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程序想要什么?
在小程序正式上线之前,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披露,小程序是要实现应用无处不在、即用即走。消息一发布,业内就认为这将颠覆APP应用市场。要知道,仅苹果APP Store在2016年的营收就达到280亿美元,开发者们从中分到200亿美元的“蛋糕”。
技术创新将带来商业模式的颠覆,意味着一批旧业态将面临被洗牌乃至淘汰,所以伴随着小程序诞生,互联网行业中也不乏“哀嚎声”。不过,微信自身似乎并没有这个意思,或者说它的野心不在这里。
张小龙在揭开小程序神秘面纱时举的例子,是两个线下连接场景:一是公交车站扫码得知到站时间;二是汽车站扫码买票。
微信开发团队的KINT告诉记者,这两个场景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弱连接,用户下一次再用可能是一个星期后甚至是一个月后;第二是与线下紧密连接。小程序禁止推送,也禁止朋友圈分享。微信团队称,这背后的潜台词是:当用户想不起来你是谁,你在哪儿的时候,拜托你不要出现。
微信此次推出小程序,到底想要干嘛?马化腾对未来互联网的一个描述便是“连接一起”,微信以及小程序,显然也与这一目的相关。在连接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商业方面都已经有成熟的产品和服务,但连接人和物品还进展缓慢。没有被电子化的物品怎么连接?最实惠和便利的入口便是二维码,而小程序就是要做这个连接。
微信推出小程序后动作频繁,谁才是微信的下一个目标?
“小程序”之后,微信动作频繁:
最新版的微信里,微信小程序也放大招啦!具体是怎么操作的,来看看吧!在发现栏的小程序处,点击搜索小程序,然后下方就会出现你搜索过的一些小程序名字。经过检验,搜索历史最多可以缓存20个小程序的记录哦!
1、增加了小程序线上留存与曝光
俗话说就是历史搜索记录功能的更新,客户搜索小程序时,可以提醒用户搜索过哪些小程序,重新使用这些小程序。
2、微信搜索框更加完善
之前微信曾经多次针对小程序的搜索框做了不少优化。也包括用户直接搜索某关键词就可以直接进入某个小程序使用该服务,比如搜酒店,就会出现酒店的小程序。总而言之,小程序从上线至今,微信搜索框对小程序的支持经历了从模糊搜索到精准搜索,再到利用搜索帮小程序留住用户的几个阶段。
之前微信团队成立“搜索应用部”,将目前已有的微信搜索业务独立出来。微信团队相关部门人士表示,该部门是为了优化用户体验而成立。“因业务发展需要,微信事业群内部架构作了一些调整,包括在原有的组织人员基础上成立‘搜索应用部’。实际上,微信内部一直有搜索业务来支持平台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架构调整将内部的团队作更好的整合,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搜索体验。”
在此之前,腾讯就对搜索业务表现出了不小的兴趣,但去年收编的搜狗在搜索上的表现不温不火,作为旗下流量最大的社交应用,微信将搜索作为独立部门不仅是内部竞争的衍生物,或许也会成为腾讯叫板百度的一把利剑。
为小程序导流:
布局搜索业务,对于腾讯而言并不是新鲜事。五年前,腾讯进行事业群制升级之时,就将搜索列为其中六大业务之一,马化腾在内部邮件中明确了“聚力培育搜索业务”的目标。而去年,腾讯收购搜狗45%股权,成为搜狗最大股东,进一步扩大搜索业务版图。从目前微信所支持的搜索功能来看,主要还是集中包括微信公众号文章、联系人等内部内容的搜索上,而对于外部内容搜索暂时没有涉及。
结合之前对于“小程序”搜索功能的优化,此次张小龙成立“搜索应用部”,最大的动力是利用搜索功能对“小程序”进行导流。由于小程序没有特定的入口,用户首次进入单个产品的小程序必须要通过搜索渠道。根据腾讯旗下企鹅智酷发布《微信2017用户研究和商机洞察》指出,目前主动搜索是用户触发小程序的第一渠道。根据调研,过半数的受访小程序用户使用小程序是基于功能需求,在微信内搜索,或通过朋友分享接触到小程序。优化搜索功能能够通过优化小程序用户体验提高用户量。
除了给小程序导流,行业咨询机构分析人士张毅认为此次微信将搜索业务交给单独成立的部门承载,很有可能是向市场释放微信具有足够大的内容库的信号。“微信主要的突破重点还是在中小企业广告投放和用户粘性。”而这种信号增加了微信手中的筹码。根据腾讯财报,截至2017年9月底,其中披露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已达9.8亿,
在搜索技术上的积累加上庞大的用户体量以及用户粘性,微信进入搜索领域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腾讯收购搜狗之后,搜索技术对于腾讯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与别的搜索引擎不同,微信搜索以社交为入口,这降低了搜索的导流成本,使得其搜索业务几乎没有门槛。” 张毅说道。
剑指何处?
对于被腾讯收编的搜狗而言,微信进入搜索领域,暂时尚不构成压力。在财报分析会上,搜狗CEO王小川表示与腾讯达成了合作的共识。“关于腾讯目前做的搜索,我们之间有一些共识,腾讯的搜索业务不会进入搜狗的领域,如果进入,也将是我们之间的合作进入,搜狗外购的流量占整体移动流量的三分之一。”
但对于百度而言,腾讯近两年间大举进入搜索领域,被外界解读为对其地位的挑战。在PC端上,腾讯无法超越百度多年来的技术沉淀。但依赖其QQ、微信等产品优势,从社交领域进入不熟悉的搜索领域能为腾讯建立起移动端搜索功能的优势。而移动端的搜索业务也并非百度强项。从苹果应用商城的下载量看来,百度搜索APP下载量并不多,有效评价只有600份左右,这个数量对比微信的8000份评价来说并不多。即便与旗下其它商品如百度地图相比,下载量也远远不足。
百度在移动端搜索的优势渐渐流失,但移动搜索却是未来的一大趋势。根据CNNIC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02亿,使用率为82.4%;而手机搜索用户数达5.75亿,使用率为82.7%。
与此同时,微信却在移动端积累了足够的内容产品。“微信在一些产品,比如朋友圈、QQ空间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内容源这些竞品是别的软件所不具备的,这会成为其搜索内容的门槛。”张毅同时指出,在专业领域搜索上,百度多年来在搜索技术上的沉淀,目前还是无法被超越。“对于用户来说不仅仅搜索一个方面的东西,还是希望搜索比较全面信息,这是百度强项。”
而对于微信而言,搜索业务是一枚硬币两面,优化该项功能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负面效应。“本身搜索引擎是独立比较重的产品,这个对用户终端负担非常重,现在手机一般用户每月电量、流量80%左右流量用在微信上,如果加入搜索功能,那么可能占据用户90%以上,对于用户来说使用太重。”张毅说道。
为什么要立刻马上抢占小程序?
小程序出现的先后顺序,主要依据一定的规则,业内有不少人进行过研究,经过案例研究小程序搜索排名规则的权重大概如下:
1. 小程序上线时间(5%)
微信为了大力推广小程序,对于越早入驻的商家越在排名上给予支持,注册越早越靠前(不同的手机略有不同,绝大部分搜索到的小程序以及排名是一致的)。
2. 小程序名称 (占比10%)
做过SEO的同学都知道,名称跟搜索的关键词匹配度越高、关键词越短,展现的排名就越靠前,微信小程序也是一样。还有一点,小程序的名称和公众号一样具有唯一性,除了同主体下的小程序和公众号可以同名外,其他的都不能同名。
3. 小程序关键词频次(占比35%)
每个小程序都可以自定义设置10个关键词,一个月最多能修改三次;对于关键词的选取,应该是围绕行业、产品的特征去设置,也可以参考「微信指数」小程序的里一些热词去设置。
4. 小程序使用次数 (占比50%)
小程序积累的访问用户越多,也会优先展示给用户,用户越多,排名越靠前。
在微信搜一搜界面,会有4个曾经使用过的小程序,能够出现在这里的小程序,与他的小程序是次数也极为相关,使用过的人越多,自己使用的频次越高,那么出现的概率就越大。
其中有两项都与关键词有关,包括小程序名称中的关键词、描述和内容中的关键词、自定义关键词等。
搜索关键词可能有哪些?
怎么布局关键词:
1. 与行业、地域等有关的常见专有名词,锁定大类整体定调,比如汽车、音乐、北京等;
2. 结合生活场景的用词,比如美食、翻译、睡前、儿童等;
3. 吸引关注的形容词,或能凸显功能的实用词汇,比如同样是“汽车”,能搜出“汽车报价库”“保养汽车”“汽车改装网”“汽车导航”等诸多分类。
虽然不同平台的用户有所不同,但在搜索关键词上,变化并不会太大。结合自身定位,将相关行业、地域、功用方面的关键词提炼出来,同时参考百度指数、微信指数的关键词流量,都有助于帮运营者找到最优组合。
如果说平台模式是把自己建一个流量大池塘再想法赚钱,小程序就应该是放在微信汪洋上的水龙头,9.8亿用户,我只抓一点赚。
微信对小程序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的,拥有9.38亿用户的微信决心要做的事,成功的概率太高太高,我们已经在路上,那么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