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广告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软文是以文章为载体,有很强的隐蔽性,因而具有很好的传播性。软文广告是现代广告形式的一种,因互联网兴起而广为采用。与硬广相比,软文则以“软”见长,以“文”为主,尤其突出大标题的吸引力,靠标题先把读者吸过来,然后再引进去,成功的软文营销,将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好的收益。

好的软文营销可以促进产品的销售、树立品牌形象、拉近客户距离、推广企业影响。不过首先是要有一篇高质量的软文,其次是选择有效的传播途径即媒体平台,高质量软文加上影响力极高的平台,这种宣传效果是高效的。

在当今网络营销越来越受投资者的重视的信息时代,软文推广正在成为最受青睐的营销利器,它不拘泥于广告形式的文字表达方式,越来越受到各行业企业在网络推广中的重视。

软文营销带给企业的11大好处:

1、提升品牌形象

软文采用正规新闻的体裁,合理利用行业关键词,针对企业和机构的目标群体进行新闻宣传,通过门户网站和行业专业网站对客户稿件的刊发,瞬间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2、外链提高排名

企业发布带有锚文本(关键词与超链接)的新闻软文,会给企业网站带来大量高质量、高权重的外链,可显著提高在搜索引擎(百度、谷歌)上的排名

3、节约营销成本

软文发布还能为客户节约大量传播成本,其投资不及传统媒体(电视、报刊)宣传费用的1%-10%,但因其目标客户精准的特点,回报率远高于传统媒体,因此软文发布见效快、投资低、回报高。

4、高曝光度。任何一家门户新闻媒体网站上,巨大的流量,会给你的曝光度,而我们做营销,就是为了曝光度,所以通过发布新闻通稿,软文发布,一直广受好评。

5、 时效性强。在策划一篇软文时,可以把新鲜,最新发生的事件结合起来写作,会使受众更有兴趣关注并可能被口碑传播。即使发布在非媒体平台上同样会受到多人的关注。广义上来讲,互联网上的每一个分子,都是媒体。

6、记久性。企业新闻软文不像传统广告需要长期投入,软文一旦投放可以直接在新闻媒体网站上永久查看,您可以长久的利用和操作;

7、长尾效应。您可以操作和利用企业新闻软文进行二次营销。把发布到新闻门户媒体的软文链接到公司网站上,起到一个非常好的品牌烘托作用;你还可以把媒体的宣传报道截图,然后放在印刷品或者是宣传册上给客户看。增加权威性和品牌度。

8、企业新闻软文一旦在大型媒体中发布,往往是一些其他网络媒体的转载对象,所以,我们的软文在门户及行业媒体上发布,更能实现转载效应。

9、如果您是宣传网站,企业新闻软文的报道不仅仅具有以上全部作用更能优化网站相关关键字权重。

10、软文比投放短期的广告更有效,客户更乐意接受软文传达的信息,更好的促进销售及宣传效果,而且价格比硬广价格低好多,软文推广发布是品牌推广中性价比最优的。

11、企业新闻软文的受众针对性强,因为软文操作灵活,可以针对经销商写,可以针对终端客户写,可以针对投资人写,当然还可以更大空间发挥,超乎你的想象。

总之,软文推广追求的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宣传效果,是目前中国最精准、性价比最高的营销手段。未来软文发展方向是把软文用到营销的各个环节,软文推广营销将是中国企业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推广手段之一。

网警提醒 你看到的网络热文可能是博彩的软文广告

近日,一篇题为《保研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破解彩票漏洞获刑》的“新闻”,被网易等多家网站抓取后成为网络热点。然而,不少网友指出,这篇“新闻”疑为博彩网站的营销软文。

现在,我们先来还原一下故事的原委:

名牌大学学生张X涉嫌利用数学知识破解彩票非法获利380万,被公诉机关起诉或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没收非法所得。

五岁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张X家境贫寒,是学校成绩顶尖的好学生,理科成绩曾连续三年获得全校第一,是学校重点保研的学生之一。

据张X交代,是自己在网上查资料时,无意中看到一篇《高中生利用数学概率计算攻破彩票漏洞获取巨额奖金》的新闻。文章里面的计算公式吸引了爱好数学的他,于是他经过计算推导,他发现确实存在可以战胜庄家的可能,利用赔率不对等就有可能从中套利。

于是,他注册账号开始验证自己的想法。

此时张某并不知道已经站在触犯法律的边缘,只是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他根据网站“冠亚大小”和“冠亚单双”的不同赔率,套进了凯利公式,也就是f*=(bp-q)/b。

他根据凯利公式发现,凡是等于0或是小于0都不宜投注,只有在大于0的时候投注才能实现盈利。后来他在计算“冠亚大小”的时候显示正数,也就是说,如果连续压“冠亚大”或是“冠亚双”的话,有可能会实现盈利,理论上来说不存在亏完的情况。

事实证明张某的计算是正确的,他在短短的时间内赢取了380万的巨额奖金,但却并没有意识到已经触犯了刑法。

虽然这个故事看上去像是一则普通的社会新闻,然而,仔细推敲一遍,就会发现它“并不简单”。

配文图片张冠李戴

1. 一篇“正经新闻”的发布人竟然是一个叫“咕嘟美食”的账号?

2. 这篇文章全篇没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全是用“某地、张某、班主任”这样的说法在讲故事。

虽然网易新闻最后注明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但丝毫不妨碍这篇文章成为十万加,成为众多网友热议的焦点。

将文章里的图片放在搜索引擎里检索,发现全是从别的地方粘贴过来的。

所谓的“保研大学生张某”,其实是个专门敲诈勒索的街霸:

所谓”张某的导师”,其实是有着“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之称的已故著名学者李佩。

所谓“张某母亲”的照片也无一例外是从别的新闻里偷来的。

“暗号”指向博彩网站

这篇新闻里把张某所谓的“彩票套利方法”原原本本地写了出来。

文章里有两张图片 “博彩工作人员与张某的聊天记录”,马赛克打得很有艺术感,第一张故意只打后一半,第二张故意只打前一半。两张图片组合起来一看,立刻得到了赌博网站的地址。

(注:红色的是文章原文的马赛克,捂脸图标是后加上去的)

(注:红色的是文章里的马赛克,“小黑胖捂脸”图标是浅黑科技加上去的)

把两个打码不全的网址拼在一起输入地址栏,立刻跳转到了某个博彩网站的注册网站:

显然,这是在钓鱼。

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一些小聪明的人,认为自己发现了赌场套利的奥秘,然后登录注册这个赌博网站开始“发家致富之路”。

目前,对于这篇广为流传的文章,一些发布此文的自媒体平台已开始清理。河南网警在此再次提醒,网上出售彩票、赌博都属于违法违规行为,好好工作,远离赌博!如果发现有网站涉及到博彩等违法内容,可向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电话010-12377)进行举报。

远看像新闻 近看是广告 揭秘网络违法软文广告地下产业链

新华社福州8月14日电 题:远看像新闻,近看是广告!——揭秘网络违法软文广告地下产业链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吴剑锋、何凡

今年初,一篇题为《老倪祖三贴效果骗局大揭秘!你看后还敢用吗?》的文章出现在一家新闻资讯网站上。该文以“老倪祖三贴效果骗局大揭秘”为噱头吸引读者关注,随后话锋一转,开始宣称“其强大的功效,是广大颈肩腰腿疼病患者的福音”,并冠之以“祖传秘方”的名头,文末还留有“老倪全国总代理,微商金牌导师”的联系方式。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从事软文代写代发的个人和商家,明码标价为违法广告的发布提供方便,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地下产业链。

违法广告瞒天过海:假新闻,真营销

根据广告法第十七条,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记者调查发现,老倪祖三贴的生产批号为保健用品批号,该软文广告涉嫌违法。

记者发现,老倪祖三贴在多个媒体均投放类似广告。某大型门户网站自媒体账号就曾登载一篇题为《老倪祖三贴(老倪膏药)的七大“副作用”,看完你还敢再用吗?》的文章,以相同形式宣传该产品,并将“老倪招商”的微信号置于插图内。

除此之外,在网络资讯媒体中,以软文形式发布赌博网站、代孕服务等违法广告屡见不鲜。5月,一篇名为《上海代孕:对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事物》的文章,出现在江苏某新闻网站热点资讯栏目上。文章在“科普”的同时,将“代孕服务联系……”等信息穿插其中。记者发现,3月至5月,该网站至少为此代孕机构发布40条以上的软文广告

福建君宇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灿良表示,早在2001年,原卫生部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就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代孕在我国尚属非法。代孕、赌博类广告违反广告法中“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等禁止性规定,属于违法广告。

记者发现,不少违法广告混杂在新闻资讯中,很容易让读者以为是真实的新闻信息。以新闻作外衣——正文开始宣传——文末留联系方式,这几乎成为此类广告的普遍套路。

软文代发一条龙,价格每条几元至几十元

记者上网搜索发现,不少QQ群打着“软文代写代发”的名义,做着发布违法广告生意。

在一个名为“医疗新闻源软文”的QQ群中,多名中介轮番发布各大网媒的软文登载价格,有的明确打出“专发医疗、加盟、微商、代孕垃圾稿子,审核宽松,内容无关”等信息招揽生意。

记者随机选取几名中介询价,发现软文发布价格与新闻资讯网站的知名度相关,以网站名义发布的每篇软文价格普遍在15元至50元之间。而以自媒体账号名义发布的软文,每篇软文的价格甚至可低至5元。

记者尝试写成一篇900字的假药“新闻”发给中介,表示想宣传一下。文中虚构了一款“祖传秘方”,并在文末以图片形式留下个人微信号。中介得知产品没有任何生产批号后,仅表示“新闻不要编得太离谱就行”。

一位曾做过此项生意的客户告诉记者,他曾经花15元将一条题为《安徽一男子香港脚伴十年,被奇方治好》的软文发布在一个财经新闻网站上。该文最终还以60元的价格登上一家知名新闻网站,以20元的价格登上另一家知名新闻网站自媒体账号。

记者咨询的不少中介都表示,对于带联系方式的医疗类软文,自媒体平台审核较严,往往会屏蔽链接,而网站则宽松很多。“网站容易被搜索平台识别,很多客户都会选择‘1000元70家网站’的套餐。”一名中介表示,选择套餐可以形成巨大声势,有利于产品销售。当记者询问文章是否会被删除时,对方称“文章都是网站内部的人发的,除非被投诉,否则不会被删”。

记者调查发现,从事此类“软文代发”的中介QQ群、网站和商家,其中不少还以公司形式运营,有的表示每天每人可以处理500单类似的生意。

不少软文代发机构还提供软文代写服务,只需提供材料和要求,即可当日出稿,价格从每千字100元到几千元不等,不少号称“高质量,高速度,保安全”。

严格落实“显著标明‘广告’”规定,加大问责力度

庞大的软文市场为违法广告发布提供便捷,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有些甚至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日前,一则出现在多个网媒上的彩票“新闻”《95后奇女子,躺家10天,只用100元存款,刷出20万收入》,文章中提供非法彩票网站的联系方式,不少彩民上当受骗。

专家建议,网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失信网络媒体的曝光、处罚和问责。陈灿良表示,应由网络监管部门建立网络媒体失信黑名单,将以软文形式发布违法广告的媒体列入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并给予相应处罚。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已明确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然而从目前情况看,一些新闻资讯网站并未真正落实相关规定。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认为,网络媒体要提高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对于被投诉和曝光的案例和相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

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稿件过滤效率。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认为,传统敏感词屏蔽的模式较为单一,存在漏洞。可以通过数据积累和学习能力的迭代升级,建立多维度的稿件筛选机制。

远看像新闻 近看是广告 揭秘网络违法软文广告地下产业链

新华社福州8月14日电题:远看像新闻,近看是广告!——揭秘网络违法软文广告地下产业链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吴剑锋、何凡

今年初,一篇题为《老倪祖三贴效果骗局大揭秘!你看后还敢用吗?》的文章出现在一家新闻资讯网站上。该文以“老倪祖三贴效果骗局大揭秘”为噱头吸引读者关注,随后话锋一转,开始宣称“其强大的功效,是广大颈肩腰腿疼病患者的福音”,并冠之以“祖传秘方”的名头,文末还留有“老倪全国总代理,微商金牌导师”的联系方式。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从事软文代写代发的个人和商家,明码标价为违法广告的发布提供方便,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地下产业链。

违法广告瞒天过海:假新闻,真营销

根据广告法第十七条,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记者调查发现,老倪祖三贴的生产批号为保健用品批号,该软文广告涉嫌违法。

记者发现,老倪祖三贴在多个媒体均投放类似广告。某大型门户网站自媒体账号就曾登载一篇题为《老倪祖三贴(老倪膏药)的七大“副作用”,看完你还敢再用吗?》的文章,以相同形式宣传该产品,并将“老倪招商”的微信号置于插图内。

除此之外,在网络资讯媒体中,以软文形式发布赌博网站、代孕服务等违法广告屡见不鲜。5月,一篇名为《上海代孕:对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事物》的文章,出现在江苏某新闻网站热点资讯栏目上。文章在“科普”的同时,将“代孕服务联系……”等信息穿插其中。记者发现,3月至5月,该网站至少为此代孕机构发布40条以上的软文广告

福建君宇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灿良表示,早在2001年,原卫生部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就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代孕在我国尚属非法。代孕、赌博类广告违反广告法中“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等禁止性规定,属于违法广告。

记者发现,不少违法广告混杂在新闻资讯中,很容易让读者以为是真实的新闻信息。以新闻作外衣——正文开始宣传——文末留联系方式,这几乎成为此类广告的普遍套路。

软文代发一条龙,价格每条几元至几十元

记者上网搜索发现,不少QQ群打着“软文代写代发”的名义,做着发布违法广告生意。

在一个名为“医疗新闻源软文”的QQ群中,多名中介轮番发布各大网媒的软文登载价格,有的明确打出“专发医疗、加盟、微商、代孕垃圾稿子,审核宽松,内容无关”等信息招揽生意。

记者随机选取几名中介询价,发现软文发布价格与新闻资讯网站的知名度相关,以网站名义发布的每篇软文价格普遍在15元至50元之间。而以自媒体账号名义发布的软文,每篇软文的价格甚至可低至5元。

记者尝试写成一篇900字的假药“新闻”发给中介,表示想宣传一下。文中虚构了一款“祖传秘方”,并在文末以图片形式留下个人微信号。中介得知产品没有任何生产批号后,仅表示“新闻不要编得太离谱就行”。

一位曾做过此项生意的客户告诉记者,他曾经花15元将一条题为《安徽一男子香港脚伴十年,被奇方治好》的软文发布在一个财经新闻网站上。该文最终还以60元的价格登上一家知名新闻网站,以20元的价格登上另一家知名新闻网站自媒体账号。

记者咨询的不少中介都表示,对于带联系方式的医疗类软文,自媒体平台审核较严,往往会屏蔽链接,而网站则宽松很多。“网站容易被搜索平台识别,很多客户都会选择‘1000元70家网站’的套餐。”一名中介表示,选择套餐可以形成巨大声势,有利于产品销售。当记者询问文章是否会被删除时,对方称“文章都是网站内部的人发的,除非被投诉,否则不会被删”。

记者调查发现,从事此类“软文代发”的中介QQ群、网站和商家,其中不少还以公司形式运营,有的表示每天每人可以处理500单类似的生意。

不少软文代发机构还提供软文代写服务,只需提供材料和要求,即可当日出稿,价格从每千字100元到几千元不等,不少号称“高质量,高速度,保安全”。

严格落实“显著标明‘广告’”规定,加大问责力度

庞大的软文市场为违法广告发布提供便捷,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有些甚至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日前,一则出现在多个网媒上的彩票“新闻”《95后奇女子,躺家10天,只用100元存款,刷出20万收入》,文章中提供非法彩票网站的联系方式,不少彩民上当受骗。

专家建议,网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失信网络媒体的曝光、处罚和问责。陈灿良表示,应由网络监管部门建立网络媒体失信黑名单,将以软文形式发布违法广告的媒体列入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并给予相应处罚。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已明确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然而从目前情况看,一些新闻资讯网站并未真正落实相关规定。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认为,网络媒体要提高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对于被投诉和曝光的案例和相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

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稿件过滤效率。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认为,传统敏感词屏蔽的模式较为单一,存在漏洞。可以通过数据积累和学习能力的迭代升级,建立多维度的稿件筛选机制。

远看像新闻 近看是广告 揭秘网络违法软文广告地下产业链

新华社福州8月14日电 今年初,一篇题为《老倪祖三贴效果骗局大揭秘!你看后还敢用吗?》的文章出现在一家新闻资讯网站上。该文以“老倪祖三贴效果骗局大揭秘”为噱头吸引读者关注,随后话锋一转,开始宣称“其强大的功效,是广大颈肩腰腿疼病患者的福音”,并冠之以“祖传秘方”的名头,文末还留有“老倪全国总代理,微商金牌导师”的联系方式。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从事软文代写代发的个人和商家,明码标价为违法广告的发布提供方便,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地下产业链。

违法广告瞒天过海:假新闻,真营销

根据广告法第十七条,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记者调查发现,老倪祖三贴的生产批号为保健用品批号,该软文广告涉嫌违法。

记者发现,老倪祖三贴在多个媒体均投放类似广告。某大型门户网站自媒体账号就曾登载一篇题为《老倪祖三贴(老倪膏药)的七大“副作用”,看完你还敢再用吗?》的文章,以相同形式宣传该产品,并将“老倪招商”的微信号置于插图内。

除此之外,在网络资讯媒体中,以软文形式发布赌博网站、代孕服务等违法广告屡见不鲜。5月,一篇名为《上海代孕:对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事物》的文章,出现在江苏某新闻网站热点资讯栏目上。文章在“科普”的同时,将“代孕服务联系……”等信息穿插其中。记者发现,3月至5月,该网站至少为此代孕机构发布40条以上的软文广告

福建君宇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灿良表示,早在2001年,原卫生部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就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代孕在我国尚属非法。代孕、赌博类广告违反广告法中“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等禁止性规定,属于违法广告。

记者发现,不少违法广告混杂在新闻资讯中,很容易让读者以为是真实的新闻信息。以新闻作外衣——正文开始宣传——文末留联系方式,这几乎成为此类广告的普遍套路。

软文代发一条龙,价格每条几元至几十元

记者上网搜索发现,不少QQ群打着“软文代写代发”的名义,做着发布违法广告生意。

在一个名为“医疗新闻源软文”的QQ群中,多名中介轮番发布各大网媒的软文登载价格,有的明确打出“专发医疗、加盟、微商、代孕垃圾稿子,审核宽松,内容无关”等信息招揽生意。

记者随机选取几名中介询价,发现软文发布价格与新闻资讯网站的知名度相关,以网站名义发布的每篇软文价格普遍在15元至50元之间。而以自媒体账号名义发布的软文,每篇软文的价格甚至可低至5元。

记者尝试写成一篇900字的假药“新闻”发给中介,表示想宣传一下。文中虚构了一款“祖传秘方”,并在文末以图片形式留下个人微信号。中介得知产品没有任何生产批号后,仅表示“新闻不要编得太离谱就行”。

一位曾做过此项生意的客户告诉记者,他曾经花15元将一条题为《安徽一男子香港脚伴十年,被奇方治好》的软文发布在一个财经新闻网站上。该文最终还以60元的价格登上一家知名新闻网站,以20元的价格登上另一家知名新闻网站自媒体账号。

记者咨询的不少中介都表示,对于带联系方式的医疗类软文,自媒体平台审核较严,往往会屏蔽链接,而网站则宽松很多。“网站容易被搜索平台识别,很多客户都会选择‘1000元70家网站’的套餐。”一名中介表示,选择套餐可以形成巨大声势,有利于产品销售。当记者询问文章是否会被删除时,对方称“文章都是网站内部的人发的,除非被投诉,否则不会被删”。

记者调查发现,从事此类“软文代发”的中介QQ群、网站和商家,其中不少还以公司形式运营,有的表示每天每人可以处理500单类似的生意。

不少软文代发机构还提供软文代写服务,只需提供材料和要求,即可当日出稿,价格从每千字100元到几千元不等,不少号称“高质量,高速度,保安全”。

严格落实“显著标明‘广告’”规定,加大问责力度

庞大的软文市场为违法广告发布提供便捷,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有些甚至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日前,一则出现在多个网媒上的彩票“新闻”《95后奇女子,躺家10天,只用100元存款,刷出20万收入》,文章中提供非法彩票网站的联系方式,不少彩民上当受骗。

专家建议,网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失信网络媒体的曝光、处罚和问责。陈灿良表示,应由网络监管部门建立网络媒体失信黑名单,将以软文形式发布违法广告的媒体列入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并给予相应处罚。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已明确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然而从目前情况看,一些新闻资讯网站并未真正落实相关规定。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认为,网络媒体要提高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对于被投诉和曝光的案例和相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

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稿件过滤效率。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认为,传统敏感词屏蔽的模式较为单一,存在漏洞。可以通过数据积累和学习能力的迭代升级,建立多维度的稿件筛选机制。

远看像新闻 近看是广告 揭秘网络违法软文广告地下产业链

新华社福州8月14日电题:远看像新闻,近看是广告!——揭秘网络违法软文广告地下产业链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吴剑锋、何凡

今年初,一篇题为《老倪祖三贴效果骗局大揭秘!你看后还敢用吗?》的文章出现在一家新闻资讯网站上。该文以“老倪祖三贴效果骗局大揭秘”为噱头吸引读者关注,随后话锋一转,开始宣称“其强大的功效,是广大颈肩腰腿疼病患者的福音”,并冠之以“祖传秘方”的名头,文末还留有“老倪全国总代理,微商金牌导师”的联系方式。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从事软文代写代发的个人和商家,明码标价为违法广告的发布提供方便,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地下产业链。

违法广告瞒天过海:假新闻,真营销

根据广告法第十七条,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记者调查发现,老倪祖三贴的生产批号为保健用品批号,该软文广告涉嫌违法。

记者发现,老倪祖三贴在多个媒体均投放类似广告。某大型门户网站自媒体账号就曾登载一篇题为《老倪祖三贴(老倪膏药)的七大“副作用”,看完你还敢再用吗?》的文章,以相同形式宣传该产品,并将“老倪招商”的微信号置于插图内。

除此之外,在网络资讯媒体中,以软文形式发布赌博网站、代孕服务等违法广告屡见不鲜。5月,一篇名为《上海代孕:对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事物》的文章,出现在江苏某新闻网站热点资讯栏目上。文章在“科普”的同时,将“代孕服务联系……”等信息穿插其中。记者发现,3月至5月,该网站至少为此代孕机构发布40条以上的软文广告

福建君宇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灿良表示,早在2001年,原卫生部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就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代孕在我国尚属非法。代孕、赌博类广告违反广告法中“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等禁止性规定,属于违法广告。

记者发现,不少违法广告混杂在新闻资讯中,很容易让读者以为是真实的新闻信息。以新闻作外衣——正文开始宣传——文末留联系方式,这几乎成为此类广告的普遍套路。

软文代发一条龙,价格每条几元至几十元

记者上网搜索发现,不少QQ群打着“软文代写代发”的名义,做着发布违法广告生意。

在一个名为“医疗新闻源软文”的QQ群中,多名中介轮番发布各大网媒的软文登载价格,有的明确打出“专发医疗、加盟、微商、代孕垃圾稿子,审核宽松,内容无关”等信息招揽生意。

记者随机选取几名中介询价,发现软文发布价格与新闻资讯网站的知名度相关,以网站名义发布的每篇软文价格普遍在15元至50元之间。而以自媒体账号名义发布的软文,每篇软文的价格甚至可低至5元。

记者尝试写成一篇900字的假药“新闻”发给中介,表示想宣传一下。文中虚构了一款“祖传秘方”,并在文末以图片形式留下个人微信号。中介得知产品没有任何生产批号后,仅表示“新闻不要编得太离谱就行”。

一位曾做过此项生意的客户告诉记者,他曾经花15元将一条题为《安徽一男子香港脚伴十年,被奇方治好》的软文发布在一个财经新闻网站上。该文最终还以60元的价格登上一家知名新闻网站,以20元的价格登上另一家知名新闻网站自媒体账号。

记者咨询的不少中介都表示,对于带联系方式的医疗类软文,自媒体平台审核较严,往往会屏蔽链接,而网站则宽松很多。“网站容易被搜索平台识别,很多客户都会选择‘1000元70家网站’的套餐。”一名中介表示,选择套餐可以形成巨大声势,有利于产品销售。当记者询问文章是否会被删除时,对方称“文章都是网站内部的人发的,除非被投诉,否则不会被删”。

记者调查发现,从事此类“软文代发”的中介QQ群、网站和商家,其中不少还以公司形式运营,有的表示每天每人可以处理500单类似的生意。

不少软文代发机构还提供软文代写服务,只需提供材料和要求,即可当日出稿,价格从每千字100元到几千元不等,不少号称“高质量,高速度,保安全”。

严格落实“显著标明‘广告’”规定,加大问责力度

庞大的软文市场为违法广告发布提供便捷,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有些甚至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日前,一则出现在多个网媒上的彩票“新闻”《95后奇女子,躺家10天,只用100元存款,刷出20万收入》,文章中提供非法彩票网站的联系方式,不少彩民上当受骗。

专家建议,网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失信网络媒体的曝光、处罚和问责。陈灿良表示,应由网络监管部门建立网络媒体失信黑名单,将以软文形式发布违法广告的媒体列入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并给予相应处罚。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已明确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然而从目前情况看,一些新闻资讯网站并未真正落实相关规定。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认为,网络媒体要提高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对于被投诉和曝光的案例和相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

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稿件过滤效率。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认为,传统敏感词屏蔽的模式较为单一,存在漏洞。可以通过数据积累和学习能力的迭代升级,建立多维度的稿件筛选机制。

来源:新华网

远看像新闻 近看是广告 揭秘网络违法软文广告地下产业链

新华社福州8月14日电 题:远看像新闻,近看是广告!——揭秘网络违法软文广告地下产业链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吴剑锋、何凡

今年初,一篇题为《老倪祖三贴效果骗局大揭秘!你看后还敢用吗?》的文章出现在一家新闻资讯网站上。该文以“老倪祖三贴效果骗局大揭秘”为噱头吸引读者关注,随后话锋一转,开始宣称“其强大的功效,是广大颈肩腰腿疼病患者的福音”,并冠之以“祖传秘方”的名头,文末还留有“老倪全国总代理,微商金牌导师”的联系方式。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从事软文代写代发的个人和商家,明码标价为违法广告的发布提供方便,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地下产业链。

违法广告瞒天过海:假新闻,真营销

根据广告法第十七条,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记者调查发现,老倪祖三贴的生产批号为保健用品批号,该软文广告涉嫌违法。

记者发现,老倪祖三贴在多个媒体均投放类似广告。某大型门户网站自媒体账号就曾登载一篇题为《老倪祖三贴(老倪膏药)的七大“副作用”,看完你还敢再用吗?》的文章,以相同形式宣传该产品,并将“老倪招商”的微信号置于插图内。

除此之外,在网络资讯媒体中,以软文形式发布赌博网站、代孕服务等违法广告屡见不鲜。5月,一篇名为《上海代孕:对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事物》的文章,出现在江苏某新闻网站热点资讯栏目上。文章在“科普”的同时,将“代孕服务联系……”等信息穿插其中。记者发现,3月至5月,该网站至少为此代孕机构发布40条以上的软文广告

福建君宇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灿良表示,早在2001年,原卫生部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就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代孕在我国尚属非法。代孕、赌博类广告违反广告法中“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等禁止性规定,属于违法广告。

记者发现,不少违法广告混杂在新闻资讯中,很容易让读者以为是真实的新闻信息。以新闻作外衣——正文开始宣传——文末留联系方式,这几乎成为此类广告的普遍套路。

软文代发一条龙,价格每条几元至几十元

记者上网搜索发现,不少QQ群打着“软文代写代发”的名义,做着发布违法广告生意。

在一个名为“医疗新闻源软文”的QQ群中,多名中介轮番发布各大网媒的软文登载价格,有的明确打出“专发医疗、加盟、微商、代孕垃圾稿子,审核宽松,内容无关”等信息招揽生意。

记者随机选取几名中介询价,发现软文发布价格与新闻资讯网站的知名度相关,以网站名义发布的每篇软文价格普遍在15元至50元之间。而以自媒体账号名义发布的软文,每篇软文的价格甚至可低至5元。

记者尝试写成一篇900字的假药“新闻”发给中介,表示想宣传一下。文中虚构了一款“祖传秘方”,并在文末以图片形式留下个人微信号。中介得知产品没有任何生产批号后,仅表示“新闻不要编得太离谱就行”。

一位曾做过此项生意的客户告诉记者,他曾经花15元将一条题为《安徽一男子香港脚伴十年,被奇方治好》的软文发布在一个财经新闻网站上。该文最终还以60元的价格登上一家知名新闻网站,以20元的价格登上另一家知名新闻网站自媒体账号。

记者咨询的不少中介都表示,对于带联系方式的医疗类软文,自媒体平台审核较严,往往会屏蔽链接,而网站则宽松很多。“网站容易被搜索平台识别,很多客户都会选择‘1000元70家网站’的套餐。”一名中介表示,选择套餐可以形成巨大声势,有利于产品销售。当记者询问文章是否会被删除时,对方称“文章都是网站内部的人发的,除非被投诉,否则不会被删”。

记者调查发现,从事此类“软文代发”的中介QQ群、网站和商家,其中不少还以公司形式运营,有的表示每天每人可以处理500单类似的生意。

不少软文代发机构还提供软文代写服务,只需提供材料和要求,即可当日出稿,价格从每千字100元到几千元不等,不少号称“高质量,高速度,保安全”。

严格落实“显著标明‘广告’”规定,加大问责力度

庞大的软文市场为违法广告发布提供便捷,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有些甚至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日前,一则出现在多个网媒上的彩票“新闻”《95后奇女子,躺家10天,只用100元存款,刷出20万收入》,文章中提供非法彩票网站的联系方式,不少彩民上当受骗。

专家建议,网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失信网络媒体的曝光、处罚和问责。陈灿良表示,应由网络监管部门建立网络媒体失信黑名单,将以软文形式发布违法广告的媒体列入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并给予相应处罚。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已明确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然而从目前情况看,一些新闻资讯网站并未真正落实相关规定。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认为,网络媒体要提高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对于被投诉和曝光的案例和相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

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稿件过滤效率。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认为,传统敏感词屏蔽的模式较为单一,存在漏洞。可以通过数据积累和学习能力的迭代升级,建立多维度的稿件筛选机制。

远看像新闻 近看是广告 揭秘网络违法软文广告地下产业链

新华社福州8月14日电 题:远看像新闻,近看是广告!——揭秘网络违法软文广告地下产业链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吴剑锋、何凡

今年初,一篇题为《老倪祖三贴效果骗局大揭秘!你看后还敢用吗?》的文章出现在一家新闻资讯网站上。该文以“老倪祖三贴效果骗局大揭秘”为噱头吸引读者关注,随后话锋一转,开始宣称“其强大的功效,是广大颈肩腰腿疼病患者的福音”,并冠之以“祖传秘方”的名头,文末还留有“老倪全国总代理,微商金牌导师”的联系方式。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从事软文代写代发的个人和商家,明码标价为违法广告的发布提供方便,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地下产业链。

违法广告瞒天过海:假新闻,真营销

根据广告法第十七条,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记者调查发现,老倪祖三贴的生产批号为保健用品批号,该软文广告涉嫌违法。

记者发现,老倪祖三贴在多个媒体均投放类似广告。某大型门户网站自媒体账号就曾登载一篇题为《老倪祖三贴(老倪膏药)的七大“副作用”,看完你还敢再用吗?》的文章,以相同形式宣传该产品,并将“老倪招商”的微信号置于插图内。

除此之外,在网络资讯媒体中,以软文形式发布赌博网站、代孕服务等违法广告屡见不鲜。5月,一篇名为《上海代孕:对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事物》的文章,出现在江苏某新闻网站热点资讯栏目上。文章在“科普”的同时,将“代孕服务联系……”等信息穿插其中。记者发现,3月至5月,该网站至少为此代孕机构发布40条以上的软文广告

福建君宇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灿良表示,早在2001年,原卫生部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就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代孕在我国尚属非法。代孕、赌博类广告违反广告法中“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等禁止性规定,属于违法广告。

记者发现,不少违法广告混杂在新闻资讯中,很容易让读者以为是真实的新闻信息。以新闻作外衣——正文开始宣传——文末留联系方式,这几乎成为此类广告的普遍套路。

 软文代发一条龙,价格每条几元至几十元

记者上网搜索发现,不少QQ群打着“软文代写代发”的名义,做着发布违法广告生意。

在一个名为“医疗新闻源软文”的QQ群中,多名中介轮番发布各大网媒的软文登载价格,有的明确打出“专发医疗、加盟、微商、代孕垃圾稿子,审核宽松,内容无关”等信息招揽生意。

记者随机选取几名中介询价,发现软文发布价格与新闻资讯网站的知名度相关,以网站名义发布的每篇软文价格普遍在15元至50元之间。而以自媒体账号名义发布的软文,每篇软文的价格甚至可低至5元。

记者尝试写成一篇900字的假药“新闻”发给中介,表示想宣传一下。文中虚构了一款“祖传秘方”,并在文末以图片形式留下个人微信号。中介得知产品没有任何生产批号后,仅表示“新闻不要编得太离谱就行”。

一位曾做过此项生意的客户告诉记者,他曾经花15元将一条题为《安徽一男子香港脚伴十年,被奇方治好》的软文发布在一个财经新闻网站上。该文最终还以60元的价格登上一家知名新闻网站,以20元的价格登上另一家知名新闻网站自媒体账号。

记者咨询的不少中介都表示,对于带联系方式的医疗类软文,自媒体平台审核较严,往往会屏蔽链接,而网站则宽松很多。“网站容易被搜索平台识别,很多客户都会选择‘1000元70家网站’的套餐。”一名中介表示,选择套餐可以形成巨大声势,有利于产品销售。当记者询问文章是否会被删除时,对方称“文章都是网站内部的人发的,除非被投诉,否则不会被删”。

记者调查发现,从事此类“软文代发”的中介QQ群、网站和商家,其中不少还以公司形式运营,有的表示每天每人可以处理500单类似的生意。

不少软文代发机构还提供软文代写服务,只需提供材料和要求,即可当日出稿,价格从每千字100元到几千元不等,不少号称“高质量,高速度,保安全”。

严格落实“显著标明‘广告’”规定,加大问责力度

庞大的软文市场为违法广告发布提供便捷,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有些甚至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日前,一则出现在多个网媒上的彩票“新闻”《95后奇女子,躺家10天,只用100元存款,刷出20万收入》,文章中提供非法彩票网站的联系方式,不少彩民上当受骗。

专家建议,网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失信网络媒体的曝光、处罚和问责。陈灿良表示,应由网络监管部门建立网络媒体失信黑名单,将以软文形式发布违法广告的媒体列入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并给予相应处罚。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已明确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然而从目前情况看,一些新闻资讯网站并未真正落实相关规定。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认为,网络媒体要提高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对于被投诉和曝光的案例和相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

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稿件过滤效率。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认为,传统敏感词屏蔽的模式较为单一,存在漏洞。可以通过数据积累和学习能力的迭代升级,建立多维度的稿件筛选机制。

责任编辑: 唐斓

远看像新闻 近看是广告 揭秘网络违法软文广告地下产业链

新华社福州8月14日电题:远看像新闻,近看是广告!——揭秘网络违法软文广告地下产业链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吴剑锋、何凡

今年初,一篇题为《老倪祖三贴效果骗局大揭秘!你看后还敢用吗?》的文章出现在一家新闻资讯网站上。该文以“老倪祖三贴效果骗局大揭秘”为噱头吸引读者关注,随后话锋一转,开始宣称“其强大的功效,是广大颈肩腰腿疼病患者的福音”,并冠之以“祖传秘方”的名头,文末还留有“老倪全国总代理,微商金牌导师”的联系方式。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从事软文代写代发的个人和商家,明码标价为违法广告的发布提供方便,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地下产业链。

违法广告瞒天过海:假新闻,真营销

根据广告法第十七条,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记者调查发现,老倪祖三贴的生产批号为保健用品批号,该软文广告涉嫌违法。

记者发现,老倪祖三贴在多个媒体均投放类似广告。某大型门户网站自媒体账号就曾登载一篇题为《老倪祖三贴(老倪膏药)的七大“副作用”,看完你还敢再用吗?》的文章,以相同形式宣传该产品,并将“老倪招商”的微信号置于插图内。

除此之外,在网络资讯媒体中,以软文形式发布赌博网站、代孕服务等违法广告屡见不鲜。5月,一篇名为《上海代孕:对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事物》的文章,出现在江苏某新闻网站热点资讯栏目上。文章在“科普”的同时,将“代孕服务联系……”等信息穿插其中。记者发现,3月至5月,该网站至少为此代孕机构发布40条以上的软文广告

福建君宇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灿良表示,早在2001年,原卫生部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就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代孕在我国尚属非法。代孕、赌博类广告违反广告法中“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等禁止性规定,属于违法广告。

记者发现,不少违法广告混杂在新闻资讯中,很容易让读者以为是真实的新闻信息。以新闻作外衣——正文开始宣传——文末留联系方式,这几乎成为此类广告的普遍套路。

软文代发一条龙,价格每条几元至几十元

记者上网搜索发现,不少QQ群打着“软文代写代发”的名义,做着发布违法广告生意。

在一个名为“医疗新闻源软文”的QQ群中,多名中介轮番发布各大网媒的软文登载价格,有的明确打出“专发医疗、加盟、微商、代孕垃圾稿子,审核宽松,内容无关”等信息招揽生意。

记者随机选取几名中介询价,发现软文发布价格与新闻资讯网站的知名度相关,以网站名义发布的每篇软文价格普遍在15元至50元之间。而以自媒体账号名义发布的软文,每篇软文的价格甚至可低至5元。

记者尝试写成一篇900字的假药“新闻”发给中介,表示想宣传一下。文中虚构了一款“祖传秘方”,并在文末以图片形式留下个人微信号。中介得知产品没有任何生产批号后,仅表示“新闻不要编得太离谱就行”。

一位曾做过此项生意的客户告诉记者,他曾经花15元将一条题为《安徽一男子香港脚伴十年,被奇方治好》的软文发布在一个财经新闻网站上。该文最终还以60元的价格登上一家知名新闻网站,以20元的价格登上另一家知名新闻网站自媒体账号。

记者咨询的不少中介都表示,对于带联系方式的医疗类软文,自媒体平台审核较严,往往会屏蔽链接,而网站则宽松很多。“网站容易被搜索平台识别,很多客户都会选择‘1000元70家网站’的套餐。”一名中介表示,选择套餐可以形成巨大声势,有利于产品销售。当记者询问文章是否会被删除时,对方称“文章都是网站内部的人发的,除非被投诉,否则不会被删”。

记者调查发现,从事此类“软文代发”的中介QQ群、网站和商家,其中不少还以公司形式运营,有的表示每天每人可以处理500单类似的生意。

不少软文代发机构还提供软文代写服务,只需提供材料和要求,即可当日出稿,价格从每千字100元到几千元不等,不少号称“高质量,高速度,保安全”。

严格落实“显著标明‘广告’”规定,加大问责力度

庞大的软文市场为违法广告发布提供便捷,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有些甚至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日前,一则出现在多个网媒上的彩票“新闻”《95后奇女子,躺家10天,只用100元存款,刷出20万收入》,文章中提供非法彩票网站的联系方式,不少彩民上当受骗。

专家建议,网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失信网络媒体的曝光、处罚和问责。陈灿良表示,应由网络监管部门建立网络媒体失信黑名单,将以软文形式发布违法广告的媒体列入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并给予相应处罚。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已明确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然而从目前情况看,一些新闻资讯网站并未真正落实相关规定。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认为,网络媒体要提高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对于被投诉和曝光的案例和相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

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稿件过滤效率。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认为,传统敏感词屏蔽的模式较为单一,存在漏洞。可以通过数据积累和学习能力的迭代升级,建立多维度的稿件筛选机制。

远看像新闻 近看是广告 揭秘网络违法软文广告地下产业链

新华社福州8月14日电题:远看像新闻,近看是广告!——揭秘网络违法软文广告地下产业链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吴剑锋、何凡

今年初,一篇题为《老倪祖三贴效果骗局大揭秘!你看后还敢用吗?》的文章出现在一家新闻资讯网站上。该文以“老倪祖三贴效果骗局大揭秘”为噱头吸引读者关注,随后话锋一转,开始宣称“其强大的功效,是广大颈肩腰腿疼病患者的福音”,并冠之以“祖传秘方”的名头,文末还留有“老倪全国总代理,微商金牌导师”的联系方式。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从事软文代写代发的个人和商家,明码标价为违法广告的发布提供方便,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地下产业链。

(小标题)违法广告瞒天过海:假新闻,真营销

根据广告法第十七条,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记者调查发现,老倪祖三贴的生产批号为保健用品批号,该软文广告涉嫌违法。

记者发现,老倪祖三贴在多个媒体均投放类似广告。某大型门户网站自媒体账号就曾登载一篇题为《老倪祖三贴(老倪膏药)的七大“副作用”,看完你还敢再用吗?》的文章,以相同形式宣传该产品,并将“老倪招商”的微信号置于插图内。

除此之外,在网络资讯媒体中,以软文形式发布赌博网站、代孕服务等违法广告屡见不鲜。5月,一篇名为《上海代孕:对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事物》的文章,出现在江苏某新闻网站热点资讯栏目上。文章在“科普”的同时,将“代孕服务联系……”等信息穿插其中。记者发现,3月至5月,该网站至少为此代孕机构发布40条以上的软文广告

福建君宇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灿良表示,早在2001年,原卫生部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就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代孕在我国尚属非法。代孕、赌博类广告违反广告法中“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等禁止性规定,属于违法广告。

记者发现,不少违法广告混杂在新闻资讯中,很容易让读者以为是真实的新闻信息。以新闻作外衣——正文开始宣传——文末留联系方式,这几乎成为此类广告的普遍套路。

(小标题)软文代发一条龙,价格每条几元至几十元

记者上网搜索发现,不少QQ群打着“软文代写代发”的名义,做着发布违法广告生意。

在一个名为“医疗新闻源软文”的QQ群中,多名中介轮番发布各大网媒的软文登载价格,有的明确打出“专发医疗、加盟、微商、代孕垃圾稿子,审核宽松,内容无关”等信息招揽生意。

记者随机选取几名中介询价,发现软文发布价格与新闻资讯网站的知名度相关,以网站名义发布的每篇软文价格普遍在15元至50元之间。而以自媒体账号名义发布的软文,每篇软文的价格甚至可低至5元。

记者尝试写成一篇900字的假药“新闻”发给中介,表示想宣传一下。文中虚构了一款“祖传秘方”,并在文末以图片形式留下个人微信号。中介得知产品没有任何生产批号后,仅表示“新闻不要编得太离谱就行”。

一位曾做过此项生意的客户告诉记者,他曾经花15元将一条题为《安徽一男子香港脚伴十年,被奇方治好》的软文发布在一个财经新闻网站上。该文最终还以60元的价格登上一家知名新闻网站,以20元的价格登上另一家知名新闻网站自媒体账号。

记者咨询的不少中介都表示,对于带联系方式的医疗类软文,自媒体平台审核较严,往往会屏蔽链接,而网站则宽松很多。“网站容易被搜索平台识别,很多客户都会选择‘1000元70家网站’的套餐。”一名中介表示,选择套餐可以形成巨大声势,有利于产品销售。当记者询问文章是否会被删除时,对方称“文章都是网站内部的人发的,除非被投诉,否则不会被删”。

记者调查发现,从事此类“软文代发”的中介QQ群、网站和商家,其中不少还以公司形式运营,有的表示每天每人可以处理500单类似的生意。

不少软文代发机构还提供软文代写服务,只需提供材料和要求,即可当日出稿,价格从每千字100元到几千元不等,不少号称“高质量,高速度,保安全”。

(小标题)严格落实“显著标明‘广告’”规定,加大问责力度

庞大的软文市场为违法广告发布提供便捷,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有些甚至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日前,一则出现在多个网媒上的彩票“新闻”《95后奇女子,躺家10天,只用100元存款,刷出20万收入》,文章中提供非法彩票网站的联系方式,不少彩民上当受骗。

专家建议,网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失信网络媒体的曝光、处罚和问责。陈灿良表示,应由网络监管部门建立网络媒体失信黑名单,将以软文形式发布违法广告的媒体列入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并给予相应处罚。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已明确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然而从目前情况看,一些新闻资讯网站并未真正落实相关规定。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认为,网络媒体要提高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对于被投诉和曝光的案例和相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

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稿件过滤效率。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认为,传统敏感词屏蔽的模式较为单一,存在漏洞。可以通过数据积累和学习能力的迭代升级,建立多维度的稿件筛选机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