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个月末,“PVBL中国光伏品牌排行榜”重磅发布,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一项——2017最受关注营销案例。
闲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业内人士对隆基、协鑫、晶科的营销案例有较高认知,它们荣登排行榜前三位。
TOP1:隆基
光伏行业的路线之争从未断过,未来的光伏市场,到底是多晶的天下还是单晶的天下?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面对日益增长的光伏市场,很多的新进入者或观望者相对看好市场较成熟,成本较低的多晶技术路线,可是隆基不一样,始终坚守单晶路线。
隆基股份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太阳能单晶硅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从2014年开始以单晶硅棒、硅片为基础下游延伸,布局组件、光伏电站EPC与投资等业务,目前已经构建起从单晶硅棒、硅片到电池、组件、光伏电站EPC和投资等光伏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作为单晶的中坚力量,隆基股份认为N型单晶硅片才是未来度电成本能够降到最低的技术路线。
2017年,对于隆基股份是收获满满的一年。
2月18日,隆基股份现场宣布与5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中科院电工所2家科研单位,北控清洁能源、江苏比高、中机国能等三家重量级合作客户。
3月,隆基对外宣布,为了促进行业发展,帮助全球单晶产品解决初始光衰的问题,隆基愿向行业公开其全球领先的单晶低衰减技术——LIR(光致再生)技术。此次宣布共享的LIR技术将完美解决P型单晶LID现象,通过对于衰减的控制,帮助光伏电站在系统端累计提高1%左右的发电收益,对于投资收益率影响十分显著。
8月底,数据显示隆基乐叶户用光伏组件出货超过200MW,行业占比超过10%,被市场看作户用光伏组件第一品牌。
10月17日,隆基宣布公司单晶PERC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2.71%,创下新的PERC电池世界纪录。仅仅10天之后,隆基宣布再次打破该纪录,将单晶PERC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到23.26%,一举突破了行业此前认为的PERC电池23%的效率瓶颈。
根据规划,隆基将继续稳步扩大单晶硅片产能,持续降低生产成本,保障高效单晶产品的市场供给,力争单晶硅片产能2018年底达到28GW,2019年底达到36GW,2020年底达到45GW。
TOP2:协鑫
在尚德、赛维、英利等光伏巨头的起起落落之间,一直屹立不倒的协鑫集团已经成为光伏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军企业。回顾近年来协鑫集团的发展,“协鑫”系俨然组成了一个涵盖光伏上下游产业链的庞大王国。

保利协鑫:稳居多晶硅产业龙头
保利协鑫是全球最大多晶硅生产企业,也是全球硅片产能最大的企业。 2017年4月21日,保利协鑫副总裁吕锦标正式宣布公司无偿转让TS产品成熟的黑硅制绒技术,这一举动让人大惊,只为促进这一细分市场的发展。据了解TS黑硅片在提升效率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可令组件上的降本幅度达0.1元/W。
从财报的数据可以看出,保利协鑫在光伏产业的发展一直在保持快速增长,目前在多晶硅市场继续位列全球第一。此外,根据公开资料,保利协鑫在去年发布了6万吨的扩产计划,预计到2020年,其拥有的多晶硅产能将达11.5万吨。
协鑫新能源:新晋电站开发、运营商
协鑫新能源于2014年才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但是截至2016年底,其光伏电站装机量便已突破4GW,到2017年6月,协鑫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已超过5CW,居全球第二。这样的发展速度令人咂舌。
根据财报,协鑫新能源2016年实现扭亏为盈,收入22.4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26%;股东应占溢利1.3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1522.9万元。收入大幅增长主要由于光伏电站电力销量增长220%。
据了解,2017年上半年,协鑫新能源国内拥有的光伏电站数目从去年同期68个增加至128个,遍布全国26个省份。总装机量达约5079兆瓦,包括国内4987MW及美国、日本共92MW,较去年同期攀升86% 。总电力销售约23.68亿度,较去年同期大幅攀升103%。
协鑫集成:光伏和储能协同发展
作为“协鑫系”旗下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平台,协鑫集成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2017年1月19日,朱共山正式担任协鑫集团董事长,得以协鑫集团掌舵人、“世界硅王”亲自挂帅,协鑫集成在2017年的发展也是有声有色。
相比于保利协鑫与协鑫新能源的跨步发展,协鑫集成今年在不遗余力的推广多晶PERC电池以及黑硅技术。今年6月,协鑫集成成功在多晶PERC电池的基础下叠加黑硅技术,使电池的转换效率突破20.6%,创下多晶电池的新纪录。
在组件端,协鑫集成2017年上半年实现组件出货量2.2GW。而且已经在国内外共建立了2.6GW的上游电池组件产能,其中600MW的产能在越南设厂。
而除了光伏业务,协鑫集成还极有远见的发力布局动力电池+储能市场,打造双主营业务协同发展战略规划。
根据协鑫集成的2017年半年报,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3.83亿元,净利润3,133.25万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01.2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资料显示,2017年,协鑫集成上半年高效电池已达产900MW,预计全年将达2GW产能,其中基于金刚线切割的多晶硅片的黑硅PERC电池已经量产,量产平均效率达到20.4%,为行业领先水平。

此外2017年协鑫集团荣列500强企业144位,比上年跃升32位,继续稳居新能源行业第1位;携手华为、联想等行业领袖入围中国500强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第8强,列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2位。发布了《协鑫基本法》而且协鑫集团“一带一路”沿线产业布局正式落地。
TOP3:晶科
从2012年开始,全球光伏组件头把交椅的位置便被中国企业接手,英利、天合强强发声,而稳步攀升的晶科能源终于在2016年也登顶TOP1。2016年,晶科全年总收入为214亿元人民币(30.8亿美元),比2015年全年的154.5亿元增长38.5%。作为光伏行业的一大巨头,晶科能源在2017也成就不凡!
2017年2月,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晶科能源)宣布向美国最大的私营公用事业太阳能电站运营商sPower提供106.4 MWdc的光伏组件。该项目工期紧急,为确保如期进行,晶科能源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向该电站提供超过330,000块高效多晶组件。
5月,晶科能源与阿布扎比水电局、丸红株式会社(“丸红”)的合资企业Sweihan Solar Holding Company Limited (“Sweihan”)以及由多家国际和当地银行组成的财团签署了关于阿布扎比Sweihan光伏独立发电项目的债权和股权融资财务协议。这意味着这家去年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的中国光伏龙头将参与打造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6月14日,晶科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户用分布式光伏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在光伏组件、光伏方案解决、光伏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携手促进分布式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
7月,晶科能源强势登陆了最新的《财富》中国500强。
10月,晶科宣布其研发的实用面积(245.83平方厘米)P型多晶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高达22.04%,创造新的世界纪录。这是晶科能源自去年10月以来第二次打破此项世界纪录。此次破纪录的太阳能电池采用了高质量工业级硼掺杂多晶硅片,将陷光、钝化技术及抗光衰等先进技术统一集成在PERC技术框架下,电池效率达到了22.04%。这是全球P型多晶PERC电池光电转换率首次超过22%,为研发高效产品指引了方向,整个制造链由低成本的工业生产过程组成,将逐步转移到批量生产中。
在财报方面,晶科2017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64.2亿元(人民币,下同),超出华尔街预期7.65亿元,较2016年第三季增长20.4%。报告显示,晶科今年三季度太阳能电池组件总出货量为2374MW,较2016年第三季度的1606MW上升了47.8%。截至2017年9月30日,晶科内部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分别为7.0GW,4.5GW和8.0GW。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姊妹篇也会相继登出,敬请关注。
来源:中国分布式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