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高转化的信息流广告创意

9月份做广告公司用户访谈时,一位4A公司的运营负责人说,信息流广告的出现让市场对创意的需求空前的大,这也侧面说明了信息流广告对创意的要求非常高。

在传统广告中,有一种著名的现象叫做:广告盲点(banner blindness),指的是用户会自动地选择忽略广告。

而信息流原生广告与原有内容融合在一起出现,对用户的打扰性低,处于用户视觉焦点中,不容易被忽视,能更友好地传达品牌信息,符合移动时代碎片式阅读的习惯。

今天堂主就来跟大伙聊聊信息流广告创意制作的一些套路。

以旅游行业为例,小易发现腾讯新闻信息流广告大图中点击率排名前10里,有7个都是某旅游平台的广告,放两个点击率比行业均值高8倍以上的案例,大家感受一下:

我们还原一下用户场景,暂且命名A、B用户,在看娱乐新闻的时候忽然看到了一条旅游广告:

A:今年有旅游的计划,但是还在纠结去哪儿,是冬天滑雪呢?还是江南水乡?还是去海岛穿比基尼浪呢 ?

当下,看到“云南不得不去的10个地方”,是不是会非常容易产生兴趣?

B:暂时没有旅游需求,但是看到“高铁就能到的6个国内目的地”,以为这只是一条新闻:哟,这些山区通高铁啦!如果落地页做得很有吸引力,被打动也不是不可能(当然前提是落地页要与之呼应,不能让用户反感,这里涉及到落地页的设计,堂主不展开说)。

在刚才的案例中,A是目标人群,B是潜在人群。

目标人群:高动机,有明确的出行需求,最容易产生转化,但是人群基数小。

潜在人群:低动机,虽然没有明确的出行计划,但是内心并不抗拒,是有可能被打动的人群,人群基数大。

无论是哪一种用户,都很容易被这样原生的创意所打动,

原生,即文案仿新闻资讯,降低对用户的打扰,配图采取实景图(手机拍摄),不要放文字。

大图如此,更不要说更追求原生的三小图和小图广告了。我们看看其他行业:

服饰行业 信息流三小图广告 CTR TOP1

健身行业 信息流三小图广告 CTR TOP1

家居行业 信息流三小图 CTR TOP1

有人问:是不是信息流广告只有原生广告有出路?

也不尽然。

下面这个案例的广告感非常强(也就是堂主以前提到的海报型广告,通常由图片合成,且有突出的宣传文字),点击仍然不错,比行业均值290%:

有人说:广告主题好啊,冬天泡温泉吸引力大呗。

算你说的对,那么下面两个案例呢?

主题一样,为什么点击率差距这么大呢?

有人会说:“第一张图,设计得好!”

好像说的也没错,但是,下面两个案例的设计没差,但是为什么点击率差别这么大呢?

上图CTR比下图高383%

好了,就不一直问下去了,大家也应该感受到了,在信息流广告中,进行广告感强的创意要注意的几点:

1、使用了场景图作为主体,越真实越好,然后在图上进行适当的文字叠加,这样可以大大缓解硬广告带来的厌恶感,参考韭菜花案例。

2、选择有特色的图片,手机拍摄的都没问题,参考“勇者不断在此谱写惊天传奇”案例,第二张图的景色在网上一搜一大把,显得不真实,自然没有吸引力。

今天叨叨叨了这么多,主要就是想说两点:

1、无论是目标用户还是潜在用户,都很吃原生广告的套路,配图请用手机拍摄,文案请参考新闻标题;

2、海报型广告也可以,但是请用真实的、有特色的场景图为主体。现在的用户都是身经百战,网上一搜一大把的图片就不要放啦。

以上就是今天想跟大家聊的信息流广告创意的制作,欢迎交流。

游戏行业是怎么做信息流广告投放

一、明确游戏卖点

从现有游戏卖点的文案来看,可以分成“游戏视角”和“用户视角”两大类。

1.游戏视角

突出强调游戏本身特点为卖点,可以从A、游戏画面;B、游戏装备;C、游戏角色;D、游戏玩法;F、游戏IP等方面去阐述。

以下这些就是从“游戏视角”出发的优秀案例:

2.用户视角

从玩家的角度出发,突出游戏与玩家能力或感情上的联系,包括:游戏可玩性、情怀、用户使用门槛等方面。

以下就是从“用户视角”出发的优秀案例

一、明确游戏卖点

从现有游戏卖点的文案来看,可以分成“游戏视角”和“用户视角”两大类。

1.游戏视角

突出强调游戏本身特点为卖点,可以从游戏画面、游戏装备、游戏角色、游戏玩法、游戏IP等方面去阐述。

以下这些就是从“游戏视角”出发的优秀案例:

2.用户视角

从玩家的角度出发,突出游戏与玩家能力或感情上的联系,包括:游戏可玩性、情怀、用户使用门槛等方面。

以下就是从“用户视角”出发的优秀案例

二、不同卖点切入的注意点

根据游戏的特色确定了游戏卖点之后,那接下来,从不同视角去撰写游戏卖点时,又有什么套路可寻呢?

从“游戏视角”切入时的注意点:

1. 游戏卖点与本身特色联系越紧密,标题CTR表现越好

从游戏特点出发,选择游戏本身最突出、最契合的卖点。

● 画面:适用于对视觉画面要求较高、沉浸型的游戏,如某些RPG、动作射击、竞速类;

● 装备:适用于有特色装备升级或者玩家熟知装备的游戏,集中在RPG和策略塔防类;

● 角色:适用于有经典人物/战队,或玩家熟知角色的游戏;

● 玩法:所有游戏都适用,但有不同于其它同类游戏的特色玩法最佳;

● IP:只适用于有经典、大众熟知的大IP游戏。

2. 具体而形象的描述更能帮助用户对游戏形成明确感知

相较于空泛模糊的游戏描述(如游戏类型),有游戏具体玩法或元素(角色/装备)的标题CTR表现更突出,在标题ABtest中多次发现了这个现象。

因此,可以通过具体的武器装备、经典游戏人物、游戏关卡(关卡数、关卡地)、游戏升级状态等方式具象游戏装备和玩法,从而创造直观、生动的形象。

3. 用最通俗、最接地气、能理解的语言!

要知道,用户在信息流中对标题的加工时间只有几百毫秒,而这其中,那些难以理解的、晦涩的、朦胧的标题会在用户第一时间被忽略。

从用户视角切入时的注意点:

1. 可玩性:相比自卖自夸,通过角色/设备认同强调游戏的可玩性效果更佳

在强调游戏可玩性时,单纯的自卖自夸式的效果并不理想,如能借助群体归属(如,男女老少)、设备关联认同(如,iPhone用户)的方式,更能增强用户代入感。

标题ABtest中也发现了以上现象:

2. 情怀:通过经典人物、剧情和台词唤起用户回忆的标题效果佳

游戏行业广告中经常走情怀路线来唤起用户的情感联系,能激起用户情绪变化的标题才是好标题。

那在走情怀路线时有哪些比较好的方式呢?

3. 用户使用门槛:强调游戏难度高的广告效果更佳

以用户使用门槛为卖点时,常见两种方式:强调游戏上手容易(如,“一夜满级”)和强调上手难(如,“超过十关就是高手”)。

分析发现,强调游戏难比游戏上手容易的效果更佳,这可能与分析素材来自新闻客户端有关,也与平台投放的游戏类型有关。

三、放大标题效用

通过上文的学习,我们应该能够结合游戏本身的特色确定标题撰写的方向,也明确了每个方向上的注意点。

接下来,小编跟大家分享一些更为通用的小方法,能将标题的效果放大哦!

游戏行业的修辞引导方法主要包括以下 4类:互动类、带入类、修辞强调类、规避痛苦类

A.互动类

通过某些互动性强的句式和引导词能够引起用户关注和行动意愿,更能放大游戏卖点的效果。

热门句式/词汇和案例:

1)谁是***:“金庸中最厉害的僧人谁是第一”

2)如何***:“千年粽子面前,如何逃出生天”

3)快来***:“快来打造属于你的罗马帝国!”

4)由你来***:“童年回忆经典,由你来书写”

5)等你来***:“神兵青龙偃月刀等你来拿!”

6)你就是***:“从曹操墓起,你就是摸金校尉”

7)你敢***:“单机残局玩法,你敢来吗?”

8)试试:“劲舞11年试试你手指还灵活吗”

9)来一场:“来一场说打就打的战斗”

10)帮帮我:“最后一步了,快来帮帮我嘛!”

11)你选:“碧瑶张小凡陆雪琪角色任你选”

12)一起:“兄弟们一起上,用航母灭了他”

13)等什么:“这颜值这画质,还在等什么!”

B.代入类

通过角色人群/设备认同、或者通过经典来唤起用户游戏情结,都能够提升广告与用户的关联性,引发用户的代入感。

热门句式/词汇和案例:

14)老公:“老公主动戒烟,就为玩这游戏”

15)老婆:“老婆玩了这游戏,三天没理我了!”

16)80后:“那些逝去的80后经典游戏!”

17)闺蜜:“最近闺蜜玩这游戏都玩嗨了”

18)老玩家:“老玩家:我们的传奇就该这样”

19)IOS:“限IOS下载,可以自由恋爱结婚”

20)iPhone:“iPhone专享新作,情侣款手游”

21)80后:“80后都玩过的经典游戏!”

22)苦等:“苦等十年,舰队终出手游”

23)那些年:“那些年偷偷去网吧玩的游戏”

24)曾经:“曾经令人羡慕的武器还记得吗”

25)当年:“这是我们当年看过的动画”

26)小时候:“小时候玩的街机终于出手游了”

C.修辞强调类

通过修辞强调的方式,能够更突出游戏卖点,尤其是在游戏可玩性上,如“没内存也舍不得删”。

但是,数据分析发现对可玩性的过分负面强调反而会引起负面情绪,如标题出现“*分钟上瘾” 、“停不下来” 等关键词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谨慎使用。

热门句式/词汇和案例:

27)自从,再也:“自从玩了这个游戏,再也不看小说了!”

28)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 游戏还能这样玩”

29)内存:“16G内存也舍不得删这款游戏”

30)睡觉:“为了这把武器,三天没睡觉了”

31)一言不合:“激烈海战,一言不合就击沉!!”

32)偷偷:“那些年偷偷去网吧玩的游戏”

33)通宵:“已连续通宵三个晚上苦练绝学”

34)忍不住:“看到第二张我忍不住玩一把”

35)上天:“亲测,这游戏能玩上天!”

D.规避痛苦类

利用用户避免损失的心理来提升行动意愿的标题CTR表现更为突出。

在游戏行业,这个方法也被多次使用,而且效果还不错呢。

热门句式/词汇和案例:

36)后悔:“后悔买苹果没有早点下载这个”

37)浪费:“别浪费你的高配手机,等你来”

38)亏大了:“苹果官方推荐手游,不玩亏大了!”

错过后悔 三分钟学会网络营销必备的信息流广告优化策略

信息流广告近几年的热度居高不下,也成为了各大企业和营销人们必备的营销手段之一。如今在互联网广告圈随便喊个朋友都能轻松说出目前的TOP10的信息流投放平台、广告展现形式及投放策略,但我们真的会优化信息流广告吗?本篇长长长干货和大家一起探讨信息流广告那些事儿。

话不多说,简单粗暴,小象直接上干货!!

小象总结出一些关于信息流渠道投放的优化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1、信息流推广渠道的内容制作建议

【内容制作】

广告素材尽量用原生的图片,而不是宣传海报式的。

信息流渠道大多是新闻信息类的app,而广告也需要跟上下的新闻信息环境相符合,原生的图片比起宣传海报更没有违和感。经测试,原生图片投放出来,CTR和成本也是优于宣传海报。

【文案调性】

投放文案制作应该更贴近用户端思考,而不只是去陈列产品卖点(显得广告气息太浓)。

【收集资料】

方法一、在进行投放前,注册一个新账号,重点收集几天今日头条上的同类产品的广告,我们每天都能刷到的广告一定是展现大的。

方法二、选择5秒内能看的明白的标题,按照标题套路做分类,展现量大说明后台给的展示多,而广告主也愿意一直投下去也说明这个计划的转化效果不错。值得借鉴这些文案套路。

1-2、信息流推广渠道的内容优化建议

【内容测试】

选择一个渠道,制作5——10套素材,选择“轮替模式”找出转化率最好的素材。

在进行内容测试时,尽量减少变量,在文案与物料变化时,尽量别再设置受众、手机品牌等其他变量。更不能不同的创意选择不同的落地页。变量太多,会导致后期的数据分析工作非常麻烦。

测试渠道内容时,切忌今日上传2套,明天上传3套这种做法,应该在同一天、同一时段同时开启计划跑量。

至少一周回收一次数据,并在报表里筛选出CTR前三高的,把钱砸到点击率最好的推广渠道上。

1-3、信息流推广渠道的落地页优化建议

【落地页制作】

量少屏短

APP信息流渠道特性,决定用户不会在一个页面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落地页制作尽量只选择唯一的人群,带来一个唯一的好处。

如果单页面就能说清楚的事情,就别投放H5(品牌行为除外)。

落地页优化要求:

硬性指标:

1.页面不宜过长,尽量控制在一屏到一屏半以内,消费者应在3秒内确定主题。

2. 10秒内打开、咨询/报名框能随时能打开。

选调指标:

3.跳出率高于92%以上,则需要考虑继续优化,(85%属于还OK,70%属于非常牛逼)A

4.页面需准备2版以上,账户上线一同测试。

1-4、信息流推广渠道的受众人群选择建议

【受众人群】

对比数据测试

关于受众人群的设置

1、投放初期设置,不合适精细设置受众,信息流投放本来就基于用户模型,投放出去能收到广告的用户也不会太离谱,如果前期设置受众过窄,会导致优化周期特别长,即使是其他渠道表现好的人群,在不同媒体平台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这个前期测试的成本还是不能节省,等后期账户稳定下来了,投放ROI自然会明显下降。

2、竞价的优化应该根据平台的实际数据调整,而不是经验,因为经验和媒体平台受众表现并不一致。当投放累计了一定的数据之后,建议广告计划达到1万次点击(8000成本)的点击后,再根据转化效果好的投放计划,查看后台的受众分析,对应调整广告计划的受众人群。

1-5、信息流推广渠道拓展建议

投放渠道选择:

1、先把一个渠道做专精

选择一个渠道投放测试(推荐:今日头条),在验证投产比能盈利的时候,拓展其他渠道,选择表现好的内容素材,到其他渠道上测试引流转化数据。

2、跟踪渠道流量质量

通过在投放链接部署GA检测代码,实现对网站流量的监控,分析流量质量(跳出率、归因、辅助转化、访问深度等)。

3、各渠道数据对比分析

当投放累计了一定的数据之后,建议广告计划达到1万次点击(8000成本)的点击后,再根据转化效果好的投放计划,查看后台的受众分析,对应调整广告计划的受众人群。

服务一切企业,服务企业一切。小象慢跑,能为结果负责的整合营销服务商!

关注小象慢跑,一起探索互联网整合营销各种问题。

希望这篇长长长干货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喜欢,狂转!狂评!不要停!么么哒~

我们为什么讨厌广告 却能轻易接受信息流广告

看到广告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1、电视广告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2、视频间歇广告时,你在做什么?

3、网页上的展示广告你会看几个?

我们为什么讨厌广告?

相信你也不止一次遇到过这样的情景:

1、打开朋友圈看看动态,结果却被各路微商霸屏;

2、开车等红绿灯,却有人敲玻璃,发传单;

3、上着网听着歌,却被频繁弹出的小广告扫了兴致;

广告无处不在… …

反思一下,为何我们会如此讨厌这些广告?

我想大家的答案和我差不多,因为它总是阻碍我们正在进行的某件事,它总在不合时宜的出现,它已经不是广告,而是一种打扰;

无论干什么,就是没在看广告。

那么,为什么就能轻易接受信息流?

因为,信息流不会阻碍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也不存在适合与否的,在用户眼里,它不是广告,而是一种信息的传达;最大程度的解决人们喜欢忽略广告这一习惯。

通过人们更爱使用的信息获取渠道,进行广告推送,无疑响应度会更高,更利于让潜在受众接受。

比如,朋友圈广告:

对用户来讲,它就是在传递信息,此举正是迎合用户心理。

再比如,腾讯新闻信息流广告

再比如,百度信息流广告

原生信息流广告,何谓原生?

说白了,除了信息流广告相关从业者之外,大部分用户甚至识别不出这是广告,那么,就不会存在排斥的负面情绪。

如何在信息流广告中脱颖而出

1, 点击率:不管什么广告投放,点击率是绕不过去的,但是点击率很重要吗,是也不是,主要是看投放目的,如果是以曝光为目的那么点击率就很重要,但是如果是以转化为目的的话点击率就不是那么重要了,转化率才是最关心的,这里主要分析以转化为目的的广告投放。

知道这个没什么用:关键是这会造成什么影响:会造成看点击率决定广告好坏,盲目追求点击率,忽视其他核心问题,导致找不到投放效果差的原因。

2, 出价:还是和上面的一样,出价高低不是关键,关键是转化率转化率转化率……重要的说3遍

3, 账户和广告的质量度(或者权重):这个很重要,但这个考核标准不是我们平常看到的出价,点击率,转化率,是可以为平台带来多少收益,比如平台定位1000展现要带来100块钱的收益,如果cpm的话出价最低就是100,然后看点击率(平台考虑的是用户体验),如果是cpc,就看点击率和出价了,就是说如果你点击率非常低,那么可以提高出价,到一定程度平台会舍弃用户体验度的,毕竟没有人跟钱过不去,如果出价非常低,但是我的点击率高,那么更好了,平台也喜欢毕竟用户体验和钱都得到了,当然这一切是以转化率为前提。

4, 广告要不要频繁更改:这个问题是老生常谈,从搜索类到展示类一直都存在这个问题,能改、当然要改,不然咋优化啊,但是不能太频繁,太频繁有时候连自己也分不清什么好什么坏了,所以可以定一个标准,比如你能接受一个转化的最高成本是500,那么可以以500(看容忍度,也可以600,400等,但必须有标准)为一个分界点,花了500带来了大于等于一个的转化就先跑着,不然就果断暂停(不要幻想他跑几天会变好,说不定还没等到老板就把你开了),重新建广告测试,但是记得前面的教训,不能又从零开始,不然什么都学不会

5, 和代理怎么沟通以及代理的建议:这个还是看情况、看情况,当你是小白的时候要多问多学多测试,当你已经有一定经验,一定水平的时候就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比如很多代理是让你兴趣全开,人群不限,什么都不限,这样到底好不好,不知道对你好不好,但是对他肯定好,因为他们的考核目标就是让你多花钱,但是也不一定,有时候你的广告定位和这个方法比较匹配,那么你的转化率也会很不错。

6, 文案、创意、和页面的重要性:这个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说3变,但是这个东西开始看的时候比较虚,为什么比较虚,因为你是通过这个和用户群体接触,就像软件工程里的黑盒测试,用户对这些的反应一时半会看不出来,如果你是一线直接面对客户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但是为什么后来不虚了,是因为你了解客户的,你知道客户喜欢什么,什么素材可以转化客户,什么素材客户看都不看,这些都是建立在大量测试的基础上,虽然是测试但是也不能盲目,至少你的文案,创意,页面3者是相关的,保证带来的客户是有需求的,得站在客户角度上想问题,看客户关心什么,解决用户痛点,这些好像都说烂了,但是这些确实是最重要的,只是比较虚,难以把握。还有信息流广告的文案、创意、页面3者的重要性比搜索类更重要,因为如果是搜索来的用户,那么他会有很强烈很单一的需要,至少他在搜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是这样,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但信息流就不一样,随意性很强,肯我正看新闻的是后来了一个广告,目的性太差,而且误点率也很高。

都在做信息流 为什么某头条可以打败老牌信息流广告主

在风起云涌的2016年,每个平台都有再做信息流推广,像小编向大家介绍的微博和搜狐新闻,目前遇到的最大瓶颈就是客户量增长的问题,而同是信息流新广告主的某头条却在信息流战场上杀出了一条血路,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深入看过某头条内容的同学会发现,某头条中不仅仅有新闻资讯,还整合了悟空问答,搜狐浏览器 等内容在里面,这可以说是抄袭了百度做流量入口的信息流理念,可以随时保证客户搜索的内容都可以展现,每天都有不同的新内容更新,所以客户的黏性较强

其次除了莫头条一项产品以外,还涉及了其他产品的投资,如完全仿照糗事百科制作的内涵段子,当然里面的内容页是整合了梨视频,西瓜视频和快手的内容,可以说是一个视频大杂烩,这又让喜欢视频的用户下载使用并且爱不释手

第三内容数据测试 ,某头条中的文章和创意标题,优先展示点击率高的广告,虽然图文未必相符,但是这种高点击会很快消耗广告主的广告费用,从而保证了资金入账,这也是某头条的客户经常吐槽转化率低的最主要原因

当然,针对某头条擅自发布新闻和标题党的行为,国家广电总局在2017年12月29日对其做出了限期整改的决定,整改过后的某头条能否在不违反广告法和广电总局禁令的情况下仍然领先,我们是木有以待

百度信息流广告投放方案 你知道吗

百度信息流广告上线已有一段时间,依然不断有小伙伴问:怎么搭建账户?怎么撰写创意?怎么优化才有效果?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一下百度信息流投放方法论,有需要的赶快收藏哦。

一、问题分析

拿到任务后,第一件事是什么?开始搭建账户?NO,第一步是 确认 客户诉求。

1、 了解客户信息,如基本信息,营销目标,目标受众等

2、 根据诉求确定营销场景,如事件营销、精准曝光、线索收集等

3、 分析客户诉求,一般分为2类,提升曝光或提升转化

4、 确定细分受众,如潜在人群,行业目标人群,品牌人群

5、 细分受众定向方式,创意选择

我们以装修行业为例,来看一下针对目标受众的分析思路。

注意:不同单元使用不同的定向方式去尝试,建议一个单元只选一种定向方式

二、账户搭建方法及命名

为了方便日后的管理和索引,建议按照如下的分类方式来设置你的账户结构:

举个栗子:某旅游类账户

三、创意生成

1、选择卖点

提炼产品的独特价值及亮点

2、撰写文案

七个模板可以借鉴(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通知用户、描述用户、引出疑问、制造稀缺、道出秘闻、对比过去、提示变化

3、创意图片

一图胜万言,选好图片事半功倍

四、落地页制作

一个优秀的落地页,要满足一个原则和四个特点。

一个原则:

一致性原则

页面相关性较好,内容与定向方式、创意内容要一致,否则跳出率高。

四个特点:

吸引力强

页面内容完整且样式具有冲击力,图片清晰有吸引力,文案描述产品亮点且简明扼要,关键内容在首屏展现,图文丰富

易读性强

原生广告情境下,用户是被动响应的,所以页面易读性要强,唤起用户的需求,在短暂的时间内让他了解产品的亮点和卖点

说服力强

产品卖点突出,有信誉、口碑保障和背书

转化工具突出

转化工具吸底,突出用户关键转化工具,可以嵌入页面内容中,提供咨询、电话转化等

五、优化反馈

当你想要优化效果时,需要根据上图,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沿营销漏斗对展现、点击、转化三层逐层进行分析,然后寻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解决。

附上信息流广告常见问题及优化思路

信息流广告效果差怎么办

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会收到二三十个咨询同一个问题的私信,这个问题是:“XX平台投放效果好差,怎么办啊!?”

显然,问这个问题的朋友是希望我回答后半句,即“怎么办?”

可我总是“不识趣”的去反问他们:

“你说的这个‘效果差’是怎么个差法?”

“是和你自己之前做的比?还是和你的同行比?”

“是和老板给你的KPI比?还是和同行平均水平比?”

……

不知道是因为我问的问题把对方难住了?还是对方觉得我答非所问?总之,我提出这些问题后,基本上就没人回复我了……

我只能深深的叹口气。真的,不客气的说,就算华佗在世,也救不了这样的投放。

华佗就有个经典病案和这些提问人的病况一模一样。

据《三国志·魏志·华陀传》记载:“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我翻译一下人话就是:有两个同样头痛脑热的人去找华佗看病,华佗却给他们开了不同的药。两人觉得华佗坑人:明明都是头疼脑热,为啥给开不一样的药?

华佗大概还会心理术,撇了一眼就看出倆病人在腹诽,就问他们前一天晚上都干了啥事儿,结果一个说去赴宴回来就不舒服,一个说被子盖少了,那不就行了?!一个是因为饮食不对,内部伤食引起的头疼身热,应该通肠胃;另一个是因为外感风寒受凉引起的感冒发烧,就该发汗。虽然表面都是头疼脑热,但风寒的只要一点药物就会好,饮食不对的却需要借用药物调动自身的机能才能痊愈,不同的病症对应不同的药物,没毛病啊!

这么牛逼的思路后来被朱熹归纳到了《朱子语类》第四十二卷里,曰为“对症下药”,并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咱们回到一开始我提的那些不识趣的问题,不是我故弄玄虚,我就是想先分清投放中到底是哪里出了病症,你的健康/疾病程度是跟谁比,只有

找对症,才能下对药。

所以今天的主题就是来聊聊,如何识别信息流广告投放“效果”和“差”的问题。毕竟,只有真的清楚了哪里有问题,才能更精准的解决问题。

首先,你得知道,你要的效果是什么效果?

线上营销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品牌推广,效果考核主要就是问曝光了多少

一类是绩效营销,效果考核主要就是问获得了多少用户

当然,大家需要用户做的事情不同,又可以细分成很多层面,比如有的是要下载量、激活量;有的是要销售线索,比如电话,微信加粉;还有的是要触发行动,比如领取优惠券,转发拼团等等。

就绩效营销来说,想要用户做到上面这些事儿,对应的门槛是不同的,你啥也不说,就说你效果差,我怎么回复你?

我顶多顶多只能说:当你要求用户做上面这些麻烦事(比如跳几个网页去注册,比如跳几个页面去填个资料等等)的时候,你是否为他准备了不得不做的理由?

再多的建议,对不起,资料太少,我回答不了。

接下来再看看,什么叫“差”?

形容词都是相对概念。就像我们初中物理课本上的说开车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是快还是慢呢?

没法回答,因为我们不知道跟谁比,跟骑自行车的比是快的,跟高铁比又是慢的。

再比如,咱们可以参考自己上学的时候,当你说自己成绩好或者差的时候,你是在跟谁比?以什么标准在比?在什么范围内比?等等。

所以,当你说投放效果差的时候,“差”是一个相对概念,要有合适的参照系,才能理解“差”在哪里。

比如我们可以从内部、外部以及外太空这三个方向来拆解。

先来说内部

对于某个投放项目而言,这个内部就是指广告主本身。举几个维度的例子扩展一下大家的思路,比如:

1、渠道维度

比如,是某个渠道相对较差?还是做啥渠道都差?这两个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法就完全不一样。

2、时间维度

比如,是同比差(即现在和去年同时期的效果对比)还是环比差(即现在这个投放周期和上一个投放周期对比)?

这个投放周期可以根据各个案子的情况自己划分粒度。按天按周按月份都可以,只要能分析出你想要的周期趋势情况就行。

3、产品/服务/品牌维度

比如,公司有不同的产品线和品牌,是某一个产品效果差还是同类的某几个都差?

4、地域维度

比如,投放是在某几个城市差还是某几个省份差?

5、转化路径

比如,是点击率差还是落地以后的转化环节差?

6、管理维度

比如,是各项指标和公司既定的指标相比较差?还是和你自己的预期比较差?

再来说说外部

对于某个投放项目而言,这个外部就是指同行甚至是全网(因为你不仅仅是在和同行抢流量,你还和你用户关注的其他行业产品抢流量)。

比如,当你说转化率、获客成本 、订单成本等差的时候,站在同行乃至全网的角度,你是与同行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主要的竞争队友相比?

再来说说外太空

外太空的意思就是,一般都考虑不到。

比如昨天我看到一个做美妆的优化师抱怨老板要求用30元的成本加粉,这要求别说现在了,估计搁去年都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这个考核投放的指标是不是本身就不合理?

再比如,投放的问题是出在投放工作本身还是投放工作之外?比如前两天一个朋友用68元获取了20个销售线索,但因为客服响应不及时导致客户流失,那么你死磕投放本身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还有投放本身是不是有问题?用户分析有无问题?产品本身是不是适合在线上推广?等等,要分析的方向实在太多。

当然,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还是外太空,都还有许多不同的细分维度可以拆解,但不管怎么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找到关键指标所在,更高效的解决投放问题!

希望,当你今天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再思考为什么效果差的时候,能多设置一些思考维度,因为谁都不是元芳,回答不了一句简单的“你怎么看?”。

2018信息流广告攻略 烧钱多 效果差 该怎么办

经常听客户抱怨信息流广告效果不好,钱都打水漂了。但是反观客户投放历程就知道为什么效果不好。有的每天只拿200-300预算测试,然而表单成本可能就去到70-80.有的就按竞价广告思维上硬广,放精准词,效果不好。至于信息流广告究竟怎么投放,信息流产品有没有好好研究,这些全不管。

大家知道吗,并不是信息流广告的效果不好,而是你还没有入局,或者说你入局太晚。既然这样,那我们看看2018年的信息流广告应该怎么投放

【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流量逐渐向大媒体聚拢,小媒体越来月依附于大的广告平台】

有个说法叫“营销孤岛”,慢慢的广告主能选择的平台会越来越少,因为大部分平台没有足够多的数据、广告主、资源和预算,所以很难构建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优化、不断提升的一个平台。移动互联网流量是被巨头掌控的,所以你只能在几个巨头的营销孤岛里想办法。

【营销自动化实现,一个用户身上可以打几万个标签,精准的实现广告定向】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标签。比如一个人在家里、在单位、在路上、在手机里、在社交网络里都有很多标签。打得标签越多,将来对他的分析、判断或者说对他的定位会越来越准。标签不是靠简单的分类整理出来的,百度运用搜索大数据支持,在这一点上可以説是独树一帜。

【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将会融合】

纵观百度17、18年的战略部署就可以看出端倪,17年大力提升信息流广告占比,18年重点搞品牌等展示类广告(信息流依然是重点)。品效结合,在竞争日益激励的情况下,打出一张漂亮的牌。

投放信息流广告大体思路是怎样的呢?

首先,信息流广告是原生广告,要和内容完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高点击率。

高点击率对媒体和广告主而言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这样媒体的eCPM才比较高,而对于广告主而言,有了点击率才有后续的转化。

第二,要根据用户的不同生命周期去激发消费需求。

信息流广告跟搜索广告完全不一样。搜索广告是等用户有搜索行为的时候才能影响到他,但是信息流广告是主动广告。我们可以在用户没有需求、有潜在需求的时候,暗示用户、辅助用户、影响用户完成购买决策,这是搜索广告做不到的。所以我们在投放信息流广告的时,要根据用户的各种标签投放广告,去一步步激发用户的需求,这样转化率才是最高的。

举个例子:某教育机构

第一批投放的物料是激发用户对未来的憧憬;

重定向这些用户进行第二次投放的物料是专升本教育能给年轻人带来好处以及重要性;

再进行第三次投放这些用户,投放是学历教育的价格、优惠。

这个教育机构就是一步步激发用户最终实现转化的,它在信息流广告上获得的投入产出比甚至比在百度投放广告效果还好。如果一上来就开始投放学历教育的价格,用户会没有感觉,转化率也自然很低。

直达本质 轻松玩转信息流广告

信息流广告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在人们碎片化阅读的时间里,用不像广告的广告在最短时间内引起人们的兴趣,进而带来一定程度的转化。

显然,人群定向的精确性、广告的原生性、创意的吸睛性、内容的高需求性,就成了信息流广告最重要的方面。

人群定向的精确性。

目标用户人群的精确定向,是投放信息流广告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地方,这关系着你的广告能否准确的投放给有需求或者潜在需求的人群。

①做好用户调研,掌握目标用户的基本数据。

在广告投放之前,需要对目标受众人群进行调研,收集目标用户的相关数据,可以通过统计已转化的用户信息、行业市场数据调查报告、互联网大数据等来做好归纳。

主要调研数据包括用户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婚姻关系、经济状况、兴趣爱好、上网时间等,然后做出人群画像,圈定目标用户范围。

②熟悉产品特性,明确产品受众分布。

在推广之前,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目标用户可以分为哪几类、不同分类用户关注产品什么、用户有什么行为特征、产品应该满足用户哪些需求等。

了解不同分类受众人群后,就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建立不同的投放策略,这样才能达到精细化投放的目的,提高推广的ROI。

③提高广告点击率,获得更高的展现量。

我们要知道,广告的出价决定着展现量,但并不是出价高就能获得展现。因为广告是否能展现,受广告的点击率和出价两方面因素影响。

所以,尽可能的提升投放用户群体的精确性,才能提高广告的点击率,才能在相对低出价的情况下,让广告获得更高的展现量。

创意的吸睛性和广告的原生性。

什么样的广告创意能吸引目标用户?自然是符合用户阅读心理、符合用户需求的创意。那么,如何做出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的广告创意呢?

①从用户视角出发,编写用户角度文案。

很多信息流广告,在编写的时候都喜欢把产品的卖点堆积上去,觉得这样就能吸引到用户的关注。其实用户根本不了解你的产品,你这样所往往只是在自嗨!

用户之所以愿意花钱买你的产品,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需要用你的产品来完成某个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所以广告文案要明确告知用户能完成什么目标、实现何种效果。

总结起来,文案要从四个方向考虑:产品卖点(产品有什么卖点和功能)→实际利益(这个卖点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利益)→完成任务(这个利益能帮助用户完成什么任务)→价值观(用户为什么在意这个目标)。

②产品卖点何其多,选择用户能快速感知价值的那个。

信息流广告占据位置较小,同时用户也容易受到页面其他信息的影响,如果用户不能一眼感知到广告的价值,那么就无法吸引到用户的点击。

因此,在了解了产品的卖点之后,要仔细分析,哪个卖点是最易引起用户关注、用户能最快感知到其价值的,一般选择用户投入时间最少、获得价值最高的那个。

③图片素材清晰明了,3秒就能看懂。

信息流广告夹杂在众多的信息中,用户难免会注意力分散,所以广告要在第一时间让用户明白要表达的意思,明白产品的核心价值。

简单来说,图片素材要符合以下要求:高质量、清晰、文字不超过图片的三分之一、留有空白区、浅色背景、明确表达产品提供的服务。

内容的高需求性。

在广告创意引起用户需求,用户点击进来之后,剩下的目光就聚焦在了落地页上,也就是我们的内容页面上,这才是整个广告的重要开始。

用户的阅读习惯表明,人们的在一个页面的停留时间不会过长,一般平均为15-20秒之间。落地页能否在20秒之内唤起用户的咨询欲望,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落地页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广告的落地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要明确讲述广告创意中我们所表述的问题;启下,就是要吸引用户进一步了解的兴趣,促使用户留下有效信息。

根据文案的特点,落地页一般要能实现以下功能:让对你一无所知的用户,明白你的产品能替他解决什么问题,实现什么价值,并让用户留下准确的信息。

②给用户一个留下有效信息的理由。

用户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有着相对应的动机和理由。想让用户留下有效的信息,那么你就要给出让用户信服的理由。

因此在落地页的设计上,要实现用户的部分需求,并明确告知用户可以获得何种价值,然后再适时的引导到留取信息上。

③落地页设计相关知识点。

页面内容相关度:落地页是否提供广告创意中承诺的信息和服务;

页面内容聚焦点:选择明确的、唯一的产品价值点,并进行深入阐述;

页面内容用户化:讲述产品能给用户带来的实际利益,不要单纯讲解产品属性;

页面内容留白化:注重页面的美观性,适当留白,给用户最佳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