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公关日历(干货收藏)

因为

2月29、30、31

要放假三天

所以

为什么这三天一睡醒就过去了

还是把公关日历提上日程吧

接下来

满满干货的3月公关日历

请收好

惊蛰

关键词:春天、春雷、万物复苏

惊蛰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是欣赏春光、外出踏青的好时间。品牌借势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特点,带给用户新鲜的感觉。

案例:

美娘: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宿日遍天和地。

妇女节、龙抬头

关键词:女神、剪头、龙

今年比较特殊,妇女节和龙抬头刚好是一天。妇女节的话,借势角度可以从呵护女性、讨好女性、满足少女心等角度出发;龙抬头,是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春耕节。品牌借势可以从它的习俗入手,比如说剪头;或者从龙的元素切入。

妇女节案例:

杜蕾斯:#妇女节# 先有妳们,再有我们。

江小白:懂女人就懂了世界的一半,懂酒就懂了世界的另一半

龙抬头案例:

多乐士:#二月二龙抬头#剃完龙须品一品

卫龙食品:今天,你理发了吗?

植树节

关键词:植树、环保、希望

植树节,是法律规定的,宣传保护树木的节日。品牌借势可以从植树、环保、绿色以及希望等角度切入,尤其是出行类、或者生鲜类品牌,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优势。

案例:

杜蕾斯:有树的地方更舒服。

三棵树Sanctuary杂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有你的京东生鲜:今天#植树节#,我部门“种树”去了,你们干嘛去了?

消费者权益日

关键词:安全、保护、消费者

消费者权益日,致力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品牌借势可以从品牌安全的角度,侧面展示自家品牌,树立品牌理念,吸引受众关注。

案例:

百度安全:责任成就安全。

e代驾:没有被315晚会点名的企业,还有公关公司,今晚请多喝点!

春分

关键词:春光、踏青、昼夜变化

春分,是春季比较大的节气。除了与惊蛰相似的特点,春分时期的天气更适合踏青出游,而且白昼逐渐变长。品牌借势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出发,展现自身品牌特色,尤其是情趣类品牌,可以很好的利用“白昼变长”这个特点。

案例:

多乐士:#春分# 日渐长。

江小白:万物生长不负春光,把酒言欢不负暖意。

卫龙食品:看,我在天上呢,来追我啊~

地球一小时

关键词:熄灯、环保、气候变化

众所周知,地球一小时是一项全球性的节能活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每家每户关上不必要的点灯一小时,以此来表明对环保事业的决心。

案例:

华帝:可以熄灯,但环保热情绝不熄火。

杰士邦:一小时,不够。

妙洁:熄灯一小时,地球一抹绿。

文案哥总结一下:

1个重要节日

2个节气

4个通用节日

总体来说

3月需要借势传播的节点

其实并不是很密集

(别说了 我的良心不会痛的

春风十里,不如借势

我想在这个美好的春天

设计师们加班加点的做海报

他们的头发应该也会

春风吹又生的

文章来源:SocialMarketing(ID:social_marketing)

—End—

公关大师支招 助你打造顶级企业高管形象|思享干货

很多创业企业会为创始人的形象塑造而发愁,如何给企业高管做出准确的定位?如何掌握宣传的尺度?如何用最简单鲜明的方式让企业高管名声大噪?这些问题,在联想创投思享汇第七期的课堂上,都得到了解答。

凯维亚太区首席数字媒体战略顾问彭祯艺

凯维亚太区首席数字媒体战略顾问彭祯艺围绕高管公关及其形象塑造为大家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分享。他结合实战案例,清晰阐释了怎样对高管形象进行准确调研、定位、输出与培训,以及如何让企业领导更好地把握媒体偏好,潇洒的“放飞自我”。

以下为凯维亚太区首席数字媒体战略顾问彭祯艺分享的精彩内容:

课程提炼

引子

公关的使命及任务

领导应对媒体采访时,很多话术是智囊团创作的,当然也有自己的愿景。在今天这样生机勃勃的环境中,怎样做公关或者说传播呢?

首先要谈及公关的使命及任务,主要有两个:

1、产品营销与用户增长

即沟通企业科技或产品的特性,建立行业领导地位,引领行业舆论,助力业务发展。

2、品牌形象建设与维护

即提升品牌声誉,增进用户及消费者好感度,为企业赢得尊重。巩固现有品牌声誉,建立声誉的护城河。

在企业或者是产品出现危机时,我们的领导人在以上两个大维度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特别是市场企业,当每天埋头做产品,在电商平台监控流量及用户数据,很多时候很难想象到企业领导人的定位能够从怎样的层面帮助你实现这些事情。

我们今天谈的是在某一个科技企业做创新。此时面对的客户不是终端的消费者,宝洁好玩的广告可以把大家吸引过来,但是可能这个方法并不适用科技企业。此时我们不妨尝试,是否可以让我们的老板在这个领域帮助我们“添柴加火”。

必要性分析:

创业企业管理层在传播中的作用

领导是做什么的呢?为公司提供愿景,很好地促使愿景得以实现。作为市场营销和公关人员可以在领导人愿景描述、对外沟通等方面对其进行协助。

创业企业管理层在传播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品牌形象代言人

在企业业务尚未成熟或未被大众所熟知时,管理层是人们对品牌形象的第一认知。管理层对自己产品业务的愿景,大是改变世界,小是给投资人进一步带来收益,他们是否有能力把故事讲清楚,涉及到是否能从品牌代言人的角度帮助我们实现业务目标。

2、危机舒缓剂

企业由于自身疏忽造成差错时,管理层是与大众及舆论对话的高效通道。如果产品和服务出现问题或负面新闻时,大家会期望企业的最高管理人员给大家充电,表现出解释的姿态充当危机舒缓剂,与大众直接沟通、对话。

3、用户对话渠道

用户看到一个新企业出现时,会思考到底你能够给我什么条件。此时可以利用我们的企业管理层与用户进行一些对话,能有效在用户中提升品牌声誉。

4、公关团队

企业管理层代表公司直接联系媒体,传递自己的技术和公司创立的理念,完成媒体沟通。

形象建设阶段定位层级:

顶级、社会级、行业级、基础级

企业领导人会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去和利益相关方对话,我们把不同类型的CEO、企业管理层的形象建设分为四个级别:

顶级阶段即具有全球影响力,能够影响世界某一个产业的格局变化,思想可以被全球熟知甚至共享。比如说图中的几位:微软的比尔·盖茨、维珍理查德、奥美的大卫·奥格威、通用的韦尔奇。

德国《商业周刊》调查发现有64%的公司认为企业声誉主要来自CEO。一般认为,CEO对企业声誉的贡献度在50%左右。

社会级来说,从现在中国崛起的企业来看,阿里可以达到这个维度。

行业级即举足轻重的行业领袖,拥有巨大的行业影响力。

基础级则是带领企业持续发展、勇往直前的企业领袖,有威望、有口碑、受爱戴。创业企业的领导人都是在基础级的范畴。

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一些手段、做法,让我们企业领导人逐渐在行业中展现举足轻重的力量。

这种“包装”并不是“忽悠”,而是为了实现愿景。与领导探讨,很多时候是沟通的过程,其中包含你的领导是否有信心,或者他是不是也是从这个角度看待这个业务。很多时候这种激发是市场营销与公关的责任,把他的话题和观点利用一些方式去做,把你的领导从行业级推向社会级。

我对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件事情是非常有热情的,包括联想创投旗下的出海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来讲,我们如何伴随他们的成长去影响世界,这里面也有很多的方法。如今社会格局变化很大,以前在中国说的外企光环现在没有了。中国为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发展空间。

我相信会有更多人帮助企业达到顶级阶段,很多时候这有赖于我们的领导人自己如何跟我们配合。

给大家几个顶级企业领袖的案例,比如说微软,当你讲到这个领导人的故事会想到他的“用软件的方式去改变世界”。包括通用公司的韦尔奇,他实际上是借助了美国当时工业化向现代化转变的契机,在管理方面出书、参加演讲(塑造品牌),当他退居二线以后,再通过讲座的形式去塑造他的个人品牌。

很多时候,个人品牌的塑造也回馈给了公司。希望在座的各位,都有机会协助企业领导人走向顶级企业领袖的位置。

如何了解创始人

想要更好的了解创始人,可以从形象调研出发。

1、形象调研

形象调研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1)履历挖掘

基于管理层过往教育工作等履历、项目成就等,挖掘具备传播性的形象特征。

(2)个人测评

采用科学的测试,应用统计学理论描述管理层性格,作为形象定位定量参考。

(3)报道分析

回溯管理层过往演讲及发言,总结提炼核心信息点,从而具象化背后特征。

(4)同业调查

调研垂直领域中其他管理层团队形象特点,作为形象策略制定参考。

具体怎么做呢?当你需要为他做一个形象包装,需要了解他更多的故事,包括履历的挖掘和个人评测。可以找到免费和付费的工具为领导做一些测试。很多时候你提的做法,并不一定最适合他,这跟他的性格有关系。

如说雷军,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人,可以在印度小米发布会上说“Are you ok?”继而又在微博自嘲。但是有的领导却不适合这种方式,所以当你要提出建议时,要用科学的方式帮助自己理解领导的性格。这是一个很好的防火墙,不会让你事倍功半。

与此同时我们要通过一些资源了解外界怎么看,这也是很重要的途径。包括对我们竞争对手的调研,从基础到终端的产品级,都有各种各样的企业在谈这个话题。那么他们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讲这个故事呢?他们的领导人在这里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他们以什么样的方式讲技术领先,或者是对这个世界、人类生活的改变。继而才可以去做定位。

2、形象建设阶段定位

有了基础信息后,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入手。实际上是落到你的领导每一次出现的公众场合,无论是新品发布活动还是投资人的路演,可以以一个比较统一的形象和外界沟通。不是说头两天是这样,过两天就变了,这是多方面的标签。

形象调研后需要对形象建设的阶段进行定位,可以从以下四个识别出发:

调性识别:整体观感定位设计,以差异性的方式体现人物调性。

形象识别:统一设计及管理外在形象基本统一。

言论识别:形成对社会以及对行业有影响的相关言论及理念。

地位识别:塑造行业领袖地位以及中国商界领袖地位。

其中包含的调性是整体把关的设计。调性包括他可能是非常激进的,有的领导会批判社会现象,告诉大家我的企业会去对抗。

有人是温文尔雅的,去做产品研发或者运营,这是可以做选择的。这个部分往往像是秘书做的工作,有的时候当大家去谈论,比如说发布会乔布斯穿的衣服,扎克伯克的衣服,都会成为媒体和受众的关注点。把信息提供给这些领导,都会有形象的建议。

言论识别更多的是内容,我们在后面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把企业自己卖的产品和技术,变成是一个对社会、对行业影响有关的言论。

最后是地位识别。当他处在不同的位置,你会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在不同的地位让他补齐更多的元素,可以有更多的层面。

最重要的受众想听什么

1、主要沟通对象

做完定位可以描述你的受众,针对 to B的用户,从营销的角度来讲,我们考虑的是媒体、意见领袖或者是终端的用户。其中领导的形象包含了更多的元素。

当我们在创业企业的这个阶段,并没有非常体制化的内容。但是无论是从内部的会议、邮件,或是外部层面政府、行业协会、媒体、公众的维度出发,都需要考虑受众。我们希望知道他们最想听到什么,有怎样的领导形象,这个角度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2、媒体偏好:投注意力所好,投媒体所好,投用户所好

从传播的角度来讲,定义好了形象,了解目标受众想听到什么内容,我们会有执行层的方法帮助到领导,根据他的言论和故事去做。这个故事如何投媒体所好和用户所好,在数字媒体不断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关键词、相关的行业媒体,以及社交媒体上的文化发布。使所有的数据收集都为你所用,最后变成帮助你的领导梳理他的观点和言论的资料。也可以对词频、活动主题及趋势发布进行跟踪统计。

词频统计:就特定领域内的新闻报道标题以及内容文本做词频统计分析,为形象定位提供重要定量数据

活动主题:关注并分类统计行业媒体主办活动主题,了解媒体及其客户的关注点

趋势发布:紧跟媒体前沿报道及趋势发布,以及社媒上新兴亚文化趋势,为建立管理层领导形象地位提供根据

形象矩阵建设

即以创业公司CEO为核心,整合各C*O形象定位,形成品牌丰满的形象矩阵。这包括两个方面:媒体形象建设及社媒形象建设。

1、媒体形象建设

针对每次媒体活动中集体亮相,提供媒体采访说明书;以及发言角度建议。例如新世相创始人杨远骋。

2、社媒形象建设

提供《创业企业管理者社媒使用指南》,或选择个人社媒账号代运营服务。如小米创始人雷军。

比如说你的创始人有一位是可以在商业内容方面帮助到你,对你的企业产生关注时,可以对领导进行矩阵建立。比如说包括财务、全球发展的业务管理者,都会面对不同的受众和媒体去讲它的企业战略和产品服务,这时需要花一些功夫。

举个例子,科技媒体企业可以在知乎上开一个帐号回答有关“我”与“我企业”的相关问题。也可以由你CEO的账号承担,也可以是高级工程师,去解决这些人的问题。这就像谈判时,有人唱红脸,有人唱黑脸。社交媒体上空间很宽阔,你可以从不同角度传达想表达的信息,维护企业形象。

形象定位产出

首先要定义标签,找到形象的特征,帮他做采访和会议以及邮件的主题。包括具体的信息管理,对于讲什么话和参加什么样的活动进行筛选。通过这个流程,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将更多的元素放在日常工作中。

培训

我们看到很多例子,很大程度上每个人都不是天生自然就能在公众场合展现的极尽完美。其中包含了很多科学的培训体系、专业的培训师,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去体现他的领导力。包括一些词汇表的生成,很多时候造出了一个现象级的网络热词,其实也是背后的团队通过反复的推敲和斟酌才推出来一个能在社交上范围去传播的词汇。这个可能更多的是传统的公关公司做的一些发言人的培训。

领导讲的英文、发的自拍以及参加两会的这些话题。背后是有团队进行探讨的,基于大家的考虑以及对这位领导人形象的认知,可以让他很自然的去表达。

经典案例分享

1、“摩拜单车失败了,就当做公益吧。”

我们看到很多的媒体人讲,单车失败了做公益吗?80后不经意的一件敢闯的事被广为传播。其实她把一件共享经济的具体业务事件,讲成一个能对社会创造价值的事情。这个故事讲出来之后,大家的认知是她胸怀宽广,这对她未来的业务一定有影响。

2、雷军 小米公司Are you OK?

雷军英语很差?当真你就输了,只能说他是运营高手。热点层出不穷:“摔手机”、“苍井空”、“和黄晓明拍电影”、“自拍”、“参加两会”,雷军的公关能力从来不弱。打开印度市场是极为重要的公司战略。在这么重要的场合下,雷军是不可能出错的。你以为是英文演讲,雷军这是在发布自己全新网络热词。

放飞自我 打动受众

人还是要放飞自我,你提某个建议和他本身的性格还是应该有关联的。比如说我对你的信任来自于几个方面,我们谈信任可以有很多维度。可能包含对团队的管理能力,可能基于技术和解决客户问题的能力,此时我们应该去衡量哪个方面更符合。

比如以前帮助服务的领导人,我认为这个话题点可以变成自己的,每次出去见客户之前了解他是什么行业的,早上起来刷一下这个行业新动态,是否可以针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变化,有自己的观点。这个形象,长期以往看起来不像是成熟稳重的,但会让客户、投资人、政府知道这个人有靠谱的思想,符合自己已有的形象。

“放飞自我”这一话题,引发了联想创投CMO陈蜀杰和霍夫曼公关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曹越的讨论:

陈蜀杰:放飞自我可以打动别人首先要判断你的领导人是否有这个意愿去传播,如果没有这个意愿,是不能强迫他的。举个例子,硅谷在特别前沿的科技方面,本身就是一种信任。因为现在提供的是新IT解决方案,如果用传统的东西,比如“百年老店”,就不是可亲可信的方式。所以说要找到领导人和客户最契合的点,通过做很多的功课也好,做很多的内在思想的输出也好,这时候我们的外在就不重要了。

如果说雷军没有说很多话,没有做出很多事情可能不会传播的如此广泛。刘强东说不好普通话,所有人围绕着他拍照,如果剥离以前的光环,就是非常朴实的民营企业家。公关做的事情是要加持你的老板,但不要改变根本。刘强东喜欢美女,所以说借着老板娘上头条。天性要释放出来,同时要在专业领域加持。

曹越:成熟、知名的企业,雷军和任正非已经不需要了,已经是符号了。创业企业不是很多罗永浩这样的人做出来的,那样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还得提炼个人,不一定非得包装成争议人物,我们要通过行业塑造。什么样的电影演员什让人印象深刻,被人记住呢?要不然是特别好看,要不然特别不好看。我们的形象,因为有特点所以让人记住。

彭祯艺:我有幸做过一个海外公关,中国企业家要走向海外,而且做的相当有成绩。帮助他们的领导人做形象塑造,首先是一个工程,我们真的像包装明星一样,从形象、着装、发型各个角度入手,专门找来很多设计师对其包装。我们直接跳到结果,花了很多钱,但是不是很成功。人不是一个产品,产品可以写出方案,变成方向和套路。但是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他已经叫小米了,换成别人也不会差在哪里。而且这个领导人是否配合你,我想打造成一个硅谷领袖,我阐述的观点还是要因地制宜,看你的企业和领导是什么风格?特别庄重还是怎样?比如说它是电力行业,不一定都是地方的电力局和系统,硅谷这一套系统肯定没有戏。真正难解决的问题是因地制宜。

你还不能错过

    干货分享 亚马逊排名规则

    一 亚马逊的两大排名: 搜索排名和类目排名

    排名靠前的一般都是亚马逊自营和选择亚马逊物流配送的卖家。凡是使用亚马逊物流的的商品大多数会优先展示,这个跟亚马逊买家购物习惯有关。亚马逊大部分买家习惯使用货到付款功能,而亚马逊一直宣传自己的FBA 用户体验, 鼓励第三方卖家入仓并使用FBA , 所以在搜索排名中亚马逊肯定会支持使用亚马逊物流的商品。

    ( 一) 影响亚马逊产品搜索排名和类目排名关键指标: 销量,好评率及绩效指标, 三者综合成绩越高, 搜索排名越靠前。

    1 . 销量: 直接影响到亚马逊的销售, 销量越高排名靠前。

    2 . 好评率: 亚马逊注重产品的用户口碑, 而且有自己的评价体系。

    3 . 绩效: 包含亚马逊政策性指标和业绩性指标两大类。这个包括很多方面, 如买家反馈, 退款率,订单缺陷率等。

    ( 1 ) 类目相关性: 这个直接影响类目排名。亚马逊每个商品类目下都有很多属性可供选择, 所以我们要在新产品上架时, 填好商品属性,如果商品品牌, 颜色属性, 产品特征, 尺码属性, 材质等。以前亚马逊上传商品时可以设置两个节点, 新规则下只可以设置一个分类节点, 所以选好产品所在的分类节点很重要。

    ( 2 ) 搜索相关性: 标题中含有关键词或者填写搜索关键词。

    ( 3 ) 搜索关键词: 要充分利用商品的5 个搜索关键词, 款式关键词,材质关键词等。这个对搜索排名很有帮助。

    ( 二) 跟排名相关的评价体系

    1.卖家反馈。这个是给卖家看的, 对应后台绩效中的买家反馈, 买家只有在购买此商品后才能对该商品的卖家进行反馈评级,评分越高,评论数越多。卖家反馈直接影响整个店铺子在搜索排名中的排名,如果说商品评论影响一个商品, 那么反馈可能影响整个店铺。

    2 . 商品评论。这个是给买家看的, 呈现产品详情页面。这是有关人气的排名, 评论越多, 评论质量越好,越利于搜索排名。

    二 亚马逊的其他排名

    1 . 相关排名( 所包含的关键词及属性与搜索关键词越匹配, 曝光率越高)

    2 . 折扣( 折扣力度越大, 排名靠前的几乎越大)

    3 . 上架时间( 这个完全根据亚马逊店铺中商品上传的时间)

    4 . 最( 高) 低价排名

    三 亚马逊的特殊排名— 跟卖的Buy Box

    跟卖的Buy Box 取得资格与价格, 卖家信誉和是否有做FBA 有关, 优先是FBA > 价格> = 信誉度。选择F B A 服务排名无疑优先, 价格再低也会轮流坐庄, 只有信誉度决定停留时间, 而且要多做促销活动。卖家要充分利用后台资源,打开卖家后台, ADVER TISING 标签, 点击Manage Promotions 可以创建产品促销,如买一送一, 买多打折等等。

    四 如何提高店铺搜索排名

    1 . Choose the Right URL (domainname) for your Web store

    为您的商品网站选择正确的域名

    2 . Design your Site with your Visitorsin Mind

    为您的顾客用心设计您的网站

    3 . Utilize the Title , Deion ,Keyword and Alt Tags

    运用标题, 描述, 关键词和Al t 标签

    4 . Identify Relevant Keywords andKey Phrases to Target for your Site

    为您的网站确定相关的关键词和Al t 标签

    5 . Use TextualTags

    运用文本标签

    6 . Create Relevant Content for yourwebsite

    为您的网站创建相关内容

    7 . Create Good Internal Links

    建立良好的内部链接

    8 . Get Good Incoming Links

    建立良好的导入链接

    9 . Get an Analytics Package toMonitor your Site

    使用分析软件包来监控您的网站

    总结:

    1.亚马逊自然搜索排名靠订单来支撑, 订单越多, 排名越靠前, 当然跟您账号的表现有很大关系。

    2. 亚马逊关键词排名是新卖家必须考虑的方法, 快速直接, 容易见效果。

    3. 充分利用跟卖来提示排名, 这是亚马逊独有的游戏规则, 要加以利用。

    4. 推荐排名, 搜索关键词, 亚马逊会有相似产品推荐, 跟产品销售销量及账号表现有直接关系TOP100 一般都会出现对应关键词搜索结果的相关推荐。

    5. 挂变体产品现在也是提升排名的重要手段( 这是违规行为不推荐)

    6. 做好亚马逊最核心的就是按游戏规则出牌, 不要触犯任何的游戏规则, 持续保持高分者胜出。

    2018年5月公关日历(干货收藏)

    文:Paula(授权发布)

    来源:SocialMarketing(ID:social_marketing)

    静悄悄地

    5月份就要来了

    虽然5月份公休的节日少

    但是营销的节点多呀

    (说到这里,默默为广告工作者擦一把辛酸泪

    如何应付这大规模的营销节点?

    当然得需要一份

    5月公关日历

    (知道你们等很久了

    劳动节

    关键词:劳动、放假、加班

    劳动节大概是5月份大家最喜欢的节日了,因为5月可以放假的节日只有它一个!在这所有劳动人民放假的节日里,各大品牌可不能闲着。品牌们可以从赞美劳动人民、反对加班、鼓励远游旅行等方面借势,或者紧扣“劳动”这个字眼,充分展现自己的品牌特点。

    案例:

    杜蕾斯: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

    海尔家电:#五一劳动节# 不做(加班狗),做自己!

    温碧泉:五一小长假余额不足,泉民要好好珍惜不出“油”的假期哦~在旅程中遇到有趣的人和事,都可以跟泉泉分享哦~

    五四青年节

    关键词:青年、吐槽、年龄梗

    五四青年节是最值得吐槽的节日,因为公司根本不给我们这些大好青年放假,这节过的可太憋屈了!所以品牌借势可以从吐槽节日、关爱青年或者大玩年龄梗来界定青年的范围的角度来借势。

    案例:

    三只松鼠:#五四青年节# 致敬青春

    九阳:年轻人要多喝豆浆,要不然会被别人叫叔叔阿姨!

    1号店:#正青春# 今天五四青年节,你放假了吗?

    立夏

    关键词:夏季、炎热、减肥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夏季开始,温度升高、万物生长。各大品牌可以根据立夏的特点来借势,例如迎接夏天;提醒大家减肥;或者如何抵抗热浪,度过夏天等方面。

    案例:

    Uber优步:#立夏#到了盖被子开空调,伴着冰可乐看剧,不吃夜宵不成活的季节,优步中国陪你度夏。

    土巴兔:#立夏#三月四月不减肥,五月六月徒伤悲,七月八月更悲催。夏天已经来了,你瘦了几斤啦?

    西山居游戏: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今天是#立夏# ,表示夏天正式开始啦,小可爱们已经准备好迎接她了吗?

    母亲节

    关键词:母爱、感恩、陪伴

    母亲节是一个最佳的借势时机。母亲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人。品牌在母亲节借势,可以更好的打动人心,宣传效果加倍。母亲节的借势,母爱是各大品牌永恒的主题。向妈妈表达爱意,或者赞美妈妈是常用的借势角度。文案方面,可以关注一些亲子类的综艺节目。

    案例:

    京东:世上只有妈妈好,在妈妈的眼里我永远是块宝。祝天下所有伟大的妈妈,母亲节快乐!

    一加科技:说起妈妈经常用的东西,第一个你能想到的是什么?

    腾讯地图:图Sir祝全天下的妈妈们母亲节快乐!只要有你,我们就不会在爱里迷失方向~

    国际家庭日

    关键词:家庭、陪伴、归属感

    国际家庭日主要是呼吁人们用生命和爱心去建立温暖的家庭。这个节日里,品牌可以主要从歌颂家庭的温暖的角度出发借势,提高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

    案例:

    麦当劳:#国际家庭日#家,是永远的归属。

    王老吉官方微博:“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今天是#国际家庭日#,请放下您的手机,跟家人开开心心吃顿饭吧!

    海尔家电:#国际家庭日#一种最用心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你会——?

    小满

    关键词:温差、降水、满足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气候变化:南北温差缩小,降水增多。生活方面,要避免进食生冷的食物。品牌借势方面,可以和立夏一样,紧扣节气特点,并发挥自己产品的特色。

    案例:

    可口可乐:今日小满#,盛夏将至,你的夏天任务单准备好了吗?

    洽洽食品官方微博:#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不过洽洽可是全年都是颗粒饱满哦~

    露露股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世界无烟日

    关键词:戒烟、健康、公益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之所以选择这个日期,是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主要是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的危害。品牌借势可以从吸烟、健康、戒烟、关爱生命、二手烟的角度出发。

    案例:

    杜蕾斯:#世界无烟日#

    细数了一下

    5月份的营销节点一共有17个

    (包括没有具体举案例的)

    这样看来

    劳动月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真的是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劳动啊

    所以

    劳动节的时候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吧

    这可能是你这个月

    最轻松的时候了

    最后

    祝大家五一快乐!

    干货来袭 手把手教你写论文 文献检索去哪儿找

    作为一名大学生

    隔三差五的写论文是家常便饭

    期中考试交1篇论文

    期末考试交1篇论文

    毕业交1篇论文

    想随便百度一篇交上去

    “查重率不得高于30%”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很多的文献素材

    然后通过这些找到的文献去提炼自己的观点

    现在就把这些检索的神器网站一一介绍给你

    大众渠道

    CNKI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CNKI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简称知网,是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录期刊以学术、技术、政策指导、高等科普及教育类为主,也收录部分基础教育、大众科普、大众文化和文艺作品类刊物,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核心期刊的收录率达96%,收录独家授权期刊2300余种。该数据库按照学科划分为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工程科技Ⅱ辑、农业科技、医药卫生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辑、社会科学Ⅱ辑、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等十个专辑。数据库提供期刊导航、初级检索、高级检索、专业检索、分类检索等检索方式。

    OALib

    OALib提供的开源论文超过4,219,598篇,涵盖所有学科。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下载。OALib Journal是一个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覆盖科学,科技,医学以及人文社科的所有领域。所有发表在 OALib Journal 上的文章都存放在OALib上。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是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范围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林、医学、人文社科等领域,是了解国内学术动态必不可少的帮手。该数据库可以按照分类、期刊出版所在地区及期刊首字母导航浏览,也可以输入刊名、篇名、著者、关键词进行组合检索。检索结果内容包括论文标题、论文作者、来源刊名、论文的年卷期、分类号、关键字、所属基金项目、数据库名、摘要等信息,并提供全文下载。

    其他的文献检索渠道

    一、查找图书

    方正电子图书数据库

    方正电子图书资源库是方正Apabi数字资源的核心部分,涵盖社科、人文、经管、文学、科技等类别。其中的方正Apabi高校教参全文数据库更是针对高校需求而建立的专业数据库,旨在整理、搜集覆盖“文、理、工、医、农、林、管”等重点学科专业的经典教材、高校指定教参等数字资源。

    方正电子图书数据库检索功能与超星数字图书馆相似,提供学科分类导航浏览、基本检索和高级检索的功能。如查找有关“英语听力”方面的图书,在主页面的搜索框选择检索条件为“书名”,在搜索框内输入检索的内容“英语听力”,点击检索按钮即可查找相关图书

    书生之家电子图书

    书生之家是建立在中国信息资源平台基础之上的综合性数字图书馆,由北京书生公司开发制作。集成了图书、期刊、报纸、论文等各种出版物的(在版)书(篇)目信息、内容提要、精彩章节、全文等内容。目前书生之家电子图书100多万种,主要包括文学艺术、经济金融、工商管理、计算机技术、社会科学、历史地理、科普知识、知识信息传媒、自然科学和电子、电信与自动化等31大类。

    超星数字图书馆

    超星数字图书馆成立于1993年,是由北京世纪超星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在线数字图馆,2000年被列入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目前拥有数字图书200多万册,按照“中图法”分为文学、历史、法律、军事、经济、科学、医药、工程、建筑、交通、计算机、环保等22个学科门类,是国内资源最丰富的数字图书馆。

    二、查找刊物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选编3000余种公开发行的优秀中文报刊制作而成的数据库。内容涵盖了教育、文史、经济、政治四大领域。该数据库分人大全文、索引总汇、专题目录索引、中外人文社科文献集萃四个子库。

    检索功能主要有三种:

    ①简单检索(系统默认),检索字段包括标题、著者、出处等。

    ②二次检索,可以缩小检索文献的范围,提高检准率。

    ③高级检索,只限于一个数据库内,不能进行跨库检索。检索词之间可以进行“与”、“或”、“非”逻辑组配运算,支持截词检索。

    全国报刊索引综合数据库

    全国报刊索引综合数据库由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负责研制,从1993年开始发行,2000年分成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技术版两个版本发行。收录了全国的中文报刊资源,涉及所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法规法令、方针政策、社会热点问题、各行各业的工作研究、学术研究、文学创作、评论综述以及国际、国内的重大科研成果等。

    维普资讯网——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由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出版,收录中文期刊8000种、中文报纸1000种、外文期刊4000种,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和图书情报8个专辑。

    页面左上方的“专业版”进入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的“期刊文献检索”功能模块。该模块提供基本检索、传统检索、高级检索、期刊导航等检索方式。具体检索方法与CNKI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相似,不再细述。除期刊文献检索,该平台还提供文献引证追踪、科学指标分析、高被引析出文献、搜索引擎服务5个功能模块的服务。

    John Wiley 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

    John Wiley 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由美国约翰威廉父子出版公司(John Wiley & Sons Inc.)创立于1807年,所出版的期刊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化学和化学工程、统计学和数学、电子工程、通信以及商业类等领域。出版公司下属的“John Wiley 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学术质量很高,多数是相关学科的核心资料,是科研学术活动的重要信息来源。

    John Wiley 提供三种检索方式:快速检索(Search)、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和浏览检索(Browse)。

    Springer 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

    德国斯普林格(Springer-Verlag)是世界著名的科技出版社,通过Springer link系统发行电子图书并提供学术期刊检索服务。目前该社共出版530余种期刊。其中大部分期刊被SCI、SSCI 和EI 收录。还与SCI、EI 建立了全文浏览的链接。期刊所涉内容是科研人员的重要信息源。

    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利用文献资源

    文章没有思路时

    不妨参考下这些网站

    从此再也不用为论文发愁!

    干货 媒介 媒体和传媒的区别

    有许多文章在谈论媒介融合、媒体融合、传媒融合,但仔细看来,他们谈论的是同一回事。其他如媒介管理、媒体管理、传媒管理,媒介素养、媒体素养、传媒素养等说法也是如此。这些词的混用,正反映了传播学科的年轻,也不利于讨论的深入,有必要加以厘清。

    汉语地区从西方引进传播学词语时,对medium和其复数media有的都译为媒介,有的都译为媒体或传媒,后来的使用中也因地因人而异。

    如media literacy一词,在我国台湾地区译为媒体素养,我国香港地区译为传媒素养,中国大陆译为媒介素养。有时在同一篇文章里,这三词相继出现,但所指相同。为便于交流沟通和学科发展,窃以为可让这三词各司其职。

    一、“媒介”“媒体”“传媒”当各司其职

    1

    媒介

    “媒介”在一般使用中,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各种中介,在传播领域中,一般与英文的medium相对应,指传播内容,或者说信息(广义上的)的物质载体。包括体语、服饰等实物媒介,击鼓、语言、军号、广播等声波媒介,烽火、信号灯、电影电视等光波媒介,包括书信、电话机、传真机、喇叭筒、情况简报等人际、群体、组织传播媒介,书、报、刊、收音机、电视机等大众传播媒介。

    在具体使用中,媒介medium可指:

    (1)作为单数名词,指单个的传播媒介,如一张报纸,一本杂志。

    (2)抽象的类名词,即传播媒介的总和。如我们说“媒介是社会发展的标志”。

    (3)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如我们说“媒介世界影响人的主观世界”。

    2

    媒体

    可利用“媒体”的“体”字,由“媒体”指大众传播媒介的集合体,即某一种、而非某一个大众媒介。如某家报纸,某种类报纸,报纸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这也是有约定俗成基础的,如我们说“第四媒体”、广告的媒体投放,我们不会把电话机、传真机等称为媒体,也不会把一本书称为媒体。

    “媒体”一般对应英文单词medium的复数media,但又不尽然。Media是所有媒介的复数,而不仅仅是大众媒介的复数。如麦克卢汉的代表作之一《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这里的Media就不是仅指大众媒介的复数,故不能译为媒体或传媒。

    “媒体”在过去仅指大众媒介的集合体,而现在新媒体与非大众媒介也融合在了一起,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社交媒体中,既有许多大众媒介,也有人际、组织、群体传播媒介。

    3

    传媒

    “传媒”可以是大众传播媒介、媒体或传媒机构(从整个社会的宏观层面来看,传媒机构也是一种传播内容的物质载体——媒介)的简称,也可以是它们的统称。我们说传媒知识、传媒产业、传媒发展、传媒竞争,都指大众传媒,包括其中的媒介、媒体和机构,但不包括电信工具如电话机、电信机构如中国电信等。

    为便于区分,在仅指大众媒介、媒体和传媒机构这三者之一时,尽可能使用更具体明确的“大众媒介”“各种媒体”“传媒机构”等。

    4

    各司其职

    如此区分后,我们可以更为准确地讨论一些问题。如“媒体融合”,仅指印刷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等的融合;“媒介融合”则范围更广,可指现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的媒介都融合在一起;“传媒融合”则既包含大众媒介、媒体的融合,又包含传媒机构的融合。

    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介一词较多地用于大众媒介,媒体、传媒的使用频率也较高。而在移动传播、非大众传播的比例和问题日益上升的当今,媒介一词也可被更多地使用。如“媒体素养”仅指大众传播媒体方面的素养(当然新媒体中融有非大众媒介),“传媒素养”还包含媒体机构,“媒介素养”则可包含大众媒介和非大众媒介,现在可比以往更多地使用。媒介经济、传媒经济等词的使用也是如此。

    二、新媒体

    “新媒体”又是个广受争议的概念。有人说这是个伪概念,任何媒体刚出现时都是新媒体。有人说传统媒体只要内容新,就是新媒体,数字媒体只要内容旧,也是旧媒体。有人则用数字化、多媒体、无限容量、无限时空等许许多多定语来界定新媒体。

    窃以为,新媒体就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媒体,可多媒体和双向互动传播。如此使用这个词,至少现在还是很有必要的,可帮助我们谈论、研究这个经常要说起的特定对象。

    堪称新媒体,主要是因其有以下新特点:

    1.性能特点,主要为两个“无”、两个“多”:无限容量、无限时空,多媒体、多重方便。

    2.应用特点,主要为四个“与”:综合与扩散、虚拟与多元、自由与自主、方便与互动。

    3.功能特点,主要为:

    (1)个性化带来新功能。网络上的大众传播也可进行微内容传播,满足个别化需求,产生“长尾效应”。这使信息和广告等宣传可更加分群化、精准化。

    (2)远程化带来新功能。可进行远程群体传播,开展网络调查、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

    (3)自由和自主带来新功能。如带来传播多元化、平等化、平民化,使公民新闻、公民评论大量涌现。

    三、社会化媒体还是社交媒介、社交媒体

    社会化媒体和社交媒介、社交媒体也是现在经常被混用的概念。

    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当指非专门传播机构的、主要由公众自主参与而形成的,以用户创造内容、可多对多传播交流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在线媒体,包括博客、微博、维基、播客、论坛、社交网、内容社区以及个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它们不同于传媒机构化的媒体,然而有些个人参与者的背后也有个团队,组织机构也可办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这些可属于广义的社会化媒体。

    Social media又被译为社交媒介,当指从古至今基于社交网络的各种传播媒介,除了电子的,还包括书信等。某些社交媒介被连续、广泛扩散,就有了公开、广泛传播的媒体性质。

    社交媒体,英文也是social media,现在特指基于电子社交网络的媒体,包括微博、微信等。虽然微信的朋友圈、交流群大都不是公开、广泛传播的,但通过一再转发也可相当于公开广泛传播,具有媒体性质。

    社会化媒体的概念早于社交媒体,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相对于机构化媒体而言,主要从传者和内容生成来看,便于把握其内容特点;后者则不论是否传播机构所办,主要从传播渠道来看,便于把握其传播特点。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西北IMC申请最强攻略|这是一篇很干很干的干货文

    导师投稿

    留学经验分享

    作者介绍

    xinyu

    棕榈大道专业导师

    南京大学 Communication 专业学士

    西北大学 IMC 专业硕士

    曾拿到西北大学,罗彻斯特大学,南加州大学 offer

    对于有意向留美攻读传媒、市场营销类的小伙伴,“西北 IMC ”这个 program 一定是如雷贯耳。随着“整合营销传播”这个概念在营销圈、媒体圈、广告圈、公关圈的普及,IMC 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女神项目了。

    1为什么这么火?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常年盘踞 US NEWS 排名 12 位左右,Medill 新闻学院可以算是美国最好的新闻传媒学院之一了(西北还有一个 communication 学院,不及 Medill 的 reputation ),IMC 这个概念的创始人舒尔茨就是西北大学的,所以 IMC 一直号称全美第一(营销传播鼻祖)。超高综排+超高专排+超高人气(其中不乏各中介的口耳相传、倾力输出的作用)+业界口碑(短期长期的就业都不错,在圈内有极高知名度和认可度),打造了神话一样的 IMC。

    另一个让 IMC 近年来大火的,是 Marketing Analytics 这个 track(以下简称ma)。ma 是将传统的 marketing 知识、手段和 data analysis 结合在一起,赋予 marketer 们以采集、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调查等更好地洞察消费者的偏好、心理、潜在的 consumer behaviors。

    (图片来源于网络)

    ma 的另一大优势是让很多文科、商科的同学有机会学习统计软件,从而在就业时更有竞争力、选择面更广。

    ma 可以说是针对 marketing 的 business analytics 训练,既要懂市场、懂营销,又会做数据,是不是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美国很多大学紧跟潮流、设置了与之相关的 program(例如 wustl 的 customer analytics,rochester 的marketing analytics),IMC 这个项目呢,就自带 marketing analytics 这个 track,有一位教授(Edward Malthouse)专门教授 R 语言、SPSS 等 ma 所需的技能(还学的很扎实),同时imc的学生不会被拘泥于 ma,而是可以交叉选择各个 track 的课程。几大 track 分别是(也可以叫做 specializations):brand strategy,marketing analytics,digital and interactive marketing,content marketing,strategic communications(应该偏 public relations),media strategy。是不是很全很完美?几乎涵盖了传媒、营销的大部分内容!学生可以在接受 content、digital 各方面的训练的同时,又学习时下最流行的 marketing analytics。(17 年底我去参加了 Medill IMC 在上海的 information session,招生官对于各个 track 的回复是:不会用 track 来限制学生。意思就是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

    2. Program 概览:

    (图片来源于西北大学官网)

    贴一波官网地址:

    http://www.medill.northwestern.edu/imc/full-time/index.html

    其实课程设置、不同 track 等等官网已经写的比较清楚了,这里强调一下比较容易被忽略掉的亮点,以及官网上看不到的内容(只针对Full-time program):

    (1)15 个月的 program 时长:9 月开学,次年 12 月毕业(如果要回国的话,这个毕业时间在秋招、春招之间),quarter 学制。

    (2)Immersion quarter:http://www.medill.northwestern.edu/imc/full-time/exclusive-opportunities/immersion-quarter.html

    第四个 quarter,学生会组队到真正的公司里面去接触真实的商业案例,去解决real-world marketing and branding challenges。

    西北学校和以下的商业团体进行合作:Best Buy(百思买集团), Draftfcb(博达大桥广告), Conde Nast(杂志), Leap Wireless (美国无线)and SC Johnson(美国庄臣)等公司,Immersion quarter 可以 relocate 到美国的其他州。我觉得这是特别好的实习、networking 的机会!

    (3)Domestic and Global Experience:可以在西北的三藩校区呆一个学期学习。但是 Paris/London 的机会好像国际生是不太方便的,因为有签证的问题。

    (4)Class Profile:以往的数据是,IMC 真正 enroll 的学生 120-140 之间,其中中国学生 50-70人(各家说法不同),由此可见国际生比例还是很高的(怀疑这个数据在 18 fall 会变化,中国学生人数可能略有增加)。成功申请者中,应届生和毕业后工作了几年的都有,且本科背景比较多元(文商科),并没有限制在广告、营销、媒体这些比较相关的本科专业(转专业申请可以直接添加微信 palmdrivezhihu 详细咨询)。

    (5)Career service 和 Alumni Network:这一点我还没有切身体会到,但是据说Medill 的 career 资源是相当好的,会有一些大公司的招聘会(虽然主校区 Evanston 不在芝加哥城中,还是沾了芝加哥的光),career sevice 也会有人帮学生改简历、做 mock interview 之类的。

    因为 Medill 的 reputation 非常好,其校友网(Alumni Network)也很强大(这一点参考 USC 一直在强调的校友网资源)。不光是 imc 的往届毕业生,Medill 其他专业(Journalism 等)也都是今后校友网内的资源,你如果看一下 IMC Career 的网址就会发现,很多 Journalism(以及其他专业)毕业的校友也在做和 marketing 相关的事情。

    贴一波网址:

    http://www.medill.northwestern.edu/imc/full-time/our-alumni/index.html

    (6)Faculty:西北 Medill 有很多大牛,这里不一一列举了;主要是想提醒有意向申请 IMC 的小伙伴们:在漫长的准备申请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看看 Medill 大佬们的学术著作,不需要达到他们的高度,但是如果能有所思考、并且在申请中体现出来的话,会加分哟~(我自己喜欢看 Edward Malthouse 教授发表的文章,感觉很牛)

    (7)费用:谈到这里就肉疼,这可能是 IMC 唯一的缺点了。

    15 个月的学费 9 万刀左右,加上生活费的话总花费 80 万 rmb 起跳吧,这两年可能还会上涨一点,而且没有奖学金(只听说过一个西北的本科生拿到过奖学金,我等渣渣都是不可能的)……

    贴一张17年的 academic calendar(可以看出 15 个月的 program 时长是非常intensive 的,一点都不水!)

    3. 申请——其实没有那么难!

    我在申请过程中询问了很多学长学姐,也跟身边共同申请的小伙伴交流过,觉得西北 IMC 的申请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寄托论坛以及 CD 上的申请经验贴,很多都用了“逆袭”这个字眼,但是我自己申请的过程中准备比较早,也算充分,所以没有特别紧迫的感觉(但是面试还是觉得很刺激)。下面写一写西北 IMC 申请的要求和答主自己在申请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官网 Admission Requirements 链接:

    http://www.medill.northwestern.edu/imc/full-time/admissions/application-requirements.html

    西北 IMC 的申请要求其实是比较标准的流程,没有特别奇葩的要求——

    (1)Deadline:第一轮申请的 ddl 是 11.1(属于美国 program 里面比较早的),12月-次年 1 月发面试,2.1 左右出 decision;第二轮申请的 ddl 是 1.15,属于正常批吧,一般是 3 月底-4 月中出 decision。

    建议能赶第一轮就尽量第一轮,一方面是出结果早,能够在择校的时候省钱(毕竟有了西北 IMC,很多其他学校的 deposit 就不会交了),另一方面是第一轮如果收到面试,是有机会和招生官面谈的(12 月招生官会来中国做 information session,也可以面试),面谈能够更直观地体现申请者的实力,也可以避免第二轮到后期招生官都累了、面试烦了、都不想听的情况。

    (2)CV:highlight your academic &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s,尽量控制在一页,简洁明了排版美观即可。

    简历绝不是罗列你做过什么、在哪些公司呆过,big name 虽然有加分,但更重要的是你在各段经历里面做了什么、有哪些成就、获得了来自谁的认可或采纳;用数据体现成果,用别人的评价展示自己的价值。更重要的经历写在前面,最新的实习写在前面。IMC 其实是一个更偏向 Marketing 的项目,所以简历可以参考商科的一些用词( business strategy 之类),然后找外国人或者简历比较优秀的同学润色一下语言。

    (3)2-3 封推荐信:来自教授、导师或实习的老板,尽量 academic 的和 professional 的都有。所以准备申请的小伙伴要尽量保持有一两个熟悉的教授,在实习的时候(包括实习结束了)要多跟老板沟通并且保持联系。无论是教授还是老板,都要在申请季之前早早提醒他们,因为有的教授真的会自己写推荐信,或者在申请者写完之后做修改,他们的时间都是比较紧张的,所以越早跟他们联系越好。

    最好准备 4 个推荐人,可能有的教授突然忙起来就反悔。推荐信的内容,其实是 PS 和 CV 之外另一个能够详实具体体现申请者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很多中介都会给推荐信的模版,但其实哪有两个人的文风、用词都差不多的呢?他们之间互相不认识,能够佐证的也只是申请者在某一方面的才能和潜质,所以推荐信就像是申请者为每个推荐人所定制的“产品”(考虑到大部分国内申请者的推荐信都是自己写好了给导师修改过目的情况)。

    如果是实习的老板,那就着重从老板的角度讲讲你对于 team 里的工作有哪些推进、是否有创新性的提议、是否成功接洽了客户等等;如果是教授导师,可以具体到某一节课的 project 做得如何、你作为 leader 带领团队做了什么工作、体现了 leadership 的某些方面等等。

    和 PS 一样,推荐信一定是言之有物的,招生官每天看几百封推荐信,如果只是一些“聪明、勤奋、领导力”的空话,其实一眼就被他们识破了;推荐信作为 customized 的“产品”,一定是具体到工作项目、你的个人成就的。我的推荐信,是苦思冥想自己在教授的课程中完成了什么 project、实习中做了哪些有价值的工作之后,自己填充内容、提炼这些事情所能体现的个人品质、用教授、导师的口吻、视角来撰写的,之后再给推荐人修改、上传。

    (这里啰嗦一句,如果推荐人太忙要求申请者自己提交推荐信,常规的做法是推荐人把学校那边发过来的链接 forward 给申请者,这个时候申请者千万不要用自己的电脑上传,换一个电脑换一个 wifi,否则容易被学校查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4)Unofficial 的成绩单:在本科学校教务处打印一份完整的成绩单,扫描之后上传即可。也可以在申请阶段就做 WES 认证( WES 是录取了才会要求提交)。如果有交换经历也要提供交换的成绩单。

    (5)语言成绩:无论是 marketing 还是传媒,语言要求都差不多是各专业 master program 中要求最高的一档了。托福 110 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达不到的话,106+ 也都是有希望的(隔壁 USC 的 information session 也是说了 106+ 就可以,虽然官网写的要求是雅思 8.0 托福 114)。

    留学申请是一个 holistic review 的过程,我在和 admission office 沟通的过程中他们也一直在强调这一点,绝对不是说哪一项瘸腿就没希望!很多美申党都觉得非托福不可,但其实 IELTS 也可以!很多美国 program 都是可以用雅思申请的,我自己就是雅思 8 申请的,个人觉得雅思 7.5 够用。语言成绩达到一般水平就好,不需要太强求高分,多花点时间在 ps 上面更有效果~

    (6)GRE: 320+ 就比较满足要求了,招生办有可能会看 aw 的小分。

    (7)Personal Statement:

    Please describe your interest in Medill’s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program in 750 words or less. In your own words, please describe your understanding of IMC. What experiences in your life have led you to pursue an IMC degree? What is it about Medill’s IMC program that particularly attracts you? How will this program help you to achieve your future plans?

    (图片来源于网络)

    PS 是重中之重,一篇好的 PS 可以扭转乾坤。上面是 18fall 的 PS 要求,其实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看( PS 中只要涵盖这些内容就好,不需要按照固定的顺序):

    your interest in this program:其实就是要表明自己的兴趣,有没有自己心仪的 track、课程、教授等等,在 PS 的一些细节体现自己对于 IMC 这个 program 的了解非常加分!因为招生官能看出你对IMC program的热情、了解,谁会拒绝一个 follow 了自己的 program 好久好久的人?我是从大三开始就比较关注 IMC program,也动用各方资源接触到 IMC 毕业的学姐,去了解一些官网上了解不到的信息(课程整体的 focus、有什么额外的实践机会等等)

    your understanding of IMC:这是比较专业的一个问题了,有 marketing 经历的小伙伴是有优势的。根据答主对于 IMC 的了解,IMC 的 marketing 是 focus 在customers(consumers)上的,可以强调 understanding consumers’ mindset 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了解,通过 data 的帮助?通过整合不同行业的资源、报告?)your experience in leading to IMC:自己以往什么样的经历引导自己想要读 IMC program?这里可以放大招啦!说自己以往的实习经历、项目经历,2-3 段经历就够了,不用全部罗列出来,如果有用到 IMC 的理念的经历更好!

    what attracts you:和上一部分结合起来,突出这个 program 的优势,尤其是与其它 marketing 的 program 不同的优势!我认为有:营销鼻祖地位(舒尔茨创始人地位不可动摇)、faculty 一流(可以提及某几位稍稍了解过的教授和研究方向)、internship opportunities(immersion quarter+domestic experience)、high admission criteria(能够保证我的同学以及未来的校友都是passionate、competitive 的 marketer 人才)。

    this program about your future plans:常规的 career goal 一般都要写出来的,更重要的是,WHY IMC?为什么只有 IMC 能够帮助你 achieve future plans?一定要将 IMC 所能带来的优势融入到 career goal 中。

    PS 这部分,我想再啰嗦几句啦~ PS 绝对不是说把以往的实习经历、项目成果罗列出来的流水账,而应该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步一步把招生官代入到你自己的故事、理想之中。开头的话可以引人入胜一点、与众不同一点(上来就是我毕业于…我做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工作…其实有点乏味,千篇一律),可以从自己对于 marketing 的理解入手,接上 career goal,中间的部分穿插自己的经历,串成一个故事(起承转合,每一步都有思考、有自己的收获),最后写 WHY IMC+ 重申 career goal。

    所有材料都是在 Apply for Yourself 这个系统里面提交,成绩单和 GT 成绩都是可以先用 unofficial 的,也就是扫描件,录取之后再提交 official 的,材料都齐了申请的页面才会变成 complete,然后被 admission office 查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8)面试:

    面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面谈,另一种是 Skype,招生办发面试过来之后一定要尽快 register,因为每个面试时间点都是先到先得。我是 10 月下旬提交申请,12 月上旬面试,在上海和 Julie Colins 面谈的,大概 40min,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刺激但是也享受(因为 Julie 非常健谈,但也有问一些我没有准备过的问题)

    面试不要裸上(除非是大牛),除了要提前培养自己的英语口语状态之外,面筋中的问题最好都能过一遍,尤其是自己的面试官(在 register 的时候能看到面试官是谁),其实每个面试官都会有一些固定的问题,是完全可以准备到的,最经典的问题就是 why imc? what is your short term/long term career goal?我自己也整理了一份面筋,有需要的可以添加棕榈小助手微信:palmdrivezhihu 备注“面筋”要一下。

    IMC 的面试既不是工作面试那样严肃,但也绝不是闲聊。除了几个常见的问题,面试官都会根据申请者的简历(面试时要带过去的)来问一些她感兴趣的或者申请者特别亮眼的经历(有些申请者的经历中有一段特别显眼,那也有可能全程都在围绕着一个话题)。申请者要做的,除了准备好常见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引导面试官往自己有优势、与众不同的经历上讨论。

    当面面试的好处,一方面是可以给面试官看自己的工作成果(我带了自己在 linkedin实习时做的人才报告),另一方面是可以找各种方式 impress 面试官,特别是面试官是招生办中很重要的负责人时(我带了自己的摄影作品做成的明信片,在面试结束的时候作为礼物送给了Julie,她蛮喜欢的)。动用你所能想到的一些资源来 differentiate 自己、来 impress 对方,面试才能脱颖而出。

    面试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过程啦~每年西北 IMC 申请都会有微信群,可以在群里和小伙伴们通气啦,申请季攒人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接下来为大家推荐一些自己比较了解的 advertising/branding/communication 相关的 master program:

    USC-安纳伯格传媒学院:用项目负责人Ben Lee的话来说,“we are bloody NO.1!”,几乎是传媒行业的必申了。master 项目很多,几乎都跟广告、营销、品牌管理有关系,其中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比较知名,也比较符合题主所要学的“品牌管经营”。地理位置和气候极佳!除了交通不好,几乎没啥缺点。

    BU-Communication College:东部传媒斯坦福,牌子相当老,知名度也高,对学生特别暖,每年都会给一部分学生奖学金。它家的传媒 master 分的特别细,几乎各个方向都有,其中 master in advertising 符合题主要求。

    UT-Austin 的广告:号称全美第一,录取很难,德州新兴城市也很宜居。(它们家的 marketing 也很棒!商学院非常良心,私以为是个小而精的 program )

    Columbia University-Strategic Communication:在 sps 学院下面,也可以说是名校水专业吧,偏 pr 一点,好在地理位置优秀!校友资源优秀!

    雪城:其实我对雪城的 program 不算很了解,不过听身边的小伙伴都说雪城真的是良心学校,新媒体一直都很强,对学生很好很贴心,申请难度相对来讲不算太大。

    – END –

    对西北 IMC 申请还有更多疑问想找人解答?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助教

    备注“进步”,即可优先咨询呦!

    导师投稿

    留学经验分享

    作者介绍

    xinyu

    棕榈大道专业导师

    南京大学 Communication 专业学士

    西北大学 IMC 专业硕士

    曾拿到西北大学,罗彻斯特大学,南加州大学 offer

    对于有意向留美攻读传媒、市场营销类的小伙伴,“西北 IMC ”这个 program 一定是如雷贯耳。随着“整合营销传播”这个概念在营销圈、媒体圈、广告圈、公关圈的普及,IMC 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女神项目了。

    1为什么这么火?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常年盘踞 US NEWS 排名 12 位左右,Medill 新闻学院可以算是美国最好的新闻传媒学院之一了(西北还有一个 communication 学院,不及 Medill 的 reputation ),IMC 这个概念的创始人舒尔茨就是西北大学的,所以 IMC 一直号称全美第一(营销传播鼻祖)。超高综排+超高专排+超高人气(其中不乏各中介的口耳相传、倾力输出的作用)+业界口碑(短期长期的就业都不错,在圈内有极高知名度和认可度),打造了神话一样的 IMC。

    另一个让 IMC 近年来大火的,是 Marketing Analytics 这个 track(以下简称ma)。ma 是将传统的 marketing 知识、手段和 data analysis 结合在一起,赋予 marketer 们以采集、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调查等更好地洞察消费者的偏好、心理、潜在的 consumer behaviors。

    (图片来源于网络)

    ma 的另一大优势是让很多文科、商科的同学有机会学习统计软件,从而在就业时更有竞争力、选择面更广。

    ma 可以说是针对 marketing 的 business analytics 训练,既要懂市场、懂营销,又会做数据,是不是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美国很多大学紧跟潮流、设置了与之相关的 program(例如 wustl 的 customer analytics,rochester 的marketing analytics),IMC 这个项目呢,就自带 marketing analytics 这个 track,有一位教授(Edward Malthouse)专门教授 R 语言、SPSS 等 ma 所需的技能(还学的很扎实),同时imc的学生不会被拘泥于 ma,而是可以交叉选择各个 track 的课程。几大 track 分别是(也可以叫做 specializations):brand strategy,marketing analytics,digital and interactive marketing,content marketing,strategic communications(应该偏 public relations),media strategy。是不是很全很完美?几乎涵盖了传媒、营销的大部分内容!学生可以在接受 content、digital 各方面的训练的同时,又学习时下最流行的 marketing analytics。(17 年底我去参加了 Medill IMC 在上海的 information session,招生官对于各个 track 的回复是:不会用 track 来限制学生。意思就是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

    2. Program 概览:

    (图片来源于西北大学官网)

    贴一波官网地址:

    http://www.medill.northwestern.edu/imc/full-time/index.html

    其实课程设置、不同 track 等等官网已经写的比较清楚了,这里强调一下比较容易被忽略掉的亮点,以及官网上看不到的内容(只针对Full-time program):

    (1)15 个月的 program 时长:9 月开学,次年 12 月毕业(如果要回国的话,这个毕业时间在秋招、春招之间),quarter 学制。

    (2)Immersion quarter:http://www.medill.northwestern.edu/imc/full-time/exclusive-opportunities/immersion-quarter.html

    第四个 quarter,学生会组队到真正的公司里面去接触真实的商业案例,去解决real-world marketing and branding challenges。

    西北学校和以下的商业团体进行合作:Best Buy(百思买集团), Draftfcb(博达大桥广告), Conde Nast(杂志), Leap Wireless (美国无线)and SC Johnson(美国庄臣)等公司,Immersion quarter 可以 relocate 到美国的其他州。我觉得这是特别好的实习、networking 的机会!

    (3)Domestic and Global Experience:可以在西北的三藩校区呆一个学期学习。但是 Paris/London 的机会好像国际生是不太方便的,因为有签证的问题。

    (4)Class Profile:以往的数据是,IMC 真正 enroll 的学生 120-140 之间,其中中国学生 50-70人(各家说法不同),由此可见国际生比例还是很高的(怀疑这个数据在 18 fall 会变化,中国学生人数可能略有增加)。成功申请者中,应届生和毕业后工作了几年的都有,且本科背景比较多元(文商科),并没有限制在广告、营销、媒体这些比较相关的本科专业(转专业申请可以直接添加微信 palmdrivezhihu 详细咨询)。

    (5)Career service 和 Alumni Network:这一点我还没有切身体会到,但是据说Medill 的 career 资源是相当好的,会有一些大公司的招聘会(虽然主校区 Evanston 不在芝加哥城中,还是沾了芝加哥的光),career sevice 也会有人帮学生改简历、做 mock interview 之类的。

    因为 Medill 的 reputation 非常好,其校友网(Alumni Network)也很强大(这一点参考 USC 一直在强调的校友网资源)。不光是 imc 的往届毕业生,Medill 其他专业(Journalism 等)也都是今后校友网内的资源,你如果看一下 IMC Career 的网址就会发现,很多 Journalism(以及其他专业)毕业的校友也在做和 marketing 相关的事情。

    贴一波网址:

    http://www.medill.northwestern.edu/imc/full-time/our-alumni/index.html

    (6)Faculty:西北 Medill 有很多大牛,这里不一一列举了;主要是想提醒有意向申请 IMC 的小伙伴们:在漫长的准备申请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看看 Medill 大佬们的学术著作,不需要达到他们的高度,但是如果能有所思考、并且在申请中体现出来的话,会加分哟~(我自己喜欢看 Edward Malthouse 教授发表的文章,感觉很牛)

    (7)费用:谈到这里就肉疼,这可能是 IMC 唯一的缺点了。

    15 个月的学费 9 万刀左右,加上生活费的话总花费 80 万 rmb 起跳吧,这两年可能还会上涨一点,而且没有奖学金(只听说过一个西北的本科生拿到过奖学金,我等渣渣都是不可能的)……

    贴一张17年的 academic calendar(可以看出 15 个月的 program 时长是非常intensive 的,一点都不水!)

    3. 申请——其实没有那么难!

    我在申请过程中询问了很多学长学姐,也跟身边共同申请的小伙伴交流过,觉得西北 IMC 的申请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寄托论坛以及 CD 上的申请经验贴,很多都用了“逆袭”这个字眼,但是我自己申请的过程中准备比较早,也算充分,所以没有特别紧迫的感觉(但是面试还是觉得很刺激)。下面写一写西北 IMC 申请的要求和答主自己在申请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官网 Admission Requirements 链接:

    http://www.medill.northwestern.edu/imc/full-time/admissions/application-requirements.html

    西北 IMC 的申请要求其实是比较标准的流程,没有特别奇葩的要求——

    (1)Deadline:第一轮申请的 ddl 是 11.1(属于美国 program 里面比较早的),12月-次年 1 月发面试,2.1 左右出 decision;第二轮申请的 ddl 是 1.15,属于正常批吧,一般是 3 月底-4 月中出 decision。

    建议能赶第一轮就尽量第一轮,一方面是出结果早,能够在择校的时候省钱(毕竟有了西北 IMC,很多其他学校的 deposit 就不会交了),另一方面是第一轮如果收到面试,是有机会和招生官面谈的(12 月招生官会来中国做 information session,也可以面试),面谈能够更直观地体现申请者的实力,也可以避免第二轮到后期招生官都累了、面试烦了、都不想听的情况。

    (2)CV:highlight your academic &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s,尽量控制在一页,简洁明了排版美观即可。

    简历绝不是罗列你做过什么、在哪些公司呆过,big name 虽然有加分,但更重要的是你在各段经历里面做了什么、有哪些成就、获得了来自谁的认可或采纳;用数据体现成果,用别人的评价展示自己的价值。更重要的经历写在前面,最新的实习写在前面。IMC 其实是一个更偏向 Marketing 的项目,所以简历可以参考商科的一些用词( business strategy 之类),然后找外国人或者简历比较优秀的同学润色一下语言。

    (3)2-3 封推荐信:来自教授、导师或实习的老板,尽量 academic 的和 professional 的都有。所以准备申请的小伙伴要尽量保持有一两个熟悉的教授,在实习的时候(包括实习结束了)要多跟老板沟通并且保持联系。无论是教授还是老板,都要在申请季之前早早提醒他们,因为有的教授真的会自己写推荐信,或者在申请者写完之后做修改,他们的时间都是比较紧张的,所以越早跟他们联系越好。

    最好准备 4 个推荐人,可能有的教授突然忙起来就反悔。推荐信的内容,其实是 PS 和 CV 之外另一个能够详实具体体现申请者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很多中介都会给推荐信的模版,但其实哪有两个人的文风、用词都差不多的呢?他们之间互相不认识,能够佐证的也只是申请者在某一方面的才能和潜质,所以推荐信就像是申请者为每个推荐人所定制的“产品”(考虑到大部分国内申请者的推荐信都是自己写好了给导师修改过目的情况)。

    如果是实习的老板,那就着重从老板的角度讲讲你对于 team 里的工作有哪些推进、是否有创新性的提议、是否成功接洽了客户等等;如果是教授导师,可以具体到某一节课的 project 做得如何、你作为 leader 带领团队做了什么工作、体现了 leadership 的某些方面等等。

    和 PS 一样,推荐信一定是言之有物的,招生官每天看几百封推荐信,如果只是一些“聪明、勤奋、领导力”的空话,其实一眼就被他们识破了;推荐信作为 customized 的“产品”,一定是具体到工作项目、你的个人成就的。我的推荐信,是苦思冥想自己在教授的课程中完成了什么 project、实习中做了哪些有价值的工作之后,自己填充内容、提炼这些事情所能体现的个人品质、用教授、导师的口吻、视角来撰写的,之后再给推荐人修改、上传。

    (这里啰嗦一句,如果推荐人太忙要求申请者自己提交推荐信,常规的做法是推荐人把学校那边发过来的链接 forward 给申请者,这个时候申请者千万不要用自己的电脑上传,换一个电脑换一个 wifi,否则容易被学校查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4)Unofficial 的成绩单:在本科学校教务处打印一份完整的成绩单,扫描之后上传即可。也可以在申请阶段就做 WES 认证( WES 是录取了才会要求提交)。如果有交换经历也要提供交换的成绩单。

    (5)语言成绩:无论是 marketing 还是传媒,语言要求都差不多是各专业 master program 中要求最高的一档了。托福 110 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达不到的话,106+ 也都是有希望的(隔壁 USC 的 information session 也是说了 106+ 就可以,虽然官网写的要求是雅思 8.0 托福 114)。

    留学申请是一个 holistic review 的过程,我在和 admission office 沟通的过程中他们也一直在强调这一点,绝对不是说哪一项瘸腿就没希望!很多美申党都觉得非托福不可,但其实 IELTS 也可以!很多美国 program 都是可以用雅思申请的,我自己就是雅思 8 申请的,个人觉得雅思 7.5 够用。语言成绩达到一般水平就好,不需要太强求高分,多花点时间在 ps 上面更有效果~

    (6)GRE: 320+ 就比较满足要求了,招生办有可能会看 aw 的小分。

    (7)Personal Statement:

    Please describe your interest in Medill’s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program in 750 words or less. In your own words, please describe your understanding of IMC. What experiences in your life have led you to pursue an IMC degree? What is it about Medill’s IMC program that particularly attracts you? How will this program help you to achieve your future plans?

    (图片来源于网络)

    PS 是重中之重,一篇好的 PS 可以扭转乾坤。上面是 18fall 的 PS 要求,其实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看( PS 中只要涵盖这些内容就好,不需要按照固定的顺序):

    your interest in this program:其实就是要表明自己的兴趣,有没有自己心仪的 track、课程、教授等等,在 PS 的一些细节体现自己对于 IMC 这个 program 的了解非常加分!因为招生官能看出你对IMC program的热情、了解,谁会拒绝一个 follow 了自己的 program 好久好久的人?我是从大三开始就比较关注 IMC program,也动用各方资源接触到 IMC 毕业的学姐,去了解一些官网上了解不到的信息(课程整体的 focus、有什么额外的实践机会等等)

    your understanding of IMC:这是比较专业的一个问题了,有 marketing 经历的小伙伴是有优势的。根据答主对于 IMC 的了解,IMC 的 marketing 是 focus 在customers(consumers)上的,可以强调 understanding consumers’ mindset 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了解,通过 data 的帮助?通过整合不同行业的资源、报告?)your experience in leading to IMC:自己以往什么样的经历引导自己想要读 IMC program?这里可以放大招啦!说自己以往的实习经历、项目经历,2-3 段经历就够了,不用全部罗列出来,如果有用到 IMC 的理念的经历更好!

    what attracts you:和上一部分结合起来,突出这个 program 的优势,尤其是与其它 marketing 的 program 不同的优势!我认为有:营销鼻祖地位(舒尔茨创始人地位不可动摇)、faculty 一流(可以提及某几位稍稍了解过的教授和研究方向)、internship opportunities(immersion quarter+domestic experience)、high admission criteria(能够保证我的同学以及未来的校友都是passionate、competitive 的 marketer 人才)。

    this program about your future plans:常规的 career goal 一般都要写出来的,更重要的是,WHY IMC?为什么只有 IMC 能够帮助你 achieve future plans?一定要将 IMC 所能带来的优势融入到 career goal 中。

    PS 这部分,我想再啰嗦几句啦~ PS 绝对不是说把以往的实习经历、项目成果罗列出来的流水账,而应该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步一步把招生官代入到你自己的故事、理想之中。开头的话可以引人入胜一点、与众不同一点(上来就是我毕业于…我做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工作…其实有点乏味,千篇一律),可以从自己对于 marketing 的理解入手,接上 career goal,中间的部分穿插自己的经历,串成一个故事(起承转合,每一步都有思考、有自己的收获),最后写 WHY IMC+ 重申 career goal。

    所有材料都是在 Apply for Yourself 这个系统里面提交,成绩单和 GT 成绩都是可以先用 unofficial 的,也就是扫描件,录取之后再提交 official 的,材料都齐了申请的页面才会变成 complete,然后被 admission office 查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8)面试:

    面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面谈,另一种是 Skype,招生办发面试过来之后一定要尽快 register,因为每个面试时间点都是先到先得。我是 10 月下旬提交申请,12 月上旬面试,在上海和 Julie Colins 面谈的,大概 40min,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刺激但是也享受(因为 Julie 非常健谈,但也有问一些我没有准备过的问题)

    面试不要裸上(除非是大牛),除了要提前培养自己的英语口语状态之外,面筋中的问题最好都能过一遍,尤其是自己的面试官(在 register 的时候能看到面试官是谁),其实每个面试官都会有一些固定的问题,是完全可以准备到的,最经典的问题就是 why imc? what is your short term/long term career goal?我自己也整理了一份面筋,有需要的可以添加棕榈小助手微信:palmdrivezhihu 备注“面筋”要一下。

    IMC 的面试既不是工作面试那样严肃,但也绝不是闲聊。除了几个常见的问题,面试官都会根据申请者的简历(面试时要带过去的)来问一些她感兴趣的或者申请者特别亮眼的经历(有些申请者的经历中有一段特别显眼,那也有可能全程都在围绕着一个话题)。申请者要做的,除了准备好常见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引导面试官往自己有优势、与众不同的经历上讨论。

    当面面试的好处,一方面是可以给面试官看自己的工作成果(我带了自己在 linkedin实习时做的人才报告),另一方面是可以找各种方式 impress 面试官,特别是面试官是招生办中很重要的负责人时(我带了自己的摄影作品做成的明信片,在面试结束的时候作为礼物送给了Julie,她蛮喜欢的)。动用你所能想到的一些资源来 differentiate 自己、来 impress 对方,面试才能脱颖而出。

    面试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过程啦~每年西北 IMC 申请都会有微信群,可以在群里和小伙伴们通气啦,申请季攒人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接下来为大家推荐一些自己比较了解的 advertising/branding/communication 相关的 master program:

    USC-安纳伯格传媒学院:用项目负责人Ben Lee的话来说,“we are bloody NO.1!”,几乎是传媒行业的必申了。master 项目很多,几乎都跟广告、营销、品牌管理有关系,其中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比较知名,也比较符合题主所要学的“品牌管经营”。地理位置和气候极佳!除了交通不好,几乎没啥缺点。

    BU-Communication College:东部传媒斯坦福,牌子相当老,知名度也高,对学生特别暖,每年都会给一部分学生奖学金。它家的传媒 master 分的特别细,几乎各个方向都有,其中 master in advertising 符合题主要求。

    UT-Austin 的广告:号称全美第一,录取很难,德州新兴城市也很宜居。(它们家的 marketing 也很棒!商学院非常良心,私以为是个小而精的 program )

    Columbia University-Strategic Communication:在 sps 学院下面,也可以说是名校水专业吧,偏 pr 一点,好在地理位置优秀!校友资源优秀!

    雪城:其实我对雪城的 program 不算很了解,不过听身边的小伙伴都说雪城真的是良心学校,新媒体一直都很强,对学生很好很贴心,申请难度相对来讲不算太大。

    – END –

    对西北 IMC 申请还有更多疑问想找人解答?

    添加棕榈大道最酷小助手微信:palmdrivepr

    添加棕榈大道最酷小助手微信:palmdrivepr

    添加棕榈大道最酷小助手微信:palmdrivepr

    添加助教

    备注“进步”,即可优先咨询呦!

    正宗留学干货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统计专业介绍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统计专业介绍

    明尼苏达双城大学是 1851 年成立的一个公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在 2018 年的最佳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 69。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横跨一个主要城市,确切地说是两个城市,明尼阿波利斯和圣保罗,被称为双子城。这所学校在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校区,不过明尼阿波利斯的校区被认为是明尼苏达大学的主校区。校园里还有 900 多个学生组织,包括 30 多个兄弟会和姐妹会。这所大学的卡尔森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和人类发展学院和法学院都名列前茅。明尼苏达大学的著名校友包括美国前副总统休伯特·汉弗莱和沃尔特·蒙代尔,国际钢琴家雅尼和著名节目主持人里克·桑切斯。

    院系介绍

    明尼苏达大学的统计专业开设在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人文科学学院的 School of Statistics

    统计系下。School of Statistics 成立于 1971 年,其前身是成立于 1958 年,致力于统计理论和应用统计学的研究中心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事实上,明尼苏达大学的统计系的成立是相当早的,同时期成立的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55 年),哈佛大学(1957 年)以及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1959 年)。学校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几乎所有学校的现任和前任教员都是或曾是美国统计协会或数理统计学会的研究员。比如斯蒂芬·芬伯格(Stephen Fienberg)是《美国统计协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的编辑,大卫·欣克利(David Hinkley)是《统计年鉴》(Annals of Statistics)的编辑,莫里斯·伊顿(Morris Eaton)是《统计年鉴》(Annals of Statistics)的联合主编。

    专业排名

    在最新发布的 2019 US News 的美国研究生院排名中,明尼苏达大学的统计系排名是全美第24。

    在 2018 年 QS 发布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明尼苏达大学的统计专业是排在 51-100 之间的。

    项目开设

    统计系开设了 master 和 PhD 的学位,统计硕士项目将统计理论与应用统计相结合,学生可以选择完成硕士学位后攻读博士也位,也可以参加工作。往届未继续求学的学生也都基本找到了统计相关的工作。Master 要求 30 个学分毕业,学生大多数是在 4 个学期完成。课程主要分为 6 个部分: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咨询、统计计算、支撑领域课程和选修课程。支撑领域课程最低要求 6 个学分,可以选择如计算机技术、生态学,经济学,公共政策,社会学,心理学或数学里的领域,有点类似分支方向。学校建议学生修过这些先修课,如数学(强烈建议高级微积分或实变函数),统计,计算机科学,定量心理学或其他社会科学或生物信息学。熟悉 C,JAVA,FORTRAN,或其他高水平的计算机编程语言。

    GRE sub 考试不是申请的必须材料,可以不用提供。统计学的研究生项目通常允许学生在秋季入学。春季或夏季学期很少,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考虑。

    招生情况

    明尼苏达大学统计系每年招生 80 名左右,master 和 PhD 的招收比例是接近 3:1。在 2017 Fall 的申请中,统计系总共收到 395 份申请,其中 master 的申请是 234 份,PhD 的申请是 161 份。总共发放了 86 份申请,其中发放的的 master 录取是 65 份,录取率是 28%;博士录取是 21 份,录取率是 13%。

    2008 年到 2018 年每年度的录取人数:

    2008 年到 2018 年每年度的申请人数:

    2008 年到 2018 年每年的申请人数,录取人数以及入学人数图标:

    根据学校的录取数据来看,拿到录取的申请者的 GRE 成绩,Verbal 部分平均分是 157 分, Quant 部分的平均分是 167 分,写作平均分是 3.7 分。

    就业情况

    统计学毕业的学生就业范围比较广,包括政府单位,美国劳工局,美国疾病控制与防疫中心,美国经济分析局等。健康与医药行业的雇佣单位有医院,生物技术公司,制药公司等。金融与保险行业,商业银行,信用社,保险机构等。还有从事教育行业或者各行各业的运营管理等工作。

    本文由太傻留学西安工科组张馨丹老师撰稿,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搜索微信公众号“太傻留学”,或添加公众号ID: taisha_consulting,获取更多留学干货!

    2017年4月公关日历(干货收藏)

    文章来源:SocialMarketing(ID:social_marketing)

    (本文已获得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每到月末,Socialmarketing后台都会收到不少小伙伴催更公关日历的消息。

    别着急,2017年4月份最新公关日历现已火热出炉!都来数数你还有几张海报要做?

    愚人节

    关键词:恶搞、脑洞、张国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愚人节开始被互联网公司玩坏了。每年4月1号,总有那么几家不太正经的大公司,开发一些脑洞大开的“愚人节产品”,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案例:

    例如支付宝的空付、到位和蚂上;谷歌提出的自动驾驶单车、找袜子神器;天猫设想的哪里有流浪猫哪里就能联网的MEW-FI;知乎刮码付费看信息的值乎;以及丑化别人来达到合影你最美功效的锤子丑颜相机…

    (丑颜相机)

    怎么说,脑洞还是要有的,你看,到位不就实现了吗?

    清明节

    关键词:悼念、警示、丧

    喝腻了正能量鸡汤,人们现在更喜欢用负能量毒药来调剂一下胃口。清明节自带的“丧失”属性,使其成为一个很好的宣泄节点。

    案例:

    1.Sigma创意工厂清明节H5“此处故意留白

    清明前夕,一支名为《此处故意留白》的H5刷爆了广告人的朋友圈。该H5以“清明节不该是你的节日”为主题,描述了广告人从早到晚疲惫的一天生活,呼吁广告从业者珍惜健康。随后有网友爆出该H5涉嫌抄袭,出品方上海SIGMA创意工厂随后关停了H5并发表了致歉信。

    2.丧茶

    上海一位脑洞神大的广告人决定正面叫板喜茶,于是提出了打造2017年清明假期第一家爆款网红奶茶——丧茶 的想法丧茶提倡扑克脸服务,能板着脸绝不微笑!每位顾客进入丧茶门店都要告知他们:爱喝喝,不喝滚。还一定要明确告知顾客,不要在本店自杀… …看菜单就知道,没有最丧,只有更丧…

    419

    关键词:谐音、内涵、不可描述

    11.11是“光棍节”、9.12是“示爱节”、8.18是“八卦节”…网络新兴节日接踵登场,419便是其中之一。

    419三个数字用英文念是“four one nine”,谐音“For One Night”。由于尺度略大,品牌借势需谨慎。

    案例:

    杜蕾斯419借势海报

    世界地球日

    关键词:环保、低碳、绿色

    世界地球日,为保护地球,品牌可以结合自身,发散创意。如:共享单车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支付宝倡导大家偷能量种树、方太水槽洗碗机倡导大家节约用水…

    案例:

    1.国家地理举办“亲水爱地球”主题路跑,由JJ林俊杰引领环保卫士,为地球而跑。

    最后,你发现了吗?

    所有的热点假期都在周末呢…

    这意味着什么?

    恭喜你!又可以加班了…

    —End—

    推荐阅读:

    2017年9月公关日历(干货收藏)

    马上要进入金九银十了

    传说中的销售旺季

    同时也是广告人的…崩溃季

    文案哥看到马可婷给大家整理了公关日历

    就放心了

    接下来,迎面向你走来的有:

    中元节、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

    世界和平日、世界无车日

    世界避孕日、世界旅游日

    双11、双12、双11返场、双12返场

    … …

    具体都在下面了▼

    苹果秋季发布会

    今天,有消息确认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将于9月12日召开。苹果将在此次发布会上除了按照常规推出iPhone的迭代产品,还将推出第三代Apple Watch。

    每年的苹果新品发布会,都会出现借势海报和段子满天飞的盛况,建议随时关注热点。

    例如去年,杜蕾斯在第一张以slogan“This is 7”为梗的借势海报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就及时调整方向,制作了第二张以备受网友吐槽的无线耳机为梗的海报。

    教师节

    1. 感恩教师

    文案们在准备海报时,一方面可以从“感恩”着手,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回忆青葱岁月”落笔,再者还可以盘点各科老师的不同口头禅、学科秘诀等有趣的回忆。此类海报风格一般都充斥着“校园”、“校服”、“黑板”、“粉笔字”、“课桌椅”等元素。

    2. 拓展概念

    也可以将老师这个定义扩展开,延伸到其他(你懂的)行业。例如:青春启蒙苍老师…

    案例:

    中元节

    由于俗称鬼节,大多品牌不会选择借势中元节。这两年,中元节最好的广告都来自台湾全家。不仅幽默好笑有梗,而且传递出来的感觉还特别温馨。

    案例:

    全联中元节广告(贞子篇)

    世界避孕日

    其他品牌都闪开,这是lan精灵们的主场…

    案例:

    看完借势海报

    担心马可婷9月会不会忙到哭?

    .

    .

    .

    你们不用担心我

    我哭一个月就没事儿了

    文章来源:SocialMarketing(ID:social_marketin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