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让社交媒体互动转化盈利机制成为可能

社交互动媒体的广泛性·Jet8孕育的项目客观基础及主观初心

美国工程师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被称为“电子邮件之父”。在30年前10月份的一天,他在剑桥研究室里,把世界第一封电子邮件从他的一台电脑发送到隔壁的另一台自己的电脑。这成为了互联网史上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进入了另外一个时空和纬度。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互联网社交的普及化已经在人类社会齐肩于货币普及范围。

目前来看,网络大数据可精准捕捉的“全球社交互动普及范围的数据”最近一次可追溯到2016年。据悉,We Are Social曾预测和互联网相关的使用量将有显著增长,但是2016年新报告显示更快的增速,尤其是考虑到全球网民普及率已经接近50%:全球网民达到34.2亿人;社交媒体用户23.1亿人;手机用户达到37.9亿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19.7亿人。全球近1/3的人口使用社交媒体,年增幅近10%。

由此观之,社交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拥有了随时发出自己声音并与人互动的平台,单个用户的社会能量在增加。真实的好友关系与基于好友关系的优质互动行为,是社会化网络存在和发展的的价值基础。而利用社交网络的广泛传播性与社交性来推动产品的宣传与销售,无疑是互联网产业链各方拓展市场的有力助推器。而来自新加坡的Jet8平台,建立了新型社交媒体互动的奖励机制,以共赢为目标实现社交互动资本化,为平台使用者社交互动的同时最大化实现资产积累,对接品牌方,实现奖励对接市场,社交转化财富。

社交互动有望成为资本积累孵化器·很可能是区块链技术最广泛运用

由于互联网社交互动的广泛性为社交转化资本的消费群打造了天然基底,就当前社交分享数据如下

Jet8平台基于市场和技术的结合,有望成为新型资本积累的孵化器。在此基础上Jet8公司确定项目初心。挖掘社交媒体互动的共赢价值,研发出J8T为奖励价值代币,帮助意见领袖、品牌商和消费者实现社交内容的分享传播,就意见领袖而言,围绕他的特色化内容创建有效的社交群,并奖励发布优质内容的粉丝;就品牌方而言,采用专有技术,将社交内容与商务连接起来。通过创建推广内容(软文),用户可以领取奖励,从而实现在线兑换产品;就消费者而言,日常的好友互动,生活工作娱乐的内容与自己的社交圈子有效分享的同时,获得实际价值,从而使用的积极性也趋向良性。代理商摆脱传统的广告模式,实现瞬间传播和高效营销,将移动社交和移动销售完美结合,实现自由的盈利市场,将Jet8构建成一款完备的去中心化的功能性社交代币平台。

启用J8T代币后,当前平台的JETpoints奖励积分完成向区块链技术的转型和对接,Jet8平台立足于全球市场,以完善技术和提高通用性从而提高全球覆盖率,让分享型社交多元化的同时获取盈利价值,使技术的便捷性实现最大化彰显,社交平台本质的高透明度和高服务效率,使得使用者在点赞、转发、互动中获取更多的平台奖励。Jet8通过理念结合区块链技术创立特色化竞争优势。

立足当下,将社交媒体互动定位于“情感项运用”的固化受众不占少数,对于运用Jet8平台能否真正获利或能否长期兑换存在疑虑。但就当下而言,Jet8已经具备一定运用数据的积累,并在昨日已上线交易,强大的数据基底加之上线交易首战告捷,能为新用户提供使用安全感,从而扩充辐射范围,形成市场的良性循环和长远稳健发展。

立体化分解Jet8的生态完整性·技术优化意识+资本智慧群及长远战略

“市场是检验产品最公正的法官”这句俗语被无数投资人作为衡量产品的逻辑参考,任何新项目的成立都会接受市场的优胜劣汰,只有不断优化技术才能在市场的生态体系中杀出长远存活的可能性。因而细化分析Jet8的生态优势才能更精准的把控市场存活率。

就第二阶段的数据显示,Jet8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积累,从注册影响者数量、受众数量、已售产品数量以及奖励兑换笔数全面的肯定了该项目生态系统的优越性。区块链技术在Jet8的运用数据证明了市场接受程度较高,而作为项目方想进一步拓宽市场,也进一步完善技术,针对不同地域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如下:

在上文中提到的Jet8平台,在技术上保证了产品的平稳运行,为了更好的推行奖励机制,发行了J8T代币。代币分配的合理化保障了价值转换的顺利进行。Jet8平台遵循公开透明化区块链思维,在项目白皮书中公开了内部设定的代币分配图

此外,在预售阶段未分配的任何代币将归入公开销售池。J8T代币将以ERC20为执行标准。

生态体系中技术为躯干,市场推行机制规则为血肉,而任何产品的核心灵魂和大脑都在于团队的幕后。Jet8平台的生态完整性体现在后期技术理念背后优质的创始团队:

专业的顾问

此外,Jet8平台强悍的顾问团队更加吸睛。

有奥美公关亚太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cott Kronick、比特币基金会创始人Jon Matonis、Dentsu Aegis Network首席执行官Dick Van Motman、Blockchainil资本首席执行官Sefi Golan、Cointree资本首席执行官Uriel Peeled、Y&R亚洲区总裁Chris Foster。

同时,此项目已加入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更加彰显其在行业中的强大竞争力。

社交媒体必须对未成年人负责

   【新说】

  成博 编译

  美国QZ新闻网站日前刊载文章,援引《柳叶刀》医学杂志网站的一篇评论,呼吁社交媒体公司积极采取行动,在其互联网媒体产品开发和管理过程中,承担更多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并履行更多义务。

  文章指出,社交媒体公司们不能在建立各类社交网站、成功吸引来大批未成年人之后,就只管赚钱,却不闻不问这些社交网站对孩子们可能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目前,已经有不少未成年人成为社交网站的用户,根据英国方面的一项调查,在英格兰受调查者中(10到12岁年龄段的孩子),有四分之三的孩子有自己的社交网络账号。《柳叶刀》的评论指出,到目前为止,互联网公司们在给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方面,以及强制年龄段限制方面,采取的措施还远远不够。

  文章说,现在存在一个模糊地带,那就是社交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是无孔不入的,而它对于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有多严重,这些都还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由于认知不清,防范社交网络对未成年人的伤害往往只是一种担忧,而无法转化为实际行动。

  但是,社交网络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是确实存在的,文章援引两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投资人的观点,认为未成年人频繁接触社交网络,对于发育期的大脑和身体机能都会带来消极影响。文章还引用了英国方面的调查结果,在对32名8~12岁儿童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调查中,研究者发现,孩子们起初使用社交网络仅仅是充当联络家人的工具,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意识到社交媒体与自己的形象有关系,然后孩子们就纷纷用社交媒体做别的事情,比如炫耀自己或者盲目模仿那些他们的偶像的行为。

  文章认为,应督促社交媒体公司采取更多的行动来保护未成年人,比如:

  对未成年人推出能让他们清楚理解并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用户协议和条款;

  在社交媒体上采取更多措施来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

  允许未成年人正当管理他们自己的网络平台内容;

  开展针对未成年人互联网安全的更多研究,等等。

  文章引述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教授的观点说,我们必须要清楚了解科技进步过程中带来的缺陷,并主动采取行动,在设计产品阶段就要把对这些缺陷的防范考虑进去,这也是社交媒体公司需要做的事情。

企业社交媒体已逐步进入企业管理运营

企业社交媒体成了中国企业用来解决项目沟通和团队协作挑战的最新选项之一。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盛,企业内部也开始使用email以外的交流工具来进行日常项目的沟通,如QQ、微信等,但缺点是这将占据用户很多私人空间,也会使得用户的社交体验模糊不清。而许多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一现象,开始追寻更有效的方式以解决项目沟通与团队协作的问题。因此,企业社交媒体的崛起可谓水到渠成。

从2008年始,Kantar Media CIC就开始描绘中国社会化媒体的格局,其中企业社交媒体从2012年开始步入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至今为止仍旧是社会化媒体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6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概览图

注:Kantar Media CIC将企业社交媒体与狭义上的商务社交媒体统称为面对商务人群的广义上的商务社交

企业社交媒体,也可以称之为协同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是把成熟的社交网络技术运用到企业组织中,让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通过类似社交网络的方式进行工作和自我管理,以实现企业内部员工间高效、透明、便捷的沟通与协作。这是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as-a-Service)的典型应用。

国内最早的企业社交平台包含明道、Joywok(乐工)等,而国外企业社交最具代表性的平台即是微软旗下的Yammer。

不同于其他大众社会化媒体平台,企业社交媒体是以项目上的沟通为基础,以高效协作为目的,有着很明确的市场定位,即针对企业内部员工和商务人士,包括团队、部门和企业。我们甚至可以说企业社交媒体是一个以工作为“兴趣”支点的细分社交媒体小分类。这些“兴趣”通常包含公告通知、通讯查询(免费电话会议)、邮件往来、日程安排、任务管理、文件共享、业务讨论、审批流程、资源预约等。

目前,中国市场上出现的企业社交媒体平台有很多,多数是面对中小企业,如腾讯的企业微信,阿里巴巴的钉钉,明道, Teambition,今目标,纷享逍客,Worktile,eTeams,tita,Tower,Gleasy,iWork等。

主要中国企业社交媒体(软件)

这些企业社交媒体(软件)目前大致被分为办公OA协作类和任务协作类,但我们发现,很多企业社交媒体(软件)其实已经都覆盖了这两种协作类型。然而每一个企业社交媒体平台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如钉钉的定位是沟通通讯;明道的定位是企业社交;企业微信的定位是移动办公;Teambition的定位是沟通协作;今目标的定位是目标管理),其针对的人群也有所细分。

目前最普遍认知的两款企业社交媒体即为钉钉和明道。这两者也是企业社交媒体的两种典型类型。

钉钉侧重于信息传递后的回执,也就是说,在每发布一条信息之后,都可以监测到该信息是否被其他用户所读取,甚至还可以通过短信和电话来推送消息给对方,从而达到信息的最高传达率。因此,钉钉也被戏称为“连环夺命DING”。这种协作方式更多的是偏向于由上及下的协作环境,督促员工进行项目的回复及跟进。此外,钉钉主要侧重于移动办公,基本上的协作都是在移动端上完成的。所以,对于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来说,旅途上通过手机便能处理业务,钉钉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明道强调的是另一种去中心化的协作方式。企业组织平行化的“协同”是他们的主要目的,而并不是以信息的即时传达率为主。另一方面,比起钉钉移动办公的便携性,明道更加侧重于办公的功能性。明道的主要使用场景依旧是网页端,从而用户可以放心地使用各种办公软件来丰富项目的内容及呈现模式。当然明道也拥有移动端,而相比较于钉钉,明道将移动端定位于一个简单交互的工具,例如获得通知、快速回复、查找文件、安排日程等。基于目前大多数市面上的公司依旧大部分是使用台式电脑或笔记本办公,明道能够解决更多的协作问题(也不用担心手机没电)。

通过Kantar Media CIC对于网络口碑的长期监测,我们发现,很多使用企业社交媒体的用户对于这两种不同的类型有褒贬不一的看法:

正面:用户认同钉钉的便携性与明道的功能性。

负面:用户认为钉钉的消息推送过于频繁而造成压力,而明道的桌面端和移动端虽然也方便,但功能性不如网页端。

我们可以看出,用户感觉到使用企业社交媒体最大的痛点在于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以及如何平衡移动端的便携性与网页端的强大功能性,虽然这两者其实可以同时存在。对于中国企业社交媒体提供方来说,便携性、社交性和功能性的平衡点一直都难以掌握。我们认为,中国企业社交媒体必须明确自身定位,面向细分市场,与其他企业社交媒体保持个体差异性,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该行业的发展趋势,Kantar Media CIC特地采访了明道的创始人兼CEO任向晖来描述其对“企业社交媒体”发展前景的看法。任向晖说:“多年来,我们对企业社交媒体一直有一个误解,容易把它和商务社交媒体混淆在一起。实际上,这个领域更关注的是如何用社交媒体的模式来改进企业内部的沟通透明度、协作扁平度和知识共享度。这几个方向实际上并非企业社交媒体主观选择的目标,而是现代企业竞争力加强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市场,企业社交媒体发展的速度其实非常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已经开始了有意识的主动选择。”

我们认为,中国企业社交媒体行业的发展,正体现了中国企业对自身管理沟通的反思。企业使用企业社交媒体,不仅是为了追寻更简便的项目管理能力,也迫切想提高内部沟通与社交的效率。在寻找适合的企业社交媒体之前,企业应该了解各平台的企业管理方式(如前文所提及的由上及下、去中心化等),明确自身企业的需求(如办公OA、任务协作、社交、便携等),在保证员工私生活的同时,更高效、透明、便捷地来进行团队沟通和协作,从而为企业节省沟通协作成本。

来源: Kantar Media CIC

原标题:企业社交媒体在中国崛起

移动社交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的盈利模式

场景虽然是早已存在的生活逻辑,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移动设备”、“遥感器”、“定位系统”、“大数据”以及“社交媒体”五种要素的影响下,场景具有新的内涵、新的象征意义,对现代生活、对商业生态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移动社交媒体的发展也从抢占用户阶段进入用户变现阶段,通过何种盈利模式实现盈利成为移动社交媒体商业化道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于场景背景的移动社交媒体盈利模式:

首先,场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 4P 营销理念,使得产品、价格、渠道及促销具有新的特性。场景强调了产品不仅要注重功能属性,产品的连接属性才是产品在场景时代需求新的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据;在用户需求呈现碎片化、多样化特征时,场景若能满足用户的即时即刻需求,用户对价值的追求会胜于对价格的追求;只要通过分享、连接,场景就能改变传播渠道,改变人与企业的关系。

其次,基于场景时代所带来的变化,移动社交媒体新的盈利要素体现在四方面:用户需求、场景入口、用户体验以及场景社群。用户需求的发掘需要从时间、空间以及社交三个维度展开,从而让企业更加了解用户在场景中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建构场景入口吸引用户,以此来占领移动社交市场。在吸引用户之后,为用户提供完善的体验服务,赢得用户的信任从而实现盈利。

最后,在场景用户中培养社群,从而挖掘和开辟新的场景,让场景为移动社交媒体开辟有更多的发展盈利空间。

“场景+社区+电商”的盈利模式不仅能满足场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为移动社交媒体的盈利模式开辟了新的天地,从场景关键盈利要素提炼出的盈利模式能扩大移动社交媒体的利润源、利润点,改变利润杠杆等,新模式为移动社交媒体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可行的发展思路。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的观念、模式必然会不断受到挑战,我们今天提出的模式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但媒体的盈利模式将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关系到社交媒体的生存与发展,也可能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什么样的模式才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才能实现利润的扩张?什么样的模式才能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不仅关乎社交媒体的发展,也关乎整个社会的进步。

这样才能做好海外社交媒体运营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出海成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笔者作为出海大军的一员,我一直在思考2018年海外社交媒体运营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怎样呢?

Facebook

根据总部位于伦敦的全球最大的社会化媒体专业传播公司WeAreSocial2017年9月份发布的最新报告《未来社交》(Future Social)显示,全球社交媒体用户较年初又增长了3.6亿,达26.7亿,占全球网民的73.6%。特别是1995年到2012年出生的Z一代消费能力很强,作为“真正的数字原住民”,社交媒体成为他们生活重要部分,只有了解用户才能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产品才能成功。因此,运营海外社交媒体就显得很重要。本文根据笔者的一年多对社媒运营经验就海外社交媒体包括哪些,为什么以及怎样运营海外社交媒体谈谈自己的浅见。

Twitter

一、海外社交媒体包括哪些?

常见的社交媒体营销平台主要指Facebook,linkedIn,Twitter,Pinterest,Instagram,Youtube,Snapchat,Tumblr等。但实际上,笔者认为除以上主要平台,社交媒体营销还包括论坛营销、博客营销、问答社区营销等。特别是对于有一定专业门槛或者拥有一定内容壁垒的的产品来说,比如电子软件类以及像小说这样的内容平台等,尤其适合。

Youtube

二、为什么要运营海外社交媒体

“无社交,不营销”,海外社交媒体营销之于出海运营的作用,相当于微信之于国内产品营销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同于邮件营销,运营社交媒体并不只是为了单纯地获取客户,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

1. 品牌营销海外社交媒体的官方帐号就像微信公众号一样是一个对外展示企业品牌,传递品牌信息的平台,比如Facebook主页,是用户对企业品牌了解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盲目地在社交媒体上推产品的广告信息会给用户留下“牛皮癣”广告平台的印象,反而会适得其反。运营海外社交媒体应该能够起到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作用。

Pinterest

2. 用户沟通。海外市场相比国内市场一个难点就是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不像国内环境下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各种信息。因此社交媒体是一个重要的了解用户意见与需求的渠道。比如说,现在需要了解用户对几款产品的喜爱程度,从而决定产品和推广策略,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对用户做个调研,收集用户意见。如果平台拥有一批质量较高的粉丝,那么能够较快地完成用户意见的收集。从这个角度来说,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花钱买粉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买的假粉不能对了解到用户真实的内心声音,甚至干扰到我们对用户需求的判断,从而不能改进产品。运营海外社交媒体应该能够起到与用户沟通的作用。

vine

3. 网站、APP引流。无论是跨境电商还是互联网出海企业,都想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引流。但是正如前文所说,很多人犯的错误就是开通社交媒体账号后就迫不及待地狂放自家产品信息,各种广告扑面而来。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因为只有先积累粉丝,才能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引流。下面会讲运营社交媒体的正式姿势。

二、怎样运营海外社交媒体?

1. 根据营销需求选择不同社交媒体平台,运营平台要主次分明。

不同的社交媒体对应的用户人群不同,要根据目标用户画像来选择适当的社交媒体。比如说,LinkedIn和Twitter对于B2B营销人员来说是效果是最好的;Pinterest和YouTube对于B2C用户来说则是更合适的选择。对于大部分目标用户是海外的年轻用户群体产品来说,则需要时刻了解年轻人最喜欢什么类型的社交媒体,因为年轻人喜欢的社交媒体代表最新的时尚潮流风向标。根据专业数据统计平台Statista数据,2013年,Facebook依然是最受美国年轻用户欢迎的社交媒体,2014开始Instagram成为他们的新宠儿。到了2016年,Snapchat则取代Instagram成为美国青少年最喜爱的社交媒体

Snapchat适用于主推欧美、中东地区的产品,同时娱乐性较强且产品用户年龄结构相对年轻。所以,出海企业要根据自身产品目标用户画像,选择用户画像相近的社交媒体重点运营,包括年龄、性别、分布的国家等。

2. 内容为王,树立“专家”形象

要想通过社媒引流并树立品牌形象,要先在社交媒体平台积累一批忠实的粉丝,那么粉丝为什么要关注你的主页呢?因为你的内容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给他们提供便利和快乐。就像国内的年轻人沉迷刷微信朋友圈或抖音一样,海外的年轻人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Snapchat、Instagram、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面。要想在社交媒体与目标用户打好关系,品牌要发布与他们相关的内容。

内容为王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提供与产品相关的有趣有料的内容才能吸引目标用户关注与互动。第一可以通过研究成功的竞品主页发布的内容,借鉴别人的内容策略;第二关注时下热点,目标用户人群关注的新闻事件,蹭热点也是一种方式;第三以时下流行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包装与展示,短视频的形式在海外年轻人中也很受欢迎,可以将产品用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包装,远比简单的图文效果要好。

3. 通过Giveaway等活动进行用户内容UGC和自传播

Giveaway活动的思路是通过设置一些规则,让用户关注,点赞或评论某条帖子或鼓励用户发布富有创意地与自家产品合照后选取前几名用户进行奖励。一般以自家产品作为奖品,这样能起到宣传推广的效果。Giveaway有利于带来快速带来高质量粉丝。一位跨境电商卖家在万圣节开展Giveaway活动,转发次数有好几百。如果转发次数相对高,与粉丝相关的群体看到的可能新更大,传播性相比单纯每天发内容会更好。而且这种通过活动吸取的Facebook或Instagram粉丝会更有效——粉丝比较明确“点赞”行为的对象是什么,形成的用户关系相对紧密,而不是因为随机点赞联系不紧密带来后续的“掉粉”现象。

通过活动鼓励用户生成UGC内容则不仅可以创建高质量内容,更可加强与用户互动,特别对于出海的内容型产品来说更合适。我们曾经在圣诞节通过一个“10个单词的小说”活动吸引几百用户参与,增粉接近1000+,总成本花了几百美元。这样的活动有效地增加主页的高质量粉丝,并且用户UGC内容有利于内容平台丰富性,我们也通过这次活动与用户进行一次较深入广泛沟通,推广我们网站与比赛活动。因此,综合来看,这种类型活动带来较好联动效果。

报纸落后了 更多的美国人从社交媒体上看新闻

[摘要]电视仍然是获取新闻的最受欢迎的渠道,但它的地位正在下降。新闻网站和电台越来越受欢迎。

腾讯科技讯 据外媒报道,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从社交媒体获得新闻的美国人首次超过了从报纸上阅读新闻的美国人。

调查显示,更多的美国人现在从社交媒体网站获得新闻,而不是从纸质报纸上获得新闻。皮尤研究中心说,电视仍然是获取新闻的最受欢迎的渠道,但它的地位正在下降。新闻网站和电台越来越受欢迎。在2016年,纸质报纸仍然比社交媒体更受欢迎,但在去年,两者的受欢迎程度大致相当。

接受该公司调查的美国成年人中,有20%的人说他们“经常”从社交媒体上获得新闻,而16%的人“经常”是看报纸。这一结果是根据今年夏天对3425名美国成年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得出的。皮尤说,调查对象“具全国代表性”。电视仍然是看新闻的最受欢迎的方式,有49%的接受调查的成年人仍然从那里获得新闻,但这一比例低于2016年的57%。

33%的成年人浏览新闻网站(两年前为28%),26%的人更喜欢听电台(自2016年以来上升了1个百分点)。较年轻的受访者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阅读新闻:在18-29岁的人群中,社交媒体是最受欢迎的新闻获取方式,3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经常”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取新闻。

相比之下,50岁以上的人更喜欢电视新闻。

社交媒体作为传播虚假信息的一种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今年10月,Twitter上发现了1000万个俄罗斯人和伊朗人的虚假账户,这些账户是虚假信息活动的一部分。

类似的假信息账号也活跃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他们曾在这些社交媒体上发布假新闻,试图左右美国大选。(腾讯科技审校/Kathy)

转自腾讯科技

美国社交媒体上有言论自由 特朗普 我不同意

继前两天攻击美国的新闻媒体是“假新闻”和影响美国“崛起”的最大阻碍,美国总统特朗普又把枪口对准了美国的社交网站,比如Facebook和推特…..

“他们封杀了许多右派的观点,却对其他人的观点无动于衷”——昨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他的个人社交账号上这样控诉道,“社交网站对保守派和共和党存在明显的歧视”。

特朗普推特截图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说出这番话的背景,是前两天美国社交媒体“推特”封杀了一名右派的脱口秀主持人,禁止他发帖7天,理由是此人不断在推特上散布各种煽动社会和种族对立的“阴谋论”和“谣言”,违反了平台的相关政策。

不仅如此,诸如Facebook、Youtube等其他美国的社交网站,也都删除了这名右派脱口秀主持人的“违规”内容。

据悉,此人发布的阴谋论和谣言包括把美国近些年发生的一些枪击案说成是“禁枪人士”的“摆拍”,以及宣称中国比俄罗斯“更恶劣”,因为中国政府已经彻底“渗透”到了美国社会的每一个层面……

特朗普推特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阴谋论”和“谣言”都很对特朗普的胃口。比如昨天特朗普还曾发布另外一条贴文,指责美国舆论都过于盯着俄罗斯,却忽视了中国对美国的影响。

话说回来,虽然对右派言论被封杀感到十分不满,这特朗普却没有反过来要求封杀敌视他的媒体和左派言论,而是挥舞起了“言论自由”的大旗,要求社交网站给所有声音表达的空间——不论这些声音是好的还是坏的,然后让公众自己决定去相信什么……

但美国左派媒体则认为,特朗普之所以要抢占“言论自由”的道德高地,是因为他的政治宣传“套路”就是用更抓人眼球的谣言和阴谋论忽悠大众,好在舆论上“把水搅浑”。

这些媒体还反驳说,美国的社交媒体并没有系统性地在打压美国右派和共和党人的言论。

最后,虽然美国的社交媒体是否存在对某一派言论的打压尚存争议, Facebook等公司开设在海外的分部却被曝光存在“打压不同言论”的行为。

比如路透社最近就刊文称,Facebook在缅甸的雇员就存在刻意纵容侮辱罗兴亚人的“仇恨言论”和打压反驳言论的行为。

而不少大陆和台湾网友则认为Facebook的台湾版也在“台独”问题上存在双重标准,一边纵容台独言论,一边封杀“反对台独”的声音。

来源:环球时报微信

本期精彩回顾

鬼子都投降73年了,这个说“安倍是我亲爹”的精日,还不自首!

给蔡英文送大礼包,把中国列“国际”,85度C:坚定支持“九二共识”

新疆没成“中国利比亚”,有人很失望吗?

还记得“生死时速”的美国大豆船吗?一个月了,它还在海上绕圈圈呢……

外媒:“两中国公民”菲律宾街头被枪杀!

特朗普签了,外交部:强烈不满!

女孩们进来看了 女孩过早接触社交媒体的话 未来会不幸福

最近,英国有人研究了社交媒体使用时长对年轻人的影响,发现这种影响竟然存在性别差异。社交媒体使用时间与未来的幸福程度有关。至少对青春期前的女孩来说,在社交媒体上花的时间越多,未来的幸福感就越低。

埃塞克斯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者分析了英国家庭状况调查在2009年至2015年之间所获得的数据。

研究者对10-15岁之间的几千名青少年对上学期间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特别感兴趣。他们又将其答案与这些青少年的幸福感做了比较。数据向研究者展示了过去几年里,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所花的时间以及他们在之后几年里的情绪波动有何关系。

在13岁这个年龄里,有一半的女孩上学时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大约为一个小时,相比之下,男生只有三分之一。2年后,每天使用一小时社交媒体的男生数量增加到了一半左右。而这时候女孩的比例已经增加到了三分之二。

研究者经过评估发现,这些青少年的总体幸福感都出现了下降,这一点或许没什么好意外的。但将这些数据分解之后,研究者却发现女性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越多,以后的幸福感就越低,但男性青少年身上却没有找到这种关联。

CREDIT: 123RF

这种区别的原因有待了解。研究者称,男性青少年幸福感下降的原因有可能是玩游戏之类的。另外,研究结果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自陈报告式的调查有时候不一定准确。第二,研究者并没有将周末和节假日的社交媒体使用频率算入其中。最后,这种相关性并不能直接告诉我们原因,所以社交媒体是否是罪魁祸首还有待商议。

但是,这个研究也告诉我们,或许我们需要提高对青少年网络社交行为的关注度,特别是女孩们,毕竟这有可能影响她们以后的幸福程度。

即便在社交媒体出现之前,人们的青春期也不是特别容易渡过的。而在今天,社交媒体所影响的也不只是青少年,还有成年人。而我们对它的认识还处于非常幼稚的时期。对于青少年来说,在社交媒体上花太多时间或许真的会让他们的日子变得更加令人沮丧。

该研究发表在BMC Public Health上。

黄子韬又在社交媒体教做人 发声站队还是人设崩塌

或许是11月的惊天巨瓜太多,12月初的娱乐圈有些平静,而黄子韬深夜的ins+微博长篇大论双更,却还是激起了不小的水花。

长文的风格仍旧是熟悉的“韬言韬语”,大致意思就是艺人也很苦,不要过度解读,跟风捧踩。

值得玩味的是,在长文的结尾处,韬韬提到自己喝了酒所以发声。

这不免令人联想到几天前,某几位同样是喝了酒发声的某几位艺人,如今已经被互联网群众把刚出道的黑历史与不当言论重新排版整理做了个合集,更是要站出来道歉,澄清自己绝非站队。

在这个风口浪尖,发这么容易被别人过度解读的长文,黄子韬是不是疯了?

换做六年前刚出道的时候,大概他是真的酒后失言,但现在的黄子韬早非当年,从被全网黑差点退出娱乐圈,到耿直Boy人气起飞,社交媒体对于他来说,早非泥潭而是利器。

社交媒体的发展在一定距离上拉近的偶像与粉丝之间的距离,高高在上的“明星”不见了,取而代之是近在咫尺的偶像。

曾经名人过气想要翻红难于登天,而如今只要在社交媒体上抓住受众的某些“点”就能咸鱼翻身。

大多数在互联网活跃的明星都有人设,黄子韬也不例外。他的人设是什么?中二?耿直?还是炫富Boy?都不是,黑红才是他人设的核心

黄子韬的人设,源自于一场无意识的全网公开处刑狂欢。

生于1994年的黄子韬家境殷实,他如同许多人一样,认为明星是遥不可及的存在。而对于自己即将成为明星的这个事实,黄子韬似乎并无多少准备。

比起将出道前的种种尽数删除的队友们,黄子韬显然对于自己能够出道,甚至组合爆红毫无准备。

那是他与大众群体之间的第一次“交锋”:qq空间被曝光、微博旧头像曝光,黑历史无需anti饭整理,他的社交媒体就是活生生的黑历史本身。

黄子韬社交媒体上的内容,无非是怼天怼地夹杂早恋思春,换做任何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别的少年可以思春、打架、抽烟、说脏话,但他不可以,因为他是爱豆。

在qq空间曝光后的很长时间里,黄子韬以一种刺猬般的应对机制来回应外界的质疑。他是当年EXO中唯一一个,Anti饭的数量远超粉丝的人。

通常爱豆面对Anti是束手无策的,只能靠着“日久见人心”这句老话,让时间证明一切。黄子韬不一样,与其他训练多年的队友相比,他仅仅突击了几个月韩语和基本业务能力便随大队出道,身上残留着许多“野生”味道。

所谓野生,就是不按理出牌,换句话说就是好玩。

虽然回国后黄子韬将曾经的微博尽数删光,但互联网上总归会残留着一些记忆。有人说他头像不雅,立刻连换好几张性感美女头像回应;

有人在评论里说他不帅,近乎秒回地怼回去。

那一年的EXO凭借《Wolf》势头正强,多少双眼睛盯着这个团队出差错。年少轻狂的黄子韬,便成为了那个“出错”的焦点。

换做他人,早就谨言慎行小心做人。但黄子韬没有,他仍旧我行我素。有人骂他又二又傻,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他中二,但绝不傻

当年的EXO虽然分为K与M两队,但黄子韬的定位实在尴尬,所谓武术担当不过就是在舞台上耍刀、翻跟头的存在。没资源没个人part,粉丝从哪里来,流量又从哪里来?

黑红也是一条路。

SM的创办者李秀满曾经说过,Anti饭也是饭,但他没想到,能够真正理解并贯彻这句话的人,是这个来自中国,因为会武术而被“塞进”EXO的黄子韬。

在12个人团体活动,流量有限的情况下。黑红的黄子韬,愣是靠着自己在社交媒体上三不五时的“发疯”怼Anti,为自己拉来了不少关注度。

但路人关注度高与拥有核心粉这两件又是截然不同的,黄子韬空有全团近乎最高的路人流量,“活粉”却屈指可数。同时,因为不满黄子韬的所作所为连累整个团队,大多数队友饭习惯性地将黄子韬“开除”出EXO。

黑红是双刃剑,到最后终究还是要洗白的。可走黑红路线的人那么多,能够真正把黑洗白的没几个人。吴亦凡的离队意外地让黄子韬口碑翻了盘。

吴亦凡突然消失离队,黄子韬是第一个站出来发声的,连发微博与ins直指吴亦凡不顾队友情擅自出走。

现在想来,那时候的黄子韬口碑几乎已经跌至谷底,他站出来说什么做什么,路人和饭圈会有什么反应,对于被黑到极点的他来说都无所谓。

可恰好是在合适的时间点发声,让当时因为吴亦凡出走而六神无主甚至猜测EXO会直接解散的饭圈吃了一颗定心丸。

年少轻狂也变成了重情重义,前一天还在不遗余力做表情包嘲讽的Anti饭,因为黄子韬的发声而成为他的饭,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整个饭圈需要一个这样的代表,换言之,饭圈在呼唤团魂。

虐粉虐粉,只有虐才能出现死心塌地的粉丝。尝到了黑红带来大规模流量的黄子韬,很快弄懂了虐粉的道理。

但那时候的黄子韬还是太年轻,只懂得虐粉的道理而不懂给自己留余地。犹记得当年,黄子韬的ins与微博上,满满队友情、团魂正能量,俨然与过去那个轻狂的自己决裂的模样。话说得那么满,动不动就是要好兄弟一起走下去。

但谁都知道,高强度工作、分红模式不公平,等待大多数韩国团体的最终宿命就是解散。只是大部分人没想到的是,黄子韬的离开会那么快。

晒出“十钻”卡地亚手环并配文十个人好好走下去的ins似乎发布还没多久,声泪俱下控诉SM合约无效回国发展的主角便换成了黄子韬。

这一次在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全网黑再度袭来,韬韬却已经不是刚出道时的韬韬。此时的他深谙所谓黑流量背后的关注度红利,既然刚刚回国,利用黑流量扩大路人关注范围又何妨。

局面如当年在团时期全网黑没有任何分别,只不过素材从qq空间中的中二日志变成了黄子韬出道多年在各类节目上的失言合集。

与韩国不同的是,中国娱乐圈刚刚迎来属于自己的偶像时代,加之社交媒体的推动作用,神秘高冷有距离感的明星不再吃香,所有人都要向着接地气的方向靠拢:会自嘲、会自黑,就是好爱豆。

黄子韬是最熟悉这一套运作原理的:他写歌炫富说自己的零花钱多到用不完。

他呛声说黑粉不配用我创造的狗带,

通过路人黑带来关注度,再通过怼黑粉加强人设来转化粉丝。

但归根结底,他的人设根源仍旧是黑红。在外界对他的争议渐渐平息时,黄子韬所谓的黑红魅力便无法施展,甚至饭圈也会开始崩塌流失,所以他需要创造一个又一个契机,通过被黑保持热度。

再来品品这次黄子韬深夜发布又删除的“教做人”长文:喝酒、真实、跟风,这几个关键词能套用到近期娱乐圈的不同事件上解读出不同的内容来,无论什么内容背后一定伴随着争议与关注度。

但同样的内容,如果在粉丝看来又是另一回事: “黄子韬不堪外界压力深夜发声,说自己是个被娱乐,让大家开心的人”,简直字字泣血让人心疼。

一方面拉到了流量,一方面虐到了粉丝,几百字的微博一举两得。现在的韬韬再也不是因为被黑气到与Anti在网上互骂的他了,他懂得人设与流量之间的游戏规则,也明白何谓红线,哪里碰不得,更清楚如何在作品未面世的空白期长久地维持自己的热度。

从黑流量的受害者,到黑流量的掌控者,黄子韬越来越像个真正的爱豆,也终于成为了这场游戏中的赢家。

只是他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好玩了。

特朗普直言 没有社交媒体就当不上总统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其热衷于在推特上发文就成为美国民众热议的话题,这也引发了很多的争议。

特朗普(Donald Trump)10月22日在一场采访中告诉福克斯新闻主播:“老实说,有时候这很有帮助。”共和党议员经常建议特朗普结束他频繁的推文,但他表示,“我怀疑如果不是社交媒体,我是否会在这里(白宫)。”他还称,这有时会促使官员“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特朗普说,他认为社交媒体是展示他观点的方式,因为没有被主流媒体过滤,“而由于虚假媒体的存在,我会受到不公正对待”,“那些不想让我发推特的人是敌人”。

上任之初,这位被外界戏称为“推特总统”的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并不喜欢发推特,只是因为总会碰到“不诚实的媒体”。他还强调,上任后他还会继续发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