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使用网络社交媒体 九不准

公安民警使用网络社交媒体“九不准”

一、不准制作、传播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的信息和言论;

二、不准制作、传播诋毁党、国家和公安机关形象的各种负面信息;

三、不准制作、传播低俗信息、不实信息和不当言论;

四、不准讨论、传播公安机关涉密或者内部敏感事项;

五、不准擅自发布涉及警务工作秘密的文字、图片、音视频;

六、未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不准以民警身份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个人微博、微信头像不得使用公安标志与符号;

七、不准利用网络社交工具的支付、红包、转账等功能变相进行权钱交易;

八、不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进行不正当交往,非工作需要不得加入有明显不良倾向的微信群、论坛等网络社交群体;

九、不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从事其他与法律法规、党纪条规和党的优良传统相违背的活动。

违反以上规定的,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32天世界杯社交媒体大数据监测 我们得出了这些结论 榜单

经历了1个多月的激烈角逐,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在7月16日凌晨落下帷幕。最终法国队以4:2战胜克罗地亚队,捧起了大力神杯。

尽管没有中国队的身影,但从商业和营销的角度,中国企业毫无疑问成为了这场足球盛会的主角。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Zenith发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各国企业投入的广告费用总计达24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在本届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支出最多,达到8.35亿美元,占比广告总费用的34.8%。

懒熊体育联手数字品牌榜,推出《品牌营销榜/球星热度榜 世界杯社交媒体传播报告完整版》,由此探讨世界杯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IP之一,哪些品牌抓住了这一提升知名度和信誉度的绝佳机会?各家品牌在这场营销盛宴中究竟收获几何?

数据统计周期:2018年3月1-2018年7月17

主要数据来源:数字品牌榜基于社交媒体数据并运机学习算法统计生成,覆盖微博、微信、头条、知乎四国内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挖掘用户为信息和UGC内容从计算品牌的户碑评价状况。

关于DB值:榜单以球员或品牌的数字价值(DB值)为总排名依据,即与该球员或品牌相关的每一篇文章的“传播度×参与度×好感度×时间权重”的乘积之和。以DB值为基础,我们对同品牌在同定义维度下进较,从得到品牌在户头脑中的心智占有率,让企业的传播效果可衡、让户的口反映真实。其中:

传播度:衡量信息扩散效率的指标,包括阅读数、转发数、评论数等;

参与度:衡量受众卷入程度的指标,包括人次、是否为KOL以及参与行为深度等;

好感度:衡量受众情感倾向的指标,分为5个等级并赋予不同权重:推荐、好评、中立、差评、反感。

世界杯品牌营销效果综览

品牌营销榜10强:FIFA官赞品牌占据6席,网络视频转播商占据2席

榜单针对涉足本届世界杯营销的所有品牌进行了定向监测和研究,并推出世界杯品牌营销榜最终榜单。

根据懒熊体育×数字品牌榜的统计,在FIFA官方赞助商、央视转播广告商、球队赞助商与官赞品牌DB总值比较中,FIFA赞助商略胜一筹,DB值超过10亿,占比45.69%;而包括央视转播广告商(36.97%)、球队赞助商(2.18%)和其他品牌(15.16%)在内的非官方赞助品牌基本“平分秋色”。

与世界杯小组赛和淘汰赛期间相比,世界杯品牌营销榜前10位排名变化并不大,FIFA官方赞助依然占据6席:蒙牛(第2位)、vivo(第3位)、阿迪达斯(第5位)、海信(第6位)、万达(第7位)、可口可乐(第10位)。前10强的DB值综合占全部品牌的56.25%。可以看到,对于拥有大量的资金的大品牌主来说,“一掷千金”拿下官方赞助商,很大程度能获得最直接的流量曝光。

央视转播广告商方面,从心智占有率对比来看,由于品牌过多,造成了社媒营销缺乏话题呼应,出现了不少“只广告、社交”的低存在感品牌。

不过,在世界杯开赛不久前抢下独播权的咪咕和优酷两家网络视频转播商可以说是都“把钱花在了刀刃上”。

咪咕在社交媒体平台表现十分活跃:刚开赛时在世界杯品牌营销前10强中参与度和传播度均最低,但配合造势期、赛事期的精准营销,其好感度在6月30日后快速上升,一跃成为本次品牌营销榜首位。

在赛事期,咪咕视频联合不少微博大号一起做了#决战俄罗斯#微博话题以及不停的转发抽奖营销;线下端方面,咪咕视频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南京等五座城市的部分地铁线上投放了“央视世界杯,真直播,上咪咕视频”的大量广告。同时,咪咕视频在宣传中一直着重提到移动4G用户不限量观看比赛,锁定了大批的移动客户端用户。

截至本届世界杯落幕,咪咕视频品牌的DB值(数字品牌价值)超过1.8亿,受众心智占有率为7.71%,位居第1名。

而优酷已有的庞大用户规模在世界杯期间优势明显。以世界杯开幕式当天为例,艾媒北极星系统数据显示,咪咕视频日活跃用户数突破1300万人,而优酷的日活跃用户数在1400万左右波动,且波动幅度相对较小;与之相对应的,咪咕视频日新增用户突破千万级,远超优酷新增用户数。在四大社交媒体平台上,优酷的的DB值(数字品牌价值)超过1亿,受众心智占有率为4.51%,最终排名第8位。

可以说,世界杯作为四年一度的顶级赛事IP,十分有利于后来者快速吸引观众注意力,并到达一个峰值。但如何将注意力转化为实际用户,如何让流量变现,以及“后世界杯时期”的用户留存,更是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

此外,在世界杯期间正逢618“年中购物节”的天猫和签约明星球员或实力球队、利用球星和球队自带流量狠吸一波眼球的耐克的营销效果也有目共睹,最终排名分列第4、第9位。

另一方面,同样作为FIFA官方赞助商的麦当劳(第19位)、visa (第27位)、现代起亚(第40位)、帝牌(第52位)尽管分享了世界杯的顶级资源,却未收获太多公众关注。

热竞争品牌营销效果对比

蒙牛 VS 伊利:世界杯营销对蒙牛DB总值提升明显

本次世界杯,蒙与巨星梅西合作推出的世界杯宣传片,以“自然力量,天生要强”的广告词给大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在新浪官方的转发抽奖活动中,#天生要强#的话题也让蒙牛的热度始终保持在较高位置。伴随着阿根廷队、梅西的表现欠佳,蒙牛仍凭借“我是梅西,我现在慌得一批”的表情包又火了一把。

懒熊体育×数字品牌榜的统计显示,作为官方赞助商,蒙牛重押注世界杯,强势资源的投入也带来较高回报:蒙牛的数字品牌价值贡献度在世界杯开始当天达到峰值,随后虽有数个高峰,但再未超过首日的热度。截至7月17日,蒙牛品牌在四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的DB值(数字品牌价值)为约1.7亿,受众心智占有率为6.94%,位居第2名。

另一方面,作为奥运会顶级赞助商的伊,在营销策上以伏击为上:6月中,作为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课”的官方合作伙伴,伊利联手世界顶级足球俱乐部皇家马德里,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正式开启“活力主场日”公益活动,得到来自网友、足球运动员、明星大V等多方好评。

世界杯期间,伊利通过发力助力推广青少年足球培训事业发展,跳出了品牌扎堆的营销曝光乱战,也重新开辟出第二块营销主场。

伊利邀请世界足坛名宿、前巴西国脚罗伯托·卡洛斯在俄罗斯与小球员见面

懒熊体育×数字品牌榜的统计显示,截至7月17日的过去7日内,受众对伊利好感度最高的平台是微博平台,关于伊利品牌的正面评价文章有214篇,占比72.54%。

百威 VS 青啤:百威基本碾压青啤

世界杯开赛之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就出现啤酒供应短缺的情况。在中国,啤酒销量也是一路上涨。

据饿了么和百度外卖就发布相关数据显示,世界杯前四场比赛,用户场均从饿了么下单40万瓶(罐)啤酒。天猫酒水本次世界杯备货10万吨啤酒,是上届世界杯备货量的10倍。

本届世界杯,作为已经连续32年成为FIFA世界杯足球赛的啤酒赞助商,百威在营销中继续扩了比分优势。早在2018年世界杯营销战役的电话会议中,百威营销副总裁Brian Perkins就表示,这是“百威英博史上打过的最大的一场营销战役”。

今年5月,百威啤酒启动名为“FIFA世界杯燃起来”的全球营销战役,在最新发布的广告片中,百威在世界杯期间用上千架无人机的方式给全世界的球迷“传递啤酒和能量”。

据Perkins介绍,百威针对每场比赛,在全球推出不同语言版本的70多款“燃光杯”——杯子的底座包含一个监测声音的麦克风和三个LED灯,当欢呼声、掌声响起,LED灯就会被激活。在赛事期间,这个杯子不仅在俄罗斯足球场有供应,而且也会出现在全球的各大百威观赛派对以及各大酒吧中。

百威推出的“燃光杯”

其次,在提升粉丝活跃度方面,百威还推出了“全场最佳球员”(Budweiser Man of the Match)评选。

懒熊体育×数字品牌榜的统计显示,截至7月17日的过去7日内,百威品牌的正面评价文章有24014篇,占比80.22%,在品牌营销榜排名第12位。

而在今年4月初就正式牵手央视的青岛啤酒,不仅拿到了世界杯比赛直播赛中和赛前的广告位,还获得了世界杯报道节目——《豪门盛宴》的独家特约合作资源。但在最终的营销表现上青啤则稍逊一筹,截至7月17日,与竞争对手百威的DB值(8300万)相比,DB值仅为其一半的4300万。

马蜂窝 VS BOSS直聘:“洗脑式广告”,观众不买单

本届世界杯,不少品牌投放了大量广告,但世界杯小组赛还未结束的时候,反复强调关键信息、内容呈现方式单一的“洗脑式广告”已经遭大量差评,成为吐槽的重灾区。

数据统计周期为6月14日-7月16日,好感度为负的数值越大,说明用户传播度和参与度越大。

在世界杯品牌营销榜全部统计的57个品牌中,BOSS直聘、马蜂窝位列第56和57位。自开赛以来,两个品牌的好感度直线下降,截至7月17日,马蜂窝和BOSS直聘的总好感度分别为-22.56%和-66.75%,两个品牌的差评阵营中KOL的分布密度均较高。

IT互联业榜

汽车、IT互联网公司作为世界杯小组赛期间的营销主力军团,官赞品牌苏宁易购同样表现出色,手机国产三强亦赢得。

懒熊体育×数字品牌榜的统计显示,截至7月17日的30天内,vivo、小米和oppo的DB总值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而苏宁易购品牌在微信平台获得极高的KOL关注和参与度。

汽车行业榜

加入世界杯营销的车企中,除了豪华传统三强奔驰、宝马、奥迪仍然表现强势,长城汽车与旗下品牌WEY也收获颇丰。

世界杯前夕,长城汽车成功签下葡萄牙巨星C罗为其旗下品牌WEY代言,并在央视等影视平台进行大规模广告轰炸,获得极高关注度。

截至7月17日,长城汽车品牌的受众整体情感倾向中顺意群体占比高达85.82%。

懒熊体育×数字品牌榜“2018世界杯球星热度榜” :不以成败论英雄,球场不见网上见

懒熊体育与数字品牌榜联合发布的“2018世界杯球星热度榜”以参与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的所有球员为统计对象,与世界杯小组赛和淘汰赛期间相比,最终热度榜单中,球员热度排名变化并不大,依旧以16强队伍球员为主。

其中,C罗、梅西、内马尔仍无愧于社交媒体超级话题王,仅三人的DB总值就高达12.3亿,占据球星热度榜11人中DB总值的68%。

在淘汰赛阶段,停止世界杯征程的C罗、梅西在社交媒体热度明显升温,仍受中国球迷喜爱。

世界杯赛后的7月19日,C罗抵达北京开启中国行系列活动,现场吸引数千名球迷,人气火爆。

C罗中国行

此外,冠军法国队“黑马”姆巴佩在世界杯结束当天DB总值达到1.2亿的峰值,跃居球星排行第4,身价倍增。

世界杯营销、球星热点词汇

在世界杯营销和球星社媒关键词云中,可以看到球队、球星、品牌是三关注重点,例如:此前夺冠大热的巴西队、葡萄牙队、德国队、阿根廷队;著名球星内马尔、香川真司、穆勒、厄齐尔等;品牌方面,海信和百威啤酒的关键词出现次数最多,蒙牛在世界杯黄金时段的洗脑广告词“天要强”红。

平权之路|世界杯,你对“她”的关心是不是还不如小龙虾?

体育产业能从俄罗斯世界杯中学到些什么?

如何避免社交媒体拉低你的智商

微信的成功发展也造就了低智商社群

社群原指在某些地区或领域内发生联系的一切社会关系,也用来表示一个有相互联结的网络。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自媒体可以自由的对外发声,信息通过体育场式社会进行网状传播,不同地区领域内有某些共同特质的群体也可以轻易的集中到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互联网社群。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睡觉之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浏览朋友圈,早上醒来第一件事也是刷微信,甚至朋友之间已经不再交换电话号码而只保留微信号了,微信对于人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工具,更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一旦当微信出现系统问题无法发送消息的时候,整个社会都陷入社群焦虑和恐慌之中。

微信作为人们连接彼此的一个通道和平台,滋生出许许多多的群体,也就是微信社群。微信现在的五百人群甚至千人大群本身就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点的人集合到一起产生的,它本身就可以算做是一个社群,由于信息流通的便捷性,这些社群里的人很容易互相影响并产生强大的舆论传播力。

在微信圈里我们总是经常看到类似的信息流传,像“爱心转发救救那些可爱的小狗”“苹果6手机不在大陆首发的黑幕是苹果公司看不起中国”,乍看下去骇人听闻,却绝经不起仔细的推敲。然而由于社群的轻信和盲从性,这一类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中被传播最广泛,传播速度也最快的。

正像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社会学名著《乌合之众》中所说:

“一个社群总是容易受到暗示,并且非常轻信的。他们总是处于一种期待被人注意的状态中,所以非常容易受到暗示。群体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他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

群体具有冲动的和非理性特征。当某个事件成为网络热点时,网民总是能快速形成众口铄金一边倒的舆论场,而无法冷静理智思考。例如2011年在姚晨凌潇肃离婚事件中,只是因为有人说姚晨的丈夫凌潇肃找小三,网民清一色全部都站到姚晨的立场上去口诛笔伐负心郎。而当三年后有人爆料说其实是姚晨当年婚内出轨在先,又有无数人全部都跑去打骂姚晨。而这无数人当中,就有很多是当年去骂凌潇肃如今又跑回来骂姚晨的。

除了各种似是而非的传言,微信朋友圈还大量充斥着类似“首富马云曾经说过的话”“张爱玲说女人不仅要长得漂亮还要活的漂亮”之类的心灵鸡汤。这些文章和语录有很多都是粉丝假托和杜撰出来的赝品。而假托的主角就是网民心中的“男神”和“女神”,在网络社会中,这些像神一样的偶像拥有极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微信朋友圈是由相互联结的熟人构成的,是社交弱关系向强关系转化的桥梁。在微信的社群传播中,谣言不再止于智者;人们会选择性失明,不仅对谣言失去鉴别力,而且还会推波助澜。所以说,微信会造就低智商社群。

微信正拉低中国社会的整体智商

微信和微博的区别在于:微信是强关系,微博是弱关系。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这句话更适用于微博,微博的多对多与开放性使得一条谣言虽然可以快速的大范围传播,但生命周期往往很短,“智者”们会通过评论及转发的方式快速结果谣言。微博的传播模型、谣言与辟谣信息的相关性也决定了以下效果:谣言造成的影响与辟谣信息传播的效率正相关。

朋友圈都是自己认识的人,对传播者的品行、习惯有基本的了解,而微信群经常是由一个人把他认识的一些朋友拉在一起,以组织者个人为中心,其他成员不一定相互认识,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朋友的朋友。

朋友的朋友亦是朋友。在微信转发谣言的人比微博更加不可理喻,原因是他的行为基于朋友间的信任,微信把社交群体命名为朋友圈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解。三人成虎讲的是弱关系之间的重复传播都可以摧毁强关系的信心,熟人间的以讹传讹则更具病毒传播的力量。

个体一旦进入群体就会屏蔽部分个人属性,取而代之的最重要部分就是集体无意识。

本能的、感性的情绪极易在群体中传染,而理智的、冷静的情绪则很难起作用。这在微信群中也是如此。微信社群虽然一般都比较小,但由于相互间存在一定的信任基础,所以情绪传染度会更高,谣言也更容易被轻信。谣言在传播的过程中当然也会被“冷静的智者”关注到,但同样是由于“朋友的朋友”这个特殊关系,使他们或者视而不见,或者被胁迫附和,这导致谣言在微信社群中更加畅通。

微博的火爆靠的是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他的“意见领袖”,单向关注来获取他希望看到的信息和与自己价值观相同的观点。

而相对封闭的微信只有互粉才能出现在对方的朋友圈中,习惯了在微博中像挑萝卜白菜一样选意见领袖的人们多少会有些不习惯,此时如果社群中出现了一位身份为“朋友的朋友”的活生生的心仪的意见领袖,其影响力会瞬间放大。

就算社群中没有高质量的意见领袖,习惯了当听众、懒得思考的人们也会矬子里拔将军,“推选”出替他们思考的人。

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所言:“一切宗教或政治信条的创立者之所以能够立住脚,皆因为他们成功的激起了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他们使群众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随时准备为自己的偶像赴汤蹈火。”

互联网的存在让这种“宗教”的创立更加便捷。成为“神”必须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包装后被推上舞台站在聚光灯下,其一言一行都需要满足一个特殊群体膜拜的心理需求,这一群体对自己崇拜的“神”五体投地,誓死捍卫自己“神”的光辉形象,只讲喜欢不讲是非,这一群体就是低智商社会催生出来的“脑残粉”。

勒庞描述的传统社会的信徒和网络社群中的脑残粉并无二致:

第一,偶像总是凌驾于信徒,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这一点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信徒总是盲目服从偶像的命令。

第三,信徒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对偶像规定的信条进行讨论。

第四,信徒有着狂热的愿望,希望把偶像的信条广加传播。

第五,信徒倾向于把不接受它们的任何人视为仇敌。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马航飞机失联还是钓鱼岛争端都无法引起网民的持续关注,吸引网民眼球的是娱乐新闻,互联网时代造神更加容易,新神偶像层出不穷,娱乐正在改变中国。

微信作为一个成功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已基本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快餐式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人们越来越懒得思考,也没有时间思考。

移动互联时代,社交方式不断出新,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将会越来越容易。未来将会将会经历一个社群爆发的时期——机构、团体甚至公司都会向虚拟化倾斜。

今年Facebook的活跃用户已经超过10亿,而微信的用户也已超过6个亿,其中有一亿是海外用户。按照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说法:如果Facebook是一个国家,Facebook共和国的人口数将是世界上第二个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个国家所有公民都乐于把他的个人信息和私生活完全公开。

材料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尼坤社交媒体更新 显得越发成熟

对于中国粉丝来说,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尼坤大都是在《我们结婚了》这档节目。

而他和宋茜组成的维尼夫妇也是为他们增加了很多粉丝,不过随着cp的下车,尼坤的人气也逐渐下滑,最近在中国的活动也是少之又少。

不过纵观尼坤这几年的社交媒体,他本人还是成熟不少的,如今也几乎完全褪去了维尼夫妇时的青涩。

希望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真爱。

乔丹 我不知道能否在这个社交媒体时代活下来

迈克尔-乔丹最近接受了媒体采访,期间他谈到了自己与高尔夫名将伍兹的情切友谊,以及现代社交媒体对当今运动员产生的影响,乔丹还称不知道自己能否在现在这种社交媒体的时代打球。

“他(伍兹)身处一个过渡期,我们这代运动员都经历了那些。之后我们成长为成年人,我们不得不自己做出决定,我认为(伍兹)在面临一个很特殊的情况,伍兹的巅峰期刚好在我职业生涯的末端。时代从那时到现在改变了很多——社交媒体,推特,所有这些都很大程度上侵犯了个人隐私。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在这个推特时代生存下去,因为现在没有你想要的隐私,很多事情都会被误解。”

2017世界100最美第一名Liza Soberano最新ins社交媒体个人照片

全球INS最新动态》有深度的挖掘世界美

2017世界100最美第一名Liza Soberano最新ins社交媒体个人照片

生 日: 1998-01-04

星 座: 魔羯座

身 高: 168

三 围: B81(B) W61 H84

住 址: 美国 加利福尼亚

职 业: 模特、演员

Liza Soberano被人们称为“最美混血儿”、“丽莎国君”。2016年就排在榜单第二位,今年再进一步成为最美面孔。

Liza Soberano菲律宾裔美国演员兼模特,曾出演《爱是唯一》《一定是爱》等菲剧、电影。

Liza Soberano 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圣克拉拉,后来在维塞利亚长大,10岁时,她搬到了马尼拉,13岁时就开始接广告模特,在出演奇幻剧《Wansapanataym》后名声大噪。

Liza Soberano 2016年8月称为美宝莲的新任形象代言人,同时她也获得2016年全球最美面孔的第二名。

调查显示 逾三成美国青年弃用社交媒体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18岁至24岁美国青年不再青睐社交媒体,注销账号或暂停使用的人过半。

市场调查机构“起源”去年12月收集1000名生于1994年至2000年的青年使用社交媒体情况,调查虚拟世界对年轻人的影响,发现34%的青年注销社交媒体账号,64%暂停使用。其中,注销账号最多的是脸书、推特、图片分享网站Instagram和交友应用程序Tinder。另一图片分享网站Snapchat现阶段用户群相对稳定。

市场分析机构“枢轴”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用户使用脸书的时间减少。“枢轴”分析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关于脸书使用情况的数据后发现,用户去年12月人均使用脸书时间比上月减少24%。脸书公司1月说,美国和加拿大用户数量首次下降,减少70万人。

“起源”调查青年弃用社交媒体原因时发现,41%的人认为在社交媒体上浪费太多时间,35%认为社交媒体负面影响太大,其他原因包括不常使用、对内容不感兴趣和需要更多隐私。【新华社微特稿】

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寻找工作

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寻找工作

写在前面

在这个社会化的时代,我们比以前连接得更紧密。更多的求职者利用社会化媒体寻找新机会,而雇主们也使用社会化媒体来了解求职者。利用社交媒体,我们可以更高效地找到中意的工作。

社交媒体求职中,许多人仍会犯最基本的错误。我们都听说过一张不合适的微博照片,一条欠思考的微信对于我们职业的危害。但是其他的小错误也可能是有害的:比如不更新社交媒体的账户资料,或者不区分私人社交网络与职业社交网络都不利于你的职业发展,同时很少有人能够充分地利用社会化网络的价值。

网络求职两面派

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4%的求职者更喜欢使用社会化媒体而不是传统的方法。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一些知名的企业正在通过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招聘,有调查显示45%的企业计划2014年在社会化招聘上投入更多。在这个社会化时代,我们并不用刻意的去在社交网络上展示如何“完美”的自我,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它的优势来帮助我们求职。

优势:网络社交媒体与招聘,当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被企业绑在一起的时候,可以让求职者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让企业了解自己。此外,求职目标相对明确,有助于找到称心的工作。

劣势:正规的职业介绍机构需要同时取得劳动部门、物价和工商部门颁发的“三证”。但是职客网站目前还是劳动部门的监管空白,求职者可能会投诉无门。

第一步 求职前的准备

区分你的私人账号和职业账号

如果你是很认真的要求职,最好区分你的私人社交账号和职业账号。确保你的私人账号的信息是私密的,而在职业账号中打造你的个人品牌,如在微博简介中介绍你的技能和“卖点”,使你的形象看起来专业,试着发布有关行业的信息和趋势等。

了解你申请的工作

面试官询问求职者如何看待企业的社会化媒体内容变得越来越普遍。即使他们不问,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了解企业消息的方法,同时这也使你了解他们的企业文化以及工作场所是否正式等信息。

第二步 主动出击

加入职业类社交媒体,并确保你的资料保持更新

国内社会化网站有很多,但LinkedIn(领英网)是最专注于职业的。你的用户资料有足够的空间来显示你简历上的信息,而总结部分是使雇主们了解你正在寻找新机会的最好地方。一个有用的特征是它可以告诉你某个人与你处于何种程度的联系,这意味着你可以让某个存在联系的中间人为你介绍。

有几种方法使你的资料引人注目。邀请你之前的雇主或同事为你写一份介绍,来认同你的技能。加入相关的小组并参与对话和讨论,LinkedIn(领英网)中有超过一百万的小组,所以找到你的领域中最受欢迎的小组。

与你的潜在雇主互动

如何建立联系取决于平台。在领英等平台里更多的是私人的对话,在这里你可以直接介绍自己。但是在微博上最好从关注你感兴趣的公司和雇主开始,试着与他们沟通你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直接谈论找工作。社会化媒体是一个很好的使你被他人知道的平台,不要为线下面对面的交流感到害羞。

不要忘记小的社交网络

建立了专业的求职社交账号, 微博和微信账户之后,你也许认为这些已经够了。但是根据你的行业和技能的不同,其他的平台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些小而精的社交网站是与你所在领域的人互动,证明你的热情和专业知识的好方法。

第三步 实时关注

使用社会化求职工具

除了关注你感兴趣的公司外,还可以利用很多社会化的求职工具,譬如诸多求职类APP。现在跳槽的人多,找工作的人也多。甚至苹果公司的员工最近也正在向创业公司投递应聘简历,苹果公司员工投简历不用人担心,但是移动互联网一众屌丝们还是要上心的,很多简历在传统网站上投出去没反应后并不是就要认命的,你可以试着在APP上投,令人印象深刻的好简历是不会轻易被忽视的。

监控你的线上声誉

你需要清理你的微博账户内容,删除尴尬的照片和不当的言论,也要保证你不出现在朋友的不适当的照片中,关注你的线上声誉是十分重要的。

营销一周 社交媒体上参与直播的用户数量增加近10%

1. 现场直播参与度呈上升趋势

根据GlobalWebIndex,社交媒体上参与直播的用户数量增加近10%。

过去一个月内,28%的互联网用户在Facebook,Instagram或Twitter上观看了现场直播,与2016年第三季度相比,上升20%。

2. 数据利用增加,但数据透明度较低

根据Bazaarvoice和AdAge的一项新研究,数据利用有所增加,但数据透明度较低,很多数据的来源和质量值得营销人员怀疑。

95%的受访营销人士表示,他们在媒体计划中会采用第一方和第三方数据,其中有64%的受访者表示并不了解其数据来源。25%的品牌营销人员不清楚数据源更新的频率。

75%的营销人士不确定自己的数据能否触达消费者,仅有23%的代理购买商信任他们的第三方数据合作伙伴。

3. 包含个性化设计的电子邮件打开率增加50%

Yes Lifecycle Marketing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尽管电子邮件打开率有所增加,但仍有品牌未能在电子邮件主题中使用个性化设置。

报告还发现,包含个性化主题的邮件点击打开率(CTO)比无个性化主题的邮件高58%。2017年第二季度发送的所有电子邮件中,仅有1.1%的邮件根据主题名称进行了个性化设计,1.2%的邮件在浏览器行为或者购买记录方面进行了个性化设计。

4. 82%的全球营销人士认为预测性营销至关重要

Forrester的最新研究发现,全球大多数营销人员认为预测性营销至关重要。

66%的营销人员表示,他们的客户和营销数据来源很多。 82%的受访者表示,预测性营销对于赶上未来的竞争对手至关重要。

调查还发现,86%的全球市场营销人员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AI的使用量,来推动市场洞察力,80%表示将使用AI技术来提供优化的跨设备内容。

5. 千禧一代中,50%的人喜欢通过社交媒体进行销售宣传

Bambu研究表明,千禧一代更喜欢通过社交媒体来了解新产品和服务,比年长一代相比,45%的千禧一代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进行销售宣传。

研究还发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行业新闻的销售代表,35%的千禧一代更喜欢从他们那里购买产品和服务,22%的人会在社交媒体上关注该类型销售代表。

6. 81%的零售商期望未来成长为一家媒体公司

据Brightcove称,越来越多的品牌正在通过制作长格式,电视风格的内容来吸引传统广播公司。 因此,81%的零售商表示,他们预计将来会转型成为更完善的媒体公司。

在对英国,法国和德国200家零售业务进行研究,Brightcove发现61%的公司提供电视式内容服务,另外有33%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进行这样的业务。

即使体验良好 社交媒体仍然对你的心理健康有害

专家警告称,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好处远远超过了消极因素。像欺凌这样的不良遭遇以及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和Twitter上的谣言传播都与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如抑郁症。

他们发现任何积极的互动对于消除负面影响几乎没有什么作用:未能减少青少年对无价值,绝望和抑郁的感受。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的普里马克博士说,这是因为社交媒体有助于“消极偏见”。平台饱含了令人厌倦的积极体验。换句话说,不断看到其他人的“幸福”生活的图像可能会让你觉得你的感觉就像是在划伤。

普里马克博士说,这个想法与我们在离线世界中看待事物的方式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在世界上遇到的负面事物不仅仅是积极的事情。如果你在大学里有四个不同的班级,你表现不佳的第四堂课可能会占用你所有的精力。

他的团队于2016年8月在西弗吉尼亚大学对1,179名18至30岁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要求学生估计他们的社交媒体互动的百分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过去七天里他们多久经常感到绝望,毫无价值,无助或沮丧。他们发现负面经历每增加10%,患抑郁症的几率就增加了20%。

但积极的经历与抑郁症的减少迹象有关。正面相互作用每增加10%,症状就会下降4%: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只是偶然的机会。

皮尤研究中心上个月发表的另一项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社交媒体对他们生活的影响的看法不一。虽然31%的受访者表示大部分是积极的,但24%的受访者表示大部分是负面的,45%的受访者表示这既不是正面的,也不是负面的。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亚伦史密斯博士说,抱怨负面经历的青少年受到欺凌和谣言的困扰。

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精神卫生服务高级顾问Michael Schoenbaum说,他发现这项新研究“令人非常沮丧”。他说:“社交媒体在我们的心理生活中的作用有很多重要的问题,特别是社交媒体对心理困扰的人或者易受心理困扰的人的影响……我不认为这项研究能解决所有这些问题。”

社交媒体中的一个认知错误就是想象一下,如果你把它关掉,你的社交生活就会结束。作为一名研究人员,也作为一名家长,我绝对认为将其关闭需要成为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