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不清楚我们可以了解近期的发展规律

自媒体是什么?自媒体之所以爆发出如此大的能量和对传统媒体有如此大的威慑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

光行业内幕,解读热点事件,剖析商业项目。自媒体这块大饼你咬过了一口吗?自媒体这一波风口,让很多广告媒体人活跃在自媒体上,也许是出于各种自媒体账号的传说,所以很多人在自媒体上有了自己的一个小目标,先挣它一个亿!可以很多朋友连号都没有转正啊,通过自己写稿发文去提高阅读量和粉丝量,打造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可惜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自媒体发展趋势

我们今天挖掘一下自媒体还有哪些发展潜力?先说一下短视频吧,国内知名原创短视频排行榜如下:

短视频排行

第一名:陈翔六点半

第二名:papi酱

第三名:郑云工作室

以上都是在自媒体这块吃到过蛋糕的人,他们成功了,他们的作品没有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在观看,当初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自媒体这个市场,接下里就要靠实力去说话,实力雄厚的才更可能成为王者。所以接下来的一年,自媒体将经历7个大的趋势:

1、公众号阅读量的剧烈下滑

2、信息泛滥,普通内容信息过剩

3、原创+运营开始快速发展

4、音视频作品越来越多

5、从个体走向团队

6、拼真本事的时候到了,暴利已成为过去式

7、线上与线下链接互动

未来趋势

自媒体需要从线下到线上,再从线上走向线下,同时是自媒体发展趋势。所以未来线上线下连接确实会强。自媒体发展趋势一定会越严格,从现在起就要好好做积累大量的粉丝,创作也要提高质量向大V们看齐。才可以保证将来至少能生存下去,坚持到最后的人,都是挣钱的,就像马云说的:“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要想进入自媒体这块大蛋糕的伙伴就应该抓紧了,赶上最后一班车。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小编(huanghuali5)自己的历史。

头条号自媒体的崛起和趋向这肯定是一支赚钱潜力股自我感受

头条号自媒体的趋向和崛起,这肯定是一支赚钱潜力股

《这绝对不是一条广广告》申请头条号作者有大半年时间了,但玩头条可绝对有两年多时间了。从一开始的单纯看新闻到看视频,这东西能让你呆在家看一天不出门,里面有各种有趣好玩的视频和新闻,接着推荐给自己最好的几个朋友,结果他们也跟我一样上瘾了,有好玩的视频还一起分享。他喜欢看斯诺克还有德州扑克,里面既然都有。后来突然有一天就不知道怎么了跟一个头条号作者在评论里聊了起来,然后问了一些关于头条号申请的问题,接着就申请了一个头条号,一开始没抱任何想法,就觉得好玩和娱乐大众,每天一条写作,都是很简单的一些写作,文笔并不是很好的一个人,大多时候都是发视频,发一些自己看完觉得好玩有趣的视频,然后不知道过了多久就收到一天关于新手通过的消息通知,当然心理还是很高兴的,只不过没太当回事而已,后来慢慢的一天可以发表一篇文章到一天可以发表五篇,而且还从零收益到一天几毛几块几十都有,一分也是爱嘛,有收益当然有动力啦。这时候发表文章视频就勤快多了,到处找内容。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每天的手指既然都是几分钱到几毛钱,那还发毛啊头条号就丢那了。直到最近一个月有发表几个视频而且一下子推荐量窜窜往几张几十万的飙,阅读量和播放量的数字也不停的增长,而且加强最近一段时间粉丝和互相关注的多了(谢谢各位的互相关注),多一大部分是头条号的自媒体作者的关注,其实头条号指数没多大作用吧,我一直觉得这些数字是虚的,不知道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头条号作者的增长这证明着慢慢有很多人涌入自媒体这个行业,这应该也是一种趋向和头条号的崛起了吧,希望头条越来越好和自媒体人分享更多好玩有趣的文章,有想法组一个自媒体人微信群:q434542862,这样可以分享很多心得,互相帮助。

有兴趣记得关注我喔… q434542862

自媒体为什么火起来了怎样才能运营好自媒体解密自媒体运营

自媒体为什么火起来,这个我先卖个小关子留到最后给各位看官解读。现在的自媒体平台已经是五花八门了,百度百家、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360自媒体平台、微博、微信等等。

我先带各位了解一下什么自媒体运营,我们如何运营好自己自媒体。我将从自媒体运营的核心、原则、特点、运营模式、运营八步曲等各个方面剖析自媒体运营,列位看官不要跟丢啊。

概述

自媒体运营是指通过自媒体平台为企业或个人创造价值而执行的一种运营方式,也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自媒体平台发现并满足用户的各类需求的商业行为方式。

一、自媒体运营核心

(1)以产品为核心外扩

以销售的产品为核心,寻找需要该产品的用户,为其提供帮助。这样,用户会因得到帮助而对你的产品品牌更有印象,会持续关注你。

(2)以发布优惠劵为核心

用户往往会因为一些优惠活动而关注,所以发布一些优惠劵的博文后。自然会得到一些用户的关注。

(3)以回答客户咨询为核心

为客户提供细心认真的咨询,会获得更好的口碑,而且还能更好的宣传品牌,挖掘潜在客户。

(4)营造生活格调

以你的产品为中心,营造一种生活格调,在构建这种格调的内容,继而吸引更多人群关注。

二、自媒体运营原则

(1)传递价值

传递的价值不仅仅是优惠劵,赠品等实质的物品价值,更多的是有价值的信息,为目标客户提供更有效的资讯,常识或者技巧知识等都是一种价值,这样的自媒体才具有更实际的作用。

(2)连续发布

在确保自媒体质量前,要定时,定量,定向的发布内容,让用户不断的能获得该产品品牌的最新资讯,不要让自己的自媒体被快速的淹没。

(3)准确定位

对于企业自媒体来说,“粉丝”质量更为重要。因为企业最终是要从自媒体粉丝身上转化出商业价值,这就需要拥有更有价值的粉丝,这就涉及到自媒体定位的问题,发布的信息要围绕目标顾客关注的相关信息,吸引目标顾客的关注。

(4)真诚原则

真诚不仅是自媒体运营的基本原则,其实也是做任何事,做任何互动交流的基本原则。自媒体运营绝对是一个以年计算的长期行为。自媒体上的交朋友和现实中交朋友一样,好的声誉就是财富。而积累良好的声誉需要时间,而没有真诚的互动就不可能良好的声誉。

(5)宽容原则

宽容意味着大气和绅士风度,而苛刻意味着小气和“独裁”,没有多少人会喜欢苛刻性格的人。当然,宽容不意味着没有价值观,不意味着凡是做“和事佬”

“和稀泥”,相反的,你应该有鲜明的价值观,并且坚持这种价值观,不随波逐流,左右摇摆。——一个好的例子是:谷歌在“不作恶”价值观上的坚持为其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摇摆、随波逐流与真诚原则相抵触,势必对品牌形象带来严重的损害。

宽容原则要求自媒体运营从业人员在自媒体上广交朋友,无论朋友的政治取向,道德观,性格特征。在话题选择上,尽量避免涉及政治上的“左”和“右”、同性恋、族群关系、女权主义等敏感话题。尽管你有鲜明的观点,但不妨按下不谈——即使谷歌“性格”鲜明,但它也不会拒绝政治上反对它的人使用其产品。

(6)互动原则

“活动+奖品+关注+评论+转发”是目前自媒体互动的主要方式,但实质上,更多的人是在关注奖品,对企业的实际宣传内容并不关心。相较赠送奖品,自媒体经营者认真回复留言,用心感受粉丝的思想,更能唤起粉丝的情感认同。这就像是朋友之间的交流一样,时间久了会产生一种微妙的情感连接,而非利益连接,这种联系持久而坚固。当然,适时结合一些利益作为回馈,粉丝会更加忠诚。

三、自媒体运营特点

(1)立体化:自媒体运营可以借助先进多媒体技术手段,从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现形式对产品进行描述,从而使潜在消费者更形象直接的接受信息。

(2)高速度:自媒体最显著特征就是传播迅速。一条关注度较高的自媒体在互联网及与之关联的手机WAP平台上发出后短时间内互动性转发就可以抵达自媒体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3)便捷性:自媒体运营优于传统推广,无需严格审批,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4)广泛性:通过粉丝形式进行病毒式传播同时名人效应能使事件传播呈几何级放大。

四、自媒体运营的模式

模式一:品牌及产品曝光;

模式二:互动运营活动;

模式三:自媒体平台,电子商务及售后管理;

模式四:在线客户服务;

模式五:CRM 顾客/用户关系管理;

模式六:硬广形式;

模式七:搜索引擎优化;

模式八:植入式运营;

模式九:舆情监测;

模式十:危机公关

模式十一:自媒体转发。

五、自媒体运营八步曲

第一步:自媒体定位策略

第二步:自媒体账号矩阵策略

第三步:自媒体装修策略

第四步:自媒体内容策略

第五步:自媒体粉丝策略

第六步:自媒体互动策略

第七步:自媒体生态圈策略

第八步:自媒体口碑监测策略

六、如何做自媒体运营

一般来说,自媒体运营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账号,另一种是官方企业账号。

个人账号做自媒体运营,一般都是通过打造属于自己的大IP,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网红,像是咪蒙、papi酱、罗永浩都属于个人自媒体运营账号。个人账号的运营方式多种多样,一万个IP,就有一万种运营方式。

企业如何做自媒体运营:

1、准备工作

首先,注册企业自媒体的时候,需要注意两点:

(1)官方自媒体账号名称设置坚持精简原则,便于用户主动搜索、记忆。

(2)官方自媒体账号需要有一个“小名”。

例如,杜蕾斯以“杜杜”自居,迅雷以“雷叔”、“雷娘”自居,飞亚达以“表哥”自居等,这样能让自媒体形象更加拟人化,给粉丝一种亲近的感觉。

2、企业自媒体运营具体应该怎么去做:

(1)首先你要明确——什么产品,为谁,解决什么问题

如果我们的产品是运营课程,那就需要明确是专为白领设计还是在校学生?目标用户有没有使用自媒体的习惯?如果没有,是不是应该更注重线下渠道拓展?这些都需要在一开始就明确。

在解决问题方面,是想提升用户的认知程度还是让用户能直接就业?还是要两者兼而有之?

定位好人群,再通过产品选渠道,只有适合自己产品的渠道才是好渠道。

(2)从始至终都要关注有效流量

有效流量是什么呢?就是对你的产品产生价值的流量——人们想要购买、分享你的产品,愿意给你产品反馈,这就是有效流量。

(3)明确做什么类型自媒体,如何运营,达到什么目的

前提是已经明确了你的产品,为谁,解决什么问题,确定自媒体上有自己的目标用户。

下面我来给解答为什么自媒体平台为什么这么火。

第一,现在自媒体平民化个性化,每个“草根”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传递自己生活的阴晴圆缺,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

第二,低门槛易操作,互联网让一切都变的可能,任何一个平民大众有了成立自己的媒体的可能,这里没有国家有关部门的层层核实和检验,其测评严格,也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维系。

第三,交互性强传播快,这点我们首先要感谢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了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才有我们今天自媒体的飞速火爆,大家有心的可以总结一下,自媒体的火爆跟移动互联网是密不可分的。移动互联网让自媒体变得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媒体”,信息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的增强。

第四,能带来经济效益,最后一点也是最直白,最根本的一点,利益决定行动力,所有的一切如果没有利益的驱动下,都会变的苍白无力。咪蒙为什么火了?第一因为他确实抓住人们的痛点,给人们树立一个发泄的对立面,第二因为他盈利了所有各种各样的捧咪蒙的、黑咪蒙的、仿咪蒙的都出来了,然后将他放在风口浪尖上。

篇幅太长了,下篇我们来讲自媒体如何盈利,自媒体盈利的主要来源,自媒体盈利的主要方式。

最后在这17年高考的第一天,祝所有的考生能发挥自己真正的水平,考出满意成绩!也祝愿所有喜欢自媒体的朋友能玩转自媒体运营!

我对自媒体的一些看法

自从发现我莫名其妙地成为了“自媒体人”之后,一直在思考和自媒体有关的问题,也在之前的文章里观察和听取大家的意见。

“自媒体”成了最近几年非常热门的说法,然而我不知道该如何定义当今的“自媒体”。我知道的是,“自媒体”这个概念诞生的时候,一定不是今天的样子。

如果我没有记错,“自媒体”这个概念的诞生,是与“新闻工作”密切联系的,大家也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它的。

我对自媒体的一些看法

从最早接触博客开始,我就确信自媒体会流行,因为它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即便如今的“自媒体”早已疏远了当年强调的“草根新闻”,这些优势仍然存在。

1、自媒体是互联网信息传播新阶段的产物

我们可以将互联网信息传播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闻网站——社交媒体——自媒体,今天的信息传播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到了自媒体时代(具体可查看马海祥博客《中国自媒体的发展历程》的相关介绍)。

一是自媒体使个体与新闻网站等机构传播拥有同等形态的传播渠道。机构传播在此是指与个体相对应的、由政府或者商业机构持有运营的报纸、电视、新闻网站等。

二是论坛、社交媒体虽然让个体有机会融入互联网信息传播体系中,但传播形态还是个体之间的交流方式,与新闻网站这样的机构传播在内容呈现的专业性上相比还有差异。

但在自媒体上,两者在传播形态上已经没有差异,都是相同的媒介渠道,都可以做到一样的表现形式。

微博、微信、QQ、SNS网站及类SNS应用等,都是自媒体信息传播的常见形式。微信公众平台开放的前15个月就有200多万的注册账号,每天保持8000的增长速度,每天有超过亿次的信息交互,98.3%的使用人群集中在21岁—50岁。自媒体以开放平台方式成为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也就是说,自媒体已不是机构传播的补充,而是凭借及时性、高效性、广泛性等优势成为信息传播一个新的重要形态。

自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与新闻网站对信息发布的模式,社会个体与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可以同等地位地作为信息发布主体参与到信息传播体系中,社会个体从信息的“旁观者”转变成了“当事人”,从单纯受众变成信息发布者,只要个体愿意就可以加入到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体系中。也就是说,个体与机构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在自媒体平台上具有同等进入的机会。

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是机构专有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但自媒体不一样,每个个体都可以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融入全球的信息体系中。

当然,自媒体的影响力会受到资源大小的限制,但个体与机构在进入方面是拥有同等机会的,在这点上可以说自媒体是平等传播权的产物。

2、自媒体天然有草根性,让更多的信息有机会涌现

传统媒体的运作严格而复杂,采编审发缺一不可,高企的成本抬高了发布的门槛,而且发布时要筛掉许多“没有多少人会看”的新闻。

自媒体没有这种限制,自媒体的信息发布显得自由惬意,作为个体的自媒体或许单调片面,无数的自媒体却构成了永不中断的信息洪流,技术总会让你找到自己想看的信息。

自媒体大量涌现以来,我发现有很多偏重本土写作和方言表达的自媒体,从留言看到它们的确安抚了许多异乡游子的乡愁,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3、自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灵活而复杂,适应这个多变的世界

传统媒体除了剪报或者合订本,基本是没有什么“信息组织形式”,单纯的“下转第几版/上接第几版”都会带来不少的跳出率(当然传统媒体也不看重跳出率),我们很难持续按照某个主题把信息集中起来并保持更新。

但有了超链接,有了千千万万的自媒体,关于同一起事件、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看到各方的分析、意见、评论,并且实时更新,这是传统媒体做不到的。

比如前段时间Uber性骚扰的问题,当事人借助博客发声,然后我们又看到了资深HR的评论、其它受害者的现身,最近又看到了女上司的看法。如果没有自媒体,单纯靠专业记者去挖掘,这是难以想象的(具体可查看马海祥博客《自媒体人该如何推广自己的自媒体》的相关介绍)。

4、自媒体的内容更容易触达普通人

借助微信公众号这样的“超级APP”,自媒体的发布-阅读路径进一步缩短,内容更容易触达普通人。

即便在PC时代,看篇文章也是一项很专注的活动,普通人更喜欢在网上聊天。如今万众皆为“驭屏族”,聊天却没有那么热门了,大家似乎自然而然之间就养成了随时有空随时刷刷朋友圈、看看公众号、分享一把的习惯。

所以,自媒体的地盘不知不觉之中扩大了很多,在生活中的比重大大提升。我之所以申请微信公众号,是突然发现博客的阅读量呈断崖式下跌之后的事情。但是我扪心自问,如今在公众号的写作和博客时代并没有本质的差别,阅读数和影响力却增加了很多倍。这种奇特的变化,离不开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平台的东风。

然而我也必须承认,上面谈到的自媒体的这些独特优势,认真看来只是些中立的能力。我之所以肯定这种优势,潜意识里还是认定“自媒体”应当有足够的职业道德和操守的,从业者应当努力贡献有价值的内容。

5、我对自媒体的一些担忧和看法

最近,我专门找出了当年Dan Gillmor在We the Media对自媒体信任问题的看法:“當记者(也就是如今说的“自媒体”)有些基本要务。當我看見或聽說某件事值得對閱聽大眾報導時,我會予以確認,或者引用知道此事且值得信賴者的話,不然就是直接去找資訊來源(人或文件)。如果我在網誌上做了鏈結,指向某樣有趣的東西,但是並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時,我會提出警言。一般來講,我不會貼匿名的張貼文章。如果事實的來源不是我能信賴的,我會查證……如前所述,我們需要更好的工具以獲取建議和探查名聲,這種軟體可以讓我們游走資訊網,獲取可信賴人士的建議。未來幾年我們就會弄懂這一點,我有信心,我們會走得愈來愈順。”

如今再看这段话,多少会觉得当年Dan Gillmor有些过于乐观了。现在的自媒体会做多少查证吗?会选择不贴出匿名文章吗?有信心走得越来越顺吗?坦白说,我看过的“自媒体”越多,反而越没有信心。

如今,大量的“自媒体”被做成了一门赤裸裸的生意,而且是利益链条相当直接、追求短期回报的生意。“持续贡献优质内容-持续积累信誉-收获回报”的传统做法看起来太迂腐,需要太好的耐心。

在这个讲究“爆发性增长”的年代,大家都难以接受,所以千军万马挤上“不择手段吸引注意力-直接获取经济回报”的道路,“不择手段”换种好听的说法,就是“重运营轻质量”,就是“直接瞄准人性的弱点”,甚至不惜炮制假新闻、假信息。其结果就是,有质量没运营,基本没出路,有运营没质量,“成功”的可能性却相当大。

比如:我不否认今日头条里还是有一些有质量的新闻,但是据我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对身边大部分人分享的观察,今日头条推送的大量文章是没什么营养甚至故意耸人听闻的。不可否认,它们“运营”得好,成功吊起了普通人的胃口,吸引了足够多的点击,但是这样真的有意义吗?

前几周有个朋友和我聊起希望认真做贡献高质量内容的严肃的自媒体,预计一年可以做到十万订阅数,但根本没有人有兴趣,大家更关心的是“一年做到一百万粉丝,做不到免谈”。

我自己也经常感叹,自媒体圈虽然热闹,但很多都在追逐热点、故弄玄虚,真正有趣的信息还是太少。对于真正有价值但还不能完全把价值变现的自媒体,缺乏资助,从长远上保证它们价值的最终体现,这是目前一个普遍的问题。

让人更忧虑的还有现实国情。在我国,媒体长期以来受到严格的管制,所以相当多的人对“能发表出来的东西”天然有信任感,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很多人来说,“网上是这么说的”和“电视、报纸上是这么说的”具有几乎相同的公信力。

就我观察,许多自媒体虽然都知道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网上这么说”的信用会破产,但都在充分利用这个窗口期,抓住大家对“能发表出来的东西”残存的一点信任,争分夺秒享受这种红利,这种行为称为“末世疯狂”也不为过。

在这种现实面前,“管制”反而让人怀念,虽然这有点怪异。传统媒体虽然也不能杜绝“标题党”等运营行为,毕竟要受到一系列制约,比如报道应当有多个独立信源,要展现不同观点。但是,这些约束对自媒体都不存在(具体可查看马海祥博客《自媒体发展遭遇困境的探讨与分析》的相关介绍)。

许多自媒体理直气壮地强调“自(我)”,堂而皇之地为某些观点站台、背书,有意无意地忽略某些观点和事实(所以大家才会习惯多次“反转”),甚至公然造假也不会受到实质性的处罚。缺乏外界约束、完全依靠自律,未必能持续发展最终形成理想的局面,这已经被历史证明。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之后,美国人一度觉得不需要政府,但过不了几年就发现难以为继,所以才有了1787年费城立宪。

我们还需要警惕的是,自媒体这些问题会在“技术中立”的幌子下被进一步放大,因为所谓中立的技术并不能带来世界观的均衡。无数文艺作品和真实案例已经告诉我们,虽然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但完全放任和助长个人选择未必会带来幸福,自媒体也不能例外,许多人阅读了假新闻而不自知,被推荐了严肃认真的资讯也难以接受。

这其实不难理解,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人类天然不喜欢认知失调,如果不是有足够良好的自省习惯,或者有足够强的外力,人总是愿意看到与自己已有认知相同的判断。如果要承认之前接受的信息有假、看法有误,这总是让自己有点难堪、有点不舒服。

所以,如果单纯从数据来看,“我喜欢的”打开率总会更高,“我不喜欢的”打开率总是更低。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世界并不是全然按照我们的意志和喜好而存在,完全由“我喜欢的”构成的世界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这也是我之前批评今日头条的理由:单纯给你“你想要的”,未必会让你更幸福。

马海祥博客点评:

最近已经好几次被其他人称为“自媒体人”,不管是开玩笑也好,还是正经也好,总让我感觉莫名其妙,距离几年前第一次接触“自媒体”时候的兴奋十万八千里。我衷心希望,借助靠谱的平台、靠谱的游戏规则,越来越多靠谱的作者,“自媒体”有朝一日能成为真正有份量的称号。

自媒体繁荣的背后真相离我们越来越远

“自媒体太多,记者太少,故事不够用了“,这就是今年的第一感觉。

前几天的金正男之死,我陆续看到了好多个版本,或是争权,或得罪资本主义被Kill,又或者死的根本就不是金正男等等,这一轮的信息披露尚且不完结,下一批的事实又陆续上线,把某些段子手的脸打的啪啪作响…

佘宗明:“面对真相未明的悲剧,节制我们旺盛的表达欲就是最好的表达”。

国内的信息生态结构有个毛病:争议量很足,二手信息泛滥,而新闻的产生能力缺严重不足(当然,追星的狗仔队永远有精力去现场),具有公信力和决定性的主流媒体机构几乎没有。

一条简单的新闻,一波三折,最后到用户的手上时,面目全非,变了味道、成了广告、顺便炒作下,结果除了某个老板的腰包大点之外,吃瓜群众依旧上班的上班,吹牛的吹牛,那么新闻本身应该存在的意义呢?客观公正的反应我没看见,就算主观的推送也是照样很少。

在自媒体井喷式发展的今天,我看到越来越少的记者出现在”案发现场“,反倒是自媒体的段子越来越丰富;他们就一个人,一张椅子,一个小本子,热点从他们的手上源源不断的产生:经济、民生、科学、时尚、艺术等等,都能指指点点。

2015年的天津大事件,媒体没有动静,吃瓜群众各种平静,我可以理解为这是兔子为了不让民众恐慌所做的必要措施,可以理解对吧;但后面我发现后面即便是真的需要曝光的虚假平台和隐患也没有了记者的踪影。

追求事实已经成了奢侈的事业?

记得以前,美团被曝光食品安全问题,无数的编辑拿起笔手上上下翻飞,围绕着这个热点大肆吐诉食品危机,竞争对手也赶紧落井下石,起初是因为这个店被查出了问题,明天依然是这个店的负面评论,不过却加上了自媒体的疑惑和分析,唯独来自一线的报道相当稀缺。

好好的新闻媒体,如同二手旧货市场的繁荣,充斥着各种夸张的叫卖声——就像这两天你看到的武汉店主斩首血案那样。每个人都想从尸体堆里翻出能用的旧衣服,是的,每个人都想从尸体里淘东西,而不是想着去店里买新的。

这就是今天繁荣的自媒体的真相,很可能也是我们媒体生态的真相。

新媒体转型带来的焦虑,还有资本寒冬吹掉的经济实力,记者离新闻越来越远,要么直接死掉了。

互联网竞争的制高点,已经从过去的平台、产品、渠道的竞争,升级为内容的抢夺。百度抓遍天下内容的时代永远过去了。

今天,不掌控内容,就没有流量;没有流量,就没有收入。因此,内容生产者将在未来取得更高的议价能力。然而问题在于,目前这种每个人都只想吃剩饭的生产模式,能够支撑内容产业的繁荣吗,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吗?

百度百家自媒体注册步骤

经过了一个多月摸索,我已经大致了解今日头条了。运行规则规范。但是收益都不是很理想。前几天我又注册了一个百家号。虽说百家号在某些方法做得没有头条做得好,但阅读量的单价还比头条高的。

所以我是打算双管齐下,把能收收益的平台都注册了。也把这分享给大家收藏起来,要用时备好,免得找不到官网注册。

红色方框点击进入第一步

第二步在红方框里个人的选个人,单位选单位

笫三步认真填写真实身份,上传身份证照皮一定要清淅。

第四步把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点击认证后保存就好。

第五步提交后等待审核通过就可以开始创作了。

这是我朋友的收益截图,2000的阅读量,就是5元的收益。头条号的是10000才5元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疑问的可以留言。

同时运营9个自媒体平台是什么感受

文/磊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要用雷布斯的七字口诀来形容我现在的自媒体运营状况的话,那我一定是不入流的,因为我一点也不专注,居然同时在运营着9个自媒体平台

我暂且把除微信,微博以外的都归为自媒体平台了,严格意义来说的话,他们只能叫信息(写作)发布平台。但现在也没必要纠结这些概念,我就是想给大家分享一下同时运营9个自媒体平台是什么感受。

我的9个号分别是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简书,百度百家,一点资讯,uc,网易,搜狐。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的时候,会觉得我是神经病,一下运营那么多个平台,且不说有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就算有,可是它们真的就都有效果吗?

答案正合你意,不是都有效果。

我们先来谈论时间和精力的问题,事实上我真没觉得这个还要用来讨论。此处分享一个自认为是正确的观点,最好的时间管理方法就是晚睡早起。当你把别人用来睡觉和娱乐的时间都用来做你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时间大把大把都是。怕的就是,第一你没心思去最好,第二你也不够努力和坚持。所以,时间和精力根本都不是问题。

现在我基本上保持着一天一篇原创千字以上的文章输出,质量上只能说是差强人意,风格也不固定,差不多行业内,行业外都在写。但有一定我很肯定的是,每一篇我都有很认真去完成,至少在态度上,我还是比较端正的。

关于投放的先后顺序,在每一篇文章完成以后,我一般会先投放今日头条,因为这个平台对原创度要求极高,如果不达标,审核就很难通过。他们会有一个自动检索文章的机制,如果我文章先在其他平台发布的话,他们就会自动判断我为非原创作品,然后不给审核通过,所以我一般都是先投放今日头条,然后再投其他。

关于投放时间的问题,据一个大数据研究结构表明,中午才是阅读的高峰期,换句话说,最好是中午进行文章的发布投放。其次就是早上七八点和晚上六七点,这两个时间段一般就是上下班的途中,最后发布时间的选择才是睡觉前,一般十点左右。

而关于平台流量的问题,也就是给到的曝光度,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阅读量。因为我公众号粉丝不是很多,微博也一般,但其他自媒体平台都是刚注册不久的,可阅读量惊人。我文章阅读量最高的是uc,其次是一点资讯,再次才是其他。所以在这一点上,你可以根据自己阅读量多少去做适当的取舍。

除此之外,如果你是个人自媒体的话,在还没形成规模化运作之前,我建议全部注册下来,因为其实你写完一篇文章之后,发布就是复制粘贴的事情而已,多一个平台,多一份曝光,说不定在某一个平台就突然火了呢?

再有只有当你都去运营之后,你才会知道自己更适合于哪个平台,也就是说你和平台本身的契合度。没有必要就要随大流,都去做公众号,做微博,这一点务必得清晰。原因也很简单,只有你有粉丝了,在哪都一样。再说了,当你足够有影响力、号召力,IP足够强大的时候,你想把粉丝搬到公众号,微博还难吗?

所以,不要纠结于在哪个自媒体平台去做。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是怎么给粉丝提供优质的内容,从而留住他们,为我们以后的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好了,最后回答文章刚开始的问题,同时运营9个自媒体号是什么感受?

我只能说,你去试试啊。

自媒体人必备的软件也是必须会的

爱剪辑

爱剪辑是一块免费的、全能的、国内视频剪辑软件。功能强大,支持给视频加相框、加字幕、调色、替换音频,和一些常用的特效。爱剪辑非常的简单、容易上手,适合新手,最主要的是有很多素材,素材基本都是免费的。这是其他软件无法比拟的。

会声会影

会声会影是一款比较专业的非线性剪辑软件。功能比较强大,具有编辑图片、抓取画面文件。可以导出不同的视频格式,也是比较简单的软件,功能比爱剪辑强大,比较好学习,适合大众。

pr (Adobe premiere)

pr是Adobe推出的一款视频剪辑软件,Adobe公司,大家都知道,PS,flash player都是Adone比较有名的软件,也是平时必不可少的软件。pr提供了剪辑、调色、美化、添加字幕等等功能,最大的有点事和其他软件的有效集成。pr一般比较适合专业的人,pr的缺点就是渲染有点慢。

edius

edius也是一款非线性软件,新闻记者最喜欢这款软件,edius上手方便,操作相对简单。拥有完善的工作流程,支持很多种格式,功能稍微弱于pr。还有一点就是edius对电脑的配置稍高一点。

ae(After Effect)

ae也是Adobe公司的一块视频剪辑和设计的软件,Adobe就不在这赘述了。我们在电影中见到的很多很炫丽的特效,都是有ae制作出来的,ae一般用于电影,广告,对媒体以及网页制作上。相对比较专业。

软件自媒体AdobeFlash收藏

作为一名自媒体怎么写好一篇新闻

第一:消息

狭义的新闻即指消息,一般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含在主体里面。

第二: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的反应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因为通讯具有新闻的一般特点外,还特别强调形象化,注重以情感人,所以,在阅读方法上,既要遵循一般新闻的阅读方法,又要参照文学类作品的阅读方法,通讯有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种,结构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第三:特写

特写是区别于消息和通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一般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里的判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作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的表现新闻事实、新闻人物和新闻主题。阅读时参照通讯的阅读方法,可重点以表现手法、社会背景等为突破口来解读文本。

在这里小编祝大家能写好新闻,多写有关正能量的新闻,促进社会的进步,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

自媒体该这样玩了

大言不惭的用了这个标题,也难免也有标题党的嫌疑。

这段时间对自媒体了解了不少 ,也在尝试。多少有些自己的感悟,希望在这里和大家探讨分享一下。

这两年,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以及各种直播平台、小视频发布平台蜂拥出现。瞬间改变了,大众对媒体的印象。原来,媒体还可以这样!原来和我们距离那么远的媒体,从未有过这么近。

一时间,各种内容纷纷出现,科普的,娱乐的,高尚的、低俗的、卖萌的、装傻的、实力的、装x的、刷脸的、卖肉的。真是五花八门,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你见不到。不管你喜不喜欢,总有那么一群人在那里生产着。不管你喜不喜欢总有那么一群人围观着。

我自认为,这是大家的一种好奇之心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这个市场会进入真正的规范时期。

没有营养的东西会逐渐的,被市场所淘汰。大众对内容的消费会趋于务实和理性。所以,希望那些打算做自媒体这块的朋友,能够着手开始生产有持久价值的内容。

在各个行业趋于细分的时代,粉丝的多少,流量的多少不是实力的第一指标。

粉丝和流量的质量才是王道。生产有价值的内容,生产打动访客的内容才是自媒体的未来。具体包含两个方向,一个务虚的,也就是精神层面的。一个务实的,也就物质层面的。你生产的东西能够鼓舞一个人,能够激励一个人,给他的人生增加亮度,那么他就会死死的追随着你。你提供的东西能够让大家加升职加薪,能够让大家家庭更和睦,社会更美好,人们更友爱。那么也会成为你的高质量的粉丝。请大家放下浮躁,认真做事!用心建立自己的壁垒。

观众的整体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生产能够打动深层次的粉丝的内容才是首选。还是说一句,很多时候大家看到热火朝天的景象,可能并不是真的繁荣。希望各位从业者还是能够,怀着一颗扎实之心认真做业务。做有内涵的东西!做触动思想的内容。

这样你将会拥有真正的铁粉!

北京理想

2017.10.21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