。目前,针对美国市场的车型改造和适配,正在按计划进行中。1月24日,广汽传祺还将第二次参加北美经销商大会,为未来在北美的销售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车展现场,全美汽车经销商协会(NADA)董事长 Wes Lutz和一众NADA高管的联袂出席,更以实际行动彰显了经销商对广汽传祺国际化道路的信心。

向全球化迈进,传祺是认真的

尽管中国汽车市场早已超越美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即便在2018年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中国乘用车销量仍是美国的1.6倍。但作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美国市场已高度成熟且开放,对汽车产品的综合品质要求也是堪称世界最严苛,因此进军美国市场不但是广汽传祺全球化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也是传祺要成为一个世界级汽车品牌和国际化车企必不可少的一步。

无论从过去多个日系品牌,以及韩系品牌的成长历史来看,只有在美国市场取得了成功,才算得上真正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汽车品牌,才能被全世界消费市场广泛认可。其象征性和标志性的战略意义,至今仍无可取代。

如果说2013年的首次登陆底特律,更多是广汽传祺对国际化战略的一次大胆的投石问路的话,那今年在底特律的登台,无疑就是一次对广汽传祺国际化战略布局更进一步的“官宣”。

实际上,广汽传祺并不是唯一一个在北美车展登台亮相的中国汽车品牌,但相比起其他中国品牌曾经在底特律昙花一现,广汽传祺的多次参展可谓是相当“有计划有步骤”的。

这点不难从广汽传祺历年来的参展车型和规模看出。2013年首次参展的广汽传祺,带去的是三款新能源概念车,除了让全世界认识广汽传祺品牌之外,更多的是展示其前瞻性的设计理念和技术。2015年传祺GS4在北美车展上全球首次亮相,获得好评如潮,其后在国内市场也成为了持续热销的爆款车型。

到了2017年,广汽传祺不但在车展上全球首发了传祺GS7和传祺GE3,更是正式宣布设立北美研发中心——广汽硅谷研发中心,全面加速全球化布局。来到2018年,传祺GA4与电动概念车Enverge全球首发,广汽传祺旗下高端车型传祺GM8首次亮相北美,其中电动概念车Enverge突破性地获得了北美车展官方评选的年度“最佳概念车”大奖第三名,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传祺GM8随后也同样成为了广汽传祺旗下的又一爆款车型。

不难看出,国外“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在不断了解和探索美国市场的过程中,传祺不但让全球消费者认识并感知中国汽车品牌的质造能力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传祺自身的体系能力也不断得到提升,从目前来说,已经开始呈现部分具有战略意义的变化:全新构筑的全球研发体系;全球设计全球制造的新概念车;更加精进的销售能力和网络。

全新概念车ENTRANZE的诞生是广汽全球化的又一里程碑

此次北美车展,广汽传祺推出了一款全新概念车ENTRANZE,它是广汽整合全球资源设计制造的车型,代表了广汽目前最新的自主研发设计水平。ENTRANZE是由广汽洛杉矶前瞻设计中心主创的“家用电能新物种”。

“家用电能”这四个字很容易理解,但为何被称作“新物种”呢?皆因为ENTRANZE创新性地将7座MPV和SUV车型进行了跨界融合,将MPV的实用性与SUV的动感姿态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创造了一个具有全新比例的新物种车型。

ENTRANZE子弹式车头搭配由锋锐骨架撑起的透明车身,为乘客营造出极佳的宽敞自由的空间,尤其是滑动式对开玻璃门每次开启时都充满浓厚的仪式感。而内饰设计部分则充满了现代家具设计的潮流元素,通过充满自然气息的软质再生材料,营造兼具舒适性和未来感的家居氛围。让每一位乘客都拥有一流视野的“3+2+2座椅布局”,既致敬了美式汽车情怀,又为中国用户提供别样的乘车体验。

由多块大小不一的液晶屏幕组成的ENTRANZE前舱,灵感来源于航天飞行器的头顶控制面板,科技感十足,尤其是副驾座椅前方的双向安装的控制屏幕和海浪型曲面屏,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全新概念车ENTRANZE的亮相堪称惊艳,去年才成立的广汽洛杉矶前瞻设计中心可谓功不可没。再加上刚投入使用的广汽底特律研发中心,目前广汽已形成硅谷、底特律、洛杉矶、上海、广州的研发网络。广汽底特律研发中心将与广汽硅谷研发中心、广汽洛杉矶前瞻设计中心形成“三足鼎立”的北美研发格局,与广州总部、上海前瞻设计工作室协同,促成广汽全球研发体系重大升级,助力提速广汽的全球化研发。

按照分工和定位,其中广汽硅谷研发中心主要起到对外开放合作以及整合国际前瞻技术的平台作用;广汽底特律研发中心则侧重于强化北美车型开发,并对国内常规汽车技术领域研发能力提供补充;广汽洛杉矶前瞻设计中心作为对广州总部汽车设计能力的补充,聚焦前瞻设计与广汽北美车型的本土化造型设计开发;广汽上海前瞻设计工作室将专注前瞻研究及设计、数字化开发,以及与广州总部协同创新。

据了解,目前广汽底特律研发中心已有近30位美国本地高端人才到位,涵盖了整车集成、动力总成、整车安全等领域,各项产品开发、试验测试及对外合作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目前各海外分支机构结合当地不同的优势资源,开展不同领域的研究,在广州总部统筹之下,各司其职、相互协同,实现24小时不间断协同研发。

分工明确,高效运作,全球化的设计和研发网络,显然将会大大加速广汽传祺全方位实力的提升,为广汽传祺更快和更多推出达到国际先进设计和技术水平的产品,进军海外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是谁给了传祺加速进军海外的勇气?世界级的质造实力!

其其实放眼全球,目前广汽传祺已成功在中东、东南亚、东欧、非洲、美洲五大板块16个国家和地区落子布局,初步构建起全球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并在多个海外市场被誉为“Best Chinese Car Brand”。2018年年底,广汽传祺加快在海外市场的规划布局。中东市场方面,广汽传祺加速布局中东四国:阿联酋销售服务中心在迪拜盛大开业;传祺GS7在科威特上市;沙特阿拉伯首度迎来传祺品牌上市,还在巴林举行了经销商年会。而在东南亚市场,传祺已成功登陆缅甸和菲律宾市场。同时,广汽传祺也已经进入了南美洲国家玻利维亚的市场。

让广汽传祺有勇气和底气站在世界汽车行业聚光灯下,接受世界最严苛市场的检验的,除了一开始就采用世界级高标准的正向开发外能力外,还有中国品牌中最卓越的产品品质保证。算上刚过去的2018年,广汽传祺已经连续六年获得J.D. Power中国品牌第一的殊荣。这对于一个仅成立了10年的中国汽车品牌来说,可谓是最大的肯定和褒奖。

要知道,曾几何时,中国品牌最为消费者诟病的,正是产品品质不稳定的问题。如果连国内消费者都无法打动,又谈何进军海外呢?

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广汽传祺在成立伊始,就逐步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管理哲学和生产方式。得益于广汽集团旗下合资企业的先进经验和丰富的人才储备,广汽传祺一开始就站在了相当高的起点之上。

广汽传祺的骨干人才大多是从广汽集团各合资企业中调动过来,他们为广汽传祺带来了广阔的国际化视野,而工厂建立的整个模式也是参照合资企业,融合丰田生产方式和本田精益生产的理念、体系和方法,再结合广汽自身造车哲学打造而成。这也是传祺这个年轻品牌能在十年内走出一条“定位高端、品质优先、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基础。

以品质为先,设定高标准或许不是最难的事情,最难的是要在合理的成本下,生产出符合这些高标准的产品。对工业制造略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这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车企而言,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任务,因为这将牵涉到包括设计、制造、供应链以及成本控制等全产业链的方方面面。而如丰田、本田这些国际车企,也是经历了数十年的沉淀和积累才最终达到的。

广汽传祺最终还是成功做到了,连续六年获得J.D. Power中国新车质量研究中国品牌第一就是最好的证明。

为了保证品质,广汽传祺构筑了全球一流的供应链体系,全球零部件百强企业中80%为广汽传祺配套,并且与博世、电装、大陆等18家顶级供应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领域涵盖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电子、钣金、内外饰等各个整车关键部件。此外,广汽传祺整个供应链有70%-80%都是合资品牌的零部件厂商,世界顶尖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为传祺品质提供了有力背书,这也是广汽传祺与其他自主品牌相比最大的差异点。

要知道,这些国际供应商巨头们,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都有相当高的评判标准,尤其是对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更是慎之又慎,只会选择国内顶尖的两三家技术实力雄厚的车企进行战略合作。

知行有话说

对于汽车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车企来讲,一直受制于技术和人才的短板,突破品牌价值天花板,实现“国际化”一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命题,尽管不少品牌也作出过各种努力和尝试,但基本都只是昙花一现,只能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上分一杯羹,而始终无法打入欧美主流汽车市场。

所幸的是,广汽传祺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了相当高的起点上,并且已经在设计、制造、品控等方面,主动对标其他国际汽车品牌,并高瞻远瞩地进行着全球化战略布局,逐步打造出全球化的设计和研发网络、全球化的供应商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制造管理体系,以及全球化的销售网络体系。

正是得益于全方位“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广汽传祺已经成为了中国汽车品牌中十分耀眼的明星之一。十年的深耕和积累让广汽传祺拥有了足够的自信,去面对全世界最严苛的技术测试和最挑剔的眼光。而从此次北美车展上众多海外主流新闻媒体对广汽传祺的赞赏,都证明了广汽传祺已经具备了和国外对手一争高下的实力。

而传祺的不懈努力也得到了北美汽车业界的肯定。正如北美车展组委会主席Rod Alberts在致辞中所说:“长久以来,广汽传祺凭借着全球化的布局、先进的研发体系、卓越的品质得到了业内广泛的好评,带来的明星车型也在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中国汽车的认知,给美国媒体和公众留下深刻印象。”

传祺迈向北美,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电科安防 哪家强 这个团队有话讲 品牌故事

点击蓝字“中国电科”,关注CETC品牌微刊

品牌故事

企业品牌不仅是一种识别标志,也是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它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如今,中国电科已逐渐形成八大产业板块,推出“1+8”的品牌布局。聚力打造“CETC中国电科”企业主品牌,协同推进“电科防务、电科安防、电科能源、电科装备、电科基础、电科交通、电科航天、电科网信”八个领域品牌,形成“一主多元”的品牌体系。从今天起,让我们一同聆听电科品牌故事,感悟电科文化,发扬电科精神。

“电科安防”哪家强?这个团队有话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电科安防”,——带你了解海康威视的无人机团队。

卓越之路无坦途,我们只想做到最好

视频监控数字化、网络化、高清智能化…

时代在高速发展着…

而海康威视

就是全球视频监控时代的

见证者、践行者和重要推动者。

海康威视作为“电科安防”家族中的主要成员,

2016年就已开始进军开拓机器视觉业务,

推出工业自动化整体视觉解决方案,

发布行业级无人机,

打造地空立体监控体系,

全力助推“中国制造2025”……

对于海康来说,

持续的改革和持续创新

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有人说,

海康是一家卓越的企业,

因为它在用心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和完美的同时,

还能着眼于未来,

用不断拓展、不断求“变”的思维开创新的局面。

然而,

海康始终坚持以人才资源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

其迸发出的能量和光芒还远不止于此,

全体海康人将秉承敬业、专注、创新的精神,

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并演绎着一家“卓越”企业的真正内涵。

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

激励着海康威视无人机团队,

不断前行。

我们是“中国制造2025”的生力军

2016年5月7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浙江临安部分地区遭受了泥石流灾害,徽杭高速一度交通中断。

灾难发生后,海康威视无人机团队第一时间参与到此次救援当中,无人机与移动交通指挥车互联互通,相互配合,为抢险工作提供帮助……

经过各方的通力合作,徽杭高速公路于5月9日9:30分恢复通车。

在抢险救灾工作中,海康威视无人机团队第一时间收集现场灾情视频,并实时传输至指挥中心,为科学部署救灾力量提供实时、立体、全方位的视频依据。

鲜为人知的是,这支在外人看来经验老道、配合娴熟的团队组建至今才刚满一年,团队成员从初创时期的30余人,现在已过百人。如今,机器视觉业务部无人机团队已成为整个事业部最庞大的一支中坚力量。作为“电科安防”家族中的一员,这群年轻人已是国内行业级无人机的生力军,成为了“中国制造2025”的卓越践行者。

从无到有,掌握行业级无人机技术话语权

一架无人机诞生的背后,需要涉及机械结构设计、飞行控制算法、云台和图像防抖、无人机遥控等多方面综合技术,这对以往以视频图像处理为核心业务的海康威视来说是全新的挑战。

在引进人才、壮大队伍实力的同时,海康威视无人机团队秉承诚信务实、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在技术研发中不断探索、攻坚克难,最终,海康威视无人机正式对外发布。

与市面上的大部分无人机不同,海康威视无人机搭配先进的变焦镜头与云台防抖技术,该技术通过对算法反馈的响应调校,做到了自主可控。值得一提的是,海康威视无人机为了能适应行业需求,其自带的这项核心技术能让无人机在远距离轻松完成拍摄,完美发挥变焦优势,成为其脱颖而出,一招制胜的利器。

砥砺前行,极速成为无人机业内的领跑者

无人机研发与测试的试错成本非常高,假如由于一时的设计研发不严谨,就可能导致在测试过程中整机报废,一切只能从头再来。因此,这就要求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严谨、稳重、细致。

研发期间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团队加班已成常态,有些成员为了能赶上研发进度,平日里的工作早已是“白+黑”、“5+2”。在无人机团队的大家庭中的“飞手团队”是无人机的“调校师”。

他们需要在不同的地点、场景、天气下试飞无人机,并对无人机的设计和性能进行调试,提出优化方案。为了能更好的测试性能、调校无人机,这些“飞手”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同时,这支“飞手团队”还多次参加并负责全国多项重大活动的保障工作。可以说海康威视无人机虽然面世时间不久,但已通过多项重大活动的实践,验证了该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目前,无人机团队的规模趋于稳定,而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如何继续推出新品,去赶超无人机业内的领跑者。

海康威视推出无人机产品并不是只为了看似花哨好玩,它的诞生是为了解决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海康威视作为中国电科“1+8”品牌家族中“电科安防”的主要成员之一,将围绕大安防布局持续创新,以视频为核心,将无人机作为立体安防的重要环节,与安防整体解决方案一起,让海康威视无人机实现业内的应用突破。海康威视无人机团队的每位成员心里都很清楚,想走在卓越之路上,本就不会有什么坦途,而他们甘愿为这份伟大的事业继续默默付出、倾情奉献……

电科品牌故事长期征稿,小伙伴儿们,我们期待你们的好故事!投稿方式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记者/吴宏钊

通讯员/王恒

主编/任青锋 责编/杨晓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