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广告联盟中常见小成本APP推广方式

原文出自:甲爪CPA广告联盟????

什么是小成本推广呢?顾名思义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APP推广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以举例的方式简单介绍!

首先,基础上线——各大下载市场、应用商店、大平台、下载站的覆盖

推广的第一步是要上线,这是最基础的。无需砸钱,只需最大范围的覆盖。

下载市场:安卓、机锋、安智、应用汇、91、木蚂蚁、N多、优亿、安机、飞流等;

应用商店:geogle商店、HTC商城、历趣、十字猫、开奇、爱米、我查查、魅族商店、联想开发者社区、oppo应用商店等;

大平台:MM社区、沃商店、天翼空间、华为智汇云、腾讯应用中心等;

客户端APP推广豌豆荚手机精灵、91手机助手、360软件管家等;

wap站泡椒、天网、乐讯、宜搜等。

web下载站

:天空、华军、非凡、绿软等。以上是一些渠道举例,若遗漏重要的,欢迎补充。

其次,推广——论坛推广微博推广软文推广

论坛: 机锋、安卓、安智等在手机相关网站的底端都可以看到很多的行业内论坛。建议推广者以官方贴、用户贴两种方式发帖推广,同时可联系论坛管理员做一些活动推广。发完贴后,应当定期维护好自己的帖子,及时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搜集用户反馈的信息,以便下个版本更新改进。

微博:互联网的那些事、36氪、TechWeb、果壳网、Tech2IPO等。微博这块的推广是无可限量的,营销无极限,就需要大家慢慢钻研,这块是成本最低,但是成功的话效果却最惊人。eg:Durex、蘑菇街的微博营销

软文推广:腾讯数码、搜狐数码、中关村在线等,如果是好的软文,一般只要在一家发布后,其余家都会转载的。

再次,合作推广,换量互推

换量互推一开始并不成熟,主要靠推广者自己的人际关系,并需要你的应用里能推荐其它的应用或站点,换量的比例一般是一比一,结果也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可能别人一天能给你带来几百的量,你却只带给别人几十的量,量还不上的时候,就很难合作下去了。当然如果你跟合作人的关系够铁,人家愿意帮你推那就另说了。换量不一定要找单独的应用,有很多软件是专门推荐应用或者有软件推荐栏的: 比如360手机卫士、飞流下载、我查查等。换量不一定要找单独的应用,有很多软件是专门推荐应用或者有软件推荐栏的: 比如360手机卫士、飞流下载、我查查等。还可以通过平台合作推广,如果你量够大还可以推广别的应用为自己赚钱。腾讯应用中心、亿动等也都有这种模式了!

最后,付费推广

付费推广包括内置付费推广、按量付费、 广告联盟付费推广等模式。当下有很多创业型或者个人开发者,并且大多数App还没开始盈利,大家都抱着一个先圈用户再赚钱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付费推广不是很理智。做好基础推广,有营销头脑的创意推广比较可行。当然也有个别应用的盈利模式好,值得花大力推的,付费推广是最快的推广模式。

以上的推广方法虽然分了步骤,但是很多是交互着进行的。推广方法只是模式,成功的推广需要你有正确的品牌意识和营销意识,明确App的推广点以及所针对的人群,据此做出精准定位的推广策略。

原文出自:甲爪广告联盟文章页面

http://www.jiazhua.com/wz

一张导图理清APP推广

推广APP应用有一个漫长的积累用户的过程。要做好推广就是要舍得“烧钱”,而且有可能需要持续烧钱。

当然,在推广之前,一定把握好产品的质量。因为对于刚上线的新产品不建议一上线就推广, 因为如果这个产品没有经过市场认可,建议先从免费渠道开始推广,比如社群,贴吧,知乎,微博,微信各类平台.通过这类方式可以获得有效的用户反馈,进而优化产品,也可以检测是否能被市场接受。

下面为大家罗列了一些APP推广渠道,主要分为线上渠道、线下渠道以及口碑渠道。 没有最全,只有更全。

线上渠道

线上渠道主要有四块:线上广告、应用商店推广、换量合作、媒体广告。

其中线上广告分为搜索渠道、联盟广告、导航广 告、超级广告平台、 T类展示广告等

应用商店推广包括手机厂商应用商店、手机运营商应用商店、第三方应用商店、手机官方应用商店、大平台、客户端、wap站、web下载站等。处理广告之外当然也可以操作优化ASO。

换量合作包括内容合作、开屏、弹窗、焦点图、应用内推荐等操作方式

媒体广告包括:品牌推广和新闻投稿

线下渠道

口碑渠道

任何线上产品都是 “ 先做口碑 再做知名度” 可以通过KOL和口碑类媒体操作

极客思维 APP推广为什么越做越难

为什么推广越做越难,这是很多企业目前最头疼的问题,用户留存越来越低了,用户新增上不去了,而这一现象的本质其实就是互联网流量越来越贵!APP推广到底应该怎么做?极客思维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关于APP推广变难的原因:

APP推广为什么越做越难

1、流量越来越贵:无论什么渠道,你都会发现相比前两年增长了好几倍,和那些不花一毛钱就能获取百万用户的时代再也不复存在。早期的推广首发数据惊人,CPT转化极高,三年前,移动互联网窗口期,用户增长处于直线上升期,随着智能手机的爆发,用户下载App方式都是通过应用商店推荐。早期应用商店还没有搜索功能,但是目前用户已经会主动搜索自己想要的APP了。应用市场里面的免费推荐位置越来越少了、CPT越来越贵、变现程度越来越严重。2、互联网流量碎片化:新渠道蓝海,企业争先恐后的找新渠道,但只要行业内出来一个新的渠道,就会被肤质,旧渠道为什什么很多企业都不愿意用,因为太贵,用户量上不去,只能去找新的渠道。3、同类竞品:一个行业,一个地区出现两家相同企业,就会有战争,更何况是在互联网市场上这么庞大的领域呢?免不了价格战。4、用户产品的可替代性:创业者只有做好有价值产品才能真正留住用户,可以帮助用户真正解决高频痛点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APP推广马甲战术需要留意几个弊端

上篇文章讲解了马甲的用途,但是也会有一些弊端。对于马甲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平时维护运营所需要的成本非常之高,所以对于马甲要做多少适合自身也要酝酿一下,成本就是做马甲的一个前提。

体验上也会有所欠缺,马甲只是我们作为主产品所需的一个辅助品,我们可能会没有太多的精力去进行维护,所以在所难免会出现一些bug,如果不及时的解决用户就会觉得体验十分差劲导致卸载率高涨。

马甲上架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安卓跟苹果现在的审核如果APP的功能太过相似都有可能会造成上架被拒,像很多马甲在上架收到被拒的理由就是由于市场上已经存在太多类似功能的应用了,这也是很大的一个弊端。

下降的风险也很高,马甲我们主要是用来做一些非常规的行为,随时都有可能被被苹果强行下架的问题,我还是建议马甲到了一定量的时候先把这些量尽早的转移到主APP上,要是在马甲有了不少的量而无故被下架了的话,这个马甲的所有付出都白忙活了。

既然马甲的弊端有着这几点,再讲一讲解决其中一个方法,也算是马甲最严峻的上架问题,接下来我再跟大家讲一下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二进制代码的差异化,主要是针对苹果的市场,苹果的程序审核APP跟市场上的APP会不会出现类似就是进行匹配二进制代码,针对这一条审核的程序,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应用,都应该把功能进行调整,重新进行打包生成全新的二进制代码,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被拒的可能性。

如果公司有能力进行二次开发,可以进行一个二次开发,增加功能的差异,这个不是让你重新开发一个新功能或产品,只要是小调整就可以了,可以让审核员觉得这个APP不一样。

前端UI的差异化也是需要注意的一点,前端就是截图图标启动页等等这些,UI主要针对游戏这一类,如果布局都是一致的话会有很大的概率被拒,这个必须是要重新制作的。

元数据的差异也是可以有效减少被拒的概率,如APP标题名称副标题描述简介等等这类都属于是元数据,最好是可以做到全部都不要一致。

开发者账号信息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的开发者最好用几个不同的开发者账号而且运营人员不能填相同的,手机号邮箱等等也都不能使用相同的。个人开发者的话最好是分地区进行上架,也不要用相同一个ip。

APP推广方式玩法交流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如何引导用户去下载你的应用,可以更好的获得应用的下载量,每个开发者都希望自己的app可以引人注目,而又不知到该用何种方式来吸引用户,是要用折扣的方式来引诱用户?还是采取其他更佳直接的方式让用户下载?可是后续的下载量也会是一个大问题,毕竟这种营销的手段并无法给你带来庞大的下载量。

即使是推出了广告,或许转化率也并不会太高,毕竟广告对于用户来说就算是看了也不会去下载,但是以自身出发让自己产品的特点去吸引用户或许是更好的策略。下面我照常再举几个例子供大家交流参考:

专门建立一个可以吸引大众人群的博客,写出一些精彩的营销内容且具有分享价值的文章,内容也要带丶东西,这样可以很好的表达出价值从而令得你的应用给用户留下良好的信誉。

当然也可以选择给其他相关行业的网站,比如论坛啊或者是ASO谷交易平台这种类型的网站,用户人群广大的网站投放,也可以多看看当个行业的龙头大哥,作为自己的榜样学习他们的文章写作。

如果以上的方法效果不是很显著,可以尝试着跟媒体交流让媒体来报道一下你的APP产品,这个的效果肯定是杠杠的,可以简洁的介绍自己的产品特点都有什么,这是吸引用户很好的方式。

目前仅列出我所觉得不错的方法,抛砖引玉,大家在aso优化要是有更好的方法欢迎探讨交流。

各大APP推广的秘密在哪里

APP推广到底是干什么的?是应用商店的渠道推广?还是媒介广告投放推广?还是商务合作推广?还是公关营销推广?

今天笔者带大家分析各APP的情况:

今日头条

日活:5千万

IOS占比:30%

女性:45%

年龄:18-40岁占比70%

基本情况:首先今日头条除了头条以为,还包含了段子来了的流量资源。目前是资讯类信息流平台最大的平台。16年开始头条开始向广告主开始放量,如果做新闻类的渠道这是必须要做的。

畅读

日活:450万

IOS:40%

女性:50%

年龄:20-35岁

基本情况:女性用户占比高,畅读的优势在于它有很多免费的杂志资源,并且可以洽谈多种合作方式。

搜狐汇算

日活:800万

IOS:30%

女性:20%

年龄:28-45岁

基本情况:搜狐是老媒体整体用户年龄偏大,但是实际消费能力包括对新生产品还是比较抵触。

新浪扶翼

日活:400万

IOS:30%

女性:30%

年龄:25-35岁占比90%

基本情况:出了新浪新闻APP、wap流量以外还包含了小咖秀、美拍、大姨妈等流量。

一点资讯

日活:300万

IOS:17%

女性:40%

年龄:18-35岁占比70%

基本情况:15年年底开始商业化目前属于红利期安卓用户偏多。因为投资方有小米,故小米后台也可投放。

Zaker

日活:500万

IOS:50%

女性:32%

年龄:21-30占比60%

基本情况:一线城市用户占比50%,用户群质量偏高,商业化初期红利可观。

智慧推

日活:5千万

IOS:70%

女性:40%

年龄:18-35

基本情况:包含腾讯新闻、腾讯视频、天天快报资源。IOS用户非常高,适合大规模放量。

粉丝通

日活:5千万

IOS:40%

女性:60%

年龄:18-25岁占比60%

基本情况:微博财报日活1.2亿,整体用户属性偏年轻化,目前国内最大的开放类社交平台,粉丝通商业化比较成熟,也是多数开发者必投的渠道。

广点通

日活:1亿+

IOS:40%

女性:45%

年龄:18-40占比85%

基本情况:广点通包含腾讯新闻、微信、QQ空间等众多资源。其中通常投放的比较多的是feeds广告。这里面包含了QQ空间,以及第三方APP例如臭事百科等。体量大,流量参差不齐适合多种类型的APP投放。市面上比较知名的垂直类电商一年投放金额几千万到上亿。

微信MP

日活:5亿+

CPC:安卓平均点击单价0.8,IOS为1元。

CTR:1.4% -1.8%

基本情况:CPC资源主要微信公众号底部 banner位置,以及朋友圈广告按CPM结算。差不多一个CPM在30元-50元之间。微信MP商业化还不完善,说实话成本挺高。

UC浏览器

日活:5千万(官方1亿)

IOS:30%

女性:40%

年龄:20-35岁之间

基本情况:国内浏览器的流量老大,用户群覆盖面广满足放量需求但是优化难度较高。投放下来成本还是比较高。

百度贴吧

日活:3千万(官方7500万)

IOS:30%

女性:40%

年龄:18-35占比80%,整体年龄偏年轻化

基本情况:学生群体较多但也包含不少冲动型消费用户,相对来说更适合社交、游戏、工具类产品投放。

陌陌

日活:1000万(官方2000万,附近的人PV 1个亿)

IOS:30%

女性:30%

年龄:18-32占比90%

基本情况:整体投放属性还是偏CPM,CPC投放效果一般看后期商业化调整。

APP推广有哪些渠道 如何能做效果才好

下面这些方法中基本都是免费的方法,有些是有效的,有些是没有效果的,只要是我尝试过的我都一一列出来了。没有加以区分,也没有特意标注是否有效,因为我觉得有些方法对我的产品没有用,但是可能对其他人的产品会有用。如果您有更多的方法,还请留言。

1微博推广

我自己的微博和几个好友的微博粉丝也加起来是300000,这2个月经常被称为APP广告,转发过10000个微博就有3条,转发过100条微博就有60条,微博下载转化率在10%左右。一个帖子,转发了10000次带来了1000的应用程序下载,这是我迟到太大。他被很多粉丝问,因为大部分的粉丝都是学生,答案的一部分是没有WiFi,答案的一部分是没有强烈的需求,那么我是在集中在晚上9点后,效果较好,可以直接下载,但转化率约为20%。

2豆瓣的推广

我不道德的在豆瓣写了几部小说,最高的超过10000个软的回复,有几个软回复超过3000次,转化率,下载超过通常500左右。然后找这些帖子做一个调查,很多人回复说软文太长了,看到APP的名字不是绝对的,这是下载的关键,可能记得名字,看来我写的这个嵌入式软文很可怕。后来我在软文本中直接发布了应用程序截图,下载量稍微增加了一点点。

3微信朋友圈的推广

我没有微信公众平台,因为我没有他们关注的几个微信公众平台,感觉这个东西推广不靠谱,但是我有一个微信的私人号码,我有8000个,私人号码的朋友后来赶上微杀微信ID大信封,我不能添加好友被禁止。我主要在朋友圈,发一个朋友圈,应用程序的下载量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增加500倍左右,所以我每天只留头发,发了2个月,几乎有8000人下载了这个应用程序。

看来,我们必须坚持向用户销售超过三次,用户会接受…

4应用市场

将APP提交到不同的应用市场上。和国内五花八门的应用市场不同,国外主要的应用市场一直是App Store和Google Play,开发者只要做好这两个市场,相信一件可以获取绝大部分流量了。但是国外也有一些小的应用市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比如亚马逊商店、三星商店、以及其他一些第三方应用推荐分发市场如1mobile、app olocious等等。

5用YouTube推广

创建一个YouTube专页,收集一些和产品相关主题的视频,并且制作一系列相关视频,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关于YouTube视频推广和传播在海外市场运营中的重要作用,大伙儿可以看看猎豹移动的相关分析的经验总结。

6App测评网站

把产品提交到各种测评网站上,如果被编辑发现并且帮助测评,那将会带来很大的流量。但是从本人的经验来看,由于市场上APP众多,大家都想要被发现被测评,估计各个测评机构的编辑邮箱想必都是每天爆满,想要被发现肯定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如果你发现你的测评申请邮件一封封都石沉大海了,请不要灰心,继续投递!

7网盟推广

关于网盟推广,网上很多人说的神乎其神,大赞其优越性,网盟带来的量比较大,而且见效很快,成本适中,但是卸载率高,沉默用户多。
纯粹的个人总结,比较基础的东西,适合小白,高手别来,还有很多线下推广(刷机、预装)没在这里写,如果楼主要的话再找我吧,毕竟线下的推广方式比较费钱,不一定实用。

做APP推广一定要记住这几个要诀 避免走进误区

APP的作用在各行各业都非常明显,但无论什么类型的APP,要想在同类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得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作为开发者,不仅要有创意、有战略眼光,还要会营销、懂推广,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某得一席之地。经过长时间做APP推广,小编总结了一些经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APP推广有以下一个技巧:

一、明确自身定位,找准客户群体

作为开发者,首先对自己的产品定位要清楚,产品推广出去要面对的目标推广人群有哪些、对于产品能够吸引用户的能力和潜力要有大概的估算。在APP推广前要斟酌好在一定的时间里能够有效留存多少用户,用什么样的增长模式能带来最大的成效、预期推广多久能够达到变现等等,这都要在前期规划好,然后根据自己的目标分阶段去实施。这样的好处就是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能够在推广的过程中找到更加坚定的方向。现在的用户口味越来越挑剔,高粘度的用户非常难获得,所以做APP推广首先要想到的就是长时间稳定的增长模式,不断吸取新用户同时活跃老用户。

二、选择大于努力,找好路径事半功倍

一个好的APP推广平台,对于APP的推广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选择一个好的平台,加之有效的推广方式,不愁APP的流量获取问题。现在的APP推广方式大致分为商店内推广和商店外推广,商店内推广主要是通过用户的下载量来看推广效果,而商店外推广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增加知名度和曝光度。相比较来说,商店外的推广方式比较多一些,可以在社交平台、论坛以及线下进行推广,但是难就难在好的推广平台不好找,一些比较知名的大平台需要的推广成本非常高,这也是很多开发者比较头疼的问题。

三、提高质量,切记敷衍了事

APP推广前一定要制定一份高质量的推广方案,因为质量决定效果,效果好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变现。从另一个角度说,APP推广方案的作用很大,作为产品本身的一部分,各个方面都决定了APP推广的效果。高质量的推广行为才更符合用户的行为习惯,所以开发者在进行APP推广的时候眼界可以开阔一些,考虑的长远一些。

APP推广为何乱象百出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创业的热潮一直有增无减,即便资本遇冷,对各种突发奇想的应用依然让人眼花缭乱。基于对新APP推广的跑马圈地每天都在上演。

空空狐事件还在发酵。这更像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领域,运营模式以及投资人与创始人之间矛盾爆发的缩影。

投资人对烧钱圈人的不合理模式越来越多的介入。创业公司持续烧钱,却难换来真正用户。运营数据一团糟,广告投放与运营人员在APP推广时经常出现,每个渠道都进行了试投验证,效果良好。但正式投放后,点击量特别高,激活量却只有个位数,或是留存率、转化率却很低。花了大量费用在渠道投放上,浅层次的数据效果良好,但是实际所追求的最终效果却并不好。而且,在移动互联网生态中存在很多灰色的的渠道“刷量”工作室,这也成为很多业内人士默认的拉新用户的方式。

然而,随着商业模式、运营成本不断被拷问,投资人对于移动互联网领域尤其是O2O的投资更为谨慎。

就移动互联网推广乱象这一问题,笔者采访了长期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反作弊领域的数字联盟CEO杨从安。

杨从安在创办数字联盟之前,曾从事了多年的精准营销工作。在工作中,他发现了市场上的一个奇怪的悖论:在安卓的市场推广上,一个有效的App从安装到激活,它的成本大概在2-3块,但很多公司购买一个App激活的成本大概是8毛,就是他们购买的价格比对方的成本还要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在发现了市场上这一奇怪的悖论后,他意识到了一个有效的、能够真实监测到App的推广激活效果的服务,对于开发商来说是有需求的,也是一片极少人开拓的领域。安卓系统不像苹果的IOS系统,苹果的所有产品都可以互信,而安卓的软件和硬件都是开源的,是由不同厂商共同堆积起来的一个生态系统,因此很容易造成推广刷量的造假。

APP推广反作弊会成为一种“刚需”,因为就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做到一直维持经济的虚假繁荣一样,移动APP也没办法在用户量虚假的基础下持续的繁荣下去。开发者需要了解真实的用户数据来做出可靠的用户行为分析、产品体验改善、营销投入等重大的经营决策,投资人需要了解真实的用户数据来评估风险、确定投资规模以及衡量投资回报率,优质渠道需要可信的第三方数据为自己的服务做背书,获得合理的报酬。

APP推广反作弊一个非常核心的指标就是设备识别的准确度, 这个指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后台的真实设备数据库。因此,数字联盟基于自身的安全背景,利用终端防伪技术,设计了“可信ID”这一产品,就像是互联网的IP地址和我们的身份证一样,可信ID可以识别每台移动设备的真伪,这样就可以有效判断出移动推广数据是否有问题。

对于开发者而言,他们可以利用可信ID确保自己获取的用户数据是真实的,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大数据分析,其结果才是有价值的。而且,真实的数据也能帮助APP开发者大幅度降低推广的成本,他们不用再为假量买单。同时,数字联盟也为APP推广渠道提供可追溯的后台服务数据,以此作为渠道与开发者之间的结算标准。

数字联盟期望建立一个可信的、第三方的APP推广结算标准,让CP和渠道能够以此为依据进行符合实际价值的结算。这实际上是一个“去泡沫化”的过程,把那些虚假的、不利于整个产业发展的有害因子过滤掉,用真实的、科学的数据分析获得持续的繁荣。为此,数字联盟将不断在努力。

APP推广实例应用 如何做好用户体验及渠道统计

类似“APP 邀请注册有奖”这类带有邀请机制的活动,是 APP 的重要推广手段之一,在网上搜索“APP 邀请注册有奖”,可以搜索到了近千万条结果。但这类活动,往往会因为用户懒得输入邀请码而夭折,使得活动效果远不如预期。那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类问题呢?

既然用户不愿意填写邀请码,那我们就应该免去这个步骤。采用Shareinstall 的方案,可以把用户邀请码参数直接“安装”到APP中,免得用户再输入邀请码,有奖邀请注册的活动在用户不知不觉间就能够有效开展下去。

shareinstall的技术原理是让用户在安装 APP时,自动将邀请码传递给用户,用户在打开应用后,通过后台处理邀请码,来实现免填邀请码的安装。

此外,shareinstall还有一个功能是App渠道安装量统计。如果一个App进行广告推广,投了电视、公交、地铁、网页等广告渠道,今天来了5万用户,但用户是从哪个渠道来的,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的话,推广者如何对渠道进行优胜劣汰呢?

shareinstall的渠道统计功能能让使用者更准确的了解不同渠道的推广效果,更重要的是,这个功能是免费的。

与传统的推广不同,手机APP推广策划不仅烧脑,而且方案的可实现性也非常重要。很多好的方案往往因为技术上存在的壁垒,而无法到达预期的效果。今天介绍的这两个APP推广中最实用的功能,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