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食药局开展新闻媒体应急培训演练

随着新闻媒体的传播面越来越广、新媒体、自媒体监督力量越来越强大,一篇负面报道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某个行业形象和发展。在新形势下基层食药部门如何提高政治敏感度,应对新闻媒体的采访,使新闻媒体、自媒体成为基层执法正面宣传的得力助手呢?

日前,石景山区食药局开展为期两天的全员新闻发布应急培训演练,旨在培养基层执法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科学处理好媒体的关系,掌握新闻发布规律、应对自媒体技巧、严守新闻发布纪律,有效防止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偶然事件”演变成“媒体事件”。

应急培训演练包括理论知识培训和分组实战两个环节:邀请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传媒专家、人民网和央视新闻中心的资深记者主讲。理论知识培训包括《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对舆情研判与引导》、《媒体应对突发事件基础知识》等内容,结合具体案例,突发事件解读,生动阐述了当前新闻舆情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对舆论事件的传播规律、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对突发事件中媒体应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技巧、策略与方法,提高食药监管人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实战演练部分则包括《刀片事件》、《假冒同仁堂药品事件》和《三聚氰胺事件》三个实训案例。现场分成六组,分饰媒体提问、新闻发布并在其间进行角色互换。

新闻发布现场,石景山区食药局与会的120余名工作人员全部参与其中,现场氛围热烈。提问环节“突发事件”频发:“场外媒体、自媒体”的提问“刁钻、刻薄”但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石景山区食药局党组书记、局长金跃文代表场外自媒体的提问和新闻发言人精彩的回答迎得阵阵掌声……

参训人员表示“作为基层食药所的普通工作人员,我们不用考虑新闻发布的事,但是我们在执法过程当中往往不得不去面对自媒体。 以前他们举起手机一拍我就紧张,通过这次培训演练,我相信今后会好很多……”。

石景山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食药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玲说:“在工作中我们一是要严格遵守新闻宣传和新闻发布制度不去擅自、不负责任地处理和应对“媒体事件”;二是在面对记者采访和自媒体行为时,要克服“恐慌、藐视、愤怒和消极四种心态,以理智清醒的头脑,热情的态度去面对。要认真履职,怀着一颗真诚心去接受公众监督。”

作者 / 胡朝英

职来职往 | 近期新闻媒体招聘 实习大盘点

仁爱占上风时,新闻才得以变成爱情、真理和美德的传送工具。

———— (威·柯珀)

01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招聘职位

新媒体编辑

招聘要求

岗位要求

1、新闻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备较强的文字语言组织能力、方案撰写能力,熟练操作PS、Dreamweaver、Office;

3、具有优秀的审美能力,能独立完成图文美化排版编辑,能够使用图片处理软件对图片进行修整排版;

4、头脑灵活,有创意,对新媒体领域充满兴趣,喜欢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5、对留学行业有一定了解,具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6、善于沟通协调,注重团队合作,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

联系方式

有意向者请于5月20日前点击下方链接填写《2018年应聘职位信息登记表》

http://cn.mikecrm.com/WgPhC8K

02

西江日报社

招聘职位

编辑/记者

招聘要求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文、史、哲、法律、经济等文科类专业;

2、有志从事新闻事业,吃苦耐劳,服从工作安排;

3、年龄在30岁以下,有宣传策划和媒体工作经历者,可适当放宽年龄条件。

联系方式

邮 编:526060电子邮箱:zq2553296@163.com

03

河南冷冻食品传媒有限公司

招聘职位

带薪实习记者

招聘要求

岗位职责:

根据采编部工作安排,进行采访、写稿、编辑等工作;

任职要求:

1、在校大四学生,或毕业一年内,有媒体实习经验可优先考虑;

2、每周不少于3天的到岗时间;

3、学习、沟通能力强,能在短时间内接受新事物,对产业媒体、餐饮消费等感兴趣;

4、求知欲和学习能力强,有责任心。

联系方式

邮 编:450000电子邮箱:943384033@qq.com

04

鄞州日报社

招聘职位

财经新闻时政新闻记者

招聘要求

时政新闻记者(2名)

任职要求:

1、对时政有兴趣,有扎实的时政功底和素养,能够恪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2、熟悉新闻采访写作,写文章通顺,有逻辑,条理清晰;

3、关注相关领域新闻热点擅长时政类解读、调查、访谈等纵深报道;

4、对采访工作有热情,能独立完成采访任务,具备较强责任心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5、要求研究生学历。

财经新闻记者(2名)

任职要求:

1、研究生学历,财经、新闻相关专业。

2、热爱文字、热爱财经,有财经知识基础,能进行行业趋势、政策走向分析,以及平台背景、模式、产品深度挖掘分析。

3、有良好的文字功底,能独立完成采访任务及报道的撰写。

4、信息采集、对外采访、价值发现、确定选题、统筹操作能力强。

5、新闻触觉敏锐,了解重大财经新闻事件及背景,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及经济热点,对政经、宏观、互联网金融话题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6、对采访工作有热情,具备较强责任心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联系方式

请将应聘简历和身份证、学历证书、作品等复印件发送至邮箱50231057@qq.com。联系人 陈先生 电话13157466688

05

陕西头条移动终端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招聘职位

新闻采编

招聘要求

任职资格:

1、具备记者、编辑的基本素质;

2、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善于人际沟通;

3、 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善于人际沟通;

4、具备新闻采编从业资格证书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sxttyd@126.com

06

山西香丹清商贸有限公司

招聘职位

采编专员

招聘要求

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底,能独立完成相关活动的采编工作;

性格外向,学习能力强,具有PS及视频制作基础,广播电视编导、影视编导、新闻传媒主持等相关专业优先考虑;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lltt002@126.com

07

深圳市万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招聘职位

新媒体运营专员

招聘要求

1、有新媒体运营工作经验优先;

2、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思维活跃,工作主动,有责任感,能够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

3、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对信息的把握及反馈速度快,能清晰把握工作流程并高效执行,根据效果主动优化工作;

4、网感好,创意优,执行力强,有良好的策略思考能力并能独立撰写方案,一定程度掌握图片处理软件;

5、良好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执行力,独立思考能力 ,观察力和应变能力。

联系方式

邮 编:518101电子邮箱:pinpai001@foxmail.com

08

山东百川图书有限公司

招聘职位

新媒体运营(可接受应届毕业生)

招聘要求

1、大专以上学历,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2、具有较强的新闻、热点敏感性,较强的文案功底;

3、有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推广实战经验,了解知识性媒体特点,熟悉口碑营销的执行操作流程;

4、网感好,创意优,执行力强,有良好的策略思考能力并能独立撰写方案,一定程度掌握图片处理软件;

5、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工作主动,有责任感,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sdbaichuanhr@163.com

09

武汉启跃鼎风广告有限公司

招聘职位

洪山新媒体编辑(朝九晚六+双休房补)

招聘要求

★岗位职责:

1、负责微博、贴吧、论坛等媒体文案的编辑和行业资讯的收集与发送;

2、协助完成渠道管理,宣传公司形象,促进知名度的提高;

3、配合部门及其他员工的工作。

★职位要求:

1、围绕热点话题、热点人物、行业趋势动态进行选题,撰稿编辑;

2、拥有激情,具有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

3、专科以上学历,中文、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等相关专业优先。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18086409221@163.com

10

安徽弄潮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招聘职位

新媒体编辑

招聘要求

1.大专及以上学历,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优先;

2.文案组织能力强,有自媒体运营或商场推广文案经验优先;

3.有新媒体运营经验的优先;

4.工作严谨,思维敏捷,适应性强,有多种要求文案撰写能力;

5.对行业趋势以及社会、网络热点有较高敏感度;

6.强大的执行力和抗压能力,有热情,善于与人交流,具备一定亲和力;

7.懂得运用新媒体各种小工具;

8.熟悉粤语读写流畅优先;

加分项:熟悉PS基本操作,熟悉运用office软件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229214229@qq.com

就是因为有着使命

我们才无畏前行

编辑 | 红杉

图片 | 来自网络

新闻媒体App开发趋势分析

新闻媒体App开发公司锐云科技(http://www.ruiyunapp.com)表示,开发新闻媒体APP软件应注重强调新闻的原创价值。因为在通过门户网页浏览新闻时,门户网站是新闻搜集者而不一定是原创者,由于对内容的重视而逐渐让人们忽视了原创性新闻来源的价值。而一家新闻媒体的App就像这家媒体自己出版的报纸或者杂志一样,对它的读者来说,新闻内容的原创性可以得到强调。在这样大的环境下,无疑对媒体的独立品牌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其实不难发现,只要你走在街上,放眼望去都可看到埋头看着手机或者平板的人们。感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同时,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终端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让我们很好的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发现很多朋友都选择利用自己的这些时间来获取最新的资讯,这一切随着移动互联的到来,变得可以触手可及!新闻媒体App这里所包括的新闻不只是门户网站首页上的十多条新闻,而是当天登报的几百条新闻内容。读者的选择面会更广,可以先浏览新闻标题,再选择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闻终端变革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详细阅读。正因如此,人们对新闻类信息获取的需求,加上媒体希望利用App 吸引读者的想法,让新闻媒体App成为了App中一个重要的门类,可以说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普及催生了App的发展。

这里有必要简单说一下新闻媒体App关键性功能:

1、阅读模式:文字阅读模式,片新闻阅读模式、视频新闻阅读模式。

2、个人中心:实现云同步,你可以订阅自己喜欢的频道,随时了解自己行业的最新的资讯。新闻收藏、片保存等功能很全面。

3、离线阅读:你可以在有WIFI地方预先把自己订阅频道的信息离线下载,不仅省了流量,更能随时随地方便浏览。

4、交流互动:用户可对实时新闻,热点新闻进行评论,用户可以发布话题进行互动。

新闻媒体App开发发展前景虽好,但是要想开发出一个收用户长期青睐的App,必须以用户为中心去运营,必须要注重原创价值,还有关键性功能内容,不然开发出一个再好的App也不会被关注。

锐云科技是一家专业的新闻媒体APP开发公司,提供各行业APP开发解决方案,致力于各个行业的APP开发,拥有优秀的UI设计团队,前端开发团队,后台开发团队,测试团队,售后服务团队,用心为每位客户定制开发出满意的APP。

大数据新闻 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媒体变革之路

大数据时代在新闻媒体的变革,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和人才的缺失,变革首先是从观念层面开始的,这就给新闻理念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路和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为主

据全球知名咨询管理公司麦肯锡2011年的全球报告指出,新闻传播业所拥有的数据量非常巨大。麦肯锡公司对美国17个行业拥有的数据量做了估算,结果显示,新闻传播业所占数据量,仅次于制造业和美国政府,居第三位。可见新闻媒体在大数据时代,是拥有数据优势的,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发展。

传统媒体方面,应当树立起数据为主的理念。如今的传统媒体,越来越多受到互联网媒体的挑战,在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在体量上的无限增大和传播速度上的高速传输,即使是在时效性上占得先机的互联网媒体,也无法获得全部的新闻数据,更不可能将全部数据投入开发和应用,再加上传输速度快速提高,传统媒体获得新闻数据的渠道更加广泛、成本更加低廉,因此大数据时代给了传统媒体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

在理念上,传统媒体以往并不注重数据的收集与利用,新闻的生产过程严格按照既有的体系完成,依据从业人员多年的经验,进行新闻传播过程。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以数据为主,而不是以新闻从业人员的主观判断为主。新闻的选取、制作、传播、反馈等过程都是按照数据分析的结果而非人为主观判断,决策的过程将更加科学。

新兴媒体将延续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兴的互联网媒体,本身就具有电子行业和网络应用的优势。在大数据时代,新型媒体将更加牢固树立数据为主的理念,挖掘数据资源,分析用户喜好,定制个性信息,满足受众需求。腾讯的“广点通”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腾讯公司利用旗下的QQ空问、QQ音乐等多款社交应用媒体,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使用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创建了大型数据分析软件“广点通”,对腾讯的用户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广告的精准投放,力求实现最大的传播效果。

服务为王

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资源的极大丰富,媒体可以选择和加工的新闻信息变得异常增多,这时候选择哪些新闻信息进行传播、对哪些新闻信息进行挖掘和加工,就需要经过大数据技术来分析判断。在互联网时代,新闻媒介提倡“内容为王”,认为只要传播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就能赢得受众,以内容取胜。这种情况将会改变,在大数据时代,“内容为王”被“服务为王”取代。媒体即使拥有高质量的内容资源,如果不能满足受众对于服务的要求,那么这些新闻内容也将被浩如烟海的数据资源淹没。换句话说,以往新闻媒体只要满足受众对于内容的要求即可,媒体的关注点只停留在内容的制造E;在大数据时代,新闻媒体不仅要满足受众对新闻内容的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各种服务要求:传播的时间、渠道,新闻的数量、类别,反馈的方式等,“服务为王”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媒体产生各种变革。

这种“服务为主”的理念,首先在网络媒体上变为现实。很多网络媒体纷纷开发出自己的app软件,可以安装在用户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用户登录app软件,就可以定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设置新闻信息推送的时间、方式和数量。用户的使用反馈,可以通过主动撰写评论、打分,或者后台自动上传使用记录等方式反馈给新闻媒体。这些网络媒体根据用户反馈不断改进新闻软件,力求满足受众的服务需求。

除了互联网媒体,传统媒体也在不断尝试,以“服务为王”为宗旨改进自身的产品。近年来电视制造业出现了一种智能化趋势。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媒体硬件上的升级,但是理念上却是从“内容为王”向“服务为王”的转变。无论是盒子还是智能电视,受众都可以定制自身喜爱的电视节目,智能电视通过存储和分析用户使用数据,智能推送电视节目,实现从点播电视到推送电视的进化。

开放数据

大数据时代虽然数据成为了重要的资源,但是并不意味着新闻媒体要牢牢把握自身数据,阻碍数据流通。相反地,大数据时代新闻媒体更应该加大开放的力度,促进数据流通和资源共享,实现数据资源使用的最大化。

新闻媒体虽然占有大量的数据资源,但是大数据时代数据呈爆炸增长,媒体存储数据信息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数据增长的速度。如果新闻媒体阻碍数据流通,闭门造车,那么就会造成数据更新不及时,无法跟上数据浪潮,被竞争对手甩在后面。相反地,开放数据,促进数据流通和及时更新,能使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获知新闻资源,并且实现新闻的多方印证,从而增强新闻的时效性与真实性。

从新闻媒体的目的和实践来说,媒体也必须施行开放数据的举措。新闻媒体为全社会提供新闻信息,输出数据资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自身的数据库;同时新闻媒体采集新闻信息、收集数据资源,在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数据库的吸收和补充。媒体数据库里的信息一进一出的过程,就是开放数据的过程。媒体的数据库始终与全社会的数据库是连通的,无法在实践中实现完全的封闭,因此必须开放数据。

用好旧数据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意识到了数据资源的重要性,纷纷建立自己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与积累,然而新闻媒体也许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对新数据的收集与存储上,而忽略了媒体原本的一大优势:拥有数量庞大的旧数据。

大数据的价值不是在数据本身,而是在于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这是数据带来的价值和意义。在媒体的传统观念中,新闻一旦发布出去之后,新闻信息就成为了旧的、失去价值的了。但是大数据时代则不然,即使是旧的数据,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如果旧数据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将会给新闻媒体带来更大的收益。

用好旧数据的典型案例就是对用户搜索的再利用。如今很多的社交媒体和网络媒体都会注意收集用户的使用数据,其中就包括用户的搜索记录,通过这些搜索记录,来分析用户需求的变化,从而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服务。

结合新闻传播领域,媒体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如果能充分利用好日数据,能为新闻媒体带来大量资源。新闻来源方面,可以通过分析旧数据找出新的新闻线索;新闻报道方面,旧数据可以为新闻写作提供背景资料,大数据技术还能预测未来;广告方面,旧数据可以提供过去的传播效果情况分析等。

第一届新闻媒体滑雪邀请赛在京举办

第一届新闻媒体滑雪邀请赛在京举办

“包商银行杯“第一届新闻媒体滑雪邀请赛于2018年1月16日-17日在军都山滑雪场成功举办,18家媒体单位 ,近百位新闻工作者参赛,经过一天的比赛,高山滑雪男、女组双板冠军分别由中央电视台和北京晨报选手获得,高山滑雪男、女组单板冠军分别由北京晨报和央广网获得,中央电视台获得团体奖。

作为北京市首次为新闻媒体举办的滑雪赛事,本次活动意义深远,首先是希望通过比赛的形式让更多的媒体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加深对冰雪运动的了解,二是为2022年冬奥会的报道工作储备人才,三是为了更好的推广冰雪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三亿人上冰雪不仅是对于大众的号召,更是促使媒体行业人员加强对冰雪专业知识了解的契机。对于一个体育媒体人来说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就显得尤为关键。此次赛事主要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媒体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鼓励更多的媒体行业人员可以近距离的感受冰雪、感受冬奥。媒体人不仅要当好冰雪宣传员,更要加深对冰雪运动实质的了解,才能在从事冰雪运动报道时更加有的放矢,更好的承担起宣传推广中国冰雪行业发展的重任。

此次活动也为媒体人相互交流、提高滑雪水平提供了广阔平台。作为冬奥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大众媒体在冬奥会的信息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媒体人参与到冰雪运动,对于增进新闻行业交流互鉴提供了重要的枢纽,冬奥会的报道需要大量冬季项目的专业知识,这对媒体人有一定的专业要求。本次活动为做好冰雪运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雪报道队伍储备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接受采访

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接受采访时表示,鉴于中国冰雪目前所处的阶段和现状,面向大众进行的普及尤为重要。全民健身冰雪热的兴起,让大众将视线更多的投入到冰雪运动中来,这离不开媒体对于冰雪运动的宣传,媒体的报道大大增加了体育无形资产的价值,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有利于弘扬冰雪文化。媒体给冰雪产业带来了更广大的消费市场,更专业的发展方向,更全面的发展渠道,从而推动冰雪运动的发展。随着全国群众冬季运动的推广普及,媒体人将用实际行动宣传三亿人参与冰雪。媒体人参与到冰雪运动,身体力行地为中国的冰雪产业摇旗助阵,将成为雪场中一抹亮丽的风景线。

北京青年报40号选手汪浩舟接受采访

中国体育报王静在比赛中

女子双板选手在比赛中

冰雪头条张欣潼在比赛中

央广网姚佳美在比赛中

女子单板选手纪晨在比赛中

女子单板71号选手在比赛中

女子单板选手在比赛中

男子单板61号选手在比赛中

千龙网62号选手操凯在比赛中

千龙网62号选手操凯在比赛

男子单板选手在比赛中

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为男子单板4-8名获奖选手颁发证书

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为女子双板冠亚季军颁奖

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右一)为女子双板冠亚季军颁奖

获得团体前三名的代表队合影

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右一)为男子双板4-8名获奖选手颁奖

专题转载 |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新闻媒体报道汇编(上)

人民日报

2017 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总金额达 121 亿元

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今天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 2018 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下称“报告”)显示,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和成效。科技成果转化量价齐升,2017 年全国 2766 家公立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总金额达 121 亿元,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

报告显示,2017 年这些公立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合同项数均增长迅速。合同金额达 121 亿元,同比增长 66%;合同项数为9907 项,同比增长 34%。与此同时,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也不断提升。科技成果交易合同均价显著提高,转化合同平均金额为122 万元,同比增长约 24%。同时,转化合同收入超过 1 亿元的机构达到 31 家,同比增长 55%。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长解敏介绍,2015 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实施,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实施成果转化法的若干规定和行动方案,各部门、各地方也分别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措施,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编制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将有利于全社会了解科技成果转化进展情况,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随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政策法规的逐步落实,各研究机构、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日益活跃,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报告统计,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大幅增长,2017 年达 47 亿元,同比增长 24%,政策红利显著释放。

此外,高校院所输出技术和服务的能力不断强化,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简称“四技”)水平不断提升。 2017 年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服务平台 6457 家,同比增长 37%,创设和参股新公司 1676 家,同比增长近 33%。

报告也指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既有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也有承接企业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还不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队伍缺乏,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尚未有效建立等。

原文链接:2019/20190426A/F0116540

新华社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还有哪些难点和堵点?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并驾齐驱”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

近日,由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编著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 2018 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在京正式发布。报告以全国2766 家公立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为样本,综合分析了这些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成效、典型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我国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长、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从修订法律、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到部署具体任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三部曲”形成,我国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17 年全国技术市场共成交技术合同 36 万余项,合同金额超过 1.3 万亿元。

报告显示,2766 家研究开发机构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长,转化质量不断提升,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解敏表示,一些单位及时出台政策配套文件,转化环境逐步完善。一些单位瞄准市场需求,推动高价值成果产业化,注重科技创新源头设计,形成了不少高价值科技成果,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持续转化。

例如,清华大学积极制定配套规章文件,成果转化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山东理工大学“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以 5.2 亿元转化,创单项成果转化金额最高纪录;这些都为广大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成果转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同时,通过加大科研人员奖励力度,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提升了成果转化动力。” 解敏说。

“重学术、轻转化”“接不住、用不了”:科技成果转化堵在哪?

此次发布的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仍存在部分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缺乏、有利于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尚未有效建立、满足转化需求高质量科技成果不足等问题。

例如,享受税收优惠备案程序复杂,一线税务部门执行差异等导致政策难以落实,通过持股平台转化成果难以享受递延纳税政策。

报告显示:仅 9.5%的单位设立了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其中只有 19 家认为其专门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缺乏专业化成果转化管理和服务人才,特别是既懂得成果转化,又具备法律、财务、市场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部分高校和院所的主管部门未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纳入科研单位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多侧重论文发表、纵向科研项目等,导致科研单位“重学术、轻转化”。

一些科研人员职称评审、项目申请等较少考虑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或权重很小,主要侧重于完成项目、发表论文等指标,使部分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

此外,科技成果多为实验室阶段成果,一般做到样机或初级产品阶段,大多不能“即时转化”,企业对科技成果“接不住、用不了”。

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认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就好比一个生态系统,需要各方面的要素共同发力,破除科技界存在的“唯论文”导向,真正走通从供给侧到需求侧的成果转化之路。

一线启示: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中南大学现有 5 个合同金额超 1 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转化收益的 70%奖励给科研人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奖励科研人员金额近 2 亿元,同比增长 2.2 倍……

记者近期采访发现,在全国多地的高校科研院所,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进一步让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迸发,成为摆在不少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考题。

西南交通大学积极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让科研人员享有职务发明的部分专利权。而在此之前,所有职务发明专利归单位所有。

西南交大科技园副总经理康凯宁说:“改革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学校的专利申请量大幅上升。”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 206 所,通过组建航天原点创客成果转化七剑客团队,将科研人员研发的设备精灵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成立了航天极创物联网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开启了航天央企首单科技成果量化“知本”投资的双创示范项目,实现了国有企业科技成果持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的“三权分离”,打通了 “最后一公里”。

206 所科技委副总师孙磊表示,通过“成果知本券”和“内创业合伙人”机制,进行量化确权激励,把科技成果转化成受益,合法合规地分配给单位和成果创造人,回答了科技成果归谁的问题,有效缩短了成果转化周期,让成果增值和创新更有活力。

原文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3/03/c_1210072047.htm

央视国际在线

中国发布科技成果转化 2018 年度报告 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成科技成果转化增长点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晋):由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编写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28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成科技成果转化增长点。

中国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解敏在发布会上表示,该报告旨在向社会介绍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最新进展。年度报告以全国2766家公立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为样本,综合分析了这些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成效。解敏表示:“2017年,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特点一个是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加,转化科研成果合同金额达到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第二个特点就是科技成果转化质量不断提升。第三个特点就是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大幅增长。第四个特点是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

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一直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2017年,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占到了成果转化总数的35%。但与此同时,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与承接企业科研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中国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司副司长杨咸武表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一项长期任务,涉及科技创新的方方面面,中国将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杨咸武说:“要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方面就要充分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人员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第二要继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针对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当中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抓紧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和实施细则,进一步打破束缚扫清障碍,解除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营造更好的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的环境。”

原文链接:http://news.cri.cn/2019-02-28/a6108502-6283-76fc-df05-8d20f917fdb2.html

央视财经

科技创富!2017 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量价齐升 合同总金额达 121 亿元

央视财经(记者 苏童)2月28日,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

报告中指出,2017年,全国2766 家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达121亿元,同比增长66%;合同项数为9907项,同比增长34%。转化收入超过1亿元的单位数量为31家,同比增长55%。

科技成果交易合同均价显著提高。转化平均合同金额为122万元,同比增长24%。

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现金和股权奖励总金额大幅增长,股权奖励金额激增。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超47亿元,同比增长超24%,其中股权奖励为25亿元,同比增长近1倍。

奖励人次和人均奖励金额稳步提升。现金和股权奖励科研人员6.2万人次,人均奖励金额7.6万元,同比增长近24%。

与此同时,报告也指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既有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也有承接企业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还不够完善,落地困难。二是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队伍缺乏,如仅有9.5%(264 家)的单位设立了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三是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四是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不足,企业转化能力不强,对于中试、熟化投入不足。

原文链接:2019/20190426A/F0116545.html

光明日报

光明时评:科技成果转化要“接得住”还要“转得出”

28日,我国首次发布了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即《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这是我国首次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的报告。

首份年度报告以全国2766 家公立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为样本,基本覆盖了我国科研机构主体,因此报告本身具有无可争议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这份报告综合分析了这些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成效、典型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用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长解敏的话说,是尝试摸清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的“家底”。

首先,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长的总趋势没有变。2017年,2766 家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合同项数增长迅速。合同金额达121亿元,同比增长66%,合同项数为9907 项,同比增长34%。其次,转化质量也不断提升,科技成果交易合同均价显著提高,转化合同平均金额为122万元,同比增长约24%。同时,转化合同收入超过1亿元的机构达到31 家,同比增长55%。此外,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大幅增长,2017年达47亿元,同比增长24%,政策红利显著释放。

科研成果转化是个多年议论的老话题。然而,它又常议常新。这份报告就带来一些新信息。在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这条长长的链条上,存在着许多“堵点”“痛点”和“难点”。而这些“点”的分布却在发生着变化。过去我们更多关注企业“接不住”的问题。即转化的下游问题,呼吁企业要重视依靠科学技术,加大投入,大力引进人才等等。现实中,许多科研机构时常困惑,为什么自认为手上有好的成果,却难于找到合作方,抱怨是“养在深闺人不识”。而这份报告在一如既往地关注“接不住”问题的同时,也客观地分析了科研成果转化的“供给侧”问题。比如,一是科技成果多为实验室成果,一般只做到样机或初级产品阶段,企业对科技成果想用而用不了。二是科技成果中试熟化相关的平台、技术、人才和资金投入不足,成果转化关键环节相关条件保障缺乏。三是科研选题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研究人员关注论文胜于关注市场,成果缺乏市场价值等问题。

为此,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的建议。让科技人员有意愿、有动力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国有无形资产管理规定,让科技人员得实惠,在政策执行层面,要将各管理部门的政策执行纳入统一标准之中,使科技人员在执行政策时打消种种第八号,为科技人员营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环境。

原文链接:2019/20190426A/F0116546

经济日报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首次发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8日讯 (记者 佘惠敏)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今天在京召开《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新闻发布会。来自部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近百名代表参会。

年度报告以全国2766家公立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为样本,综合分析了这些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成效、典型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报告认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长。2017年,2766家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合同项数增长迅速。合同金额达121亿元,同比增长66%,合同项数为9907项,同比增长34%。

二是科技成果转化质量不断提升。科技成果交易合同均价显著提高,转化合同平均金额为122万元,同比增长约24%。同时,转化合同收入超过1亿元的机构达到31家,同比增长55%。

三是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大幅增长,2017年达47亿元,同比增长24%,政策红利显著释放。

四是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校院所输出技术和服务的能力不断强化,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简称“四技”)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服务平台6457家,同比增长37%,创设和参股新公司1676家,同比增长近33%。

报告指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既有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也有承接企业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是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还不够完善,落地困难。

二是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队伍缺乏,如仅有9.5%(264家)的单位设立了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明显不足。

三是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尚未有效建立。

四是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不足,企业转化能力不强,对于中试、熟化投入不足。

发布会上,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长解敏代表编委会介绍,这是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的首次发布。

原文链接: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902/28/t20190228_31588787.shtml

China Daily

China records increase in science commercialization

China has see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being commercialized and industrialized, a recent report shows.

The report, released by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Evaluatio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and a research council for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management, is an annual analysis on the progress of commercialization of technological fruits.

It shows that in 2017, the technological trading volume reached 12.1 b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66 percent year-on-year. The average deal price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scientists were able to raise more cash and equity incentives.

The academic institutions have become more motivated in supporting mass entrepreneurship by exporting science into the market and providing services including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echnical consultation, with 6,457 establishing joint R&D platforms with enterprises,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33 percent,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To boost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lawmakers amended the law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2015. The State Council has also issued a document in 2016 to ensur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Xie Min, director of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Evaluation, said science commercialization has been fruitful in general yet still faces challenges. Though the law and policy are in place, there is still much room to make it more specific and practical for academic institutions to implement.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organizations are also in high demand to help turn science more marketable, he said, adding that only 9.5 percent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 set up professional science commercialization organization, he said.

An evaluation system is needed to help more institution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cience commercialization instead of only focusing on academic papers and encourage them to get engaged, he added.

Yang Xianwu, deputy director of the tech commercialization department,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aid the ministry will next up push forward more policies that help meet researchers’ demands and solve the difficulties they face.

“Technology is progressing in a rapid speed. If the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cannot enter market soon enough, they may lose their value.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accelerate policy improvement to make the process more efficient,” he said.

原文链接:2019/20190426A/F0116547

科技日报

签下121亿元合同,高校院所转化路上跑得快

2017年,2766家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合同项数增长迅速。合同金额达121亿元,同比增长66%;合同项数为9907项,同比增长34%……

近日,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京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报告显示,随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政策法规的逐步落实,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日益活跃,取得明显进展和成效,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长,质量不断提升。

量质齐升,创富效应凸显

在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转化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报告指出,科技成果交易合同均价显著提高,转化合同平均金额为122万元,同比增长约24%。同时,转化合同收入超过1亿元的机构达到31家,同比增长55%。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长解敏表示,年度报告以全国2766家公立研究开发机构、高校为样本,综合分析了这些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成效、典型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报告指出,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大幅增长,2017年达47亿元,同比增长24%,政策红利显著释放。”解敏说,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是2017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大亮点。如高校院所输出技术和服务的能力不断强化,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服务平台6457家,同比增长37%。

多种模式,典型经验涌现

上海交通大学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探索出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山东理工大学“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以5.2亿元转化,创单项成果转化金额最高纪录;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设立重点产品研发计划,成功转化多个满足产业需求的高价值成果……

解敏解释说,一些单位及时出台政策配套文件,转化环境日益完善;一些单位瞄准市场需求,推动高价值成果产业化,注重科技创新源头设计,形成了大量高价值科技成果,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持续转化。与此同时,一些研发单位建立健全技术转移机构,专业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提高成果转化效率。还有些单位加大科研人员奖励力度,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创新激励机制等举措,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和挑战并不避讳。比如,部分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不够完善,落地困难。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对科技成果可以通过协议定价、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但在实际操作中,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职务科技成果转让和作价入股需要进行评估,很多单位的评估工作流于形式。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队伍缺乏,仅有9.5%(264家)的单位设立了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明显不足。报告调研发现,未设立专门技术转移机构的单位多由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成果转化工作,普遍缺乏从事成果转化管理和服务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此外,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尚未有效建立,满足转化需求的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不足,企业转化能力不强等。

为此,报告分别从完善成果转化相关配套政策,培育专业服务机构与人才,完善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体系,提升科技成果源头供给质量等方面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报告建议,相关部门修订完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政策,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国有无形资产管理规定;出台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序推进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机构和科研人员分类评价改革,将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作为对单位及人员评价、科研资金支持的参考和依据。

原文链接:2019/20190426A/F0116548.shtml

-END-

驻马店市交警支队召开新闻媒体座谈会 强化对外宣传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河南省公安交警总队(2018)314号文件精神,就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通力合作,促进公安交通管理对外宣传工作的发展与进步,河南省驻马店市交警支队与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新时代新市场共同召开网络新闻媒体宣传工作座谈会。市支队相关领导及各大队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会议由驻马店市交警支队政委潘晓黎同志主持。

座谈会上,潘政委介绍了驻马店市交警支队和各个大队,在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支队领导班子的正确指挥和带领中,全市广大交通干警以十九大精神为依托,顽强拼搏、无私奉献、攻坚克难,积极依法履职,严格依法管理,全市交管业务水平和能力快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有了很大增强,交通违法行为得到了强力厄制, 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为保障驻马店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座谈会上,上蔡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大队长张国恒同志作了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交通安全观念的报告,又向与会人员交流了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

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新时代新市场主编陈旗工作表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媒体的关注和宣传,交警支队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和追求,愿我们以这次座谈会为契机,加强合作与交流,为公安交警新闻宣传工作尽责尽力。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新时代新市场将全力支持驻马店市交警支队的宣传工作,积极参与正面宣传引导,传播正能量。一定会成为,讲好交警故事、传递好交警声音、阐释好交警特色、树立好交警形象的平台和窗口,同时,还要曝光典型交通违法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让驻马店市的道路更加安全和畅通,让驻马店市人民群众的出行和生活,更加安全与幸福。(沙五德)

2016在陕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您感觉怎么样 快来这里打打分↓

2016年刚刚过去,

您对在咱陕西的新闻媒体,满意吗?

打分的话,你会打几分呢?

您对媒体的寄语,又是什么呢?

为进一步正确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扎实推进媒体社会责任担当履行,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将在全省开展“社会评媒体”大型问卷调查活动。网络调查活动开展时间为2017年2月9日至18日。欢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问卷调查活动。

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陕西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2017年2月9日

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

新华社陕西分社

光明日报陕西记者站

经济日报社陕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陕西记者站

中央电视台陕西记者站

科技日报陕西记者站

工人日报陕西记者站

中国青年报陕西记者站

农民日报陕西记者站

法制日报陕西记者站

中国新闻社陕西分社

民主与法制陕西记者站

陕西日报社

陕西广播电视台

当代陕西杂志社

三秦都市报

华商报

西部网

陕西传媒网

陕西网

西部法制报

陕西农村报

阳光报

西北信息报

各界导报

陕西科技报

健康导报

新西部杂志社

旅游商报

点击“阅读原文”,快来参与打分吧!

许甘露到河南法制报等政法新闻媒体调研 现场为本报新媒体建设出谋划策

8月10日上午,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甘露先后到法制日报驻河南记者站、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河南法制报社调研指导工作。许甘露与一线采编人员亲切交谈,勉励媒体要办得更具权威性和公信力。

第一站:法制日报驻河南记者站

第二站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第三站:河南法制报社

来到河南法制报社,许甘露书记首先走进了新媒体办公室——

在新媒体中心,许书记查看了河南法制报“一次采集,多元发布”的新媒体平台,并远程观看河南法制报记者正在现场直播的柘城法院现场抓“老赖”行动。

许书记现场为本报新媒体建设出谋划策,并鼓励报社培养全媒型人才。

随后,许书记还应河南法制报编辑的请求,当场点击发布了一期由河南法制报托管运营的河南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微信公众号的内容。

许书记来到本报新闻中心,与一线采编人员亲切交谈,他勉励河南法制报要办得更具权威性和公信力。

记者:王富晓、宁晓波/图

编辑:黄慧

来源:河南法制报

市多家新闻媒体记者走进钱桥

6月8日,铜陵市电视台、网络台、广播台,铜陵新闻网、铜陵日报等多家市级媒体记者走进枞阳县钱桥镇进行集中采访。

在实地感受生态钱桥的美丽风光后,记者们来到钱桥镇名胜古迹(距今500多年)明弘治年间布政司都事钱如畿建造的钱家桥,实地了解钱家桥的由来、改造及名胜古迹保护情况并进行采访;在钱桥镇朝阳油坊,记者们全程实地拍摄记录了吴成来师傅用传统工艺压榨菜籽油的场景:炒菜籽、晾菜籽、碾菜籽、蒸菜籽粉、踩枯入榨、打油……探讨传统工艺在现代的传承,如何充分发掘它的价值,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传承古老的民族工艺。(尹传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