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深电视台新闻媒体人李娟 导演高建平走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2018年12月8日上午,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CEO、《中国文化交流大使》栏目出品人刘昕邀请,广东广播电视台资深新闻媒体人李娟、编导赵志炫、深圳电视台导演高建平等领导同时莅临并参观了位于深圳市龙华区深国际跨境电商中心三楼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 图一 、《中国文化交流大使》栏目会议现场 )

据悉,当日就《中国文化交流大使》栏目开展事宜进行了探讨,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心CEO刘昕的陪同下走访了ICEC大湾区社会教育联盟各个理事单位。

(图二 走访ICEC大湾区社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图三 走访ICEC大湾区社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图四 走访ICEC大湾区社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图五 走访ICEC大湾区社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图六 、 李娟与“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工作者黄艳进行交谈)

(图七 走访ICEC大湾区社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广东广播电视台资深新闻媒体人李娟、编导赵志炫、深圳电视台导演高建平一一与小明星兵乓球俱乐部、涂小丫美术教育、塞西机器人活动中心、星睿教育中心、乐学乐园、新一代国际英语中心等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访问和交谈,其“小明星俱乐部”主要为培养国家队的候选人而创办,有来自港、澳行政区学员,“乐学乐园”针对的是0-7岁的儿童性格涵养的一家专业机构,教会孩子行善和孝亲不能等的理念,最深刻的是“星睿教育中心”这家理事单位创办人黄艳,曾担任深圳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教学部副部长,她向我们广东广播电视台资深新闻媒体人李娟、深圳电视台高建平导演介绍了中心的一些情况,得知该中心是以“自闭症”儿童康复教学为主,在2003-2004学年她个人获得深圳市南山区人事局颁发的“南山区优秀教师”荣誉,2009年荣获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深圳市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0年获得深圳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颁发的“先进工作者”荣誉、2011年获得香港教育学院颁发的“粤港澳心智障碍儿童才艺比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等,她说从事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十年,参与残疾人就业项目创办及研发三年,十三年里从康复教育到残疾人就业的深入工作实践中,对这些弱势群体需要得到的是支持和包容,而不是同情和怜悯。可想而知的是一直坚持在“自闭症”儿童这个特殊领域为之奋斗,为社会上有“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分忧解难的一位励志女性,用她的大爱之心默默的为我们的社会公益事业在付出,这也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ICEC大湾区社会教育联盟的核心,同时也是为加强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11个城市社会机构的交流学习,以及把内地机构带进香港、澳门等,调动社会教育机构唤起从事社会工作的初心,响应教育部素质教育实施办法,体现社会机构的共建、共治、共享,梦想成真的价值观,真正达到中国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完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为打造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做贡献。

(图八 走访ICEC大湾区社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最后,各理事单位负责人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CEO刘昕、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媒体人李娟、编导赵志炫、深圳电视台高建平导演一起合影留念。

供稿编辑:Anny

邵东交警召开2019年春运新闻媒体通气会

通气会现场。

城区五完小路段人行横道触发式信号灯。

县城怡卉园周边道路标志。

红网时刻1月20日讯(通讯员 魏小青)为进一步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全力做好2019年春运邵东道路交通安全保畅工作,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1月17日上午,邵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该队八楼会议室召开了2019年春运新闻媒体通气会。大队所有班子成员和科技中队、综合中队等单位的负责人与会,同时邀请了县全媒体中心、县电视台、县新闻通讯员协会、县新媒体协会等单位负责人和部分媒体记者参加。

会上,邵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通报了当前邵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情况、城区道路智能化交通系统建设进程,介绍了2019年春运期间道路交通安全保畅工作方案以及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机制、城区五完小附近启用人行横道触发式信号灯、怡卉园周边道路标志信号科学化设置等创新做法。

大队希望各媒体记者朋友能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交警日常工作中的亮点经验和感人事迹,加大跟踪报道力度,大力传播文明交通理念,提高违法行为的曝光度,扩大社会监督范围,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交通素质,倡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交通违法,共享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与会新闻媒体记者纷纷表示,今后将持续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做遵守交通法规的模范。

随后,记者围绕广大群众关心的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现场提问,县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做了一一解答。

此次媒体通气会,进一步加强了警媒关系,也让广大群众更多了解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大家遵守交通规则,为辖区群众平安出行、文明出行奠定了基础。

邵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提醒的司机朋友:

1、出入怡卉园禁止左转弯通行!压黄线者记3分罚100元!

具体路线为:从县城方向进入怡卉园的车辆从S315线——S315线与怡卉园连接线——怡卉园;从火厂坪镇方向进入怡卉园的车辆从S315线——S315线与X014县道(光子山至砂石)连接线——X014县道——怡卉园;从怡卉园开往县城的车辆从怡卉园——X014县道——S315线与X014县道连接线——S315线(或者从怡卉园——X014县道——光子山——老衡宝路);从怡卉园开往火厂坪方向的车辆从怡卉园——S315线与怡卉园连接线——S315线。

2、经过兴和大道城区五小路段时,要注意观察,降低车速,礼让行人,切忌加速抢行!该信号灯实行电子抓拍处罚,闯红灯记6分罚200元,不礼让行人记3分罚200元。

作者:魏小青 编辑杨滋

第39届世界丽人大赛中国区新闻媒体发布会在武汉胜利召开

(网易CDTV 进哥)2018年6月 30日第39届世界丽人大赛中国区新闻媒体发布会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花园饭店隆重举办,到场的媒体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中央电视台,湖北,中国新闻周刊,人民网, 搜狐网 ,新浪网,腾讯网 ,优酷视频,爱奇艺,长江日报,长江商报, 乐视视频,中青网等60多家媒体。

来自全国30多个赛区的世界丽人主席,世界丽人总监,世界丽人统筹,赞助大赛的企业家们,往届的优秀世界丽人选手,第39届的世界丽人选手们齐聚武汉,全程参与了本次盛会。

本次大赛的主办单位是:中国电影协会,莉凡姐妹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单位是湖北省投资企业联合会,诺之诺集团,武大总裁班同学会,汉创联盟。协办单位有湖北省青年创业促进会,世界丽人商学院,湖北省古玩和艺术品商会,赞助单位有周黑鸡集团,新疆乾元盛世商贸有限公司,大山里的土货,本宽集团,赵军联盟,精英名商会,中能东道集团,星美谛医疗美容机构等。

据世界丽人大赛中国区执行主席吴晓莉导演介绍,世界丽人(World Beauty)是1979年由斯卡特·弗罗尔斯(Scott·Flores)为培养演艺新人而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创办,最初只是为了好莱坞部分作品挑选演员,逐渐演变成为年度评选演艺、旅游佳丽及公益、慈善大使的国际赛事。与“环球小姐”和“国际小姐”并称为世界上三大选美盛事。

世界丽人大赛是一项在世界佳丽中评选文艺新秀的活动。以竞赛为桥梁,选拔喜爱影视表演、热爱旅游文化、关注生态环境、集美丽、聪慧、博爱于一身的当代女性担任城市文化使者,其目的是进一步配合各地展现区域城市形象、加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世界丽人大赛以国际产业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为背景,以竞赛为桥梁,以传播城市文化、发展城市经济为目的,通过评选最美女性来发掘和展示世界各地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

将该文化赛事产业引入中国,不仅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人文底蕴和自然风光,更是通过这一个国际赛事平台,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打造举办地城市品牌;进而推进中国以和谐为主要核心价值观的城市的发展。

2018年在中国已经开始启动的赛区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湖北,湖南,安徽,天津,广西,山东,河北,河南,重庆,贵州,浙江,福建,台湾,香港,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等赛区。世界丽人大赛中国区组委会为所有的参赛女性打造一个美的摇篮,是她们梦想开启的钥匙。

世界丽人大赛湖北赛区主席黄蓉向大家阐述了世界丽人大赛的比赛目的:通过优胜选手的示范效应,鼓励全球女性内外兼修,兼具爱心与责任感,从而达到个人美丽之青春梦,中国伟大复兴之强国梦的实现。世界丽人组委会将带领丽人们完成走向世界舞台的国际梦,完成丽人们促进世界和平的文艺梦。

一个好的赛事可以打造一个地域的文化,一个好的赛事会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一个好的赛事会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选手,世界丽人正是这样一个好的文化赛事,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家和优秀的选手参与到第39届世界丽人大赛!

后斯诺登时代的新闻业 理解新闻媒体的关键时刻

Journalism After Snowden: Understanding a Pivotal Moment for News Media

Photo by Eileen Barroso

艾米丽·贝尔出生于英国,现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并担任学院陶氏数字新闻中心(Tow Center for Digital Journalism)主任。当她说起自己年轻时在英国《观察家报》(The Observer)当记者的经历,她的学生简直不敢相信。当时没有网络,没有线上数据库,甚至没有电子邮件。所有的采访都需要通过面对面或通话的方式完成。

When Emily Bell, a British-born professor at the Columbia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the founding director of its Tow Center for Digital Journalism, tells her students how she did her job as a young reporter at The Observer, they don’t believe her. No internet, no online data bases, no email. Interviews conducted face-to-face or by phone.

“那时每天早晨都需要在伦敦收看BBC的《今日新闻》(Today),然后根据节目内容确定这天的主要新闻。现在我早上起床之后,刷一下推特,就有上千种不同的声音指向(它们认为)今天需要关注的新闻。”

“Every morning you would watch the BBC’s Today program in London, and it would set the news agenda for the day,” Bell said. “Now I get up and I scroll through Twitter, and the agenda is set by 1,000 different voices.”

贝尔现在于学界极具分量,特别是在关于数字媒体及其对新闻业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等问题上。贝尔担任了《后斯诺登时代的新闻业:在监管中新闻自由的未来》(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Journalism After Snowden: The Future of the Free Press in the Surveillance Stat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一书的编辑,书中对新闻业未来的看法并不乐观。

Bell is now among the leading voices, particularly when it comes to digital practices and how they are changing journalism for better and, sometimes, for worse. She is the editor of a new book, Journalism After Snowden: The Future of the Free Press in the Surveillance Stat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that takes a hard look at the future of the industry.

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李·卡罗尔·布林格(Lee C. Bollinger)本人是著名的拥护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学者,他十分强调哥大对新闻自由的坚持。就在去年,布林格宣布成立了“奈特第一修正案研究所”(the Knight First Amendment Institute),该研究所由哥伦比亚大学与奈特基金会(the Knight Foundation)合作建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史蒂夫·寇尔(Steve Coll)曾通过对美国国家安全和金融监管的报道两次荣获普利策奖,他同时也是《纽约客》杂志的专职撰稿人。

To start with, University President Lee C. Bollinger is a noted First Amendment scholar who has emphasized Columbia’s commitment to press freedom. Last year, Bollinger announced the creation of the Knight First Amendment Institute, a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the Knight Foundation, whose aim is to help defend and promote free press and free expression in the digital age through research, education and, if need be, litigation. The dean of the journalism school is Steve Coll, a two-time Pulitzer Prize winner for his reporting on national security and financial regulations; he is also a staff writer for The New Yorker.

在位于普利策楼(Pulitzer Hall)内的哥大新闻学院里,陶氏中心携手布朗媒体创新学院(The Brown Institute for Media Innovation),为新闻和工程专业的学生讲解如何在数字时代进行重要的新闻报道。

At Pulitzer Hall, where the Journalism School is housed, the Tow Center shares space with the Brown Institute for Media Innovation, which brings together journalism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to focus on how to tell important stories in a digital environment.

是什么促使你撰写关于斯诺登事件一书的?

What inspired you to write about Snowden?

自从爱德华·斯诺登(前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雇员,泄露了关于美国监视项目的机密材料)公布国家安全机密以来,社会上产生了一系列的讨论,这本书也应运而生。书中的多篇论文写自曾为文件公开发布做出努力的人,也有很多篇来自著名学者,他们分析了信息泄露这一事件的新闻及法律意义。这本书还思考了我们当下所身处的严峻的媒体环境。

The book is an outgrowth of a series of public discussions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classified national security material from Edward Snowden [the former Nation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employee who leaked classifi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U.S. surveillance programs]. It includes essays from many of the people involved in the effort to get that information out, as well as other leading thinkers on the journalistic and legal implications of that release. The book also looks at the very challenging journalistic environment we are in.

记者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

What challenges do journalists face?

反思斯诺登事件的发展过程,你会发现他起初找到自己的上司时提及:“我觉得现在让我们做的事是违法的“的时候, 什么都没有发生。但当他带着高度机密的材料逃走,官方便宣称他是个叛徒,严重威胁国家安全。而事实却是他和维基解密(WikiLeaks)一样把信息发在网上,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而已。我们一定得仔细思考如何处理那些揭露了具有公众价值信息的人。在过去,如果是涉及维护人民大众利益的大事,记者被认为是可以不受限于法律的。

When you go right back to the sequence of events with Snowden, he went to his superiors and said: “I think that what we’re being asked to do lies outside the purview ofthe law.” Nothing happens. He absconds with highly sensitive material, and the political narrative becomes that he is a traitor and has endangered national security, when the reality is that he acted in a way that is materially different from, say, WikiLeaks, which just published everything on the internet. We have to think hard about how we deal with people who are disclosing things of public value. In the past journalists have been able to break the law if we have a strong enough public interest.

你是认为新闻界目前面临存在危机的人之一。你这样说想表达什么?

You are among those who say that journalism is now in an existential crisis. What do you mean by that?

现今在互联网和脸书、谷歌和推特(这样的社交媒体上)汇集了大量的内容信息,而它们的兴起破坏了传统新闻的商业模式。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它们也削弱了相关与影响的模式。当今有其他许多信息获取渠道,新闻媒体只是其中一种。当我还是一名伦敦的媒体记者时,《纽约时报》的发行量有一百万份,主要集中在纽约地区;如今《纽约时报》在全球拥有一百六十万订阅者,向全世界人推送新闻。《纽约时报》虽然拥有惊人广泛的阅读群体,但其影响力却变得碎片化和分散化,因为大众同样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信息。

The internet and the rise of the Facebooks and Googles and Twitters, which aggregate so much content, have undermined the business model of journalism. But they have also undermined the relevance and the influence model, which I think is almost more important. There are many alternative ways to get information today, and journalism is just one way. When I was a media reporter in London, The New York Times’ circulation was a million U.S. subscribers, focused in the New York area; today it has 1.6 million subscribers worldwide and it’s in everybody’s feed. So it has an amazing reach, but also a fragmented and diffuse impact because the public can turn to any number of other outlets.

为什么一些受人尊敬的传统新闻媒体不再被认为是值得信赖的?

Why are some traditional and respected news outlets not considered trustworthy any longer?

如今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我们过去总是用阅读量、收益及影响来衡量新闻媒体,或许换成“影响力”这个词更好。你是否拥有大量的受众群体?这些受众能不能变现?当下,阅读量、影响力及收益全依靠第三方渠道,比如谷歌或脸书。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现在许多机构都面临信任危机,因为支持这些机构的体制正在以我们不可预测的速度和不可见的方式改变着。

Everybody is now a publisher. We always used to evaluate journalism on reach, revenue and impact; perhaps a better word might be “influence.” Do you have a large audience? Does it convert into money? Today, reach, influence and revenue are all dependent on third-party systems, like Google or Facebook. As we look at all institutions there is a crisis of trust in many of them because the systems that underpinned them are changing faster than we can understand and often in ways that we can’t see.

本届美国总统大选是否是新闻媒体影响力衰退的一个例子?

Is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an example of journalism’s waning influence?

总统选举时造成新闻媒体恐慌的其中一个因素是媒体人被告知“你错过了新闻”。

实际上关于两位候选人和不同选区的新闻报道都有非常之多,但这些新闻报道又总是难以凝聚(美国国民),因为新闻界中再没有像沃尔特·克朗凯特(1962年起担任CBS晚间新闻主播直至1981年退休)一样能在公众新闻议题的设定上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现在(对一件事情)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叙述方式。斯诺登事件就是一个棱镜,它反映出一个体制在多种层面上的改变和这之中利益关系的变化。总统大选则是另外一个例证,证明了大选经费的花销和候选人宣传渠道已从传统新闻媒体转移到了其他渠道,而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具有影响力的媒体也改变了。

One thing creating anxiety for news organizations regarding the election is the way they are being told “You missed the story.” In fact, there was so much reporting on both candidates, on what was going on in different constituencies. But there wasn’t a cohesive influence of the narrative, because there’s no one in journalism like, say, Walter Cronkite [who anchored the CBS Evening News from 1962 until his retirement in 1981], who essentially sets the agenda. Now you can pick from an infinite number of narratives. Snowden was a prism that showed the many ways in which a system has changed and how the stakes are different. The election is another illustration of how money and distribution have been shifting from the press to somewhere else, and now we can see that influence has also shifted.

目前影响力的碎片化程度有多深?

To what extent is influence fragmented now?

我们不是在谈论一、两家新闻媒体如福克斯新闻(Fox News)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CNN),尽管他们都是十分有影响力的媒体。现在我们谈论的是其他的一群在改变新闻叙事的力量,如Buzzfeed, Vice, Breitbart, Vox,以及你的朋友、家人和同事,他们都有自己的观点并把这些观点分享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其中有一些平台可能是你之前都未曾看到过的。当人们分享这些内容时,他们会认为这就是现在全世界都在谈论的话题,但实际上并不是。

We’re not talking about one or two outlets, Fox News versus CNN, though they’re both very influential. Now we’re talking about a host of other endeavors that are moving the journalistic narrative, such as Buzzfeed, Vice, Breitbart, Vox. And you’re talking about your friends and your family and the people that you work with, who all have opinions and share things on their feeds which you might not have seen before. As people share these items they get the impression that that’s what the whole world is talking about, but it is not.

那么这种情况将我们置于何种境地?

So where does that leave us?

在陶氏数字新闻中心,我们最大的研究课题围绕着我们目前拥有的这些新兴力量体系,比如谷歌和脸书这样的信息聚合服务器。他们几乎吸纳了曾经流入新闻媒体的所有资金流。

Our big research questions here at the Tow Center revolve around the idea that we have these new power systems, aggregational machines like Google and Facebook. They are attracting nearly all of the revenue that would at one time have gone to journalism.

信息平台应该与内容提供者分享收入来源吗?

Should the platforms be sharing their revenue with the content providers?

一个很好的原因能说明信息平台为什么应该分享收入:它们需要可靠并持续的信息来维持运作。它们需要人们不断回访和使用。记住一点,影响力转移了,但这种转移完全是由用户驱使的。信息平台表示它们不想为拥有的影响力负责,它们根本就是想假装自己没有影响力,但事实上它们有影响力,什么都不做实际上是在以不良与破坏的方式施加影响力。

There’s a good reason that they should, because they need reliably consistent information for their products to work. They need people who come back and connect through their products. Remember, influence has shifted, but that change is entirely driven by users. The platforms have said they don’t really want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having influence, in fact they want to pretend that they have no influence. But the fact is that they have it, and to do nothing is actually to exercise influence in an unhealthy and damaging way.

脸书宣称它没有信息内容“把关人”。你认同吗?

Facebook says it has no editorial gatekeeper. Do you agree?

我认为把关人是存在的。那个人就是马克·扎克伯格。他与其他企业所有人或者过去的新闻出版集团所有者一样。他把自己看作工程师,但他对外界也有自己的观点,他谈论这些观点,而他的企业正在引导着公众的言论。就在上周有一名来自脸书(Facebook)公司的执行官到我的课堂上来进行演讲。这是第一步,有一些像他这样(身份地位)的人对新闻业进行更多更积极的思考。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征兆。脸书和谷歌越快透明化、越快从文化角度上了解和适应作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媒体需要具备的要素,以及知道怎么保持并一直发展下去,情况就会越好。

Oh, I think there is. It’s Mark Zuckerberg. He is the same as any proprietor and any news owner in the past. He sees himself as an engineer, but he has views about the outside world, he talks about them, and his business is in shaping a kind of public discourse. Just last week a Facebook executive came to speak to my class. That’s a first, to have someone like him engaged in thinking much more actively about journalism. I think it’s a good sign. The sooner Facebook and Google are fully transparent and culturally attuned to what supports and constitutes good journalism and what you need to protect it and make it sustainable, the better things will be. Not necessarily for everyone, though. And we will see a point where the gatekeepers are picking winners and losers.

什么让你对未来抱有希望?

What gives you hope for the future?

这个周末我又看了一遍《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这部影片,它让再一次我想起水门事件在美国新闻史上是怎样的至高点。当你再一次观看这部电影或读一读实录,你会发现70年代华盛顿邮报所经历的事情与现在的CNN以及“落寞”的纽约时报如出一辙。他们都重复地被政府称为骗子。他们都有一位线人仍未公开发表他们认为他该说的话。所以你要怀有信念;记者们是对的。人们可以虚构或者报道不一样的事实,但是两套事实相争和一套事实与一套胡言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是无可避免的。

I rewatched the film All the President’s Men over the weekend. It reminded me how Watergate was a high point for American journalism. When you go back and watch the film or read the book, you realize that exactly the same thing that happened to the Washington Post in the 1970s is happening to CNN and the “failing” New York Times right now. They were repeatedly called liars by the government. They had a source who had not said what they had thought he’d said. So you have to keep the faith; the reporters were right. People can fabricate or report alternative facts, but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two sets of facts that compete and a set of facts and a set of nonsense. You can’t escape from that.

艾米丽·贝尔

Emily Bell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陶氏中心主任

Professor of Journalism and Director of the Tow Center, Columbia University

2006-2010 英国卫报新闻媒体集团;数字内容主任

Britain’s Guardian News & Media; director of digital content 2006-2010

2001-2006 卫报Guardian.co.uk网络版;主编

The Guardian online edition at Guardian.co.uk; editor-in-chief 2001-2006

2000-2001 媒体Guardian.co.uk;创始人、编辑

Media Guardian.co.uk; founder and editor 2000-2001

1990-2000 观察家报(后被购入卫报);记者、财经编辑

The Observer (later bought by Guardian); media reporter and later business editor 1990-2000

The translation is for your reference only

译文仅供参考,内容以英文为准

内容有删减

编译:俊良、思明

校对:翩跹

责编:慎之

原文链接:http://news.columbia.edu/Journalism-After-Snowden-Understanding-a-Pivotal-Moment-for-News-Media

全市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暨新闻媒体座谈会召开

东营网讯4月17日,全市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暨新闻媒体座谈会召开,通报了2018年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思路计划,部分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作交流发言并提出意见建议。

会议指出,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把握当前形势要求,深刻认识做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准工作着力点,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水平。要直面问题、敢于发声,当好正风肃纪的监督者;旗帜鲜明、把好导向,当好政治生态的建设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当好经济发展的助推者。各级党组织、各个部门单位、各新闻媒体单位要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提高政治站位、改进方式方法、强化协作配合,主动谋划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记者 郑代玉)

聚焦 力平部长走访4家中央驻赣新闻媒体 他这样寄语大家讲好江西故事

马上快到除夕了!

大家是不是都归心似箭呢?

而力平部长还在马不停蹄地工作

接连走访了4家中央驻赣媒体

农历鸡年春节来临之际,1月25日上午,江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力平先后走访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江西记者站、经济日报驻江西记者站、中国新闻社江西分社及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罗勇兵陪同走访。

赵力平表示,此次走访主要是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中央驻赣媒体致以新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传播江西好声音、讲好江西故事做出的贡献。

10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江西记者站

赵力平详细了解了记者站的建设及春节值班情况,并与站内的一线采编人员一一握手,致以新春的问候。

10时25分

经济日报驻江西记者站

赵力平向经济日报驻江西记者站的员工拜早年,对经济日报为宣传江西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10时55分

中国新闻社江西分社

赵力平参观了分社新闻产品展示,并祝大家工作顺利、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11时20分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赵力平向记者站员工送上了新春祝福,希望借助中国日报这个平台,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江西故事。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

希望中央驻赣媒体一起努力

让江西好声音如雄鸡鸣叫一样响彻中外!

来源:江西发布

郯城交警大队召开新闻媒体沟通会

12月26日上午,郯城交警大队召开新闻媒体沟通会,通报前期争当“严格执法、亲情服务”“双百”标兵活动暨道路交通安全百日集中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县新闻和网络管理办公室、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应邀参加。

据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管晓青介绍,为认真贯彻“严格执法、亲情服务”新时期沂蒙公安精神,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服务群众,郯城交警大队在积极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治理工作,维护安全畅通交通环境的同时,在大队违法处理、车管业务办理等服务窗口积极推行便民利民措施。一是做好“一窗式”一条龙服务;二是增岗增勤、加班加点、推行延时服务措施;三是自觉落实交警系统窗口服务“十点要求”,打造“三心”服务模式。

在道路交通安全百日集中整治行动中,郯城交警大队集中查处了一批带有季节特点的典型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解决一批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隐患,努力做到“五个到位、五个进一步”,即:隐患治理到位,进一步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路面管控到位,进一步规范道路通行秩序;应急处置到位,进一步提升恶劣天气应对水平;宣传警示到位,进一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协同共治到位,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合力。通过开展集中行动,有效遏制了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确保了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高元 孙长胜)

大家都在看

2017年第318期/总第1050期

本期编辑:高元

贵州新闻媒体脱贫攻坚免费广告全面上线 首批14种产品和项目入选

8月14日,“文军”征战深度贫困地区助推脱贫攻坚贵州新闻媒体免费广告全面上线暨项目签约仪式在贵阳举行

竟非常之功,须用非常之力。8月14日,“文军”征战深度贫困地区助推脱贫攻坚贵州新闻媒体免费广告全面上线暨项目签约仪式在贵阳举行。在全面上线仪式上,省委宣传部公布了“文军”征战深度贫困地区助推脱贫攻坚贵州新闻媒体免费广告首批入选项目产品名单,望谟八步红茶、正安吉他产业园、水城红心猕猴桃等14个深度贫困县的14种产品和项目入选。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慕德贵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网信办主任谢念宣布“新闻媒体开展免费广告助推脱贫攻坚”首批入选项目产品名单。

贵州日报社社长赵宇飞介绍,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每年投入3000万元媒体资源,在重要版面、时段、位置免费刊发深度贫困地区的优质产品广告。

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当代贵州杂志社社长邓国超介绍,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发挥党刊优势,每年投入2766万元资源实施脱贫攻坚免费广告扶贫项目。

贵州广播电视台台长、贵州广电传媒集团董事长肖凯林介绍,贵州广播电视台电视、广播齐发力,每年协调价值1.5亿元的优质广告资源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助力。

多彩贵州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晏世忠介绍,多彩贵州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一报二平台三朵云”新媒体传播渠道,每年投入1070万元的媒体资源推广深度贫困地区产品。

望谟县委副书记张若谷就配合做好新闻媒体制作、播出、推广望谟八步红茶广告片进行交流。

水城县委副书记张锦林介绍中央电视台“广告精准扶贫”项目水城红心猕猴桃广告宣传推动脱贫攻坚情况。

签约仪式现场

据了解,贵州深度贫困地区大多处于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地区,特色扶贫产业普遍“小、散、弱”,尚未形成市场竞争优势;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弱,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不够多,开展新闻媒体免费广告项目,旨在通过持续性的宣传,共推“黔货出山”,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产品销得更快、卖得更好;通过高质量的推广,不断拓展扶贫产业市场区域,带动当地旅游业热起来、火起来;通过持续性的推介,为贵州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架设起一座从广告扶贫到产业扶贫的桥梁,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绝非朝夕之功,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攻坚战、啃下硬骨头”。据悉,按照统一安排,贵州新闻媒体近期还将继续遴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特色文化产品、旅游产品、扶贫产业园区和扶贫产业招商项目,免费宣传能够推动更多贫困户参与,促进更多农户增收,推进更多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的产品,并将支持范围逐步扩大到20个极贫乡镇和2760个深度贫困村,努力将脱贫攻坚免费广告项目打造成为深度贫困地区产品经销的减压阀,建设成为品牌塑造的孵化器,形成撬动全社会资源的强杠杆,有效助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

附录:首批入选14种项目产品名单

1、望谟八步红茶

2、册亨野生黑灵芝

3、晴隆羊

4、剑河钩藤

5、榕江小香鸡

6、从江香猪

7、紫云桂花

8、纳雍百兴面条

9、赫章核桃工艺品(含核桃产品)

10、威宁马铃薯

11、沿河沙子空心李

12、水城红心猕猴桃

13、三都生态鸽

14、正安吉他产业园

图:本刊记者 廖迅

编辑:虞思滔

责编:李歆

张国荣逝世15周年 娱乐圈明星和各大新闻媒体均发文怀念

15年了,谢谢有你爱哥哥!

@可凡倾听

一个走散了的人,能让别人在多年后,内心还会疼,那这个人不简单。

尹正 定闹钟 准时发博

章子怡每年一转

袁咏仪今年终于不用往年的那一张照片了

辛晓琪

叶大鹰

刘嘉玲 为哥哥读诗

各大新闻媒体焦点

还有最后的这个,看了之后泪奔了!

发生了什么 近30多家网络新闻媒体密集为南宁发声

2月26日,“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网络主题活动之“脱贫攻坚看广西”在南宁正式启动。当天下午,来自中央新闻网站、重点商业网站和广西本地主流媒体的代表们前往 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华康村、那楼镇屯了村、那楼镇那盆村进行实地采访。观察走访南宁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启动仪式现场。

授旗仪式。

30多家网络媒体为南宁发声

此次采访之旅共有来自中央新闻网站、重点商业网站和广西本地主流媒体的资深编辑记者——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光明网环球网法制网等中央新闻主流媒体。

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网易网凤凰网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重点商业网站媒体。

广西日报新媒体部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北部湾在线广西新闻网、南宁日报南宁晚报南宁电视台南宁电台南宁新闻网等自治区、南宁市级主流新闻媒体。

全国网媒齐聚南宁,深入一线采访

图/文/微视频/H5/全景VR/综述等多样化报道形式

中央媒体密集为南宁发声

↑↑↑新华网通过对南宁市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数据和所做出的努力行动进行一一解读,让读者更清晰的了解到数据的意义及背后的故事。

↑↑↑人民网则采用高清图集结合文字的报道形式,及时的发布了“脱贫攻坚看广西”活动在南宁启动的情况。

↑↑↑中新网通过关注南宁市的特色产业(养殖方面),重点报道邕宁区那楼镇那盆村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该模式引领了当地农民开启蓝孔雀养殖事业,从而发展特色产业助贫困人口“淘金”脱贫。

↑↑↑中国网深度报道了南宁市邕宁区首创村级“五人议事小组”,通过与多名采访对象交流,走访多个村庄,拍摄现场图片,将笔下所写的村级“五人议事小组”比喻成扶贫路上的”特种部队”。

↑↑↑光明网运用全景VR技术,推出的。该报道作品拍摄下那皮坡的美丽村貌。

中国日报网还书写了“记者手记”,通过记者在南宁的实地采访经历,用文字把脱贫攻坚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手记中写道:“此次“脱贫攻坚看广西”活动,走完全程,我感触良颇多。首先,从国家层面来抓扶贫脱贫问题,可以统筹一盘棋,发挥宏观层面的优势,即政策的支持与协调。其次,在地方,通过具体的精准扶贫脱贫计划,例如,与地方相关产业对接合作广西南宁市邕宁区的两个镇分别开展了牛大力药材种植扶贫项目和果蔬产业项目),从而进一步探索适合当地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项目,这样接地气,提高了扶贫脱贫的效率。而对于贫困户来说,可以尽快适应项目的发展需要,跟上当地脱贫的步伐,一起脱贫,共同致富。

中国日报网记者黄硕接受南宁市级媒体采访。

重要商业媒体纷纷转发报道

↑↑↑新浪网转载了“脱贫攻坚看广西”活动的启动仪式。

↑↑↑网易转载了南宁的特色产业扶贫项目。

↑↑↑搜狐网转载了活动启动仪式和精准脱贫示范典型等内容文章。

区、市级主流新闻媒体全程跟踪报道

自治区、南宁市的主流新闻媒体也全程跟踪报道了此次活动,他们与中央媒体们一起深入一线,采访报道南宁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媒体团的记者们在美丽的邕宁区蒲庙镇华康村那皮坡合影留念。

广西新闻网广西扶贫信息网都为此次活动开设了《“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网络主题之脱贫攻坚看广西》网络专题↓↓↓

广西日报新媒体部广西日报法人微博@广西日报发布了24条微博,阅读量49.8万。以下是部分微博截图↓↓↓

南宁日报社利用报纸、网站、新媒体进行全方位报道。

媒体记者们纷纷点赞南宁

华康村那皮坡公共服务中心,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令人侧目。

“经过这两年的脱贫攻坚,邕宁区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村屯绿化美化等各方面都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环境已得到极大改善。”已从事广西扶贫报道近4年的人民网广西频道采访部副主任阮旭日表示。

记者们在认真采访。

来自北京未来网的记者谢青多次参加扶贫报道,她认为,相比我国其他地区采用“互联网+”自产自销的方式,邕宁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公司签约,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种养规模,更能带动整村经济发展。

来自北京未来网的记者谢青接受南宁市级媒体采访。

“这说明,当地政府的脱贫政策是扎实有效的”。曾去过贵州、甘肃、四川等省份贫困地区采访的钟蕾蕾,对于南宁市利用“合作社+基地+农户”,带动农民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的脱贫模式大加赞赏。

记者们每到一处都认真聆听采访对象的声音。

(本文图片除注明外均由黄海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