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启动 大连企业参赛踊跃

浏览器版本过低,暂不支持视频播放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质量协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在全国27个城市相继启动。大连作为东北地区唯一承办的分赛区于6月12日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来自我市各行各业近百家企业代表及各大新闻媒体单位参加了大连赛区新闻发布会活动。

第六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以”讲好高质量发展故事,传播新时代品牌强音”为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文件精神,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升中国品牌影响力,加快工业质量品牌建设,推进《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而开展的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活动。大连赛区由大连市经信委、大连市质监局指导、大连市质量管理协会、好典品牌智库承办,由大连渔大叔海洋零食特约公益支持,由长海商会、大连市广告协会品牌建设与传播推广委员会、大连海洋产业发展促进会、德仁聚合文化传播协办的大型品牌与文化互动活动。

据大连赛区承办单位、好典品牌智库负责人郑策文介绍:本次大赛是为企业在品牌创建、品牌文化建设和品牌走出大连等过程中的历史传承、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把这些信息根植到用户的心智空间,让用户对企业的品牌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同时,塑造企业品牌的形象,增强品牌的附加值和竞争软实力,传播品牌价值,提高品牌资产。郑策文认为:品牌故事是一个组织传播企业文化的载体,同时让用户更容易对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产生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讲好故事才能更好的争取市场份额和用户规模。希望大连企业借助品牌故事大赛的东风,引领更多的企业乘风破浪驶向蓝海,占领品牌价值的高地。

据了解,本次品牌故事大赛以工业企业、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华老字号、著名商标和名优特产企业代表及现代服务业企业代表自愿参加,免费报名和参赛。参赛选手应结合企业实际案例,从品牌战略、品牌定位、品牌营销、品牌培育、品牌宣传等方面进行展示。本次大赛以演讲、征文、微电影三种比赛形式(任选两种),讲述企业品牌的历史传承、品牌文化积淀以及品牌推广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和深刻体会。以“讲好品牌故事,传播品牌声音”为理念,推动大连品牌走向全国。大连赛区计划6月底举行初赛,7月份举行复赛,8月初举行决赛。全国总决赛9月份举行,在全国总决赛获得名次的作品,由组委会推荐参加亚洲质量大会进行宣传。整个比赛过程由全国媒体与地方媒体联动,与大赛活动进展情况进行实时跟踪报道,为参赛企业免费宣传。大连赛区参赛的优秀企业作品将汇编《大连优秀企业品牌故事选集》,通过多角度免费为参赛企业宣传。

把 乐 带回家 百事可乐品牌故事

在100多年前的一天,在距离中国几千米远的美国,一种神奇的饮料诞生了,并迅速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消费者,这个神奇的饮料就是可乐。

百事可乐品牌故事

曾几何时,可乐就是可口可乐的天下,但是,就在可口可乐如日中天之时,一家同样高举“可乐”大旗,并宣称要成为“全世界顾客最喜欢的公司”的企业向当时的业界大佬可口可乐发起了宣战,并且在后面的交锋中越战越强,最终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这就是百事可乐!

百事Pepsi原来是?

1893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伯恩市,年轻的药剂师科尔贝布莱德汉姆(Caleb Bradham)试验时意外发现了一种口味新颖的饮料,并且深受苏打柜台顾客的喜爱。他由此意外发明了一种由碳酸水、糖、香草、生油、胃蛋白酶(pepsin)及可乐果制成的碳酸饮料,取名为“布莱德(Brad)饮料”。

说到这,可能很多人就要问了,这个不是叫百事可乐啊?后来什么时候为什么改成百事可乐的呢?

百事可乐品牌故事

事实上,直到1898年8月28日,科尔贝才将其易名为“百事可乐” (Pepsi-Cola) ,至于为什么叫百事,居然是因为这种饮料能够发挥类似胃蛋白酶的功能,可以帮助消化,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

所以从“dyspepsia”

这个单词中,取表示“消化”的词根“peps”而来。不过也有人说,Pepsi是从“pepsin 胃蛋白酶” 这个单词来的。

虽说到底是哪一个原因现在谁也没有办法定论,但无论是哪一个,“帮助消化”的含义还是一致的。所以有网友戏称,是不是可以把百事可乐的广告语理解成 ——百事可乐,把“好胃口”带回家” 呢?嘻嘻嘻嘻

新可乐老可乐的世纪之战

1886年,可口可乐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诞。1898年,世界上第一瓶百事可乐同样诞生在美国,比可口可乐的问世晚了12年。至此,也预示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世纪大战的正式开始。

百事可乐品牌故事

在营销史上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战斗一共打了105年,但是前面的70年,对于百事可乐来说,可谓是漫漫长夜,基本上是属于长期生活在可口可乐的强大压迫之中。

这种局面直到进入1960年代末期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打破。当时,百事可乐将自己的品牌定位于“年青人的可乐”,直指了可口可乐战略上的弱点。

因为可口可乐是传统的、经典的、历史悠久的可乐,它的神秘配方至今仍被锁在亚特兰大总部的保险柜中,全世界也只有七个人知道保险柜的密码。所以当百事可乐找出针锋相对的反向策略,从而把可口可乐重新定位为落伍的,老土的可乐时,百事可乐从此才走上了腾飞之路。

百事可乐到百事家族

百事可乐品牌故事

1902年,百事可乐的创始人科尔贝创建了百事可乐公司,大约60年后,于1965年与休闲食品巨头菲多利(Frito-lay)合并,正式更名为百事公司。

从1977年开始,百事公司进军快餐业,先后将必胜客(Pizza Hut)、Taco Bell和肯德基(KFC)收归麾下,进入多元化经营的高峰。

为了更好的发挥产品结构优势,将市场经营重点在核心品牌方面,百事公司曾于1997年10月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将拥有必胜客(Pizza Hut)、肯德基(KFC)和Taco Bell的餐厅从公司分离出去,使之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即百胜全球公司(Tricon Global,现公司名为YUM!),这也以便集中精力进行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

1998年,百事收购了世界著名的Tropicana果汁饮料公司,大大丰富了产品线。

2001年,百事公司又与世界著名的食品公司Quaker公司合并,并通过此次收购,将一流运动饮料品牌佳得乐(Gatorade)归入百事旗下。

百事可乐品牌故事

1992年,百事公司与Thomas J. Lipton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在北美市场生产即饮茶饮料品牌——立顿茶 (Lipton) ,并于2003年将这一北美市场最大、最成功的即饮茶的合作关系推向了全球。

2010年,百事公司还收购了两家最大的灌装厂——百事装瓶集团和百事美洲公司,这项收购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百事公司在北美和欧洲的饮料业务实力。

2011年,百事公司以42亿美元收购了俄罗斯食品饮料领先品牌维姆比尔丹公司。这项收购使得百事公司成为俄罗斯最大的食品和饮料生产商。

百事可乐品牌故事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百事早已成为一个满足了各种各样的需要和偏爱,从娱乐性的品类到有助健康生活方式的产品都一应俱全的大型的国际品牌。

百事也由最初的百事可乐变成了一个包含百事可乐、激浪、佳得乐、乐事、百事轻怡、纯果乐、立体脆、七喜、美年达等众多子品牌的大家族。

如何讲好品牌故事 擦亮 上海制造 金字招牌 上海做了这样的尝试

摘要:自媒体、微视频、网络直播等符合新媒体传播特点且高度浓缩企业品牌文化的宣传方式,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宣传好“上海制造”品牌故事,擦亮“上海制造”金字招牌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随着传播载体日益多元发展,如何讲好品牌故事,擦亮“上海制造”金字招牌,上海相关部门正在进行积极探索。9月27日,由上海市经信委指导,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与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爱姆意云商独家承办的首届爱姆意杯“上海制造”品牌微视频大赛揭晓发布会在沪举行。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徐逸波,上海市政协原主席、中国工经联主席团主席蒋以任等出席发布会,为大赛获奖单位颁奖。最终,来自上汽集团、外高桥造船等八家企业的微视频从88家入围企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大奖。

今年四月,由市经信委牵头制订的《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全面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建设全球卓越制造基地的新一轮发展方向。同时,随着互联网新兴技术不断向实体经济、传统业态渗透拓展,在催生大量颠覆性商业业态的同时,也为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当今,“互联网+”迅猛发展,上海制造业的品牌传播需要顺势而为,积极主动适应和拥抱移动互联网,更有效地宣传和弘扬“上海制造”品牌。

“本次大赛是对‘上海制造’品牌传播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也给参赛企业带来一定启示。”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媒体、微视频、网络直播等符合新媒体传播特点且高度浓缩企业品牌文化的宣传方式,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宣传好“上海制造”品牌故事,擦亮“上海制造”金字招牌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应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各类相关的创新尝试与探索,为“上海制造”品牌创响注入更多顺应时代特征的新活力。

据悉,此次大赛于今年5月10日举行的2018第四届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上正式启动,历经参赛报名、作品投稿、品牌发布、专家研讨、网络投票、专业评审等环节,历时近5个月,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情参与,近百家参赛企业中,有大型国企、知名民企,也有扎根上海经营多年的外企;有传统品牌,也有创新品牌;有工业品企业、消费品企业,也有生产性服务企业。同时,既有振华重工,上汽等大型集团公司,也有熊猫电线、海立等一批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制造企业的高度和广度,展示了“上海制造”名企、名品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据主办方介绍,为期三周的网络推广和投票期间,110个参赛微视频共获投票总数达2622万票、网络推广和投票平台浏览总量达1165万次,其中超过半数投票者来自上海以外区域,对“上海制造”品牌的网络传播产生积极影响。

国民奶糖 大白兔的品牌故事

大白兔奶糖

每个人的童年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糖果,而每个中国人的童年里,可能都会有一只卧着的大白兔。“七个大白兔奶糖等于一杯牛奶”,在小时候你也一定听过这句大白兔奶糖的广告语。大白兔奶糖凭借其浓郁的奶香和出色的味道在糖果中脱颖而出,在新中国的历史中也留下的很多美好的回忆。

大白兔奶糖的前身

大白兔奶糖正式诞生于上世纪的50年代,是中国国产糖果中的代表,也是无数人童年无法抹去的味道。他的历史,还要从1928诞生的米老鼠开始说起。

米老鼠在威利号船长当中的形象

1928年11月18日,第一步以米老鼠为主角的有声动画片《威利号船长》在纽约上映。随着米老鼠的一炮而红,1930年迪士尼以米老鼠为主角开始在日报上刊登卡通连环画。

米老鼠在良友上

米老鼠的卡通形象也在1932年被《良友》画报引进中国,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一时间,米老鼠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层出不穷,《米老鼠游上海》就是这种风潮下的代表作,而林语堂、鲁迅等人也对这种诙谐幽默的作品表达了喜爱。米老鼠在旧中国的风靡,其形象也在当时的各种生活用品上,我们的大白兔奶糖前生ABC米老鼠奶糖随之诞生了。

大白兔奶糖前身——abc奶糖

1937年上海被日军侵占后,成为孤岛的租界一度出现畸形繁荣,中国食品工业也得到了强劲发展。由于糖果生产投资少,生产简易,糖果厂在此时期一度繁荣。上海商人冯伯镛在1943年根据永安公司代理的英国进口牛奶糖启发,研究其原材料仿制而成,他依据当时的米老鼠热潮,把米老鼠设计印在了自己生产的糖果纸上,并取名为ABC米老鼠奶糖。但当时上海已经沦陷,原材料全部只能依靠进口,再加上冯伯镛的ABC糖果厂只有一条生产线,导致一颗奶糖的价格居高不下,许多普通家庭望而兴叹。冯伯镛时代的米老鼠奶糖,一般人吃不起,普通家庭一个月的工资是两块历史大洋,而一包糖就要用掉四分之一大洋。但是它还是因为独特纯正的牛奶口味、相对其他舶来品更为低廉的价格以及时尚的外观,一举取代洋货,成为风靡旧上海的畅销糖果。

大白兔奶糖的诞生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ABC糖果厂被收归国有改名为爱民糖果厂,加上当时的除四害,美国的经济封锁以及迪士尼公司对于米老鼠版权的重视,ABC米老鼠奶糖放弃使用以前的包装。

王纯言——大白兔奶糖形象设计者

1959年,厂里曾经学习过美术的学徒王纯言设计生动形象的大白兔形象取代了“三喜”、“光明”等品牌,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大白兔奶糖凭借优秀的品质,作为国庆献礼产品火遍全国。计划经济时代,大白兔的产量不高,而且是定时定点供应,所有顾客大排长龙一糖难求。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大白兔奶糖更是被看作代替牛奶的营养品,成为上海的一张名片。

大白兔奶糖的外交

大白兔奶糖也因为一件国家大事,成为中国第一的国产糖果。

周总理

在1972年冷战期间,尼克松访华前夕,由于多年双方的意识形态隔阂以及中国对待美国不卑不亢的态度。尼克松访华的先遣队首次见面如同敌人,剑拔弩张之际,中国外交部人员发现宾馆里为先遣队准备的大白兔奶糖所剩无几。为了表达好客之情以及缓和双方关系,毛主席亲自下令,工厂连夜加班赶制了500斤大白糖,让他们每人带上十斤回国。尼克松也在周总理的推荐下成为了大白兔的粉丝。那年的美国复活节,大白兔成为了美国人纷纷争抢的热门糖果。后来黑格也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起了大白兔奶糖。

周总理还将大白兔当作礼品送给过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

大白兔奶糖在今天的发展

1976年,上海爱民糖果厂并入冠生园。到了1993年,大白兔奶糖被中国国家工商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于1997年转让至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

在2005年,大白兔奶糖成为了大陆与台湾50年后首次通航的纪念糖果,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指定糖果。

而大白兔能有今天的成就,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金丝猴

1993年,豫皖交接处的一个偏僻小镇成立了金丝猴集团,大白兔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竞争对手金丝猴,金丝猴通过主打中低端糖品,一时风头无量。

喔喔奶糖

在九十年代后期,喔喔集团也在低端市场推出喔喔佳佳,同样风头直逼大白兔。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7年,疲于与金丝猴、喔喔竞争的大白兔奶糖被菲律宾指出,在抽查市面多款中国食品后,发现四款食品中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其中就包括中国销售多年的大白兔奶糖,同时要求对问题食品进行召回。

菲律宾单方面污蔑大白兔中含甲醛

事发之后,冠生园集团立即给菲律宾方面发函沟通,请权威机构SGS对生产线的产品进行检测,在得出没有甲醛的决定后,召开中外媒体见面会宣布检测结果。

在会议开始之前,大白兔董事长当着众多中外媒体的面剥开了一颗大白兔放入口中,一举破除了大白兔的甲醛事件,这一举动也成为了往后危机公关的经典案例。

不过在之后,坏消息依旧不断,2008年,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新加坡方面报告宣布大白兔奶糖收到三聚氰胺污染,禁止出售中国所有牛奶制品。大白兔奶糖在国内的销售也收到波及。而金丝猴奶糖也因为三聚氰胺事件被外资企业收购。

不管怎样,大白兔奶糖都是我们大部分人心中代表美好童年的品牌,在许多经典的电视电影中都出现了大白兔的身影,如电影山楂树之恋中孙建新第一次遇上静秋,就是通过一颗大白兔奶糖。

山楂树之恋剧照

如今,大白兔奶糖依旧是国民奶糖,也为了顺应时代推出了不同的产品,比如今年与美加净推出的大白兔唇膏,不到一分钟抢购一空。

大白兔润唇膏

虽然大白兔奶糖在17年的利润高达一亿六千万美元,但随着这些年娱乐方式的升级以及零食产业的竞争,人们对大白兔的信仰已不再狂热,高达59岁的大白兔奶糖前路依旧是充满挑战。

品牌故事 奥迪 情同手足的联盟

低调内敛;

成熟中庸;

对于奥迪的评价从来都是两个极端。

这次,就跟着PPU的脚步,让我们走进奥迪的故事~

说到奥迪,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定是那四个连环扣了,以至于年幼时期的王叔叔还以为这个Logo和奥运五环有着什么神秘的关联。

这四个连环扣紧紧相连,总以至于给王叔叔一种葫芦娃兄弟般的既视感。

可事实上,这四个圆环的确如同亲兄弟如手足般的联合。

它象征着霍希(Horch)、奥迪、小奇迹(DKW)和漫游者(Wanderer)合并成的汽车联盟公司。

在20世纪30年代,因为这四家公司的老本行有造车的、造摩托车的、还有造自行车的,所以汽车联盟公司在德国汽车工业领域可谓是呼风唤雨,几乎统治了乘用车领域。

先来说一下这四家公司里首当其冲的霍希公司,对于这家公司,就不得不提到这么一个人,奥古斯特·霍希。

在那个年代,工业果然是第一生产力,霍希也是地地道道的理工男,毕业之后,霍希开始在卡尔·奔驰公司的发动机制造部门工作,通过努力,坐上了汽车制造部门的总经理。

然后,霍希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怎么能安于为别人上班呢!!

于是,霍希成立了霍希公司。那时候的人给公司取名自就是这么随便,跟我们五六十年代父母给孩子取名建国、国强一样一样的。

因为霍希是将铸铝技术用于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壳制造,以及制作电力传输元件的万向轴及高强度钢齿轮的第一人,所以霍希也成为了德国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

慢慢的,霍希公司生产的汽车因为质量好、性能极佳,所以在销量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霍希这个名号也打响了。

但是一个公司除了创始人之外,还有一群人组成的叫做董事会,因为霍希和这群人产生了分歧,所以董事很不爽啊。

于是,霍希很烦躁,很刚,象征性地拿了2万马克就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办的霍希公司。

然而,虽然没有了创始人的霍希公司在起初的时间里面,只能生产有限的几种车型,并没有能力研发新的车型。

但是由于名声在外,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专门生产飞机引擎的Argus-Werke公司与霍希公司合并组成新的霍希—韦尔克公司(Horch-Werke)。

在没有了创始人的公司基础上,依然活得很好。大家都很高兴。

除了一个人,当然是奥古斯特·霍希,

甚至还有点不高兴。

不行!!!!

于是霍希又创立了一个新公司,还是想叫霍希。

只有我在的公司,才是真霍希公司!

可是法律不允许,因为霍希公司这个名字已经被注册了下来,已经不是获悉本人的财产了。

而且更绝的是,霍希公司把差不多读音的名称都给申请了专利,明显是不给奥古斯特·霍希任何机会。

这把霍希本人给气的啊,我kao!!!

霍希非不信这个邪,拉着合伙人商量,可是想了半天也没有什么新的想法,一筹莫展。

突然间,合伙人正在学习拉丁语的儿子说话了,”爸爸,Audi!为什么不叫这个呢?”

其实霍希(Horch)德文本身的意思是”听”,而拉丁文的”听”则念作”奥迪(Audi)”.实际意思是一样的,但奥迪更响亮更干脆。

所以说,多读书是有用的啊。

于是,世界上又多出了一家叫Audi的公司。

还是因为同一个人。

王叔叔觉得,

很酷。

奥迪公司生产的第一辆奥迪牌汽车出现在市场上。

虽然霍希被自己一手创建的霍希公司恶心了很久,但是要说核心就是核心,有些人生来就是主角。

霍希的奥迪公司很快迎来了很多壮举。

在国际奥地利阿尔卑斯汽车拉力赛中,奥迪汽车连连夺冠,赢得特别赞誉。

奥迪首创汽车方向盘左置技术,并将排档杆移至汽车中部,使得驾驶更为方便。

第一辆六缸奥迪汽车问世,还配有一个空气过滤器,这位后来空滤成为汽车的标配打下基础。

第一辆六缸奥迪汽车问世,还配有一个空气过滤器,这在当时是开先河之举。

几年后,空气过滤器成为汽车的必备设施。

另一边,有一家叫做DKW的公司,

由乔尔根·斯卡夫特·拉斯姆森于1919年创建,DKW是蒸汽驱动汽车德文名称(Dampf Kraft Wagen)的缩写。

这是一家造摩托车的公司。

1927 年,拉斯姆森从detroit汽车公司获得6缸和8缸发动机设计方案和生产设备,随后开始生产汽车。

1930 年末,拉斯姆森委托茨维考工厂研发小型车,当时其生产的首款小型车被命名为DKW Front。

DKW Front 在1931年柏林汽车展上的首次亮相中引起轰动。

至此之后,DKW开始踏入了汽车行业的世界。

漫游者

当然,在德国这样一个工业大国,除了造车、造摩托的,当然还少不了造自行车的。

1885年,两位技工J.B.温克尔霍弗和R.A.耶内克创办了自行车修理厂。不久之后,他们开始制造并销售名为“漫游者(Wanderer)”的自行车。

实在找不到他们的照片。

1896年,公司名称变更为漫游者自行车制造公司。

1902年漫游者开始生产摩托车。

1904年第一次试生产汽车。

1913年,漫游者开始批量生产一款名为“Wanderer Puppchen”的小型汽车,而且深受大众喜欢。

但是因为漫游者牌汽车性能可靠、质量很高,所以造价也很高。

虽然漫游者尝试改变,却依然出现经营危机,汽车产量下滑,经营也出现了赤字,导致整个公司的摩托车部门被NSU公司收购。

最后汽车部门又被漫游者最大的股东-德累斯顿银行卖掉,转向生产可盈利的机械工具和办公设备。

但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德国的一些汽车厂先后陷入了困境。

1932年,为了存活下去,这四家公司在萨克森国家银行的主导下,合并成立了“德国汽车联盟”。

汽车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彻底摧毁。从创建之初便在德国显赫了近30年的奥迪,也从此销声匿迹。

1949年汽车联盟重新成立,更名为“奥迪汽车联合公司”( Auto Union Gmbh)。

但是故事并没有因此美满,

1959年,奔驰并购了新汽车联盟。

后又被转卖。

于是1966年,大众公司拥有了新汽车联盟的全部股份。

直到1977年,随着最后一辆NSU R80汽车离开生产线,奥迪终于开始生产独立的“奥迪”汽车。

直至今日。

才成为了我们认知中的四个圆环的奥迪。

END

今天的汽车小故事就到此为止啦~

有事找柚子,See you later~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

轻松幽默的汽车小知识

尽在皮皮柚

食药品牌故事 知味轩 始终怀揣一颗做好食品的心

始终怀揣一颗做好食品的心

——解开山东知味轩食品有限公司的食安密码

三只松鼠、网易严选或者顺丰优选的每日坚果,也许很多人都吃过;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休闲零食品牌的每日坚果产品,很大一部分竟是产自潍坊的一家食品企业。那些苛刻挑剔的电商大佬为什么选择这家企业为其生产加工,而这家企业又是凭借什么赢得客户和消费者的信赖呢?

“真选每一粒,知心更知味”。近日,齐鲁晚报走进山东知味轩食品有限公司,为您揭开这家食品企业的神秘面纱,解开知味轩的食安密码。

你吃的“三只松鼠”每日坚果就产自这里

2018年11月29日上午,当记者来到山东知味轩食品有限公司时,厂区内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穿梭的叉车满载货物来回搬运,货物大多是人们常吃的坚果类休闲食品,这些产品即将按照客户的要求运送到他们指定的大仓或者超市,也许第二天就能出现在某个消费者的手中。

在成堆待运的货物中,记者看到一个熟悉的品牌:三只松鼠——这个当前中国食品电商销售规模最大品牌的产品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见记者一脸疑惑,一名搬运工人轻描淡写地说:“你没看错,就是我们公司生产的。”记者凑近仔细查看包装盒,果然发现一行字:“生产商:山东知味轩食品有限公司”。

2018年“双11”的硝烟尚未散去,记者还记得11月11日24点,“三只松鼠”交出它的“双11”成绩单:全渠道销售额达6.82亿元,同比增长30.51%。现在看来,这枚“军功章”也有知味轩的一半。

仅仅只有“三只松鼠”吗?走进山东知味轩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大楼,眼前的情景令人新奇,生产车间与办公区域仅隔着一道玻璃墙,工人们在车间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刚忙完“双11”的订单,又要为即将到来的圣诞、元旦、春节备货,当记者路过包装车间时,亲眼看到里边印有“三只松鼠”“网易严选”“顺丰优选”等知名食品电商logo的包装盒小山似地堆着,才终于相信之前那名工人说的话。

想不到这些炙手可热的休闲食品就生产自记者身后的这家企业,想不到这家低调的企业竟藏身于潍坊这座城市,想不到这家企业的水准竟然如此之高……

那么,这一连串意想不到的背后,究竟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呢?

把全球优质坚果原料运抵中国

山东知味轩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由邵立卫先生创建。创建之初,知味轩就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目前已发展为涵盖干果、果仁、果仁酥、蜜饯、水果干制品、年货礼品等品类的综合性食品企业。

知味轩拥有自己的品牌和产品,与麦德龙、家乐福等国际性零售巨头保持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由于其在业内良好的声誉以及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近年来知味轩与三只松鼠、网易严选、顺丰优选等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成为这些知名电商食品企业的优质生产商。

山东知味轩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明伟告诉记者,一年中他们的采购团队有大半的时间在国外考察,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土壤上,追寻优质原材料。就拿开心果来说,他们选用的是美国西南部的产品,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下,种植园处在海拔600-1200米的阳坡山地,这里深厚的石灰质土壤及排水良好的松砂壤土可为开心果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因此这里有全球顶级的开心果。

为了选取最优质的原材料,知味轩不惜踏破铁鞋。公司创立之初,国内的坚果市场良莠不齐,而知味轩却不计成本地将首批全球优质的坚果原材料运抵中国,把大自然请进车间。“真选每一粒”既是承诺,也是目标,在知味轩看来,品质保证是与供应商开展合作的基础,优质原材料的长期稳定供给是品质最完美的呈现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不余遗力保食安生产车间可媲美药企

眼下,处于生产旺季的知味轩正开足马力完成订单,数百名工人正在各自的工作台前紧张地忙碌着。堆在他们面前的有美国的开心果、土耳其的榛子、智利的蓝莓、澳大利亚的夏威夷果……这些来自万里之外的食材将在这里被加工成一袋袋包装精美的零食。

张明伟告诉记者,知味轩的产品采用原产地采购,所用进口原料均要具有出入境检验检疫证明。原料验收时需要进行检验和验证双工序把关,确保原料的质量合格。

记者注意到,知味轩的生产车间干净整洁,工作人员全副武装,全身仅露出双眼,尽量减少人体与食物的直接接触。据介绍,凡是进入车间的人员要先经过4道消毒流程,即便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人员也要每小时进行一次手部消毒。知味轩认为,环境卫生的控制情况直接反映了企业管理能力,只有在高洁净度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对得起消费者的产品。知味轩的生产区在设计时便严格按照GB 12693要求,全程透明可参观,所有净区内部均设有臭氧消毒,空气洁净度按照GMP卫生管理要求。更令人叹服的是,为了避免原材料在清洗过程中被二次污染,知味轩专门安装了先进的净水设备,连工人洗手都用净化水。

除了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知味轩还注重食品的天然健康。知味轩的自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香精香料,最大程度保留坚果原香。

为了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知味轩自己给自己戴上“紧箍咒”,自行建设了专业的理化化验室和微生物化验室,生产的所有产品,均能通过企业化验室实现全部自验,出现问题随时纠正。此外,知味轩在行业内率先开展生产过程的全程电子信息化管理,对生产加工全过程中的几十道工序和关键控制点进行无死角监控,通过专业的管理软件,保证产品从原料到卖场的全程可视、可跟踪;产品自原料到成品的记录做到了责任到人。

好食品在每一位食客的口碑里

一种食品究竟要走多少路才能成为好食品?这是知味轩一直苦苦追寻的真理。知味轩认为,关键不在于科技含量有多高,而在于是否有一颗做好食品的心,好食品不在包装,不在感动自己,而在每一位食客的口碑里。

在筛选车间内,记者看到了这一幕:一大堆美国扁桃仁正在通过人工筛选,只要是表皮有破损的都会被无情地挑选出来成为“废品”。在车间的墙壁上“原料处理关键点”的标识牌被挂在显眼的位置,上面注明每一种原料合格与不合格的筛选标准,成为工人严格恪守的准则。

凭借“质量为本、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知味轩通过5个系列(炒货及坚果制品、蜜饯、水果制品、糖果制品、方便食品)的生产许可认证;2012年,通过了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颁布的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2014年,先后通过了出口和进口资质备案,在坚果行业中,率先获得进出口双项资质……

付出和回报总是成正比的,也正是通过这一个个细节,记者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这家表面上看起来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能成为电商大佬们竞相合作的对象。

“知其黑,守其白,知其恶,守其善,这种念头就是质量,用近乎挑剔的用户目光,锁定所有产品的质量及口味,只是知味轩品牌的基础,只有质量过硬才会广交朋友,才会心心相印……”在知味轩的企业宣传片中,这句话令人感动。在知味轩,这不是一句空洞的花言巧语,而是埋头苦干后的真情流露。如今,知味轩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有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优质的产品赢得广大客户的信赖,开拓最广泛的商业服务合作领域,向着成为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的最终目标不断迈进。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记者 蔚晓贤 马媛媛

品牌故事 荣牧牌生态荣昌猪肉 炼成记

你现在还能吃到纯正血缘的、中国三大优良猪种之一的荣昌猪猪肉吗?“这机会可能不常见。”重庆荣牧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黄翼说,“‘荣牧牌生态荣昌猪肉’这一重庆市名牌农产品,有50%的荣昌猪血缘,名叫荣二元。”

血缘占据品牌制高点

“狮子头,黑眼膛,罗汉肚。”这是《荣昌猪赋》里对正宗荣昌猪的描述,早在1985年就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品种。

“纯正荣昌猪的瘦肉率并不高,不到50%。”黄翼说,后来以荣昌猪为母本,与外来种猪进行杂交后,培育出了瘦肉率越来越高的荣三元等品种。可是,在瘦肉率增高的同时,荣昌猪原有的风味也在减少。因为,瘦肉率越高,其内在荣昌猪的血缘也就越少。

这是为什么?

黄翼解释:决定猪肉风味口感的主要有两大指标含量,一是肌间脂肪。荣昌猪的含量达4%,而外来种猪仅有2%。二是肌红蛋白。荣昌猪每克肉的肌红蛋白达到3.2毫克。

在荣昌猪中,目前作为品种保护的种猪,被称为荣一元。而被荣牧科技有限公司用来生产“荣牧牌生态荣昌猪肉”的,是荣二元。而荣二元占有的荣昌猪血缘有50%。“所以,血缘占据了这一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的制高点。”黄翼说。

专料专场专业饲养出“原料”

“其实,只是荣昌猪血缘上有了保证,也不一定能够保证这一名牌农产品的品质。”黄翼说,在猪的饲养上,也有特殊的要求。

这个“特殊”体现在专料专场专业上。

饲养荣二元的饲料,是市畜科院和西南大学共同研制的由玉米、大豆、麦麸、盐和维生素按比例配制的专业饲料,并交由荣昌一家饲料生产厂生产。其青饲料则是由公司在荣昌的河包、观胜和仁义镇建立的专用基地生产的,基地里所用的肥料是公司用自家养猪场的粪水生产的有机肥。猪的饮用水,是通过检测符合标准、没有污染的地下水。

猪场的通风、温控、内部卫生环境方面也要求严格。荣牧公司建了两座零排放的专用养猪场来养殖荣二元,去年出栏3000余头,今年将出栏6000余头。在饲养工艺上,则采取标准化的饲养技术,进行专业化养殖。

精心加工包装出品牌

“荣牧牌生态荣昌猪肉”在加工和销售环节,可谓“精心包装”。

“在屠宰和加工环节,都有专用的生产线和专门的工艺。”黄翼说,屠宰场和屠宰工具是专用的,当白条肉被专用车运到冷链肉生产车间时,首先要进行8—10个小时的排酸,然后再进行初分割和精分割的加工,并由专用设备进行气调包装。

经过气调包装的“荣牧牌生态荣昌猪肉”,当天深夜就被装上专用冷藏车,从荣昌运往主城区,再分装送到重百、新世纪等大超市里。第二天一早,市民就能在这些超市里买到有纯正荣昌猪风味、生态绿色的品牌猪肉了。

品牌如何才能做大?

“荣牧牌生态荣昌猪肉”虽然品质好、风味独特,但由于整个生产成本高,因而产量有限,价格较高,非大众消费者所能承受。目前,这一品牌猪肉的年销售收入仅数千万元。

“如果只盯到重庆市场,这个品牌要做大很难。”黄翼说,如果把眼光放远点,到全国的市场去布局,那么这一品牌就有另一番天地了。

黄翼说,把这一品牌放到全国去,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产量问题,也能解决市场问题。具体方法就是与全国其他地方的公司开展合作。荣牧公司为当地合作者提供荣二元猪苗、养殖技术和加工技术以及品牌,就地生产加工和销售。目前,已有浙江等地的公司主动找上门来,要与荣牧公司进行这样的战略合作。

盐城品牌故事重现成长历程

中国江苏网1月7日讯 “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日前,在盐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唱响盐城品牌——2017盐城十大品牌·故事颁奖典礼”活动现场,随着这首上世纪80年代唱遍全国的“燕舞”广告歌响起,该市科技、地域、文化类品牌背后的故事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江苏江动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新四军三师枪械修理所,曾多次获评为“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国机械工业销售收入百强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江动”先后遭遇印尼企业主抢注商标、日本本田公司诉其侵犯商业外观等,“江动”积极主动出击、强化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其诉印尼企业抢注商标案成为中国第一场胜诉的海外商标维权官司。

“射阳大米”“东台西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两个品牌连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让广大农民“组合”起来闯市场,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鼓起了农民钱袋子。东台农民跟着纬度种西瓜,从东南亚一直种到陕甘等地,每年5月东台“爆炸瓜”抢占市场先机,仅三仓镇就有300户农民种瓜年收入超10万元。晶莹剔透、口感香甜的“射阳大米”销往全国多个省市,还远渡重洋销至日本、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射阳大米”成为我国大米类首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后,每公斤平均售价比普通大米高出0.4元左右,仅此一项,全县农民年可增收2亿元。

晚会上,悦达家纺、江淮动力、东强电缆、射阳大米、东台西瓜、滨海五醍浆、盐城八大碗等品牌故事相继揭晓。 (卞小燕)

品牌故事 阿尔法罗密欧 意式传承

今天我们要说的品牌对于国人来说其实算是新鲜品牌,它就是阿尔法罗密欧。

可殊不知,它在1910年就已经创立了哦,相比较于玛莎拉蒂和法拉利,这家品牌其实有着更久远的历史。

纵观整个汽车历史,王老师发现一般的汽车品牌,它的起源总是离不开一个工科男。

这一次,无不例外的,阿尔法罗密欧的品牌可以追溯到一个叫Pierre Alexandre Darracq的造缝纫机的男人身上。

接下来我们简称他阿P好了。反正这名王老师不会念。

当时还是一位缝纫机织造工人的阿P凭借自己的钻研和努力,发明了一台缝纫机,并且在1889年巴黎博览会获得了金奖。这让他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然而,阿P不愿意平凡,两年之后,创办了一家自行车公司。从一个造缝纫机的,变成了一个造自行车的。

然而他对这个公司的兴趣也没有持续很久,几年后阿P就将公司卖掉,随后将所有钱投入了汽车制造业。

阿P开设的汽车公司叫Automobiles Darracq S.A,率先实现用机器替代手工生产,这样的改变不仅使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工艺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

到了1904年,Darracq S.A汽车公司在法国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10%,并且赢得了大大小小许多汽车赛事。在那个赛车运动刚刚兴起的年代,赛车的成绩往对品牌的销量产生不小的影响。

阿P成功引起了一个叫Cavaliere Ugo Stella的意大利贵族的注意。

那让我们称他为大C哥好了。

大C哥提出与阿P联合发行股票,以将股东的收益最大化。

阿P一想,嗯?看样子我能赚更多钱?OK,大哥你说啥就是啥!

所以很快乐地接受了这个提议。

很快募集了大量资金,这其中包括德国欧宝汽车公司以及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财团。

大规模融资后,公司随即重组为Società Anonima Italiana Darracq (SAID),由于带来大批意大利投资者加入,大股东Cavaliere Ugo Stella随即成为董事会主席。

哇!所以阿尔法罗密欧的意大利血统来自这里啊!

自此以后,公司便将新工厂定址在意大利米兰。

1909年底,公司再次大规模融资,并重组为Anonima Lombarda Fabbrica Automobili汽车公司。

于是,我们熟悉的A.L.F.A出现了。

1910年,阿尔法公司确定了自己的Logo。

圆形的徽标被分成两边,左边的红十字取自米兰城的徽章,右侧的龙形蛇取自一个当地古老贵族的徽章,上面是品牌名称ALFA,下面是城市名称Milano

那个时候,还没有Romeo!!

一战爆发。

意大利在一战虽然保持中立,但Alfa还是被迫转型成为一家军火企业。迫于无奈,一位叫Nicola Remeo的人接手了阿尔法。

尼古拉同志

1919年,A.L.F.A.汽车公司正式恢复生产,当时厂房里还存放着能够装配105台汽车的零配件,靠着这些当时遗留下来的物资,工厂重新开始运转。

1920年,A.L.F.A.正式更名为Alfa Romeo。

于是从此之后,阿尔法汽车公司的标志上,出现了罗密欧。

这家汽车公司正式出现在了汽车的历史之中。

END

今天的汽车小故事就到此为止啦~

有事找柚子,See you later~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

轻松幽默的汽车小知识

尽在皮皮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