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2018最新数据 哪些社交媒体最能影响购物决策

近日,凯度发布了《2018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认为社交媒体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积极的影响,人们越来越认同社交媒体能够帮助做出更好的购物决策。

该报告从不同平台、KOL、社交媒体的好处和坏处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当下社交媒体的运营情况和影响指数。

1.微信是积极影响得分下降的唯一社交媒体平台

随着社交媒体生态的多元化,中国消费者认为社交媒体给生活带来了更积极的影响。积极影响指数从2017年的79.8上升到了80.6。分平台来看,微信的渗透率维持在97%,但也是唯一一个积极影响得分下降的社交媒体

2.多元化的平台,多元化的消费者需求

社交媒体用户的多元化首先表现在不同城市级别的用户不同:在三线城市里,25-34岁之间的社交媒体用户所占比例较一线大城市的比例低了9个百分点。这是因为三线城市里的学生和退休人群所占比较高于大城市,而这些人群的时间较为宽松,他们更有可能尝试较为花时间的社交媒体,例如短视频APP和社交购物APP。由此,这些APP从下线城市起步积累用户,然后逐步渗透入大城市。抖音和拼多多的成长路径就是最好的例证。

社交媒体平台的表现也变得多元化,虽然抖音和拼多多在2018年实现了亮眼的增长,但“老牌”社交媒体巨头如微信和微博由于渗透率已经在相当高的水平,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增长,而有些平台已经开始下降了。

凯度的大数据显示,抖音在网民总体中的渗透率在2018年实现大幅增长。仅在3月到8月份的六个月里,抖音在一至三线城市的月活跃用户比例从25%上升到了38%,并且在一二三线城市全面上涨。

社交购物APP拼多多的月活跃用户渗透率在这六个月期间也实现了一二三线城市的全面上升:全国平均渗透率从27%上涨到了31%,三线城市依然是渗透率最高的区域。

3.不同平台上的KOL也出现了分化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和用户的多元化,不同平台上的KOL(又称大V或意见领袖)也出现了分化。以现在最成熟的微信和微博平台为例,凯度分析了两个平台上九个行业的KOL表现,只有泛娱乐品类的KOL能够在微信和微博上同时与粉丝达到较高水平的互动和正面情感。不过即使是在泛娱乐类别下,没有一个KOL能同时登上微信前10和微博前10榜单。

按整个品类的表现来看,他们在微信和微信上的表现也有差距:微博上只有泛娱乐类KOL的互动和正面情感能高于平均数,而微信上几乎所有品类的KOL都能超过平均数,只有金融理财类除外。

4.社交媒体广告促成销售转化的效率

凯度消费者指数公司通过比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和社交媒体广告收看行为发现,社交媒体硬广在促成销售转化的效率上最高可以比电视广告高4倍,而社交媒体硬广促成销售转化的最优展示次数为3次。

无论是哪一种社交媒体平台,最终它都是一种沟通的手段。消费者越来越挑剔,在赢得他们的欢心和时间方面没有捷径可走。对于品牌来说最重要的是理解自己的消费者,尤其要理解社交媒体这一特殊的沟通渠道是如何在影响人们的生活的。只有这样做,品牌才能利用社交媒体持续推出吸引消费者的商品或服务。

社交媒体上的意见领袖与明星已成为了品牌推广方式中当仁不让的重要一支。在多元化的“后网红社交营销时代”里,营销人员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需要懂得如何管理价格的通货膨胀、计算真正的影响力、科学地衡量效果。

网红和意见领袖正是风潮与实效的两面,追逐风潮固然有用,但研究社交营销投入的实效才能实现品牌长久稳定的发展。

(来源:Kantar Media CIC, 凯度, 凯度消费者指数)

半小时后离开社交媒体 你可能会更快乐

文/水哥

上周发表在《社会和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显示,每天将在线社交媒体使用时间减少到30分钟以内有助于减少孤独感和避免抑郁症。

在这项研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的143名本科生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使用Facebook、Instagram和Snapchat 时将时间限制在每个平台每天10分钟,另一组则无限制使用在线社交媒体,两组实验共持续三个星期。

结果显示,与无限制使用社交媒体的一组相比,减少社交媒体使用时间的那一组明显在孤独和抑郁等心理方面有着较强的抵抗力。研究表明,减少在线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状,缓解孤独感。特别对于那些已经患上抑郁症的人来说,此种影响尤为明显。

社交媒体已成为许多人生活的核心部分。研究人员表示,68%的北美成年人使用Facebook,其中约四分之三的人每天都会访问该网站。年龄在18到24岁之间的美国青少年对一系列社交媒体平台的使用率特别高,其中经常使用Snapchat、Instagram、Twitter的人分别占78%、71%和45%。

现在人们通常花费更多时间在数字媒体上。根据5月份机构Kleiner Perkins的报告,去年北美成年人花在移动智能手机、台式机和笔记本平板等设备上的时间为每天5.9小时,而在2008年时仅为2.7小时。此外,用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频繁地查看他们的手机,今年的研究结果达到平均每天52次,这比去年的每天47次有所增加。

科技产品使用成瘾引起了人类科学技术中心等组织的关注,该中心今年早些时候发起了一项名为“关于技术的真相”活动,以提高人们关于技术对儿童影响的认识。今年1月,某关注儿童成长健康组织致信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要求其停止向儿童提供Messenger Kids应用程序。该团体声称,“年幼的孩子根本没有准备好拥有社交媒体账户。”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这项研究发现,Facebook和Instagram的使用与一些心理症状有一定关联。比如较高的Facebook使用率与用户的低自尊和高孤独感有关,而Instagram的高使用率与用户更加关心自身外在形象有关。

研究人员认为,该项研究旨在减少在线社交媒体使用与改善孤独与抑郁之间寻找因果关系。虽然研究结果对于现实问题带有讽刺意义,但是这在数字化与移动互联高度发展的今天来看也并不奇怪。

半小时后离开社交媒体可能获得更多快乐,你愿意这样做吗?

文/水哥 IT评论,业界分析,不一而足。

研究 在社交媒体上不实新闻比真消息更易传播

麻省理工MIT的研究发现,在Twitter上不实消息被转发的概率比真相高70%,真消息扩散至1500人所需的时间平均是不实消息的6倍。

根据一项迄今最大规模的关于新闻在网上传播方式的科学研究,在社交媒体上,不实新闻的传播速度远远快过真实消息,扩散范围也更广。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发现,在Twitter上不实消息被转发的概率比真相高70%,真实消息扩散至1500人所需的时间平均是不实消息的6倍。

这项研究分析了2006年至2017年间被300万人转发了450万次的12.6万篇报道,由6家独立的事实核查机构确认真伪。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Science)期刊上。

研究论文的资深作者(senior author)、麻省理工学院的锡南阿拉尔(Sinan Aral)说:“我着实感到惊讶,不实消息的传播速度比真相快如此之多。”

但该研究还发现,自动机器人(即网络机器人)在助长不实新闻传播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大于对真消息传播的促进。

阿拉尔教授说:“我们发现,与一般看法相反,机器人加快真伪消息传播的速度是一样的。”

他指出:“不实新闻之所以比真相传播更广,是因为人类——而非机器人——更易于传播不实新闻。”

Twitter资助了这一研究项目,该公司计划5年内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提供1000万美元经费。

“该公司向我们提供数据,但他们并未参与研究课题的设计和分析。”阿拉尔教授说。

他还表示:“研究完成后,他们读了我们(发表在《科学》上)的论文,但并未参与研究。”

尽管Twitter不准备对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关于不实新闻快速传播的独特发现发表评论,但该公司表示,这项研究是一个例证,反映该公司希望更多地与外部专家进行合作,“以帮助我们确定如何评估Twitter是否在良好运行”。

该公司补充说:“Twitter的开放性和实时性能够极为有效地阻止各种不实信息的传播。”

据麻省理工学院表示,以往有关不实消息传播的研究不是针对特定新闻的案例研究,就是着眼于小规模的特别样本,相比之下,这个项目的研究范围要广泛得多。

研究人员有意避免使用争议性术语“假新闻”(fake news),而使用“不实新闻”(false news),这更便于客观查证。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发现,那些在Twitter上通常不太活跃、粉丝数量少于平均水平的用户更有可能传播不实新闻。

“尽管存在这些差异、而非因为这些差异”,不实比真相传播得更快更广。

研究人员从推文分析中得出结论:不实新闻的传播主要缘于猎奇心理。人们更有可能转发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消息,而不实新闻与真相相比往往更令人惊讶和新奇。

麻省理工学院这篇论文的作者们表示:“搞清不实新闻如何传播是遏制它们的第一步。”

这项研究得出的一个结论是,美国关于假新闻的讨论过多地将重点放在机器人上,其实人类的行为要重要得多。解决方案可能包括找到一种能让人们相信的、可靠的方式来标记新闻是真实的或不实的。

同期《科学》期刊还发表了另一篇由15名美国社交媒体专家撰写的文章,他们呼吁对假新闻背后的社会、心理和科技因素展开大规模联合调查。

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社交媒体观测站(Observatory on Social Media)创始人菲利波门采尔(Filippo Menczer)表示:“我们最想传达的是,假新闻是一个真实的问题,一个棘手的问题,一个亟需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的问题。”

这就是你应该每天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

翻阅无休止的图片和招聘公告、假期、新生儿和工作升迁都会让你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但这几乎是不可能永远注销,永远不回头。

好消息是:当你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很长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个好消息。把你的使用时间缩短到30分钟根据12月发表在“社会与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一天可以带来更好的心理健康结果。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看社交媒体的使用143名本科生参加了两次不同的试验。一次审判是在春季进行的,另一次是在几个月后的秋天进行的。

研究作者在三个平台-Facebook、Instagram和Snapchat-对参与者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监控,以获得基线。然后,研究人员根据七个不同的因素来衡量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害怕错过、孤独、自我接纳、自尊、焦虑和抑郁。

接下来,作者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为期三周的实验。一个小组被告知继续像往常一样使用社交媒体;另一个小组的任务是限制每个平台每天使用社交媒体10分钟。研究人员随后观察了实验后学生在这七个类别中的表现。

研究人员称,当大学生将社交媒体的使用量减少到每天30分钟时,他们的幸福感就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研究志愿者将社交媒体的使用减少到每天30分钟时,他们经历了“幸福感的显著改善”,表现出减少了孤独和抑郁,作者写道。研究人员说,这两组患者的焦虑和FOMO都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在实验阶段增加了自我监控。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梅丽莎·亨特(Melissa Hunt)表示:“减少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实际上会让你感到更少的孤独,这有点讽刺。”告诉“科学日报”。“一些现有的社会媒体文献表明,有大量的社会比较发生。当你看看别人的生活,特别是在Instagram上,很容易得出结论,其他人的生活比你的生活更酷或更好。“

“当你观察别人的生活时,尤其是在Instagram上,很容易得出结论,其他人的生活比你的生活更酷或更好。”-Melissa Hunt,主要研究作者

这项研究有几个注意事项:实验参与者只使用iPhone,因为这些设备能够跟踪和提供客观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使用数据。这项研究也只对使用Instagram、Facebook和Snapchat的学生进行了监控,因此它不反映其他社交媒体平台的经历(向任何一个被称为Twitter的负面兔子洞呼喊)。这项研究的作者也不知道这些发现是否可以在另一个年龄组复制。

撇开所有这些不说,有一些话可以说,限制社交媒体,但仍然是现实的事实,你永远不会完全抛弃它。研究表明过多使用Facebook会增加抑郁和孤独感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使用可以产生社会对比,会导致自尊心下降.

底线:我们都可以从小小的休息中获益。当我们回去的时候,婚姻状况的更新,狗的过滤器,讽刺的推文和食物色情的照片仍然存在。

澄清:这个故事中的语言已经被修正,以消除参与研究的大学生的年龄范围,研究没有具体说明这一点。

2019年社交媒体营销10大趋势

不知不觉2018年已经接近尾声了,回顾过去一年的社交媒体圈,喜忧参半。可喜的当然是不同社交平台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新功能: 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人脸识别、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引导着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走向。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这一过程中,Facebook数据泄漏事故也为我们敲醒了警钟,引发人们对于如何正确利用技术的深层思考。回首过去,总结经验教训,展望未来,洞悉发展方向。

那么接下来的社交媒体会走向何方呢?

1、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大大提高了营销者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为营销者提供了更多内容、创意上的个性化组合可能。在大幅度提升了营销活动效果的同时,降低了营销的成本。

在2019年,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将会进一步渗透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为平台用户提供越来越个性化的定制内容。这种机器学习算法,改变了以往运营人员手动满足不同用户群体需求的行为。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学习算法,在运营人员提供的数据基础上,遵循算法规则,自动匹配适合不同人群的独特内容,从而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

2、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

在2018年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就已经在很多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据估计到2023年,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市场将超过2980亿美元。最明显的例子就是Snapchat的面部滤镜功能(类似国内抖音内置的过滤器功能)。

人们可以在过滤器上面选择赞助商镜头、或者是地理位置过滤器, 生成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内容。这些功能将继续在其他的社交平台上面变得更加普遍。

3、跨渠道大数据营销时代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是以数据为基础展开的,数据量越庞大,定位越精准。若想获得大批量的数据,就需要跨渠道整合营销。通过渠道积累数据,利用数据驱动营销活动整体成效,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4、内容营销

内容营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软文营销,它专注于创建有价值、相关的和一致的内容,以确保吸引和留住明确定义的受众。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就能接收到大量的信息,他们只能挑选出有强烈兴趣的信息去查看,所以对于所谓的“硬卖”具有更强的抵抗力。所以这个时候企业和卖家所能做的就是提供目标客户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东西

精彩的内容营销不仅可以帮助你吸引消费的视线、体现品牌专业度、树立品牌形象,更能进一步的推动销售转化,增强同客户之间的联系。既能增加销售又可以打造品牌,在2019年内容营销怎能不火呢。

5、视频营销

视频营销一直以来都是社交媒体营销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视频衍生出来了很多形式,除了原有的传统视频,直播和短视频这两种方式在短时间内迅速占据了人们的视线。在接下来的2019年里,这种趋势在社交每一平台里面会更加显著。

传统视频:目前视频仍然是社交媒体的主流。Instagram通过创建Instagram故事来复制Snapchat,其工作原理其实是一样的。YouTube上面的用户依旧呈现出上升态势。在2019年,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意识到视频营销的重要性。

直播:直播将视频营销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2019年,社交平台的视频直播功能必然火爆。直播——作为共享内容的最强大方式,增强了消费者的参与感并最大程度上拉近了品牌和用户之间的关系。

短视频:人们每天花费在只能手机上的平均时间是3小时35分钟。到2019年,移动设备将成为占用时长最多的媒介这一改变意味着品牌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短视频就是谷歌所说的”新消费行为“,它以消费者感兴趣的行为方式简单清晰地传达出产品营销信息,而这一切只需要几秒钟!

6、视觉营销

可视化搜索可以将用户体验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通过可视化搜索,用户可以上传图像以进行搜索并获得更具体的结果。

举个例子, Pinterest目前就推出了基于可视化搜索的功能-Lens. 它允许用户拍摄物品照片,随后依据找出在线购买的地方或者是搜索类似产品,查看拼图等。

Pinterest并不是唯一一个拥有视觉搜索功能的社交平台,很多社交品台都在积极的实现这一功能。国内目前的很多购物软件、搜索引擎也都在使用或者是布局这一功能。

7、语音识别和搜索技术

据估计,到2019年,全球语音识别市场价值将会达到6.01亿美元。人们可以通过语音转文本,或者直接采用语音的方式进行搜索,大大节省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 Amazon Echo 和Google Home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当然现在国内百度搜索引擎和淘宝等平台也都实现了这一功能。在接下来的2019年里,这一技术会越来越深的深入到社交媒体平台当中,为大家提供便利。

8、聊天机器人

聊天机器人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它依靠人工智能模仿人类去进行交流,对话。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尝试使用聊天机器人功能实现7*24小时的实时在线聊天功能。虽然现在的聊天机器人功能还不够智能,我们希望在接下来的2019年聊天机器人会更具会话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在甲骨文最近的一项研究中,80%的企业表示他们在2020年之前使用或计划使用聊天机器人。eMarketer报告说,现在有超过14亿人正在与聊天机器人交互。

9、网红营销

网红营销是如今最受欢迎的营销方式之一。研究表明,基于社交媒体推荐,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性会增加71%。 有40%得人表示,他们在观看了YouTube、Instagram、Twitter上面的网红推荐后购买了产品。

在网红营销方面,YouTube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YouTube上面,如果频道订阅者达到十万以上,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 的网红了。

网红营销,一般选择的都是跟行业息息相关的网红,为目标的受众提供高价值的内容。网红营销不仅可以帮助品牌快速建立同客户之间的联系和信任,加快客户获取速度。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网站的SEO建设和内容营销

10、90后、00后成为新的消费势力

就当前来说,90后和零零后,几乎是所有社交平台上面最活跃的年龄群体。因此我们在各个平台上面最容易接触到的群体就是他们。尤其是现在90后和零零后已经开始进入职场,拥有了一定的消费能力,他们再接下来的很长过一段时间将会成为一股新的消费势力。

为什么要制定社交媒体运营战略

研究分享【为什么要制定社交媒体运营战略?】1、有助于在建立强有力的网络存在感。2、创建社交媒体战略能够节约时间,实现高效运营。3、检验并确保业务目标得到有效覆盖。4、更加准确地瞄准目标用户。5、留出创造空间,实现内容创新。6、保持竞争优势。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燕北新媒体

分享20个很棒的社交媒体网站模板

分享20个很棒的社交媒体网站模板,这些模板都可以快速的编辑且很容易定制,有些模板是需要付费的,下载前,认真看下他们的许可证!

Clean & Simple – Social Media Pack

Modern Social Media Post Bundle

Clarita Social Media Pack

LUMINA Social Media BUNDLE

Apparel Social Media Pack

Pro Social Media Kit

Clean Social Media Kit

Minimal Social Media Design Kit

Modern Social Media Kit

Travel Social Media Pack

Social Media Design Kit

Green Lifestyle Social Media Templates

The Wedding – Social Media Pack

Social Media Banner Templates

NATURALIS Social Media BUNDLE

10 Duotone Social Media Banners

24 Instagram Templates

Celebgram Instagram Fashion Pack

Gradient Social Media Pack

406 Instagram Essential Quotes Bundle

40 Instagram Banners

500 Facebook Banners

分享和参与是社交媒体营销的本质

  在品牌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企业为了差异化自身品牌优势,市场营销已经成为企业必须参与和从事的工作之一。那么营销的本质又是什么?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营销的本质说通俗一点,就是你无论你通过何种渠道、何种手段和何种方式进行营销,最终就是想给消费者一个消费的理由,让潜在用户成为消费者,让消费者再次购买消费。社交媒体出现以后,由于社交媒体其成本低的优势和特点,让广大企业为之着迷,并如火如荼的参与社交媒体营销。社交媒体营销作为营销的一个新型渠道,那么社媒营销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要了解社交媒体营销的本质,我们就必须得从社交媒体的特点和属性来说。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再于,社交媒体的内容都源于用户,而非媒体,这就是我们常提到的UGC媒体,即用户创造内容的媒体。社交媒体平台方只提供一个平台,而后制定各种规则,增加各种功能,维护好秩序,用户就会自发参与进行内容的创造和分发,微博和微信目前来说是国内最大的两个UGC媒体平台。用户参与创造内容,这是社交媒体受人青睐的一个特点。用户参与创造内容,从营销层面来讲,仅仅是有了新的内容而已,还远远达不到营销的功效。

  要分析和深入研究社交媒体营销的本质,我们还得从成功的社媒营销案例入手。社媒营销也不是一个新营销渠道,毕竟发展至今,已经是很成熟的营销渠道。所以我们通过千上百个成功的社媒营销的案例,我们能发现一个特点和规律,那就是凡是做的成功的案例,都有用户自主分享营销内容。分享成为社交媒体另一个让人狂喜的功能和特点,没有分享就没有热度、没有分享就没有关注、没有分享就没有用户。

  衡量营销好坏的标准是看通过营销活动用户有否购买,有否消费;那么衡量社交媒体营销好坏的标准就是看通过社交媒体营销活动,用户有否参与些次活动,用户有否转发的分享此次活动。有学者甚至说,分享这个功能是社交媒体最伟大的一个功能。用户能分享就意味着你的营销内容用户是喜爱的,你的品牌用户是喜欢的,你的产品用户是喜爱的。用户能参与创造内容,就意味着你此次的营销内容是开放式的,你此次的营销内容用户是愿意参与的。

  所以,分享和参与就是社交媒体营销最本质的内容,也是最核心的内容。

2018年美国社交媒体新闻消费行为调查

来源:journalism.org

编译:粒粒

编辑:罗布君

Via:新京报传媒研究(xjbcmyj)

图片来源于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 Center)

今年9月10日,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公布了2018年度美国社交媒体新闻消费行为调查报告。该研究基于2018年7月30日至8月12日进行的一项调查,共有4,581名美国成年人参与其中。从这项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公众使用社交媒体的一些特征。

传媒研究(xjbcmyj)对此进行了编译。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项新调查显示,约有三分之二的美国成年人(68%)表示他们偶尔会在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与2017年同期相同。然而,许多人对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信息持怀疑态度:大多数人(57%)表示,他们认为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新闻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信的。尽管如此,有些社交媒体新闻消费者(36%)表示,以这种方式获取新闻对他们理解新闻事件的几乎没有影响,但也有人说这会使他们困惑(15%)。

共和党人对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看新闻的看法比民主党人更保守。从社交媒体上获得新闻的共和党人中,有72%表示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新闻不可信。相比之下,46%的民主党人和52%的独立人士持相同看法。在从社交媒体上获得新闻的民主党人中,有42%表示这有助于他们对时事的理解,而只有24%的共和党人持相同看法。甚至在那些说他们更喜欢在社交媒体上获得新闻而不是其他平台(如平面媒体、电视或广播)的美国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42%)表达了这种怀疑。

当被问及他们对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的看法时,更多的美国人提及这种方式的便利性而不是新闻内容本身。“便利性”是迄今为止最常提到的好处(21%),而8%的人表示他们最喜欢与其他人的社交互动。一些社交媒体新闻消费者表示他们最喜欢新闻来源的多样性(3%)。

以下是具体内容:

2018年在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的人数相较2017年没有变化。大约三分之二的美国成年人(68%)在社交媒体网站上获得新闻(2017年则是67%)。

Facebook仍然是美国人最常用于获取新闻的社交网站。大约四分之一的美国人(43%)在Facebook上获得新闻。排在其后的,是YouTube,21%的人从该网站获取新闻。其次是Twitter,占12%。少数人也倾向于从其他社交网络获得新闻,如Instagram、LinkedIn或Snapchat。

每个社交媒体网站在新闻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取决于两个因素:它的人气以及人们在网站上看到的新闻。

Reddit、Twitter和Facebook是用户接触新闻最多的社交网站。67%的Facebook用户在那里获取新闻,71%的Twitter用户和73%的Reddit用户也是如此。然而,由于Facebook的总体用户群比Twitter或Reddit的用户群要大得多,因此在Facebook上获取新闻的美国人总体上要比其他两个网站多得多。

其他被研究的网站,包括YouTube、Tumblr、Instagram、LinkedIn、Snapchat和WhatsApp,他们的用户群关注新闻的较少。

近40%的YouTube用户(38%)说他们在YouTube上看新闻,略高于去年(32%)。此外,30%的LinkedIn用户在那里看新闻,高于2017年的23%。

在美国,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交媒体网站获取新闻的成年人比例为28%,与2017年(26%)相比变化不大。

社交媒体网站的新闻消费者在人口构成上可能有很大不同。例如,Instagram上的大多数新闻消费者不是白人(60%)。Snapchat的新闻消费者中,有四分之三的人年龄在18岁至29岁之间,比任何其他网站都多。LinkedIn、Twitter和Reddit的新闻消费者更有可能拥有学士学位——61%的LinkedIn新闻消费者拥有学士学位,而Reddit的用户则是46%,Twitter的是41%。

社交媒体新闻消费者的人口统计

超过一半的社交媒体新闻消费者觉得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新闻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信的。

尽管相当一部分美国成年人偶尔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新闻,但超过一半(57%)的新闻消费者表示,他们认为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新闻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信的。这与以往调查中发现人们对社交媒体新闻信任度较低的结果是一致的。约四成(42%)的人希望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新闻大体上是可信的。

相比民主党和无党派人士,共和党人更有可能担心社交媒体上新闻可信度。在社交媒体新闻消费者中,约有四分之三的共和党人(72%)这么说。相比之下,46%的民主党人和约一半的无党派人士(52%)这么表达。此外,尽管对社交媒体新闻可信度的预期存在一些年龄差异,但无论受访者年龄大小,这种党派分歧依然存在

社交媒体上新闻可信度的担忧,甚至在那些说自己喜欢在社交媒体上看新闻的人中也很普遍。在这一群体中,42%的人表示,他们认为自己看到的新闻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信的。

对于社交媒体上新闻可信度的看法

社交媒体新闻消费者不仅担心他们在那里看到的新闻是不可信的,而且还担心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信息就是不可信的。当受访者被问及在社交媒体上看新闻最不喜欢什么方面时,排名最高的答案是新闻的不可信度,超过了政治偏见和他人不良行为的担忧。具体来说,大约三分之一(31%)的社交媒体新闻消费者表示,他们最不喜欢的就是新闻的不可信度,包括对不可靠消息来源的担忧、缺乏事实核查以及“假新闻”。

政治偏见是社交媒体的另一个负面因素。11%的人表示存在社交媒体上的新闻有太多的政治偏见或观点。约有10%的社交媒体新闻消费者表示,他们不喜欢低质量的新闻——比如缺乏深度报道,或标题党。

影响社交媒体新闻消费的积极因素

社交媒体新闻消费者喜欢便利性、快速和社交互动,尽管社交媒体新闻消费者担心信息的可信度,但他们也提到了在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的一些好处,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平台上获取新闻仍然如此普遍。

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最常被称赞的事情是便利性——有21%的人这么说,他们的回答是“很容易获得”、“只需按一下按钮就能看到新闻”、“我不用去找它”。

受访者还表示,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看新闻时喜欢社交互动。8%的社交媒体新闻消费者表示,他们喜欢与他人互动——无论是通过讨论新闻、与朋友和家人分享新闻,还是看别人的意见。另外,7%的人说他们喜欢能够在社交媒体快速获取新闻,6%的人说社交媒体有最新的消息。

相当比例的受访者(12%)表示,他们不喜欢在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这一比例高于上一个问题中表示不讨厌社交媒体新闻的人(4%)。

影响社交媒体新闻消费的消极因素

大多数人说,在社交媒体上看新闻并没有提高他们对时事的理解。大约三分之一(36%)在社交媒体上看新闻的人说,社交媒体新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时事。近一半(48%)的人说这对他们理解时政新闻没有太大影响,15%的受访者说社交媒体上的新闻让他们对时政新闻更加困惑。

相比于民主党人和独立认识,共和党人对于在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的看法更为保守。比约四分之一(24%)共和党人士说,社交媒体新闻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时事。而民主党持相同说法的占42%, 独立人士则占40%。

年龄也是人们看待社交媒体新闻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年轻的社交媒体新闻消费者更有可能认为这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好的影响。年龄在18岁至29岁的社交媒体新闻消费者中,约有一半(48%)表示,社交媒体上的新闻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信息。相比之下,30岁至49岁的受访者中有37%的人表达了相同观点,而50岁至64岁的受访者则有28%,65岁及以上的人有27%。

社交媒体运营官是个新职业 你知道他们日常怎么工作吗 玩界荟

安雅·鲁比克离开伊登·罗克酒店前往戛纳电影节红毯【专职社交媒体运营官在专心工作】

1983年6月12日出生在波兰琴斯托霍瓦市,从小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在安雅·卢比克可很小的时候,她的家庭就开始在加拿大、希腊和南非之间不停变化,最终在7年以后又回到波兰。成为超模是安雅·卢比可 自幼的梦想。(玩界荟)

安雅·鲁比克离开伊登·罗克酒店前往戛纳电影节红毯时的一组随拍【社交媒体运营官在指导摆拍】

安雅·卢比可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利用假期时间开始走秀,在巴黎的英国学校高中毕业后,2000年17岁的安雅·卢比可 正式开始在巴黎做专职模特。(玩界荟)

如果说丽丽·唐纳森是英伦百合,那么安雅·卢比可就是来自于波兰的玫瑰,安雅·卢比可是一个神秘、冷艳、清纯、奔放的综合体。【丽丽·wuhan则更象一只招财猫,可爱至极】(玩界荟)

【来一张鞋的特写】安雅·鲁比克还有个新头衔,鞋履设计师。如何用“玩商思维”打造独特而强大的自品牌?看看安雅的日常生活就知道了(玩界荟)

世界玩商联盟奢品圈名记大板现场发回报道。【玩界荟】

【玩商时代】至尊玩界荟 世界玩商联盟 WLQ国际玩联公共娱乐部 玩界竞技场

有文化影响力的中国品牌 当代玩界文化的引领品牌 东方文明在玩乐领域的传承代表