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课堂 九死一生的创业故事只是新瓶装旧酒 | 品牌故事 2.5

【超级课堂】是聪头超脑旗下的创业系列小课堂,科普+干货,理论+实践,为你拨开创业路上的重重迷雾。【超级课堂】陪你创业!

关于品牌故事,每个企业的管理者都有自己的想法。最理想的品牌故事大概是和武侠小说差不多的那种:创业者作为主角极具人格魅力,情节充满刺激和反转,路程崎岖却九死一生,创业理念既叫人感动又令人振奋……这样的故事,媒体报道起来有兴致,读者看到了记得住,公司即便没有新鲜事,宣传部也能靠着新瓶装旧酒产出新内容。

然而,每年的各种峰会,挂着CEO title的创始人遍地都是,而Musk(埃隆马斯克)不常有。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的大佬如柳传志、冯仑,或者是互联网时代的变革者马云、马化腾、刘强东,每一个创业的故事都是艰难而曲折的,个人品牌的旗帜鲜明固然重要,但这并不完全等于企业的品牌故事,说的再多,用户也不会因为一件假货而放弃投诉。那谈品牌故事的时候,究竟怎么才能看起来不像没话找话,是本次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一个立得住脚的品牌故事通常是从创业初衷的介绍开始的。最受公众偏爱的创业初衷有两种,第一种是和公益相关,比如提出“一对一”商业模式的Toms,企业创始人布雷克麦考斯基在造访阿根廷之后决定将当地人常穿的帆布鞋销售到北美地区,而公司每卖出一双鞋,就将提供一双免费的,全新的鞋子给有需要的儿童;第二种是问题解决型,也就是创业者因为对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满而自己撸起袖子自己干的情况,比如共享经济的代表——Airbnb。改变大小并不是故事的重点,关键是故事的开头要让观众产生共鸣,让用户觉得自己所不满的也是你所厌弃的,他们期待进步的是你正在改变的。

接下来要谈的是内容筹备时最重要原则,表达尽量“人性化”。故事相较于标语,除了更易于记忆,还好在更贴近日常沟通形式,因而显得更真实和靠谱。因此,品牌故事的叙述在确保可读性之余,越不像精雕细琢出来的越好。为了显得高大上而一直向读者轰炸空无意义的比喻,听起来头头是道的道理只会把观众越推越远。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现在甚至直接选择用短视频的方式来讲述品牌故事,而拍摄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原始”:像B站上市的宣传片,在办公场所录制,直接由穿着lo娘服装的90后产品经理说着“我为何在这样一家公司……”这样真挚的情感,不单单是节省成本,更是要确保观众能卸下心防听你的叙述,引起共鸣,从而不自觉的为你买单。

一个好的品牌故事,首先得站得住脚——既不是胡编乱造,也不是东拼西凑,而是有理有据的。其次是简单明了——简单到读者刷微博的时候一不小心看到,就能明白它在说些什么,能看懂它其中的逻辑。大多数的策划在准备品牌故事的时候,费尽了无数心思去抓人眼球,但没有真实性和诚恳态度支撑的叙述引来的关注,只能是无效的,甚至造成负面影响。

版权声明

超级课堂所有内容均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聪头超脑将保留对侵权行为追责的法律权利

品牌故事 文创产品+非遗品牌 56枝花打造文创品牌

作为“中国文化第一大展”,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传递了一个明显的风向:优秀文化与各产业深度融合,“文化+”已成新业态,而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文化+科技”等新业态的非遗品牌的发展,从“供养”走向大众生活。

据统计,本届文博会上,超过3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现场展示技艺,与观众交流互动,让人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那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中,有的创新载体,有的创新工艺,内里则是丰富神秘的非遗文化。这样的文创商品透着古雅时尚的气息,美观新颖又实用,颇能激起人的购买欲。如中国56民族文化网网站创始人阳希老师以她对蜡染课程的创新与非遗蜡染文创产品及流行元素植入到现代家居服饰、家饰中,传统与创新结合的“56枝花”文创品牌商品让人眼前一亮。

此外,不少商家已经不满足于开发文创商品,而是致力于做品牌。在“非遗生活”馆,这里有身着民族服饰的水族妇女和苗族妇女进行国家非遗项目马尾绣和苗绣的技艺展示。馆内一个红色香包是马尾绣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宋水仙的作品,简洁实用的购物袋型设计,以祥云和凤凰装饰,鲜艳的红色皮革上绣满了缤纷的彩云。因为包含了非遗传承人的手工技艺,这个香包价格26000元!

记者了解到,“非遗生活”是一家致力于呼唤非遗回归生活,将非遗文化与品牌在创新中融合,进而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创始人阳希老师长期致力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她工作之余,二十多年来坚持不限的对民族文化的推广,积极探索传承发展的思路,并对现代高效快消品冲击下非遗传承尴尬的处境深感忧虑,从而感到了自己责任与担当。

非遗源于生活,也应回归生活,只要有一个需要转化的过程。于是,阳希老师组建团队,与非遗传承人合作的同时也模索出现代蜡染的创新之路,她让北京的百领喜欢上绘画蜡染了解这一门古老的技艺,希望通过对非遗的产业化开发达到传承和发扬非遗的最终目的。

“一个产品要为人所知,需要品牌;一种文化要走向世界,需要品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自立于民族之林,更需要品牌。”阳希老师说。

“非遗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文化+产业”的又一个范例。非遗需要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需要传承,民族文化产业需要文化内涵支撑,若能两者结合,则能相得益彰。

中国56民族文化网手工体验基地创建以56枝花为品牌的民族文化非遗产品与课程的手工体验馆,面向社会各界开展非遗蜡染、扎染、北京绢人、古法造纸文化与制作花草纸艺、面人面塑艺术、草编、中国结绳艺及很多传统文化手工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传播好中国的民族文化,通过手工教学互动体验学习方式来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希望更多的社会人士都能加入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能起到传承非遗、传承民族文化接力棒的作用,以教育提升公众的“民族传统文化”文化自觉。

品牌故事 你能看见 梨园里鸡在跑

山坡上梨树枝繁叶茂,枝头挂满果实,梨树林下是成群的土鸡在追逐觅食——这是日前,笔者走进南川区木凉镇玉岩铺村双博水果专业合作社,见到的景象。

“吃食了,吃食了……”随着方恒平的呼唤,成群的土鸡从四面八方扑腾过来吃食。

“这些玉米只是土鸡吃的辅食,梨树下的杂草和害虫才是它们的主食,成天在梨树下跑,土鸡的肉又紧实又香。”方恒平说。

建起300亩梨园

方恒平是玉岩铺村土生土长的农家女。2000年,方恒平就和丈夫外出打工,他们做过装配工,也批发过蔬菜。

2004年5月,怀揣几年打工攒下的血汗钱,她和丈夫回到老家,承包荒山荒坡300亩,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刚开始,他们选择种植蔬菜,但由于土质不太适宜,种植蔬菜不成功。

2005年,他们不再种植蔬菜,改种圆黄梨。

5年后,300多亩梨树挂果。

梨树成林后,见梨树下的空地很多,方恒平心想,这空着的树下要是能利用起来就好了。于是,她萌生了在梨树下养鸡的想法。她盘算,市场上一只土鸡能卖到100多块钱,在梨树下养鸡,一定有钱赚。

方恒平买来1000多只鸡苗,开始在梨树下养起了土鸡。

第一批土鸡长大了,方恒平把鸡卖掉,确实赚了一笔。

“每只土鸡纯赚30多块钱,同时,还为我在果树下养鸡积累了很多经验。”方恒平笑着说。

梨和鸡达成双赢

方恒平告诉笔者,梨树下养鸡好处多,梨树林给养鸡提供了天然“粮仓”,而鸡在林下放养,不仅可帮助梨树松土、捉虫,梨树不需要打农药,鸡粪又成为梨树上好的有机肥。

除了吃杂草捉虫子,梨树上掉下的梨花等也都是土鸡爱吃的食物。由于养殖面积大,土鸡的活动范围大,因此土鸡身体健康,肉质也不错。

梨树下养鸡的生态循环利用方式,每年可为她节省养鸡成本30%-40%,梨树管理成本每亩也可节约100元。而且,由于采用的是绿色养殖方式,她的土鸡在市场上也格外受欢迎。别人的土鸡十几元一斤,而她的“梨下鸡”要卖到25元至30元一斤。

今年,方恒平在梨树林中喂了2000多只土鸡,收益越来越好。

电子眼拓展销售

土鸡好不好不能光靠嘴吆喝,方恒平是如何让顾客了解自己的生态养鸡方式的呢?

方恒平在参加电商培训班时,学会了在线上销售及展示产品的方法,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他们在果园内安装了多个摄像头。“只要联上网,客户下载一个软件,就可以通过摄像头随时随地观看养鸡的过程,顾客很认可这样的养殖方式,购买起来很放心。”方恒平说。

“我算过,一步步发展下去。我们的养鸡规模可以达到五六千只,圆黄梨加上土鸡、鸡蛋的收入一年能达到几十万元。”方恒平信心满满地说。

END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黎明)

一个陌生的地方 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做一件不后悔的事情 寻然馆品牌故事

曾看过一本书,有这么一段话:旅行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值得你去做。一个人,一只背包,和一份愉悦的心情,撇开生活中冗长繁杂的琐事,踏上一段旅程。旅行对于我而言,不仅是去陌生的地方看陌生的风景,我更喜欢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寻觅大自然的美好。比如,不同的风土人情、风味小吃、或是有价值的食材。

比起那些熙攘喧嚣的街市,我更喜欢到偏远的小山庄。在一户农家小园,凌晨站在山林间,映着晨光摘几片茶叶配上刚刚收集的露珠,煮上一杯茶,享受这大自然的美妙。我想带走这里的美好,风景是带不走的,我只能将这里的食材带回。待我回到喧嚣的城市,还能回味大自然的美妙。

辞去了工作,我开始了寻找天然食材的道路。好食材怎么才能找到?有真正融入当地淳朴百姓的生活,自然才会脱去了残酷的一面之后,把那份馈赠温情款款地展示给自己。于是我不断地求助当地人,体验在各种不熟悉的地理环境下,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怎么找吃的,怎么种植,如何烹饪……事情变得顺利起来,只要认真寻找,各地的原生态好食材就在那里等你。从南到北,每一次的旅行都让我充满欣喜,从挑选食材到加工制作,每一步我都小心谨慎,只为留住它们最原始的营养成分。

我是慢食主义,“慢食”强调一切按着自然的方式来。食材是否新鲜、是否是在自然成熟的季节采摘、烹饪方式是否最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一餐吃下的食材之间是否搭配得当……无论是种植还是采集,都必须是天然无污染的原生食材,非转基因,无工业流程,遵循大自然的法则;保持传统种植加工工艺,利用原产地不可比拟的生长优势,保证食材原汁原味;必须是通过我们的食材寻找团队亲自品尝、挑选的特色食材,确保每一款产品均通过充分的检验和筛选。

寻然馆专注于食物与生活的品质。四季寻觅食材之旅,遍寻近百个原始山村,留下多种自然赠与的原生好食材,汇聚成礼。反复精挑细选,只为每个细节,都经得住处女座的拷问。

寻然馆,大自然寻找者的归宿,旅行者心灵的栖息地,也承载着我追求原生态食材的梦想。

品牌故事 斯柯达车轮的百年变迁

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斯柯达汽车既经历了无数沧海桑田的变化、也见证了很多历久弥新的经典。斯柯达中国将陆续撷取历史长河中的一些品牌故事,与大家分享。

【2018年12月26日,北京】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汽车的变化之大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但是有一点始终不变——汽车都有四个轮子。斯柯达汽车同样拥有四个轮子,斯柯达车轮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岁月里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呢?

1905年生产的斯柯达第一个车型Voiturette A

斯柯达历史上生产的第一个车型是Voiturette A,由公司创始人瓦茨拉夫·劳林(Václav Laurin)和瓦茨拉夫·克莱门特(Václav Klement)设计,1905年诞生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东北部的姆拉达博莱斯拉夫。该车型拥有木质轮辐和钢制轮辋,由中央螺母安装在车轴上。这一技术一直沿用到19世纪20年代初。

1911年生产的Laurin & Klement S车型

由于当时道路崎岖不平,轮胎经常被扎破,由此产生了第一个备用轮胎。1911年生产的斯柯达Laurin & Klement S车型上,备用轮胎首次亮相,不过当时的备胎还只有分离的内胎和外胎。

1929年生产的Laurin & Klement斯柯达110车型

过去更换轮胎非常复杂,而为了让更换过程更加便捷,20世纪20年代末带轮辋的备胎首次出现在1929年生产的Laurin & Klement斯柯达110车型上。需要更换轮胎时,轮胎的中央部分保留不动,只需更换轮辋和轮胎,用六颗螺丝就可以把轮辋固定在车身上。

1930年生产的斯柯达645车型

随后,金属的平滑轮胎成为了潮流。1930年生产的斯柯达645车型就采用了这种轮胎。由于这种轮胎实现了批量生产,所以价格降低。此外,备用轮胎开始被装在车辆后部,包括内胎、外胎和轮辋的两个完整备用轮胎成为当时的标配。

1937年生产的斯柯达POPULAR 蒙特卡洛车型

1934年,轻质辐条并配有白色条纹的车轮非常流行。1937年生产的的斯柯达POPULAR蒙特卡洛车型使用了这种车轮。此外,这种车轮也被运用于斯柯达POPULAR、斯柯达昕锐、斯柯达FAVORIT和斯柯达速派等车型。这种轮胎在二战后仍深受欢迎,在50、60年代广泛应用于斯柯达1101 TUDOR, 1200, 440 SPARTAK等车型。

1937年生产的斯柯达POPULAR 蒙特卡洛车型

备用轮胎除了能挂在车厢后部,还能放在后备箱中。1937年生产的斯柯达POPULAR蒙特卡洛车型后备箱足够大,两个标准的备用轮胎都可以放进去。

1960年生产的斯柯达明锐车型

20世纪60年代,斯柯达发布了新一代钢制车轮,斯柯达明锐985车型采用了这种车轮。此外,斯柯达FELICIA, 1000 MB, 100和120等多个车型也使用了这种车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

1989年生产的斯柯达125 L车型

1981年,斯柯达推出了13英寸钢制轮圈,沿轮圈周边均设有通风孔。(上图所示的1989年生产的斯柯达125 L车型采用了这种车轮。)此外,车轮上的塑料轮毂盖则是另一个创新。

1990年生产的斯柯达FAVORIT车型

1990年生产的斯柯达FAVORIT车型在很多方面沿用了先前的发明,包括13英寸的钢制轮圈和塑料轮毂盖。不同的是,该车轮的通气孔比以前更大更方。后来,第一个铝合金车轮也诞生了,成为车型的选配件或者特别版车型的标配。

2018年生产的斯柯达柯珞克车型

如果能够看到今天的车型,斯柯达创始人劳林和克莱门特一定会大吃一惊。如今的斯柯达车轮,大都采用铝合金轮毂,提供多种不同的尺寸和设计共用户选择。现在生产的斯柯达柯珞克、柯迪亚克和速派等车型都提供合金轮胎。在捷克,60%的斯柯达晶锐车主也偏爱这种轮胎。

layout: K.

融客巴士RONGKEBUS 品牌故事

融客巴士

融客巴士

融客巴士

融客巴士品牌创立于2017年3月, 由戴鑫、张米米两位公司创始人根据品牌的意义和宗旨碰撞产生。LOGO为一个品牌小车形象,充分体现融客巴士品牌的象形性,并突出平台移动 O+O 办公车的概念。大“R”代表有需求融资的客户(简称融客),充分表现客户至上的态度——以融客为先,为融客服务的宗旨。品牌VI主色调设计为粉红色,一只叫兔斯基的兔子作为代言吉祥物,将金融品牌年轻化,打破金融行业给人固有的严肃印象,亲民的形象,让品牌富有活力,有颜值更有内涵。

融客巴士

很多人问到融客巴士品牌创立的初衷是什么?融客巴士品牌创立根源来自两位创始人多年来对金融借贷行业现状的反思和剖析,以及对行业使命感和正义感的解读。下面两个场景就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也是融客巴士创立,能与大家见面的根本原因。

创始人回顾第一个场景:“2014年的时候,当时我还在某间贷款公司担任团队经理,记忆很深刻有一家三口,老公、太太还有他们只有1岁多走路还不稳的孩子,这样的一个家庭来寻求资金上帮助,俗称进行贷款。但是当我与帮他们贷款的中介沟通时发现,这个贷款中介足足收了10%的中介费。对于一个家庭来讲,这10%的中介费是很高昂的,而且是很大负担,对这样一个家庭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甚至是家庭破裂。那他们一岁的孩子会如何……”

第二个场景:“一些中小微企业,他们也许对自己所处的行业非常了解,但是如何融资,怎样快速低成本的融资,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的状态。很多企业家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融资,错过了企业发展的最好阶段。有的企业家因为对贷款行业的不了解,高成本的融资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

以上两个场景只是我们身边千千万万贷款案例中最平常的现象,结合现在行业暴利贷款、无品牌服务性贷款,以及贷款难、贷款贵的情况下。融客巴士有必要跟大家见面,解决行业的难点痛点,打破行业信息不对称的壁垒,让行业回归服务本质,为金融信贷行业正名,提供正能量!

融客巴士

融客巴士创始人一直坚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2017年3月创立了融客巴士品牌,并进行新金融平台的开发。让客户享受智能、便捷金融贷款服务的同时,享受到低成本的优质服务。融客巴士品牌除了服务想要融资的客户外,将分享经济模式运用到金融贷款中,合理的资源分配,让客户、经纪人、资金方各取所需,搭建智能新金融生态圈。平台以人为本,统一规范化服务并全流程监管,让金融更透明、更人性化。

融客巴士

我们的口号

融客巴士,贷款像叫外卖一样简单!

我们的宗旨

我们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利益至上;

我们为资金方监管,降低坏账隐患;

我们为经纪人代言,做口碑赚良心钱!

我们的立足点

立足解决现在金融中介行业难点痛点!

立足解决借贷双方的刚性需求!

融客巴士

我们的愿景

成为中国领先的金融产业分销集散平台!

我们的使命

以人为本,让金融更透明,更人性化!

我们的责任

打破金融中介行业信息壁垒,让行业回归服务的本质!

融客巴士

融客巴士RONGKEBUS是一个智能移动〇+〇金融服务平台,是为用户与金融机构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居间服务平台。平台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将海量的供方资源和需求方进行高效智能匹配,搭建智能新金融生态圈。平台以人为本,倡导分享经济模式,统一规范化服务并全流程监管,让金融更透明、更人性化。

融客巴士

融客巴士

食药品牌故事 沃华医药 为人类健康创造卓越价值

为人类健康创造卓越价值

沃华医药:用心严守质量关,为百姓造优质高效好药

医药产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关系着数以亿计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医药产业的发展也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而医药的质量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02年改制以来,传承自身300多年的中药文化,依靠强大的企业文化和强大的独家产品线这两大利剑,秉承“顾客第一 服务他人 诚信 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用心守护中药质量,为老百姓生产优质高效的好药, “为人类健康创造卓越价值”。近日,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裁王炯接受齐鲁晚报采访,向记者讲述沃华的品质之道。

手握两把利剑,让老药厂涅槃重生

沃华医药的前身为潍坊中药厂,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的万和堂药庄,当时这家药庄在济南、临沂、直隶一带广受欢迎,经常有来自数百里外的病人慕名前来寻医问药。然而,这家拥有数百年中药文化积淀的国有企业最终仍未能摆脱负债累累的结局。21世纪初,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浪潮已席卷中国大地,给众多深陷危局的国有企业带来新生。而此时,潍坊中药厂也被投资界的一位神坛级人物——赵丙贤看中。

赵丙贤被誉为“中国的巴菲特”,在20多年的投资、并购及重组上市的生涯中他战绩辉煌,堪称传奇,而他的《资本运营论》更是被投资者们奉为圭臬。2002年,身为中证万融董事长的赵丙贤接盘潍坊中药厂,在此基础上成立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仅仅5年后,沃华医药便成功上市A股 ,成为潍坊市首家上市的医药公司。经过17年的高速发展,沃华医药总资产较改制之初增长了7倍,净资产增长了40倍,净利润增长了45倍,累计纳税8亿元,逐步确立自己在纯天然植物类心脑血管成方药市场中的领导者地位。

沃华医药的成功再次为赵丙贤的传奇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沃华医药稳步增长的秘诀是什么呢?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裁王炯告诉记者,沃华医药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手握两把“独门利剑”。

第一把独门利剑就是强大的企业文化。作为董事长,赵丙贤一直坚持文化治企,他经常在想,中国企业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基业常青的企业?他觉得自己应该建立一个有文化的企业,所以从2009年9月起,赵丙贤每月都会针对企业的月度经营管理情况写一些感悟,把它抽象出来变成管理企业的规律和方法,久而久之就创作出了《有效动作论》一书。如今,沃华已经形成 “有效动作”管理体系,推动企业持续不断发展。2017年,赵丙贤又提出“文化是第一生产力”,成为公司管理团队一致遵循的核心价值观。赵丙贤还经常受邀到各地做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沃华医药的独家企业文化也因此为更多的人所熟知。

王炯告诉记者,除了企业文化这把利剑外,沃华医药还有第二把独门利剑:强大的独家产品线。对于赵丙贤来说,“独家产品”就是护城河,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根基,是未来决战市场最有利的保障。据介绍,目前沃华医药拥有144个中成药品种、15个独家品种、涵盖13个中成药剂型独家产品线,主要产品有心可舒片、脑血疏口服液、通络化痰胶囊、参枝苓口服液等。这条强大的产品线,得益于赵丙贤多年来对中药行业的专注和热爱,得益于全体中证万融人长期一贯一致的坚持和努力。

王炯介绍,在当前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沃华医药依然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业绩,除了拥有独家企业文化、重视产品质量外,还要得益于公司抓基础管理,坚持规范化运作。2016年,公司以良好的财务稳健度,获得国家商务部“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安全等级AAA级”企业第一名;2017年,公司入围“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潜力企业榜”,成为中国上市公司百家潜力企业;在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每年《执业质量内部检查》中,沃华医药在数百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坚守质量安全,誓做良心药放心药

在沃华医药公司一楼展厅的墙上,有一张珍贵的老照片。照片中有13名“国家级”的老药工。1985年12月,国家医药管理局为连续30年以上的从事中药工作的药工颁发了《老药工荣誉证书》,潍坊中药厂有13名员工获此殊荣。这些老药工,后来成为沃华医药的一笔宝贵财富,因为这些老药工身上不仅有精湛的制药技艺,更有一丝不苟、以质量为生命的工匠精神。沃华人清醒地认识到,可靠的疗效、过硬的质量才是产品长盛不衰的根本。

2012年,毒胶囊事件引爆全国,国内多家知名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胶囊铬金属含量超标,一时间,毒胶囊让人“谈虎色变”。但在此期间,沃华医药生产的胶囊剂型产品却未发现一粒毒胶囊。谈起此事,沃华医药采购主管郑华南自豪地告诉记者,沃华医药之所以没有在毒胶囊事件中“中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沃华坚持诚信经营,以质量求生存,不偷工减料,不以次充好。当时,沃华采购的胶囊壳是130元/万粒,而“毒胶囊壳”才60元/万粒,在巨大利益的诱惑面前,沃华医药坚定地站到了保证质量这一边。

众所周知,中药材的质量和道地性对中药产品质量有决定性作用,可以说“药材好,药才好”。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沃华在源头的把控上可谓不遗余力。

作为沃华医药的明星产品,心可舒系列在纯天然植物类心脑血管成方药市场占有率第一位。王炯告诉记者,为保证心可舒片质量,沃华医药进行了持续的工艺改进和质量提升研究,处方中各味药均选择地道优质药材入药,君药丹参在道地产地临朐县建立了符合国家GAP标准的种植基地;药材在国家药典标准基础上增加了药材重金属、砷盐、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等控制指标。在心可舒片前处理、粉碎、干燥、灭菌、提取、浓缩、制粒、压片、包衣等各个生产环节采用近红外技术建立了在线质量监控点,同时研究建立了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指纹图谱,确保了心可舒片质量稳定、高效,临床应用四十年来,未见不良反应,全国各级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有关文献资料均未见不良反应报告。因其疗效肯定、工艺先进、安全性好、价格合理,被国家卫生部推荐为“冠心病首选药”。

记者了解到,沃华医药每年需要的中药材原料多达200多种,产自全国各地,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沃华从药材入场到产品生产全过程各环节建立的控制点就多达150多个。 王炯告诉记者,尽管近几年医药行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沃华医药为提升产品质量宁愿损失部分利润,始终以“顾客第一 服务他人 诚信 创新”为核心价值观,坚持把产品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企业利益放在第二位,做良心药、放心药。王炯认为,这是一个医药企业必须做的,也是一个医药企业必须坚守的红线。沃华人相信大浪淘沙,只有经得住市场检验、质量过硬的产品才能赢得老百姓的口碑,企业才能生存下来。

重视研发创新,做质量标准制定者

作为国内主要的纯天然植物类心脑血管中成药生产企业,沃华医药将心脑血管中成药领域作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方向,并专注于纯天然植物类心脑血管中成药这一细分市场,致力于将公司发展成为心脑血管中成药领域的领军企业。

王炯告诉记者,心可舒系列拥有7项国家发明专利,是国家基药品种、国家医保用药、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中国中药名牌产品、国家中成药优质优价品种。2008年上市的“沃华脑血疏口服液”是国家批准的脑出血急性期独家治疗用药,被业内专家誉为这一治疗领域的“重磅级”产品,是国家秘密技术品种,国家重点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产品;2010年上市的专利新药通络化痰胶囊,源于脑血管领域权威专家王永炎院士的中风病“首选方”,是国家“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中药项目科技成果;2012年批准上市的“沃华参枝苓口服液”为原创性国家6类新药,是经国家批准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的中药复方药物,填补了国内外治疗老年痴呆中药复方制剂的空白,为国家专利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并列入2012年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计划项目。

沃华医药通过深化工艺,升级产品,开发经典名方,丰富现有非独家产品线,对特有老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增强现有产品市场竞争力。王炯介绍,为了实现企业快速发展,沃华医药投资兴建了沃华中药研究院,其中共有从事中药研究及管理人员68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13人。实验室、中试车间设备仪器先进而齐全。研究院立项研制新药品种10多项,开展标准提升和技术创新项目100多项,多项技术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达到技术资源共享,沃华医药与众多科研机构合作,以技术中心为依托平台,研究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就实验室共建、新药联合开发、人才培养、各级课题和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等方面进行广泛和深入的合作。

王炯介绍,沃华医药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火炬计划、国家中药材扶持专项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承担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山东省科学发展计划等省级课题20多项。

沃华医药建立健全了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已经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IPMS),围绕核心产品处方、工艺、质量控制、临床新适应症等累计申请发明专利37项,获得授权29项,其中核心产品心可舒片申请发明专利17项,获得授权7项。沃华医药先后起草了十余项国家药品质量标准,近三年起草的3项国家药品标准获得颁布施行,核心产品心可舒片质量标准已经被收入2015版《中国药典》。

这些成绩取得的背后,是沃华医药长期以来对药品质量孜孜不倦的追求。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支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沃华医药定能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大放异彩,成为让老百姓放心的良心药企,践行她“为人类健康创造卓越价值”的伟大使命。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记者 蔚晓贤 马媛媛

酒店品牌故事 世界上最古老的豪华酒店品牌 凯宾斯基

学习酒店管理的我们,

如果每当别人说起一个酒店品牌就能侃侃而谈,

那可真是666到飞起了好伐!!

近期,SEG将推出「酒店品牌故事」合辑,

做好笔记!

世界上最古老豪华酒店 你知道吗?

时至今日,它已经走过了 121年 的风雨路

时光打磨了它的品牌

未见它失色

反而更添韵味风姿

助它在世界上各个角落展示风采

它就是

凯宾斯基酒店

凯宾斯基酒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豪华酒店,最初建立于1897年,他已经在豪华酒店的历史中走过了121个年头。酒店集团创建于德国,现旗下酒店遍布欧洲、中东、非洲、南美和亚洲,在北京、柏林、布达佩斯、伊斯坦布尔、德累斯顿和圣莫里茨等地拥有62家国际性酒店。

“熟悉”的凯宾斯基

2014年APEC会议在京召开,这个有多国最高领导人参与的重要会议,选在了凯宾斯基集团的北京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召开。

曾在互联网疯传的“世界唯一八星酒店”的阿联酋阿布扎比的酋长国皇宫酒店。这个传说花费了40吨黄金打造,拥有世界唯一售卖黄金的ATM机的酒店,也是凯宾斯基集团众多酒店中的一员。

在奥斯卡奖上大放异彩的《卢旺达饭店》中那个在卢旺达大屠杀中供人们避难的米勒科林斯酒店(Hotel Des Milles Collines)。还有大热的德剧《阿德龙大酒店》里讲述了一个家族酒店如何影响了德国的近代史。这两个电影中提到的酒店都属于凯宾斯基集团。

一个品牌真正令人感动的

他所走过的时光以及他呈现的样子

凯宾斯基的发展历史

把时光推远一些,1843年的10月,Berthold Kempinski 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省,也就是现在的波兰,他是家中两个男孩之一,在他19岁的时候也就是1862年,他们开了一家叫做M. Kempinski & Co的酒馆,Berthold在两年之后称为了合伙人,在十年之后的1872年,Berthold和他的妻子移居柏林开了同名的酒家,不久就发展成为了拥有客房的餐厅。

Berthold夫妇并没有儿子,于是他们的女婿Richard加入了这个小餐厅,1889年,他在Leipziger Strasse开了家有几间餐厅的餐馆——当时柏林最大的一家餐馆。最终,在1897年,Hotelbetriebs-Aktiengesellschaft酒店管理公司成立,这是现今的凯宾斯基酒店的历史性起点

Berthold在意识到他的女婿可以独立经营公司时即退休,公司从此归Richard掌管,但公司名称未变。Berthold Kempinski于1910年3月去世,从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柏林第一家五星级酒店

然而 凯宾斯基 的名字注定要源远流长,凯宾斯基酒店是柏林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因为其一系列的创新而举世闻名,修建室内游泳池即是一例。

位于柏林的布里斯托尔凯宾斯基酒店(Kempinski Hotel Bristol Berlin)最早开业于1951年,不仅是世界上第一家凯宾斯基酒店,还是柏林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

二战结束后,对于德国的惨败,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仅清楚柏林城内的瓦砾就要用20年的时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布里斯托尔凯宾斯基酒店同时象征着战后柏林的复兴。

65 年后的今天,它仍然是这座城市最好的酒店之一,依旧为寻求一流住宿体验的挑剔旅客提供着完美的服务。

65年历史感+坐享柏林全景

酒店主体位于一幢11层高的塔楼和一栋六层的副楼内,由包括55间套房在内的301个房间组成。豪华商务套房走的是经典风,采用大面积浅色软装搭配金色窗帘,皮革沙发、书桌、扶手椅和两个电视的摆放落落大方,整体透着一种从容的雅致。

墙壁上挂的柏林大事记黑白照片更增添了一份历史感,如前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访问等。总统复式套房凭借其装饰艺术风格闻名,在这里你可以在顶层坐享柏林全景。

65年来,酒店迎来了众多知名的游客,包括著名演员罗杰穆尔和加里格兰特,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先生,歌手及演员小萨米戴维斯、莱昂纳德科恩乃至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如果这里面有你熟知的名人,不知道在房间远眺的时候、在酒吧点酒的瞬间、在泳池边休息的片刻……你是否能感受到与他们当年相同的心情。

世界唯一一家八星级酒店

走进富丽堂皇的阿布扎比酒店,仿佛进入《一千零一夜》故事中那座一夜间建成的宫殿。它真如浪漫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里写的那般,腹中堆满了黄金和珠玉;它由无数个小宫殿组成,有114个大小不同的穹顶,而每一座宫殿都有它自己的故事。8星级的它,让每一位入住者都会享受到《一千零一夜》中国王般的待遇。

这家酒店就是位于土豪居多的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是至今最豪华最奢侈的酒店,最初是为了接待各国首脑而建造,而名字也似乎就针对着王室,叫做宫殿酒店

这家酒店耗资30亿美元,相当于210亿人民币,外观和皇宫一般,而这座巨大的皇宫酒店离总统府只有一条街的距离,而这家酒店还拥有一公里多的沙滩,让人羡慕。

整座酒店的装修用了40吨黄金,另外这家酒店的圆顶还是世界最大的圆顶,圆顶中间是一千多个水晶形成的吊灯,整个酒店光内部面积就达到了24万平方米,但是客房只有400间还不到,可想而知,房间有多豪华。

七千多平米的礼堂,可以同时容纳3000人的舞厅,12个餐厅,还有8个特色娱乐厅,128间厨房,40个会议室,让人咂舌,据说从饭店顶端走到另一片近一公里。

酒店的安全系统和总统一个级别,科技遍布整个酒店,酒店价格一晚最低也要700美元还有20%的服务费,最贵的要几万美元。

现在,你在全球热门国家之中

都可以找到凯宾斯基的踪影

遍布欧洲、中东、非洲、亚洲以及南美洲

每家酒店和度假村都为你讲述当地酒店的独特风格

不遗余力将当地的特色融入其中

身边的凯宾斯基酒店

北京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

日出东方 京城的诗意美学

酒店位于北京市区以北60公里,坐落于风景如画的雁栖湖畔,比邻壮丽的燕山山脉和雄伟的慕田峪长城,并且是凯宾斯基酒店集团在中国区最大的酒店项目。酒店共有306间客房。

球状酒店总是给你满满的新鲜感,湖景房甚至可以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鸟瞰整个的燕栖湖,而雁栖酒店就像是你的私人度假大宅一般。

无论在大坝上散步,亦或是在岛上随意走走,你都能感受到空气的优美,对于城内动辄爆表的天气而言,整个酒店就像是天然的氧吧一般,在雁栖酒店的湖边走的时候,总有种在云南或者三亚的错觉。

餐厅的选择非常多样,自助餐厅提供到非常多样的选择,从海鲜到地道的地方特色美食都囊括期间:普拉那啤酒坊是提供地道的德国啤酒以及德国美食;怡景餐厅位于日出东方凯宾斯基最高的位置,除了可以享用雁栖湖的制高点风光以外,还有怀柔特有的菜肴让你品尝想完整地感受美景中的美食氛围,一定要亲自来体验。

无论是与爱人一起用餐、商务宴请、举办会议或者召开国际峰会、庆祝大型的或者小型私密的婚礼,还是周末和家人来一次城市逃离,北京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都将带给客人有别于传统度假酒店的惊喜感受。

北京燕莎中心凯宾斯基饭店

京城繁华商务区中的典雅奢华

北京燕莎中心有限公司凯宾斯基饭店于1992年建成开业,其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酒店之一。随后,以其完善的功能和优质的服务成为中国首都的新标志。

北京燕莎中心凯宾斯基饭店优雅而大气,矗立在北京最繁华的朝阳中央使馆商务区,距离市中心天安门广场、首都国际机场、紫禁城、天坛和国际展览中心等城市主要景点仅20分钟车程。

饭店拥有526间景致宜人、设计典雅的客、套房,以一流的水准接待过众多国际政要和各界名流。10个设施完备的宴会会议厅可最多容纳1200人,满足不同规模会议及宴会的需求。七间风格独特的餐厅和酒吧为您提供意大利、德国、日本、中国等风格多样的特色菜肴,以新鲜的食品,纯正的风味,让口味“挑剔”的食客也能获得味蕾的全新享受。

除了饭店本身,北京凯宾斯基饭店还管理着与饭店相连的燕莎中心服务式公寓、甲级写字间、29间高级展厅,都市脉搏健身中心,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建筑集群。

上海凯宾斯基大酒店

陆家嘴地标 传承欧式奢华

上海凯宾斯基大酒店坐落于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核心地带,坐拥黄浦江和上海天际线迷人景致。步行即可前往东方明珠,距离外滩等上海知名地标建筑和景点仅需几分钟车程。

酒店拥有 686 间客房和套房,可饱览开阔江景或都市城景;4家餐厅和3间酒吧提供国际美食和饮品;可容纳800人的无柱大宴会厅和14间会议室可举办各类豪华宴会及为商界精英提供会议服务;位于30层的水疗中心选用大落地窗折射自然光,入夜时分仿佛置身浦江之上。

28层的行政酒廊环景可将沪上浦西和浦东景致尽收眼底,提供早餐、下午茶和落日鸡尾酒专属礼遇;特别设计的行政楼层旋梯极具欧式奢华,同时为行政楼层客人提供私属空间。

上海凯宾斯基大酒店2014年作为亚信峰会接待酒店之一迎接了潘基文秘书长和阿塞拜疆总统入住;位于陆家嘴黄埔江边的地理位置和全方位的设施配备体现了凯宾斯基地标性酒店的特色。

深圳凯宾斯基酒店

眺望深圳湾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深圳凯宾斯基酒店坐落于深圳南山文化中心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眺望景色宜人的深圳湾,与众多的甲等写字楼(海岸城,保利,天利)、国内一流歌剧院、大型国际品牌购物中心和世界级的娱乐休闲中心相比邻。

作为深圳南山区首屈一指的豪华酒店, 深圳凯宾斯基酒店拥有385间豪华客房,房内设施一应俱全,配备舒适的加大豪华床和液晶电视,所有套房的卫生间均配备电视。

瑞士酒店管理教育集团

立即关注

品牌故事 10年前 日本人很难买到雷克萨斯

大部分车迷都知道,雷克萨斯这个豪华品牌,是丰田用以打开北美高级车市场而创立的。在最初,丰田也没有打算将这个品牌推到自家市场——直到2003年,丰田正式宣布,将从2005年开始将雷克萨斯品牌投放到日本市场。

至于雷克萨斯为什么最后还是进入到日本市场,容笔者之后再开坑,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在2005年前,雷克萨斯的车,真的不卖给日本人吗?

当然卖,因为日本人需要

在初代雷克萨斯LS发售同年10月,丰田就在日本市场拿出了名为Celsior的高级豪华轿车。当时丰田并不缺定位高级的车,例如国内消费者也十分熟悉的Crown(皇冠),或者是贵到上天的Century(世纪),然而这两款车无论是价格或者定位实质上有着天壤之别,而Celsior的出现,正好用于弥补Crown与Century之间的空缺。

▲与LS基本同时代的Crown以及Century

适逢当时是泡沫经济时期,日本人对于高级豪华车型的需求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Celsior正好满足了当时消费者的需求——比Crown高级,又避免了Century那样又贵又土,自己驾驶的话像个司机的尴尬场面…

除了车标,和雷克萨斯还真有差别

当时在日本国内售卖的雷克萨斯车型全部被换成了丰田标,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名字。除了标识以外,丰田和雷克萨斯还是有些许差别的,这主要体现在用料以及装配精度等。

此外,在动力系统方面也有着不同点,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相信就是初代IS与ALTEZZA。

差异化的动力搭配让这两者展现了完全不同的风格。

那么在雷克萨斯进入日本市场前,丰田都出过哪些换标车?

Celsior

LS的同型,一共存在了3代。作为丰田在日本高级豪华轿车的主力,Celsior在各方面都可以说是换标车中最为接近雷克萨斯的。

▲初代Celsior

在日本,三代Celsior都非常受改装党的欢迎,同时因为本身的豪华气质,Celsior改装车多以VIP风格呈现。

Aristo

GS的同型,发展了2代,与当时仅搭载自然吸气机器的GS不同,两代Aristo均配备2JZ-GTE涡轮增压发动机,更偏运动取向。

▲第二代Aristo

也正因为Aristo拥有一颗与Supra相同的心脏,所以日本友人会选择流用Supra的6速手动变速器(注:GS和Aristo原厂仅匹配自动变速器)。此外,将Aristo改造成VIP车或者漂移专用车的案例也十分常见。

Windom

熟悉ES的车迷都知道,这款车型与Camry(凯美瑞)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而初代ES更是如此。因为,除了前保险杠等小细节以外,它和当时的Camry Prominent几近一致。

▲初代ES(上)与同时期的Camry Prominent

与犹如陪衬品且短命的初代车型相比,拥有更多研发时间的雷克萨斯也让第二代ES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第三代Windom

也是从第二代开始,正式出现了ES的换标车Windom,与ES的不同点,主要集中在动力系统方面。另外,随着Windom车系的消亡,目前雷克萨斯并未在日本销售ES车型。

Altezza

IS的同型,仅有一代车型。相对于IS而言,Altezza的内饰用料、行驶质感与IS有着颇大的差距(为此丰田也专门推出用料更高级,向IS看齐的L-Edition版本),而且,动力系统方面两者也有不同取向,丰田为Altezza匹配了一副输出高达220马力的3S-GE 2.0L发动机(型号为RS200),如此火爆的“脾气”自然与IS不符,所以北美消费者买到的IS,只配备运转质感更出色的2.0L V6(AS200)以及3.0L V6(AS300)发动机。

▲Altezza RS200 L-Edition

先期Altezza以运动化形象深得年轻消费者欢迎,中期改款后,Altezza无论是外观以及质感均向IS靠拢,较为温和的AS200成为了销售主力,一直到车系消亡。

Soarer

SC的同型,原本Soarer是丰田早在1981年推出的高级跑车,而初代SC则对应第三代Soarer,主要区别在于动力配置。

▲最后两代Soarer,分别对应第一/第二代SCHarrier/LX/GX

第一/二代Harrier为RX的同型,两者之间的不同点主要还是在动力部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雷克萨斯进入日本市场,Harrier是唯一被保留下来的车系。如今,采用与第三代RAV4一致平台打造的全新Harrier依旧是日本市场专属的车型。

▲第二/第三代的Harrier

而LX与GX则分别对应Land Cruiser以及Land Cruiser Prado,主要差别体现在外观以及配置方面。

后记:

在雷克萨斯回到自己家乡之前,这些换标车成为了丰田当时进攻本土豪华车市场的利器。虽然只在日本售卖,但因为各种不可描述的原因,早年在中国珠三角地方也有他们的身影。而现在,则有人“反其道而行之”,例如不少国内外的初代IS玩家,通过换上全套Altezza标或移植那副3S-GE发动机等手段,去重温那个疯狂的年代。

此外,当年这些换标车也以平行进口的形式被引进到香港市场,受到了不少当地消费者的青睐——毕竟相对于付出一大笔钱去买一台雷克萨斯,去弄一个雷克萨斯标显然更省心。不管怎样,这些换标车对于丰田或者车迷来说,都代表了一个时代。

轮到你说:

你心目中的雷克萨斯到底是怎样的?

本文为“吴佩频道”原创。

吴佩频道:由车评人吴佩创立,和他的朋友们一起,专为深度懂车、玩车人群、意见领袖打造的一个高端受众品牌。

点击订阅吴佩频道百家号,更多讨论等你加入。

白小胖品牌故事 用爱做辅食

我是白小胖,在我最美好的记忆里,在姥姥的口中,在我对无添加辅食事业永远的追求上。

我还是会常常想起这句话,“你刚来的时候黑黑瘦瘦的,也不白,也不胖,现在白白胖胖的,就像我种的那大米粒儿一样。”姥姥总爱这样和我开玩笑。而每当想起这句话,我的眼前就浮现出姥姥那慈祥的眼神和温暖的笑容,虽然已经过去二十几年,但姥姥亲手做出那香甜软糯的滋味,我永远都记在心头。

到姥姥家那年我两岁多,黑黑瘦瘦的让人心疼,像一阵风能吹跑的样子。因为天生脾胃不好,所以不爱吃东西,即便哄着吃了一些,吸收也不好,父母都非常着急。在妈妈的期盼下,姥姥特地接我到上口子村住。当时姥姥和妈妈说,你放心吧,等我把她送回来的时候肯定白白胖胖的。

姥姥是村子里的中医,虽然在这个人们很少生病的长寿村里生意并不太好,但是却有很多人来请教养生的方法,因为姥姥对调理身体很在行,特别精通食疗之道。但之前都是给老年人调理,给小孩子调理倒是第一次,后来我开玩笑说姥姥拿我练手,姥姥自信的说她很有把握,她坚信能把我喂的白白胖胖,因为她对自己的手艺和食材充满信心。

上口子村是辽宁盘锦有名的长寿村,《舌尖上的中国2》纪录片里面的蒲笋便是产于此,这里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这里还有最美的湿地和最健康的碱地,肥沃的黑土地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加上祖祖辈辈所秉持的绿色种植,让这里的食材非常健康和营养。最特别的是这里的碱地大米,粒粒饱满、晶莹剔透,熬成粥更是软糯稠香,让人吃上一口就忘不掉。

这是一个我常常想回去的梦,姥姥总是小心翼翼的把配好的粥米倒入锅中,然后不停的搅动着,不一会儿便有水雾缭绕,炉子上的小锅煮着粥,咕嘟咕嘟地响着,慢慢的声音就变得飘渺,每当这时我就会甜甜的入睡,然后再让暖暖的香气把我叫醒,那是记忆中最美的声音和味道,也是我最甜美的梦。

刚到这里的时候,我同样什么都不爱吃。姥姥每天用这里特有的碱地大米,搭配上杂粮熬粥给我喝;还尝试把大米磨成粉加上小麦粉做面条给我吃。事实证明这样吃营养很全面,健脾养胃效果非常好,因为我虚弱的脾胃一天一天的好起来了。当我的脾胃慢慢好起来后,我也犯了很多小孩子都会犯的毛病,那就是挑食。聪明如姥姥,她用自己种的蔬菜捣汁和面做面条,五颜六色的小面片是我的最爱,不光好看、好吃、而且营养特别全面;同时姥姥还用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和杂粮搭配熬粥给我吃,从此我胃口大开。看到我一天一天的胖了起来,姥姥总是开玩笑的叫我白小胖,“你就像我种的大米粒一样,白白胖胖的可爱。”

姥姥对我的爱,就是她对妈妈的爱,也是妈妈对我的爱,姥姥给了我健康,给了我童年的快乐。我也从姥姥身上学会了如何用食物去表达爱,那就是把爱融入食物,用食物让你爱的人健康和快乐。我爱姥姥手中的味道、更敬佩姥姥对食材的认真,我学会了姥姥的手艺,还有她的用心。

现在我是两个宝宝的妈妈,我爱我的宝宝,我不想让他们吃有添加剂的食物,我想给他们最健康、最有爱的辅食,就像当年姥姥对我的爱一样。所以我创立白小胖这个品牌,因为这三个字是我最美的回忆,更是对姥姥的爱、对姥姥信念的传承,同时这个品牌也饱含着我对宝宝们的爱。姥姥用上口子的食材给我做出了最美味的粥和面,我也会用真心和诚心来把这健康的味道传承下去,让上口子的健康食材给我的宝宝带来健康,同时也给更多的宝贝们带去美味,带去健康和快乐。让更多的宝宝们都白白胖胖、快快乐乐,健康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